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教育藍皮書指出:河北和京津的基礎教育經費差距正不斷拉大

2021-01-07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駐京全媒體記者/王詩堃)近日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京津冀教育藍皮書:京津冀教育發展研究報告(2016~2017)》指出,從2013年開始,北京即成為京津冀地區聚集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人口最多的城市,特別是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本專科教育存在突出集中趨勢,且研究生教育規模仍在不斷擴大,與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斷拉大。然而,北京市教育門類高、大、全,教育發展層次和重點不突出,對其他城市的帶動作用不強。

就中等職業教育而言,報告提到,整體來看,京津冀各城市中職教育生源規模都在縮小——這必然導致中等職業教育資源過剩,中職學校的轉型發展成為必然趨勢。其中,河北省會石家莊的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規模大幅縮減,從2013年開始,北京取代石家莊成為地區內中職教育在校生數量最多的城市:數據顯示,僅僅兩年間,石家莊中職在校生規模就從24.67萬人(2011年)突減到15.64萬人(2013年),而同期北京市的中職在校生規模從16.90萬人微降到16.54萬人,使得中職在校生的首位城市變為北京。報告認為,這與北京的城市產業層級發展需求並不相符。

報告指出,北京、天津在教育服務專業化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這種優勢還不足以形成溢出效應,沒有富餘資源為周邊提供教育服務。整體來看,與其他行業相比,京津冀區域教育行業仍然處於劣勢,三地的教育從業人員都需要大幅增加。

基礎教育的地區間差距也值得關注。報告指出,近年來,京津冀三地教育投入持續增加,但地區間的差距仍未縮小。河北地區基礎教育的發展仍然面臨較大的困難,其基礎教育經費與北京、天津的差距仍在不斷擴大。報告以普通小學的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事業費為例,假設北京未來繼續保持2015年的增長率(1.4%),而河北必須保證平均每年增長10%,才能在2030年基本趕上北京。報告指出,改變教育經費的區域不均衡狀態,應率先從義務教育著手。

