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旗下的聊天工具 Skype 已於近日從多個中國區應用商店消失,包括蘋果 App Store 以及華為、小米等手機廠運營的應用商店。
蘋果在給《紐約時報》的郵件聲明中確認此事,「我們已接到公安部的通知,幾款在網際網路協議之上提供語音服務的應用不符合當地法律。因此,這些應用軟體已從中國區應用商店下架。這些應用軟體仍可在其他使用它們的市場上獲得。」
《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今天也收到了蘋果就此事的相同聲明。
這裡說的是「語音服務應用」是指 VoIP 通話,一種基於網際網路而不是電話網絡進行通話的服務。比如微信、QQ 語音都算。Skype 使用分布式架構,每個 Skype 用戶都可以作為網絡節點,幫助維護 Skype 網絡和傳輸信息。類似迅雷等下載軟體使用的 P2P 技術,很難被徹底禁止。
目前沒有明文規定僅三大電信運營商可以開展 IP 電話業務,也沒有規定禁止其他公司申請該業務,但實際的確只有移動、電信和聯通取得相關牌照、經營 IP 電話業務。
沒有其他公司申請可能因為運營商的阻力,也可能因為它們沒能滿足註冊資本 10 億、或者國資持股 51% 以上的要求。
Skype 的商務版本仍然可以被下載(前身是 Lync)。
此前中國要求應用商店下架一批網絡訪問工具、新聞閱讀類應用。諸多聊天應用 WhatsApp、Telegram 在中國無法使用、但依舊可以在蘋果應用商店中搜索到。而 LINE 則是無法使用並被應用商店下架。
微軟的一位發言人說,Skype 是從蘋果店「暫時下架」,公司正在「努力讓該應用儘快重新上架」。
工信部的對外聯繫電話暫時無人接聽,小米、華為應用商店的工作人員亦沒有對此事回復。
Skype 已經在中國運營多年。2005 年,李嘉誠擁有的 TOM 與 Skype 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替後者運營 Skype 中國業務。Skype 持股合資公司 51%、TOM 持股 49%。從 2007 年開始,訪問 Skype 官方網站 skype.com 的大陸用戶會被跳轉到 skype.tom.com。截至 2007 年 6 月底,TOM-Skype 註冊用戶已經突破 4200 萬,超越美國成為 Skype 全球最大的市場。
中國版 Skype 又被稱為 TOM-Skype,跟原版 Skype 是兩個不同的軟體。原版 Skype 的分布式原理讓它變得難以監控,早年《紐約時報》從維基解密拿到伊戰資料的時候就通過 Skype 溝通以避開美國政府的監控。
而 TOM 的中國版有一套敏感內容過濾系統、並且會存儲通信信息。
2008 年 10 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Citizen 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信息很容易被第三方獲取。Skype 總裁約什·西爾弗曼(Josh Silverman)後來在官網發表聲明稱表示自己公司很「無辜」和「無奈」,並做出聲明道歉。但他沒有說會停止這一行為。
TOM 跟 Skype 的合作於 2012 年到期。此前已經被微軟收購的 Skype 改跟光明網下屬的子公司光明方正合作,重新運營中國市場。
但與此同時微軟也終止了 TOM 時代的中國特別版。之後用戶在中國訪問 Skype 官網也不再強制跳轉,下載到的中國版本和國際版 Skype 並無區別。
用戶可以用國際版帳號登陸,並且通信伺服器在中國境外、使用點對點加密,這些都與國際版相同。
2014 年微軟出了一個 GMF-Skype 版,當時來看它和之前中國版的區別是使用中國境內伺服器,但並未縮減加密功能或者設置敏感內容過濾。
今年 6 月,《網際網路安全法》開始實施,不允許信息數據隨意離境。8 月,蘋果宣布要把 iCloud 搬到貴州。
題圖/Business I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