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享-204】論文分享:宋顯錦,張超,徐小宇.無線電能傳輸中的高頻阻抗匹配特性分析[J].電源學報,2020,18(6)

2021-02-24 Aladdin阿拉丁

P.S: 文章第一作者單位應該是: 山西大學

無線電能傳輸中的高頻阻抗匹配特性分析Analysis of High-frequency Impedance Matching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投稿時間:2018-07-30  修訂日期:2020-11-17中文摘要:      磁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技術是基於磁諧振耦合現象利用近區磁場進行非輻射性、中距離輸電的新技術。阻抗匹配技術在無線電能傳輸中廣泛使用,用以增加傳輸距離,提高傳輸效率,使負載獲得最大功率。常規變壓器適於在低頻下作阻抗匹配,在高頻時磁芯容易飽和發熱,降低傳輸效率。使用傳輸線原理繞制的變壓器通過線間電感和電容耦合傳輸能量,可用於高頻傳輸,亦可在無線電能傳輸系統中使用。首先,分析了無線電能傳輸阻抗匹配原理;然後,分析了傳輸線原理繞制的變壓器匹配特性;最後,使用高頻變壓器進行了無線電能傳輸的比較實驗。實驗結果表明,高頻變壓器可用於無線電能傳輸,匹配得當時,在增加傳輸距離的同時可保持較大傳輸效率和最大輸出電壓,是提高無線電能傳輸性能的一種可選方法。英文摘要:      Magnetic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is a new type of technology, which conducts non-radiative, mid-range power transmission using the near magnetic field based on the phenomenon of magnetic resonant coupling. Impedance matching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to increase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provide maximum power for the load. The conventional transformers are suitable for impedance matching at low frequencies, but their magnetic cores will be saturated and easily heated at high frequencies, thereby reducing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The transformers wound based on the transmission line theory can be used for high-frequency transmission by exchanging energy through inductance and capacitance coupling between transmission lines, and they can also be applied to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s.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impedance matching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is analyzed, and the mat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formers wound based on the transmission line theory are analyzed. In addition, comparis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high-frequency transformer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frequency transformer can be used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Moreover, the system can maintain its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maximum output voltage while increasing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under appropriate matching. Therefore, it is an alterna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堅持不易,請關注並星標/轉發,不會讓你失望!所有源視頻,文檔等,請留言!歡迎各位賜稿!

//關於智慧財產權:本人尊重智慧財產權,尊重原創勞動者,如有內容涉及IP問題,請公眾號回復,欲轉載本公眾號文章也請留言告知,謝謝!//

====================================

關於本人:

Eric Wen (文天祥)

IEEE Senior Member

個人其他信息參見公眾號菜單

====================================

寫作不易,專注不易,堅持不易!