報告指出,從京津冀整體水平來看,普通小學的教育經費配置差異最大,其次是普通初中,再次是普通高中,然後是中等職業教育,最後是普通高等教育。因此報告認為,未來要想縮小河北與京津教育公共服務水平之間的差距,努力縮小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事業費的差距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藍皮書:河北對高科技等優質產業承接「磁力」不足
    :   中新網石家莊1月15日電 (高紅超 劉曉如)由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編著的《河北藍皮書:河北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7)》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
  • 京津冀藍皮書:河北創新能力薄弱成為區域創新協同治理體系中的主要...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呂銀玲)9月10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20)——區域協同治理》(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分析指出,京津冀區域協同治理目前存在六方面短板。
  • 2020上海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藍皮書發布會暨論壇
    2020上海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藍皮書發布會暨論壇 澎湃新聞 2021-01-03 08:55 來源:澎湃新聞
  • 2014~2018年 京津冀三地GDP由67290.5億元增加至85140.3億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作為中關村和國家雙高新技術企業,綠能嘉業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快速發展,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區域國家戰略密不可分。「北京和河北空間距離非常近,河北棗強縣便利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正好符合我們產業落地的需求,這為公司快速產業化和擴大市場帶來了巨大利好。」王敏說。獲益的不僅僅是綠能嘉業一家公司!
  • 首部《河北青年藍皮書:河北青年發展報告(2020)》發布
    團省委副書記、《河北青年藍皮書》主編侯貴松,團省委常委、辦公室主任、《河北青年藍皮書》執行主編李永琴,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專家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河北青年藍皮書》顧問廉思回答記者提問。郭旭濤介紹了《河北青年藍皮書》的編制背景和基本情況。《河北青年藍皮書》由共青團河北省委編制,是河北省首部青年發展藍皮書,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
  • 葉檀:京津冀一體化破解北京虹吸效應
    原標題:葉檀:京津冀一體化破解北京虹吸效應   京津冀一體化是個宏偉工程。在中國東部沿海,有兩個市場內生的龐大城市群坐落於珠三角和長三角,但京津冀城市群一直停留在相對孤立的位置,在碩大無朋的北京之後是尷尬的直轄市天津,以及參差不齊的傳統製造業城市與幅員遼闊的農村地區。
  • 閻東彬: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重點城市綜合承載力研究
    京津的綜合承載能力僅為06091、06386,排名倒數第一和第二,城市承載力已近閥值,這意味著京津兩市功能疏解、產業轉移迫在眉睫。而毗鄰京津的河北8地市城市綜合承載力普遍較高,尤其是承德、張家口和唐山,具備承接京津產業的絕對優勢。   圖1京津冀一體化重點城市綜合承載力排名   (2)專項承載能力評價   10個城市的專項承載力得分如表4所示。
  • 京津冀民航機場加速一體化
    再往前推兩天,國家發改委同意建設北京新機場的批覆公布,要求在新機場建成前,京津冀機場要協同發展,中國民航局隨即公布了京津冀民航機場一體化管理運行路線圖。根據中國民航局《關於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意見》,河北機場管理集團公司納入首都機場集團公司,京津冀三地主要機場將統一管理,一體化運營,三地機場可以共同建設和使用異地城市航站樓,互為航班備降場。
  • 天津濱海新區十年城變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再思考
    京津兩地產業和功能互補,形成雙子星,協同發展,自古有之。遼金之後,北京作為首善之都。素有「河海要衝」和「畿輔門戶」之稱的天津,得益於其漕運的便捷,依託糧食運輸與南北貿易而成為北方經濟的中心。而在清末中西對抗交流的「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成為東西激蕩的前沿、對外貿易的重要城市,並一躍超過北京,成為北方工商業的中心。
  • 京津冀一體化助推工程機械行業迎來新機遇
    4月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研究編制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規劃,規劃範圍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京津冀的發展提的是「一體化」,這跟以前的「經濟圈」或「城市群」的概念完全不同。所謂「一體化」,就是在這三個地區就像在一個地區一樣便捷,這裡面需要非常大的調整,如果調整到位將是一個世界級的樣板。
  • 北京大學《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2020》發布
    《指數》是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通過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的發展指數,定量測度和評價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水平,全面梳理京津冀協同創新的現狀與不足,並為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提供相關政策建議。  《指數》從京津冀整體、三省市和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三個空間層面分別構建了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
  • 河北青年藍皮書顧問廉思:當代青年發展亟待解決三方面問題
    長城網訊(記者 楊亞紅)10月16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首部《河北青年藍皮書—河北青年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河北青年藍皮書》)。10月16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首部《河北青年藍皮書—河北青年發展報告(2020)》。
  • 知與行|持續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省把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確定為河北的「三件大事」,並提出舉全省之力辦好「三件大事」,以此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和深度拓展。如今,三大領域率先突破成效顯著,「四個定位」紮實落實,一批大的項目落地見效,引人注目的京張高鐵和大興國際機場已建成投運,京雄城際鐵路全線貫通,「軌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形成;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等一批產業轉移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有力推動我省地方產業轉型升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區域空氣品質顯著改善;雄安新區規劃體系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重點片區和工程項目建設全面展開,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千年秀林」
  • 2020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活動舉行 打造京津冀三地互嵌耦合的...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區域處負責人對「十四五」京津冀產業協同規劃工作提出三點建議:聚焦國家賦予京津冀的重大使命,結合區域產業優勢和特點,做好與「十三五」相關規劃的延續銜接,形成整體謀劃;在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為產業協同發展謀新機;加快培育、合力打造有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集群,加強產融合作,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和人才鏈融合發展。
  • 2020北京大學基礎教育論壇舉行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柯進)由中國教育學會指導、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北京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辦、北京大學于越教育基金會贊助的以「2020北京大學基礎教育論壇」,11日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共400餘人參會。
  • 河北青年藍皮書:突顯河北特色 助力青年更好發展
    長城網訊(記者 楊亞紅)10月16日,《河北青年藍皮書—河北青年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河北青年藍皮書》」)發布。藍皮書主要包括一篇總報告、七章分報告、三篇專題研究報告。10月16日,河北省首部《河北青年藍皮書—河北青年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河北青年藍皮書》」)發布。為了突顯河北特色,河北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除對標國家規劃十大領域、十大工程項目外,結合河北實際增加了「青少年創客創新創業行動計劃」「奉獻冬季奧運會行動」「『脫貧攻堅 鄉村振興·青年建功』行動」三個重點項目。
  • 京津冀大氣汙染物成分探秘
    他說,以空氣中硫和氮兩種物質成分的比重為例,京津冀三地存在差異:北京的硫氮比值是0.5~1,即空氣中氮的含量高於硫;河北的硫氮比值為1.5~2,硫的含量高;天津硫氮比值為1左右。  「汙染物構成比例的差異體現了各地主要大氣汙染源的不同。」同時擔任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的包景嶺說。
  • 2015.02: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合作路徑研究(馬俊炯)
    習總書記明確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應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合作重點,京津冀要加快推進產業對接協作,理順三地產業發展鏈條,形成區域間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遊聯動機制,對接產業規劃,不搞同構性、同質化發展。基於此,本文將研究重點聚焦在如何推動京津冀的產業合作上。
  • 京津冀協同發展下的人口潮汐
    馮春敬說,公司有往返於北京亦莊和天津武清的班車,無論是家庭生活還是公司業務,都不會受影響。  一些人家在北京,到天津上班;另一些人家在天津,要來北京上班。  「晚上6點30分下班,6點50分走到北京朝陽門地鐵站,乘地鐵7點30分到北京南站,幸運的話能買到7點51分出發的高鐵票,30多分鐘後到達天津站,出站騎車20分鐘後,8點40分抵達天津的家。」這是北京白領王成的生活。
  • 河北首部青年發展藍皮書發布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江濤)日前,《河北青年藍皮書—河北青年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由共青團河北省委編制,是河北省首部青年發展藍皮書。《報告》由一篇總報告、七章分報告、三篇專題研究報告構成,分析河北省青年發展新需求、新特點,研究河北青年發展存在的問題,並就河北青年發展相關公共政策制定提出智庫建議。編制發布《報告》是貫徹落實《河北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年)》的重要舉措。《報告》面向全省開展了青年發展調查,對青年在畢業求職、創新創業、社會融入、婚戀交友等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