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煤制氣甲烷化技術或促進口替代

2020-11-25 中證網

    目前已經公布甲烷化技術選型的大型煤制天然氣項目如大唐、慶華、匯能、伊犁新天、蘇新能源等大都採用託普索,莊信萬豐等進口技術,進口技術的市場份額目前處於領先地位。其他國外企業如魯奇和克萊恩等也在進行甲烷化技術的創新,並取得積極進展。但同時,國內企業和研究機構也在奮起直追,國產甲烷化工藝和催化劑正在取得越來越多成果。國產技術奮起直追,甲烷化技術開發或呈現進口替代。
    甲烷化是煤(或焦爐煤氣)制合成天然氣的關鍵步驟,一氧化碳(CO)和氫氣(H2)通過甲烷化反應生成目標產品甲烷(CH4),副產水(H2O),並產生大量熱量。亞化諮詢認為,甲烷化技術的關鍵指標是催化劑的選擇性、反應活性和壽命,以及工藝熱量的高附加值利用。
    大唐國際化工技術研究院合成氣甲烷化專利技術體系已基本形成,其合成氣完全甲烷化3000標方/天側線試驗裝置於2014年1月打通全流程。2014年5月,大唐國際化工技術研究院成功研製出直徑為10毫米的小尺寸多孔異型催化劑,有效提高了催化劑的表面積,並通過對催化劑顆粒內和催化劑床層溫度分布的控制,進一步提高了催化劑的利用效率。
    2013年9月,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開發的酸性甲烷化催化利通過1300小時壽命實驗。該催化劑為新一代耐硫甲烷化催化劑。這次壽命評價實驗是在密雲基地首次完成的長時間穩定性實驗,於2013年7月啟動,共歷時兩個月,實驗中共有4套固定床反應器投入運行。
    2014年3月,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與中海石油氣電集團合作研發的煤制天然氣甲烷化技術全流程中試裝置詳細工程設計通過由雙方單位組織的內部專家組評審。西南院於2013年初與氣電集團籤署《煤制天然氣甲烷化技術合作研發合同》。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小試、壽命試驗和模式,正在開展全流程中試的設計及建設工作。
    2014年3月,上海華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由該公司開發並總包建設的曲靖市麒麟氣體能源有限公司日處理量為20.4萬Nm3焦爐煤氣和3.6萬Nm3高爐煤氣的一段等溫甲烷化技術制LNG工業化裝置,經過一年多的穩定運行,正式通過項目考核驗收。
    亞化諮詢資料顯示,其他研究機構如新奧、中石化南化公司研究院、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大連凱特利催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武漢科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等也在甲烷化技術的研發和工業化應用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進展。第五屆煤制合成天然氣技術經濟研討會將於2014年6月25-27日在湖南張家界召開。會議將探討煤制天然氣產業政策和國家標準,煤制天然氣示範項目運行經驗與調峰策略,先進甲烷化技術集成與創新,以及SNG副產物優化利用等內容。

 

