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稱「冬節」、「賀冬」,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兩日。因為冬至並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 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也就是說,陰氣在冬至這一日到達了巔峰,而陽氣開始生發。很多詩詞裡都有這種描述。
杜牧在《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裡說,「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詩人在異鄉漂泊,正逢冬至日,託入京使給自己的胞弟捎帶書信,以表思念之情。而範成大在《冬至夜發峽州舟中作》裡寫到:「舟中萬裡行,燈下一陽生」。這些詩詞都表明了,古人認為冬至日「陽氣開始升發」的這一特性。
據傳,冬至在歷史上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正因有這樣的風俗,白居易才會感嘆:「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佳節,本應該在家中和親人一起度過,而詩人孤身一人客居館驛,在這闔家歡聚的冬至夜,只能抱著膝獨坐,孤燈隻影,形影相弔。以己心度他心,此刻詩人在思念親人,想必家中的親人們,也在思念著遠遊在外的詩人吧。所以詩人說,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家裡人大約同樣還沒有睡,也和我一樣坐在燈前,在談論著、想念著我這個遠行人吧!
冬至之後便開始「數九」了,每九天為一個「九」,「三九」天最冷,民間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既然自冬至日起陽氣開始生發,其實來年那一絲生機已經在悄然復甦,待到熬過了這極寒時刻,春天也就走到我們面前了。 這裡我想分享一首宋代馮時行的《漁家傲》。 雲覆衡茅霜雪後。風吹江面青羅皺。鏡裡功名愁裡瘦。閒袖手。去年長至今年又。 梅逼玉肌春欲透。小槽新壓冰澌溜。好把升沉分付酒。光陰驟。須臾又綠章臺柳。
說實話,這首詞我直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才是剛剛在網上搜到的。這個詩人沒什麼名氣,這首詞也不著名,但是我仍然一眼就愛上了它,於是決定選它進來。不過在給這首詞做解的時候,卻真真讓我犯了愁。 詞的大意我讀了一遍就能理解了,詩人在感嘆時光易逝,年華老去的同時,其實更多的是在感嘆功名未就,壯志難酬。
整首詞的意思我明白,意境我也喜歡,讀起來朗朗上口,唇齒留香。但是對其中的有些句子卻不能解釋清楚,比如什麼叫「小槽新壓冰澌溜」,什麼又是「好把升沉分付酒」呢?於是我開始在百度上各種的查,但是始終沒有查到一篇對於這首詞的解釋。於是我又去提問,說實話我這是第一次在網上提問,這次是真把自己逼急了才想到提問這招兒。 不一會兒,譁啦譁啦的回答確實來了,但是沒有一條解釋是有用的。好吧,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那就自己解決吧。沒有整首詞的解釋就查個別句子,個別句子的解釋也沒有,就查個別的字詞。把句子裡的詞拆開來反覆查,尤其是這個「冰澌溜」,差點兒沒把我逼瘋。 不過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這首詞裡不理解的句子到底是被我搞明白了。 好吧,接下來開始試著用我的理解來解釋這首詞吧!
首先說第一句,「雲覆衡茅霜雪後」,這「衡茅」二字也讓我費了一番周折。多方查證之下才知道,「衡茅」即衡門茅屋,意思是簡陋的居室。雲覆衡茅,就是陰雲籠罩著我的茅屋,那麼霜雪後呢?是說剛剛下過一場大雪,積雪覆蓋著田野,其實也籠蓋著我的茅屋。寒冷的冬日,陰雲籠罩,四野茫茫,一座孤零零的茅屋獨立在積雪之中。 再看第二句,「風吹江面青羅皺」,這一句比較好理解。青羅是青色的絲織品,常用來比喻曲折環繞的碧水。這句是說,北風吹過江面,激起層層碧波。
「鏡裡功名愁裡瘦。閒袖手。去年長至今年又」。那功名就像是鏡中花水中月,可望卻不可及,年華老去形容消瘦,仍然是功名無望。袖手,有兩種解釋,一是表示閒逸的神態,二是指不能或不欲參與其事。這「閒袖手」三字,狀似瀟灑,實則表達了詩人無奈又無望的落寞心情。一年年過的真快啊!轉眼又到了一年的冬至日了。
詞的下片是讓我最撓頭的。「梅逼玉肌春欲透」,玉肌,在這裡是指花瓣兒,傲雪凌霜的梅花已經新芽初綻,隱隱梅香中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接下來這兩句是讓我揪掉了無數根頭髮,才終於揭開的謎團。這兩句真要逐字逐句的解釋了。 「小槽新壓冰澌溜」,小槽,是指古時製酒器中的一個部件,酒由此緩緩流出。冰澌,是指解凍時流動的寒冰,這裡指代新釀的酒。溜,是往下滑的意思。所以全句的意思是,新釀的酒水從小槽裡緩緩流下來。(這也太難了吧!)
「好把升沉分付酒」,這裡要先解釋「升沉」,即進退升沉,是指人在世間的遭遇和命運,理解了升沉也就好理解這句詞了。我把建功立業的希望早就淡了,只能在這低斟淺酌裡寄託希望了。 最後一句,「光陰驟,須臾又綠章臺柳」,時光過得太快了,轉眼之間柳樹又綠了,春天就要來了。
我們且拋開作者那些「功名未就、年華老去、鬱郁不得志」的感懷,單從字面上看這首詞,它是真美啊! 詞中有雲橫霧鎖、有雪壓霜欺,有大江東去、有碧波千裡,有梅香撲面、有酒香撲鼻,還有似乎遙遙在望的章臺柳色,雖然身在寒冬,但仿佛已經看見了春天的影子。這個冬至日,配這樣一首詞,完美!
再讓我們複習一遍吧,因為其實我也沒有背下來呢。這一篇文章,我只打算推薦這一首詞了,因為把它的意思搞明白,已經讓我耗盡了洪荒之力!我要歇歇了。
雲覆衡茅霜雪後。風吹江面青羅皺。鏡裡功名愁裡瘦。閒袖手。去年長至今年又。 梅逼玉肌春欲透。小槽新壓冰澌溜。好把升沉分付酒。光陰驟。須臾又綠章臺柳。
冬至安好!
(文中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特別鳴謝)
感謝分享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