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草藥的植物學圖解

2020-12-05 雲裳路平

草藥形態描述中常用的植物學解釋

一、草本莖的生活期短,汁多而軟,無永久的木質組織,於開花結果後枯死。

二、亞灌木莖多木質化或半木質化,或僅在基部木質化,地上枝的上部每於冬季枯凋或死亡,第二年春季再萌發新枝條。

三、灌木莖全體木質化成份多,故較堅硬,生活期長,從地面分出叢枝,一般高約1.5米以下,也有高至4-5米的。

四、喬木 莖全體木質化成份多,枝幹堅實直立有明顯的主幹,一般均為大樹,高約5米以上,最高可達50餘米。

一般葉

1,葉尖 2,葉緣 3,側脈 4,網脈 5,主脈 6,葉腋 7,葉基 8,葉柄 9,託葉

相關焦點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從傳統中草藥中發掘抗癌「密碼」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從傳統中草藥中發掘抗癌「密碼」 2016-05-24 中國新聞網 馬騫 中國傳統中藥資料庫記錄了超過2000種藥用植物,這些藥用植物被用於治療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已經有近千年歷史。許多藥用植物來源的化合物已經應用於西醫,治療多種癌症。但是,傳統中草藥中只有小部分的藥用植物被充分系統地研究過。由於需要利用實驗來篩選一個巨大的化合物庫,系統地發掘和評估所有傳統中草藥植物的抗癌症潛力是一個昂貴而有耗時的過程。
  • 科圖特藏 | 歷史悠久的《義大利植物學學報》
    同時介紹了期刊欄目設置:第一部分理論和實踐植物學;第二部分植物文學;第三部分植物學通訊。1869年,新《義大利植物學學報》卷首語由義大利著名博物學家奧多亞多·貝卡裡(Odoardo Beccari)撰寫,講述了新《義大利植物學學報》的創刊、中斷、重新出版,指出傳統博物學的做法是將植物學類的文章歸類在博物學類學會會刊下
  • 因疫情滯留,大學生在家鄉找到100多株中草藥植物
    湖北日報訊(記者龔雪、通訊員葉濤、肖亞慧)貝母、重樓、冰球子、老虎姜、黃連、杜衡、淫羊藿……這段時間,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藥學院大三學生楊金梅格外忙碌,上網課之餘,她便背著竹簍、帶著工具上山尋找中草藥植物從2月下旬至今,楊金梅翻越多座山,尋回了百餘株中草藥,移植在自家門口的田地裡,每天打理,觀察長勢、了解藥性、學習用法。1999年1月出生的楊金梅,家住宣恩縣李家河鎮冷草溝村。宣恩縣地處鄂西南,地形多樣,有豐富的中草藥資源。村民們大多熟知中草藥,楊金梅從小就跟著長輩們去深山裡採挖中草藥,對中草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17年9月,她如願考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製藥工程專業就讀。
  • 為民族植物學「正名」
    進入現代社會,隨著人類的關注轉向生態環境保護,民族植物學在保護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實現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中的作用得以被重新審視。30多前,時任中國科學院雲南熱帶植物研究所所長的裴盛基,發表了我國第一篇民族植物學論文《西雙版納民族植物學的初步研究》。雖然此前有國外學者稱「民族植物學的根在中國」,但中國學者在該學術領域的論文記錄一直為「0」。
  • 龍春林:為民族植物學「正名」
    進入現代社會,隨著人類的關注轉向生態環境保護,民族植物學在保護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實現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中的作用得以被重新審視。30多前,時任中國科學院雲南熱帶植物研究所所長的裴盛基,發表了我國第一篇民族植物學論文《西雙版納民族植物學的初步研究》。雖然此前有國外學者稱「民族植物學的根在中國」,但中國學者在該學術領域的論文記錄一直為「0」。
  • 北方常見的一種野草,人稱「白頭翁」,是民間傳統中草藥
    導讀:北方常見的一種野草,人稱「白頭翁」,是民間傳統中草藥!我國國土遼闊地大物博,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自然資源相當豐富。白頭翁具有觀賞價值,還是一味民間傳統中藥材,入藥後能治療腹痛難耐,腹瀉不止等症,用法極其簡單,煎水服用就好了,而且無不良反應。小夥伴們,對此您又有多少了解呢?歡迎留言評論,謝謝支持。
  • 百草園:中草藥盛放的大花園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牡丹、芍藥、桔梗……這些常在野外怒放的植物,其實在中醫學裡都可入藥——中草藥可能比你想像中的更加美麗。今年世園會期間,約500種中草藥在百草園內亮相,從春天到秋天,每個月都有不同的中草藥開出花朵,展現實用性之外的一面。
  • 全球首個植物學獎——吳徵鎰植物學獎啟動評審
    6月27日,全球首個植物學專業獎項——吳徵鎰植物學獎首屆評獎會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完成評審。本次評審會議評選出傑出貢獻獎一名,青年創新獎兩名。  吳徵鎰植物學獎由中國植物學會和雲南吳徵鎰科學基金會於2016年7月12日開展吳徵鎰百年誕辰紀念活動時聯合設立。