相關焦點

  • SNG完全甲烷化:亟待工業示範
    (SNG)催化劑首次投入工業試用並取得圓滿成功,表明國內煤制天然氣項目使用國產甲烷化技術取得新突進展,自主煤基合成氣完全甲烷化技術在創新中醞釀突破。  甲烷化是煤制氣核心技術  煤制天然氣項目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合成氣完全甲烷化技術。大唐化工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梅長松告訴記者,煤制天然氣技術是煤氣化制合成氣、合成氣變換、淨化、甲烷化、廢水處理與回用等多個單元化工過程的技術集成。合成氣完全甲烷化技術作為煤制天然氣的核心工藝技術,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出現,但研究工作時斷時續。
  • 千噸級煤基合成氣制低碳醇工業側線試驗完成—新聞—科學網
    低碳醇合成獨闢新路徑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氣/熱解氣單段等低溫甲烷化技術及示範...
    2018年9月10日,「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重點專項「合成氣/熱解氣單段等低溫甲烷化技術及示範」項目牽頭單位鄭州大學和高技術中心重點專項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專項辦」)在鄭州聯合組織召開了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項目牽頭單位領導
  • CO選擇性甲烷化催化劑研究進展
    關鍵詞:催化劑工程;CO選擇性甲烷化;富氫氣氛;Ru基催化劑;Ni基催化劑;Ru-Ni雙金屬催化劑氫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受到廣泛關注,目前,大部分氫是通過烴類或醇類蒸汽重整反應或部分氧化反應製得,導致產物中不可避免地生成CO和CO2。通過水汽變換可將大部分CO轉化為H2 和CO2,但去除富氫產物中的微量CO尚有很大難度。
  • 作為近幾年來盈利狀況最好的煤制烯烴在哪些技術上還有提升空間
    經過多年快速發展,目前煤制烯烴技術已全面實現工業化應用,但技術水平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未來煤制烯烴技術發展趨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提升全流程技術自主化水平,儘快擺脫國外技術制約根據工業與信息化部2015年8月公布的《煤制烯烴行業規範條件》,新建和改擴建的煤制烯烴項目鼓勵採用具有我國自有智慧財產權、先進可靠的潔淨煤氣化、空分、淨化、硫回收、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烴、烯烴分離等系列工藝技術。
  • 焦爐氣甲烷化催化劑替代進口 在4億Nm3/a焦爐氣制天然氣裝置投用
    近日,西南化工研究院甲烷化催化劑替代丹麥託普索公司產品在內蒙古三聚家景新能源有限公司4億Nm3/a焦爐氣甲烷化制天然氣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各項指標均達到裝置設計要求。這是國產甲烷化催化劑首次實現對國外甲烷化催化劑的替代,標誌著該院焦爐氣甲烷化催化劑成為目前唯一能比肩國外先進技術水平的甲烷化催化劑,開創了國產甲烷化催化劑應用的新局面。
  • 甲醇制烯烴技術開闢「以煤代油」新途徑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項目背景:煤經甲醇制烯烴是我國發展現代煤化學工業、實現國家石油替代戰略的重要途徑。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多年來不斷研發甲醇制烯烴技術,並積極推動其產業化,相關研究被列為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課題。8月8日,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烴工業裝置在包頭投料試車一次成功;10月26日,新一代甲醇製取低碳烯烴工業化技術許可合同籤訂,67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啟動,這些成果奠定了我國在世界煤基烯烴工業化產業中的領先地位,對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貧油、少氣、富煤是我國資源稟賦的特點,如何利用這一特點實現能源的多元化綜合利用?
  • 「煤改氣」終於叫停了
    「煤改氣」終於叫停了 7月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解決「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推進過程中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要拓展多種清潔供暖方式,主推清潔煤、生物質供暖。這標誌著已經在全國大範圍開展的「煤改氣」工程將迎來重大變革。
  • 「煤改氣」被叫停?晉冀豫陝七成陶瓷企業已完成「煤改氣」
