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機制:情緒壓力的「轉換器」

2021-01-07 平凡的萬千生活

防禦機制來源於人們的自我保護機制,避免自己的心靈由於受到衝擊而過度焦慮、壓抑。了解防禦機制,對於判斷他人的行為乃至於心理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人類在面對挫折、衝突或是其他的緊張情況時,會產生焦慮、煩惱等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也許可以被暫時壓抑下去,但是在沒有得到釋放解脫之前,仍舊會給人類的潛意識帶來不安。為了避開這種幹擾,人們自覺或是不自覺地都具有恢復心理平衡穩定性的傾向。

而防禦機制,也正是基於這種原理。為了避免焦慮不安的情緒積累過多,在潛意識和意識之間形成精神障礙,人們會將被壓抑的焦慮情緒加以改裝,置換成另一種形式,再將之反饋到現實生活中去。簡而言之,防禦機制就是將焦慮不安置換成其他形式發洩出去,避免給自己造成心理問題的人體「防火牆」。

防禦機制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打個比方說:孩子在過年時打碎了昂貴的碗盤,父母很心疼,但是大過節的,也不好開口責罵,於是只好安慰自己說,「歲歲(碎碎)平安」。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防禦機制。

又比如說:媳婦看到婆婆弄髒了家裡的新床單,但又無法當面直說,只好將氣撒在老公身上,怪他進門的時候忘記換拖鞋。被責怪的老公怎麼也不明白,平時偶爾發生的事,為什麼今天老婆就發那麼大的火。

防禦機制是人類保護自己的自然反應,因此,絕大多數的防禦機制是無意識地被展現出來的,而在本書裡,我們之所以要著重強調防禦機制的原因也正在於此。我們可能是經過他人精心粉飾,難以辨明真假,而防禦機制所體現出的反應,卻是人們無意識的舉措,也就是說:通過防禦機制來判斷人類心理,能夠更容易命中內心的根源。

人與人的性格不同,習慣不同,因而,每個人的防禦機制的表現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中國加油!

