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腦智能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
這些並非科幻電影的場景,未來都有極大可能成為日常生活的應用。其藉助的力量叫:類腦智能。昨天,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合肥揭牌成立,這也是我國類腦智能領域唯一一家國家級工程實驗室。 [類腦智能時代] 1.4億投資撬動千億產業 「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國家工程實驗室綜合指南,中科大聯合復旦大學、瀋陽自動化所、中科院微電子所、百度公司申請了國家類腦實驗室;今年1月,在國家發改委批覆的兩個人工智慧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就有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並由中科大牽頭
-
我國首個類腦智能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新華社報導,我國首個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13日在合肥成立,將借鑑人腦機制攻關人工智慧技術,推進類腦神經晶片、類腦智慧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發展。 據央廣網報導,5月13日上午,「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大會暨首屆中國(合肥)類腦智能高峰論壇在合肥舉辦。
-
百度參與中科大類腦智能國家工程實驗室 繼續發力智能技術
5月13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承擔單位牽頭、百度公司作為共建單位之一的「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合肥市政務中心揭牌。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萬立駿院士,以及楊雄裡院士,封錫盛院士,徐宗本院士,劉明院士等嘉賓出席了揭牌儀式。作為共建單位代表,百度公司副總裁王海峰博士也出席了活動並做主題發言。
-
【安徽網】中科大先研院打造「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25日,位於合肥高新區的中科大先研院與華米科技聯合宣布,共同建立「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結合華米科技在智能可穿戴領域的研發實力和中科大在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優勢,共同突破關鍵技術,構建主動健康新模式。據介紹,中科大校長助理、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吳楓,將擔任聯合實驗室管理委員會主任。
-
搶佔人工智慧先機,中科大布局下一個國家實驗室?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組建實施方案日前正式通過院士專家組論證,標誌著安徽省人工智慧綜合研究平臺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根據規劃,安徽人工智慧研究院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類腦智能、計算智能等領域發力,努力爭創新一代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和支撐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
華米科技與中科大共建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
5月25日,華米科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宣布,共同建立「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共同突破關鍵技術,構建主動健康新模式。隨著人工智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從信息化邁向智能化,結合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發展智能技術成為大勢所趨。
-
科大訊飛承建國內首個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證網訊(記者 任明傑)日前,科技部正式設立第一個人工智慧國家重點實驗室——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一實驗室交由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來承建。 「科大訊飛承擔建設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將藉助更高的平臺和勢能,進一步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認知智能領域的源頭核心技術、科技人才和行業數據資源,助力我國在認知智能的技術和產業走在世界前列,為我國成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貢獻自己的力量。」 科大訊飛副總裁、研究院院長胡國平告訴記者。
-
自動化所成立類腦智能研究中心
為推動研究所在類腦智能領域的科學研究,積極參與國家創新科研戰略,進一步推動未來智能科學與信息技術的發展,自動化所整合集結了研究所相關優勢學科方向與科研團隊,成立了類腦智能研究中心,協同進行類腦智能的科研和戰略推進。
-
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技術的「中國聲音」
(改革開放40年·調研行)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技術的「中國聲音」中新社合肥12月11日電 題: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技術的「中國聲音」中新社記者 張俊>「只有核心技術具備了話語權,企業才有話語權;只有國家和行業在核心技術上有影響力,這個國家才可能有影響力。」
-
安徽理工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位造技術中心在合肥掛牌成立
安青網訊6月28日下午,安徽理工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位造合肥分中心(先進位造技術中心)在合肥合鍛智能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安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郭永存、副校長鄭明東,合鍛智能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建文出席儀式。郭永存和嚴建文共同為中心掛牌。
-
國家行政學院教研部教授許正中赴浙江餘姚調研智能無水生態潔廁
日前,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許正中、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羅梅、中國環境協會副秘書長範明志、中意寧波生態園管委會副主任楊文祥一行人員赴浙江餘姚調研智能無水生態潔廁項目,並實地參觀體驗。,總部位於浙江千人計劃餘姚產業園,於2016年10月份成立,其前身已具有15年的研發歷史,擁有核心技術研發團隊,專注研發智能生態廁所十多年。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強基探新路
搭建四大科研平臺、組建高層次研究團隊、與高校科研機構深化戰略合作、牽頭成立產業發展聯盟……作為安徽省和中科院深度合作的重點工程,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成立一年來,開展「一院多中心」實體化構建,在場地建設、專家委員會建設、平臺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
【領航新徵程】首個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安徽
記者12月19日從省科技廳獲悉,近日,科技部印發通知批准依託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建設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至此,在皖國家重點實驗室已達10家,其中依託企業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有6家。
-
合肥加快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2016年,我們做了哪些工作?報告中列為第一的是「聚焦前沿,科技創新躍升新高度」。2017年,我們應該怎麼做?報告中列為第一的是「推進創新發展,增強轉型升級動能」。創新,越來越重要。
-
中科院自動化所發力類腦智能研究—新聞—科學網
或許這一天的到來並不會很遙遠。借鑑腦與神經科學研究的成果,將腦信息處理機制融入未來信息與智能系統,讓機器人變得更加智能,這就是中科院自動化所類腦智能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類腦中心)的目標。 4月15日,類腦中心正式在中科院自動化所掛牌成立。這意味著該所長期醞釀的、為發展未來人工智慧與信息技術的類腦智能研究計劃全面啟動。
-
地球與環境學院赴合肥工業大學開展學科專業建設調研
12月16日下午,地球與環境學院黨委書記盛鵬飛、副院長吳榮新等赴合肥工業大學開展學科專業建設調研。 學院先後赴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與相關領導和專家學者圍繞學科建設、專業認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
合肥建設五大研究院 打造科學中心「三大核心片區」
關鍵詞:創新平臺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運行交叉前沿研究平臺和產業創新轉化平臺布局也在加快。作為我國類腦智能領域唯一國家級科研平臺,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已投入運行;中科院臨床研究醫院落戶合肥,微尺度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先進計算中心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加快推進,合肥離子醫學中心進展順利,大基因中心正式啟動建設。同時,合肥市還積極支持「雙一流」大學和學科建設。
-
騰訊雲大數據學院與教務處就新工科專業建設赴合肥賽為智能有限...
為充分發揮賽為智能在人工智慧、軌道交通、大數據、無人機等領域在國內同行業內的技術領先優勢,更好地貫徹落實學校的辦學方針——辦好新工科、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騰訊雲大數據學院執行院長王萬生、教研室主任夏漢初、張慧東老師以及教務處田鑫老師一行四人於2020年7月20日來到合肥賽為智能有限公司進行了實地調研
-
中科大設立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
新華社合肥9月28日電(記者 朱青)中國科技大學9月「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27日揭牌。據了解,這是我國智能語音領域唯一的國家級研究平臺,它的設立有助於進一步提升我國在語音及語言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
科學網—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
本報訊 9月27日,由國家發改委批覆成立的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