  • 中草藥—四葉草
    (僅作為了解傳統中醫中草藥,有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醫生處就醫) 四葉草
  • 系統挖掘中草藥抗癌潛力—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郭爽)中科院昆明動物所黃京飛課題組在從傳統中草藥中發掘抗癌植物和化合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 圖解中國傳統志怪故事
    從接受的角度看,當下的年輕人深受日本漫畫的影響,融合這樣的畫風更能引起年輕讀者的關注和他們對於中國傳統志怪故事的興趣。在故事的選擇上,《中國志怪故事》的原則是「耳熟能詳、積極向上」。書中選的第一個故事《促織》來自《聊齋志異》,這個故事還曾出現在中學語文的讀本之中。宣德年間的秀才成名因為無法完成進貢蟋蟀的任務而發愁,好不容易尋得一極品蟋蟀,卻被兒子不小心踩死。
  • 中草藥未必安全,四類中草藥可能傷腎
    中草藥未必安全,四類中草藥可能傷腎 周蓉/上海楊浦區中心醫院腎內科 2016-12-07 12:48 來源:澎湃新聞
  • 古法染色 潮流設計 隴西中草藥與色彩的「邂逅」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定西地區的中草藥古法染色工藝漸漸沒落,從事傳統古法染色的年輕人越來越少。2016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祁輝創建「農女手作」工坊,以「非遺+文創」的方式,將百草染色與手工刺繡、木藝、剪紙等相融合,設計研發出一系列既傳統又時尚的文創產品。本期《文創屋》帶您走進定西「農女手作」,了解百草染色,感受一場隴西中草藥與色彩的「邂逅」。
  • 【佳節有新知|圖解】粽香端午話傳統@文化自信
    【佳節有新知|圖解】粽香端午話傳統@文化自信 2020年06月24日 22:1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 JCIM:中草藥有效成分作用方式獲重大研究進展
    2013年3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劍橋大學、馬拉工業大學等處的研究者報導了其最新的研究突破,其克服了重重困難深入研究傳統中草藥
  • 澳大利亞研究證實:中草藥有殺死癌細胞功效
    中草藥是否能殺死癌細胞,引起了多方爭論。到底能不能抗癌呢?最近的研究團隊表明了中草藥的抗癌功效。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9日報導稱,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證實,中國傳統中草藥具有殺死癌細胞的強大功效。這種中成藥已在中國獲得批准,用於治療各種癌症,通常用於輔助西藥化療。
  • 深入解讀:中草藥是否真的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在全世界大約有40億人在使用中草藥治病,佔世界總人口的80%,而且世衛組織推測,中草藥的開發利用在未來的10年內將在世界上全面興起。很多關於中草藥治療疾病的研究在我國非常之多,而在國外相關的研究進展卻相對較少,國外科學家們一直對中藥草的真實療效報以懷疑態度,部分原因是他們認為中草藥中所含的成分較多,較為複雜,中草藥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或許會給患者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所以中草藥的研究在國外一直停滯不前。
  • 植物學教授的網課日誌
    崔瑾教授在植物學實驗室內為學生們上直播課。 泱波 攝受疫情影響,她和同事們開啟了「雲端課堂」。 泱波 攝崔瑾教授在線解剖海棠花,通過屏幕分享可以及時將顯微觀察畫面傳輸到學生端。 泱波 攝實驗員劉林莉老師整理實驗室內植物標本,為在線教學做好準備工作。
  • 《性、植物學與帝國》| 最初植物學的著作是寫給婦女看的
    (英)帕特裡夏·法拉著;李猛譯.性、植物學與帝國 林奈與班克斯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7.01 《性、植物學和帝國》最初於 約瑟夫·班克斯(1743-1820)的求學生涯並不顯赫,也沒能在牛津大學完成他的學位課程,但他對植物學的研究充滿熱情,而且有影響力,並且富有。這使他和他的僕人、助手們能夠在庫克的第一次航行中預定一個位置。
  • 國際植物學「奧林匹克」上的「中國面孔」
    新華社深圳7月27日電(記者陳立新)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23日至29日在深圳舉行。與以往各屆相比,更多的中國植物學家登上這一植物科學界的「奧林匹克」,向世界展示中國植物科學研究的成果。  按照慣例,每屆植物學大會的全會報告以最近6年全球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意義的植物科學成就為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