相關焦點

  • 自我防禦機制——退行、轉移(移置)
    在上一期,我們已經講到了自我防禦機制裡面的兩大內容,第一個是升華,第二個是補償。今天,繼續來給大家解釋接下來的一些內容。點擊查看>>>自我防禦機制——升華、補償弗洛伊德又提出了退行,退行強調的是,在遭受外部壓力和內心衝突,不能處理時,藉此退回到幼稚行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種心理防衛法。大家可能看到這個概念之後覺得有點繞,到底什麼是外界壓力?什麼是內心衝突?什麼叫做退回到幼稚行為呢?
  • 心理學知識之自我防禦機制
    自我防禦機制最早於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他認為態度作為一種自衛機制,能讓人在受到貶抑時用來保護自己。在教師招聘類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形式備考。通過概念理解以及舉例的方式來進行知識考查。下面是有關自我防禦機制的概念解釋以及例子,希望可以幫助同學們。(一)否認:作用:通過好像它不存在的方式來處理引起焦慮的刺激。
  • 教育心理學考點解析:自我防禦機制
    自我防禦機制是自我面對有可能的威脅和傷害時一系列的反應機制。即當自我受到外界的人或者是環境因素的威脅而引起強烈的焦慮和罪惡感時,焦慮將無意識地激活一系列的防禦機制,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保護自我,緩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它包括:否認、壓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過度代償、抵消、升華、幽默和認同等11種形式。
  • 人體大腦是如何產生壓力的,腦體的機制變化過程
    壓力,是一種保護機制   對於我們的身體和我們的保護,壓力首先是我們的身體對一個威脅或新的情況感知到的心理壓力會觸發備份反應,這種生理機制的產生允許我們的祖先通過逃避危險,適應新環境,變化和進化來生存下來。   當今時代,壓力源雖然不同。在我們的社會中,沒有野獸來刺激我們的反應,但社會情況或多或少感覺像似壓力源:言語威脅,考試,競爭,財務問題,家庭,事故,噪音等。威脅或刺激已經改變,但我們的基本反應仍然相同。
  • 自我防禦機制——升華、補償
    我們繼續來看一下社會心理與行為當中的自我防禦機制。其實說到自我防禦機制呢。是我們之前所講的一個非常有名的弗洛伊德所提出來的。我們都知道弗洛伊德是通過研究精神病人從而得出他的理論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帶著一絲絲的神秘感去學習。我們在這裡選取了幾個最典型的,在咱們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最容易出現的自我防禦機制來給大家講一下。分別是升華、補償、退行、轉移、否認、移情與紋飾。
  • 工作壓力太大怎麼辦? 如何釋放壓力和管理情緒?
    工作壓力太大怎麼辦? 如何釋放壓力和管理情緒?時間:2016-03-18 20:2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工作壓力太大怎麼辦? 如何釋放壓力和管理情緒? 一、精神壓力無時不在 英文的兩個單詞,pressure和stress,翻譯成中文都可被譯為壓力。
  • 自然界中具有令人傻眼防禦機制的生物
    上天為了維持地球上生物圈的平衡,使多數的物種都會有天敵的存在,弱勢的生物為了對付天敵,也引發出特殊的防禦機制。今天要跟大家介紹數個具有令人傻眼防禦機制的生物。或許有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單純放出光芒也能是防禦機制呢?這個機制其實有點類似戰鬥飛行員的幹擾,但每當正在跟敵機纏鬥的戰鬥飛行員,發現自己被對方的飛彈瞄準並且已經發射,他們就會放出紅外線幹擾彈,防禦幹擾彈其實是一種發出熱量的大火球,最終熱能量的飛彈就會因此被分散注意力跑去追蹤具有大量熱能的幹擾彈。
  • 植物防禦機制「閘門」找到
    這扇影響植物防疫機制重要「閘門」的揭示,對於改變傳統植物病蟲害防控思維,以及新技術的研發提供了重要依據,該研究結果於近日刊登在國際權威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我們的工作就是從原子水平上探究植物體內分子互作的精密世界。」
  • Nature重磅:揭秘動物持久防禦狀態的神經機制
    內部情緒狀態,如恐懼,在受到刺激後也會持續存在,但尚不清楚這一過程是否涉及緩慢的神經動力學。在小鼠中,下丘腦腹內側核和中央亞區(VMHdm/c)的神經元表達核受體蛋白NR5A1(也被稱為SF1)是對捕食者做出防禦反應所必需的。這些被稱為VMHdmSF1的神經元,在光遺傳激活時,會引發了比刺激更持久的防禦行為,這表明了一種持續的內部恐懼或焦慮狀態的誘導。
  • 疫情期間師生如何減緩心理壓力