    這一舉措被不少人解讀為「煤改氣」被叫停,但實際上這一會議雖然提出「根據我國能源結構特點,科學規劃煤炭開發布局,加快輸煤輸電大通道建設,推動煤炭安全綠色開採和煤電清潔高效發展」,但是會議僅針對北方冬季供暖叫停「煤改氣」一刀切,並未對工業用氣作出明確指示,工業企業「煤改氣」仍在各地推進。
  • 大慶讓生物質能化「腐朽」為「神奇」 替代百萬噸標準煤
    沈學兵說他們建的這6棟12個鋼體沼氣罐,就是通過對人畜糞便、秸稈等原料進行發酵,生產的沼氣可以為6棟大棚加熱供暖,產生的沼渣、沼液則是全世界公認的有機肥,產氣量高,安全性能好,它的特點是滲漏率幾乎為零。其實,這不是他們第一次建鋼體沼氣罐,在林甸四季青鎮,作為鋼體沼氣罐樣板,他們已經投入使用了兩個。
  • 「煤改氣」被叫停,空氣能熱泵或成北方採暖主力軍
    在2017年的煤改清潔能源採暖項目中,「京津冀」有近400萬戶居民完成氣能替代或電能替代,其中,「煤改氣」家庭遠遠超過了百萬戶。因此,一到採暖季,一場氣荒就席捲各地,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寧夏、內蒙古等多地天然氣供應出現短缺的局面。
  • PGA:煤制乙二醇企業為何不感興趣?
    理想的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草酸二甲酯(DMO)是煤制乙二醇工藝路線中最重要的中間產品,DMO既可以加氫制乙二醇,也可以加氫制乙醇酸甲酯(MG)。通過更換DMO的加氫催化劑,可以從生產乙二醇轉為生產乙醇酸甲酯(MG)和乙醇酸(GA),並進而生產PGA。
  • 專家建議:新能源汽車燃料可甲烷化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指出,理論上90%的傳統石油化工產品可以通過生物製造獲得,加快培育生物製造高技術產業是發展低碳經濟、實現化工原材料和能源化學品石油資源替代的戰略途徑,也是破解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構建可持續的現代化發展之路的戰略選擇。發展生物製造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節能減排成為昨天參加論壇的專家的共識。
  • 中國煤制烯烴大會即將召開 煤制烯烴概念股有哪些
    由亞化諮詢主辦的2017中國煤制烯烴大會將於11月22-23日在青海西寧召開。會議將探討中國煤制烯烴產能擴張和趨勢分析;青海與大西北的新建項目聚焦;亞洲與中國聚烯烴市場新格局問題等。2017中國煤制烯烴大會 據悉,2016至2017年,國際油價處於45-50美元/桶的區間。
  • 煤改氣終於叫停!生物質熱電項目,將再次成為產業投資熱點
    尷尬的煤改氣2017年,汙染防治的攻堅戰役開始打響,相關部門首先把炮火指向了煤炭,新的生力軍是天然氣。於是,「煤改氣」在京津冀地區首先拉開了架勢,進而在全國推行。不僅僅是在農村,更在工業園區和生產企業中,推廣煤改氣行動。
  • 【人民日報】咬定「煤制烯烴」不放鬆
    他獲獎的理由是:完成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烴工業性試驗。  甲醇制烯烴又稱煤制烯烴,是以煤代替石油,先用煤制甲醇,然後用甲醇製取基礎化工原料——烯烴。劉中民課題組自主開發的煤制烯烴技術,英文縮寫為DMTO。  2010年8月,神華集團採用DMTO技術在包頭建設的180萬噸煤基甲醇製取60萬噸烯烴裝置,投料試車一次成功,成為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烴工業示範裝置。
  • 叫停的「煤改氣」,應該如何寫「結案報告」?
    許多地方「一哄而上」大規模推行「煤改氣」,有的地方甚至強迫企業「煤改氣」。目前,大規模「煤改氣」弊端已現,氣源緊張、採暖設備安裝不及時、基礎設施不完善、配套資金落實不到位等現象屢屢發生。如此尷尬的局面暴露出一些地方在「煤改氣」過程中,手段依然粗糙乃至粗暴。
  • 空氣產品公司先進氣化技術助力陝煤60萬噸煤制烯烴項目
    亞化煤化工消息,備受業界矚目的陝西煤業(601225)蒲城6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自2014年11月氣化投產,同年12月順利產出合格的聚乙烯以來,氣化裝置保持高負荷安全穩定運行,甲醇和烯烴產品產量超過設計負荷,最高年平均負荷達
  • 第三代甲醇制烯烴技術通過鑑定
    傳統的烯烴生產技術嚴重依賴石油資源,一個年產百萬噸級的烯烴工廠需要千萬噸級的煉油廠配套提供石腦油原料。然而我國石油資源短缺,原油主要依賴進口。在此背景下,圍繞非石油資源(如煤、天然氣、生物質等)生產烯烴的甲醇制烯烴技術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導下,開始了長達30多年的科研攻關。
  • 山西陽煤集團推進新興產業合作 氣凝膠項目正式投產
    山西陽煤集團推進新興產業合作 氣凝膠項目正式投產 2020-01-06 18:54: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燕玲 責任編輯:張燕玲     陽煤集團在該集團的中國納谷舉行氣凝膠系列產品發布會暨陽中新材投產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