相關焦點

  • 多負載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特性分析與仿真
    編者按:針對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中多負載的情況,在傳統的四線圈單負載磁諧振耦合式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結構上,研究了多負載情況下的負載傳輸特性。運用電路模型分析出傳輸系統線圈耦合係數和負載對輸出電壓、傳輸效率的影響。
  • 水下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基本原理
    海軍工程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吳旭升、孫盼、楊深欽、何笠、蔡進,在2019年第8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指出,為了解決海洋水下設備的能源供給問題,無線電能傳輸技術正成為新型的水下電能傳輸方式,它具有傳統的電能補給方式不可比擬的技術優勢,可有效提高水下設備的供電安全性、可靠性、便捷性和隱蔽性
  • 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發展趨勢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因其獨特的傳輸優勢成為當下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CRWPT)技術以其在近場區傳輸的自身優勢成為當前最為熱門的無線電能傳輸方式之一。
  • 從阻抗匹配解析射頻傳輸線技術
    傳輸線設計是高頻有線網絡、射頻微波工程、雷射光纖通信等光電工程的基礎,為了能讓能量可以在通信網路中無損耗地傳輸,良好的傳輸線設計是重要關鍵。無線通信加上視頻技術將成為未來的明星產業,要達到這個目標,負責傳送射頻微波信號的介質除空氣之外,就是高頻的傳輸線。
  • 基於Ansoft Designer的射頻功放電路阻抗匹配優化
    仿真結果表明射頻功放電路的增益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反射係數得到了顯著的改善,達到了阻抗匹配優化設計的目的。  關鍵詞: Ansoft Designer; 射頻功率放大電路; 微帶傳輸線; 阻抗匹配網絡; 計算機仿真   近年來,無線通信的蓬勃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射頻集成電路的設計與研究。在處理射頻電路的實際設計問題時,總會遇到一些非常困難的工作,電路的阻抗匹配就是其中之一。
  • 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關鍵:電磁耦合機構選型設計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因其獨特的傳輸優勢成為當下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CRWPT)技術以其在近場區傳輸的自身優勢成為當前最為熱門的無線電能傳輸方式之一。
  • 搶鮮看|《電工技術學報》2020年第18期目次更新
    《電工技術學報》《電工技術學報》是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主辦的電氣工程領域綜合性學術期刊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偉明任《學報》編委會主任,兼《學報》主編。電工理論與新技術一種具有恆流恆壓輸出自切換特性的電動汽車無線電能傳輸系統拓撲基於BLT方程的內置介質板異型腔屏蔽效能電磁軌道發射器電磁結構耦合動態發射過程數值模擬電機與電器
  • 未來使用無線傳輸電能的可能性有多大?
    空氣中的原子比銅線中的原子距離更遠,因此電能要麼不移動,要麼沿隨機方向耗散。因此,沒有很好的方法可以在空氣中傳輸電能。這樣做的大多數嘗試都涉及將電能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能量(聲波、微波、雷射束等),並且每當將能量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時,最終都會導致效率損失。實際上,無線電力是無電線的電能傳輸。人們經常將電能的無線傳輸與信息的無線傳輸進行比較,例如無線電、手機或wi-fi網際網路。
  • 新型無線能量數據傳輸系統,抗幹擾強,效率高,速度快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的研究人員程海松、姚友素等,在2018年《電工技術學報》增刊2上撰文(論文標題為「基於雙邊LCC補償的無線能量數據傳輸系統設計」),提出一種基於雙邊LCC補償的新型無線能量數據傳輸系統,具體介紹功率傳輸電路以及數據調製、發送、接收、解調電路的原理。
  • PCB阻抗匹配設計技術要求和方法
    本文對比分析了無阻焊層和覆蓋阻焊油墨前後PCB電性能變化,並重點分析了常規阻焊油墨對外層傳輸線阻抗和損耗的影響,可為高速PCB設計和阻抗匹配設計提供參考數據。我司阻焊油墨介電常數一般在4.0,損耗因子0.02-0.04。
