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良環境,植物會啟動自身的免疫反應,這主要依賴於一種叫作茉莉酸(JA)的植物激素。但伴隨生物進化,有的植物對這種激素不再敏感,單純地依賴茉莉酸無法激發自身的免疫反應。
記者3月23日從南京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最新研究發現,植物無法激發自身免疫,是因為茉莉酸信號途徑中的關鍵JAZ蛋白發生變異,導致蛋白的功能發生變化。這扇影響植物防疫機制重要「閘門」的揭示,對於改變傳統植物病蟲害防控思維,以及新技術的研發提供了重要依據,該研究結果於近日刊登在國際權威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我們的工作就是從原子水平上探究植物體內分子互作的精密世界。」該論文第一作者,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張峰告訴記者,關於茉莉酸這一重要植物激素的信號傳導途徑,科學家們研究了將近半個世紀,研究報導了植物體內關鍵的茉莉酸脫敏蛋白複合物能夠在JA信號激活後調節植物重新建立激素的平衡,防止JA信號失去控制。
「傳統的病害防控思維,認為應最大限度地激發植物啟動防禦反應,但實際上植物啟動防禦過程中會伴隨著自身大量的能量損耗,結果便是,病害遏制了,植物也長『頹』了。」論文通訊作者,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周明國教授說,此項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如何「部分」地發揮防禦反應的抑制功能,在植物的「防禦」與「生長」之間達到很好的平衡。(來源:科技日報 許天穎 張曄)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