在社會的進步道路上離不開科學家的推動,一個理論的提出,一個實驗的開始,一個發明的問世都有可能推動社會的極速發展,放眼世界我們一提到科學家,絕大多數腦海中會出現牛頓、愛因斯坦的名字。
的確,他們是這個世界上的偉大科學家,曾經有人評選出影響人類進程的100位科學家,他倆的名字就赫赫在列,甚至能夠排在前面,而遺憾的是,其中卻沒有我國國際的科學家,難道這麼說我國就真的沒有能夠拿出手的科學家嗎?
我們絕不答應,放眼科學界,我國曾出現過天文:張衡、郭守敬,醫學: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數學:劉徽、祖衝之、綜合型:沈拓、宋應星等偉大的科學家,而到了近代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導致我國科學事業起步比較晚,但是這絕不代表我國就沒有拿出手的科學家。
一提到近代科學家,為國家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我們絕對能夠滔滔不絕,比如兩彈一星鄧稼先,氫彈之父于敏,原子彈之父錢三強,核潛艇之父黃旭華,航天之父飛彈之父錢學森,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醫學諾貝爾獎屠呦呦等等,關於他們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有的人就說了,如果評選誰是我國最牛的科學家,那恐怕就很麻煩了,因為他們在不同的領域創造出偉大的奇蹟,是無法能夠籠統的跨越領域而進行評價的,不過有的人說了楊振寧也許能夠當選。
在理論物理方面,楊振寧可謂是真的傑出,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國人,他是當今物理學界的泰鬥人物,在物理學界,他更為著名的是提出了楊-米爾斯方程,是現代物理學的主要進展之一,是20世紀後50年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是現代粒子物理研究框架的基礎。
不過對於楊振寧的爭議也是最大的,有的人抨擊他的私生活,也有人因為他在美國發展而謾罵,更有的人說他晚年回國就是為了養老等等,但是我們要知道,當時的國內環境無法滿足他的研究領域,況且他也在時時刻刻關注國內的科學發展。
對於他們的貢獻和成就,我們真的沒有辦法評選出第一,如果真的非要評選出第一,那麼這個第一就是屬於全體中國科學家,放眼放下,老一輩的科學家逐漸退到幕後,新一輩的科學家正在崛起,比如量子通信領域的潘建偉,生物醫學領域的顏寧,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曹原等等。
無論是回首過往還是展望未來,他們是最耀眼的明星,優秀的中華兒女總能夠創造出偉大的奇蹟,第一永遠屬於中國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