  • 高頻感應加熱電源自動負載匹配技術應用簡析
    在串聯型的高頻感應加熱電源新產品研發過程中,工程師常常會運用自動負載匹配技術,進行噪音控制和效率提升輔助。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會就這種感應加熱電源的自動負載匹配技術的實際應用,展開簡要分析和介紹,希望能夠對各位新人工程師的產品研發和設計工作帶來幫助。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7048.htm在本方案中,我們以平時比較常見的串聯型固態高頻感應加熱電源為例,來展開自動負載匹配技術的簡析。
  • PCB設計中阻抗匹配與0歐電阻的作用介紹
    1、阻抗匹配是指信號源或者傳輸線跟負載之間的一種合適的搭配方式。根據接入方式阻抗匹配有串行和並行兩種方式;根據信號源頻率阻抗匹配可分為低頻和高頻兩種。 (1)高頻信號一般使用串行阻抗匹配。串行電阻的阻值為20~75Ω,阻值大小與信號頻率成正比,與PCB走線寬度成反比。在嵌入式系統中,一般頻率大於20M的信號且PCB走線長度大於5cm時都要加串行匹配電阻,例如系統中的時鐘信號、數據和地址總線信號等。
  • 阻抗匹配電路的作用,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
    圖2 理想阻抗傳輸 然而實際情況是:源端阻抗不會是50ohm,負載端阻抗也不會是50ohm,這個時候就需要若干個阻抗匹配電路 三、 電感電容的高頻特性 要用電感電容解決高頻的性能問題,那我們就需要先了解下電容和電感這些器件在高頻的特性。
  • 頻率跟蹤式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的研究
    本文基於諧振耦合無線傳輸機理,實現無線傳輸電能的設計。通過對LC諧振電路傳輸過程中出現諧振失諧導致傳輸效率下降現象的分析,提出一種頻率跟蹤式諧振無線傳輸電能模型,實現高效充電的目的。通過實驗對模型數據比較分析,頻率跟蹤式諧振無線充電系統的輸出電壓、負載能力、傳輸效率等主要參數,比無跟蹤式諧振電路高出很多。文中以諧振頻率為1m的無線傳輸電能系統為實驗樣機,通過實驗數據驗證模型的高效性。
  • PCB設計中有關阻抗匹配知識簡析
    阻抗匹配是信號傳輸過程中信源內阻抗和負載阻抗之間特定的配合關係。也是一件器材的輸出阻抗和所連接的負載阻抗之間所應滿足的某種關係,以免接上負載後對器材本身的工作狀態產生明顯的影響。主要用於使傳輸線上所有高頻的微波信號皆能傳至負載點上,並不會有信號反射回來源點,進而提高了能源效益。本文我們將介紹PCB設計知識中有關阻抗匹配的一些研究。
  • 學習筆記|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效率影響因素
    其中發射接收線圈和補償模塊是無線電力傳輸的關鍵部件。1.1 線圈發射線圈,將電能轉化成磁場能量傳遞出去,接收線圈再將磁場能量還原為電能,無線電力傳輸過程中,線圈的性能至關重要。充電可以是靜態充電也可以是動態的邊走邊充,不同的充電形式,要求線圈的樣式並不相同。靜態充電線圈形式,主要有雙邊線圈和單邊線圈兩種。雙邊線圈存在漏磁現象,應用已不多。
  • 無線充電的電力傳輸技術原理和應用標準
    然後,阻抗匹配網絡會根據負載調整發射線圈端的阻抗,從而可達到約90%的效率。第二級由發射線圈和接收線圈組成,分別用於產生磁場和攔截磁場。這一級也有一個阻抗匹配網絡用於確保負載具有適當的阻抗。最後,藉助於穩壓器,整流器將交流電轉換為穩定的直流電流。
  • 河北工業大學趙軍博士: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的生物電磁綜合效應研究
    2020 太湖論壇 專家報告2020年8月29-30日,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專業委員會換屆會議暨2020本次大會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專業委員會主辦,安潔無線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承辦,蘇州市吳中區科技鎮長團和科技局協辦。
  • 一種2.4GHz阻抗匹配的傳輸線電小天線設計
    可是,天線是被認為無線傳輸系統中最大的組成部分,以致縮小天線尺寸成為迫切需要[2]。已經有很多關於為了減小電小天線尺寸, 使其遠小於一個波長的尺寸這方面的研究[3]。然而眾所周知,為了實現這種小型化的天線,同時我們必須設計一種寬帶的阻抗匹配電路,來彌補這種窄帶寬,小 天線所特有的低輻射電導率特性。
  • 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的電磁幹擾,會威脅人身安全,如何有效抑制?
    傳統的有線充電技術仍然是目前電力傳輸的主要方式,通過插頭和插座的物理性連接實現電能的傳輸。然而,它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摩擦與老化引起的安全問題,可攜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式醫療設備充電的不便,以及在礦井和水下工作環境下電力傳輸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