    怎麼才能減輕心理壓力,恢復心態平衡?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慌及擔憂是多數人都會有的,可以說是非正常場景下的正常反應,但過度的心理壓力確實會帶來身心損耗,如何才能減輕心理壓力呢?不妨試試以下三步策略:接納自己的情緒不過度否認。當我們感到痛苦或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下意識地就想否認,因為不願接受所以希望它沒有發生,這種否認在心理學上是一種防禦機制。
  • 解析壓力與情緒:壓力分不同類型 科學識別很重要
    原標題:壓力分不同類型,科學識別很重要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壓力越來越常見。壓力在心理學上的定義是什麼?壓力與情緒有哪些聯繫?近日,新華網邀請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兼司法鑑定中心主任陳清剛做客健康大講堂,一起聊聊壓力與情緒的相關話題。 人們每天都會面對不同的壓力。
  • 流放之路裡的防禦機制
    流放之路的防禦機制有很多種血量、抗性、護甲、護盾、閃避、躲避、格擋、傷害減免、耐力球1、血量血量是遊戲中最基本的防禦機制。雖然是天賦也能點出護甲防禦,但是並不建議通過天賦點去點護甲,收益十分之小。流血是持續物理傷害,但是不會被護甲減免,護甲對不同大小的物理傷害的造成的物理傷害減免是變動的,面板上顯示的減免百分比只是一個估算值。
  • 以《綠皮書》為例,用弗洛伊德防禦理論,透視種族歧視的心理機制
    很多我們難以啟齒的內容被壓抑在無意識中,為了不讓無意識影響我們的日常,人類會建立各種防禦機制來抵禦無意識的幹擾,以避免無意中深處的痛苦感受。種族歧視關係中的歧視者和被歧視者,其實都有著心理防禦的作用。投射是一種最原始的防禦機制,這種防禦機制就是把能引起焦慮的衝人格特徵或動機加到他人身上,認為「那是他人,而不是自己」所具有的特性。所以,當你討厭某些人的時候,你就要警惕了,很可能你也是這樣的人。
  • 上海生科院揭示動物防禦行為的神經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動物防禦行為的神經機制 2016-07-25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該研究報導了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腦區periaqueductal gray (PAG)參與動物防禦行為的神經機制。  防禦行為,比如逃跑、僵直、危險探測等,對動物的生存非常重要。當遭遇危險時,動物會根據所處的情境做出適當的防禦反應從而提高自己存活的機會。
  • 心理壓力大怎麼減壓 10種方法緩解壓力
    好忘事:長期壓力大會改變大腦神經細胞結構,損害記憶。  電腦狂暴症:在電腦發生故障後,會產生嚴重的焦躁不安的情緒,並將怒火發洩到電腦上的症狀,在白領中大有人在。  10個緩解心理壓力的辦法  1、暗示法  選準最佳時機,有意識地利用語言、動作、回憶、想像以及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物體等對自己實施積極暗示,可以消除負性情緒,減緩心理緊張,使心理保持平靜和愉快。如背誦名人名言、回味成功經歷、精心打扮自己等。
  • 內生真菌與植物防禦機制的關係
    植物內生真菌可以通過多樣化途徑來增強植物體的營養生理和抗性機能,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肖佳雷、來永才等人對內生真菌與植物的防禦機制的研究進展進行了深入地探討。那些生活史中的某一階段生活在植物組織內,但對植物組織沒有引起明顯病害症狀的真菌,包括那些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階段營表面生的腐生菌,對宿主暫時沒有傷害的潛伏性病原菌和菌根菌,就是指植物內生真菌。
  • TC1047AVNBTR 5.5V精密溫度壓力轉換器
    概述TC1047AVNBTR是一款5.5 V精密溫度-壓力轉換器,採用3引腳SOT-23B封裝。
  • 波長轉換器是什麼 波長轉換器介紹【詳解】
    波長轉換器,波長轉換器是什麼意思  波長轉換是增加光交換網絡靈活性,降低阻塞的必要手段,對光網絡波長轉換節點的設計方案也有很多。最簡單的當然是專注式的轉換節點設計,也就是在復用前,給每個通道都各配置一個波長轉換器,顯然這樣作是元件利用率最低的。
  • CRISPR/Cas9 系統的防禦機制
    下面小編以 CRISPR/Cas9 為例,介紹一下 CRISPR/Cas9 系統的防禦機制。
  • 情緒轉移和慣性定律
    第11天情緒轉移效應:情緒也會傳染。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出自英國作家薩克雷。顯然小明和女友都在把自己的壞情緒轉給別人。現實中這樣的這樣的情況有很多:A受了委屈,便會把怒氣轉移給B,B心裡不舒服又會將壞情緒轉移給C諸如此類。這其實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當一個人對某一對象的情緒無法直接發洩時會將這種情緒轉移到比自己級別更低的對象身上以此來疏導自己的情緒壓力,簡單的說情緒是可以傳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