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本電化學能源綜述期刊將出版—新聞—科學網

2021-01-10 科學網

 

施普林格出版商近日與上海大學籤署協議,雙方將聯合國際電化學與能源科學院(IAOEES)合作推出一本新刊《電化學能源評論》。該刊為英文季刊,由上海大學與國際電化學與能源科學院主辦,施普林格出版。這將是全球首本專注於電化學能源的綜述期刊。

該刊物聚焦的電化學能源轉換和儲存技術主要包括燃料電池、二次電池(如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廣泛應用於移動電子設備、電動車、航空航天等領域。

《電化學能源評論》主要發表電化學能源領域高質量的綜述類文章,涉及電化學基礎研究、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制氫與儲氫、二氧化碳轉化、電化學納米材料、電化學能源工業前沿等主題。

據介紹,該刊將於2018年第一季度正式出版,並將由上海大學理學院院長兼可持續能源研究院院長、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張久俊和加拿大國家首席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孫學良擔任聯席主編。刊物的執行主編及副主編將由來自加拿大、美國、義大利和中國等國的資深專家與學者擔任。

據介紹,目前,施普林格已與中國科研機構和學會合作創辦了約130本學術期刊。(馮麗妃)

相關焦點

  • 《催化學報》《能源化學》再次入選期刊一區—新聞—科學網
    近日,2020年中科院期刊分區公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催化學報》和《能源化學》均位居化學大類一區,這也是兩刊連續兩年入選中科院期刊分區一區
  • 我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上線—新聞—科學網
    1月20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與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合作的開放獲取期刊《衛星導航(英文)》(Satellite Navigation)正式上線出版
  • 《自然》雜誌系列新期刊《自然—植物》上線—新聞—科學網
    這是參照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自然—氣候變化》)的跨學科模式而推出的首個專注於植物學各領域優秀研究成果的期刊。 Nature Plants這個平臺主要發表植物學各個領域,以及有關植物與其外部世界交互影響的最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 《自然-能源》、《自然-微生物學》和《自然綜述-材料》三刊齊發
    「《自然-能源》將有助於推動必要的跨學科討論,以解決能源領域所面臨的社會挑戰。」該刊主編Nicky Dean博士說。「首期刊物將著重展現不同能源研究領域的各種研究工作,如新技術的商業轉化、碳捕捉及儲存的前景、電池科技研究、太陽能電池、催化作用、能源問題的政策分析等。」
  • 國產高分化學、材料類SCI期刊盤點
    有鑑於此,國內能源材料化學領域的10本優秀SCI期刊,《國家科學評論》、《科學通報》、《納米研究》、《納微快報》、《中國科學:材料科學》、《中國科學:化學》、《綠色能源與環境》、《能源環境材料》、《能源化學》,小編對期刊做一個基本介紹。
  • 國際首本極端科技專業期刊獲第一個影響因子—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創辦的國際首本極端科技專業學術期刊《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簡稱MRE) 獲得自2016年創刊以來的第一個影響因子——2.931,在SCIE收錄的
  • 《自然》系列發布三本新期刊—新聞—科學網
    能源供給是現代社會面臨的一個關鍵的核心問題:何處獲取能源?如何使用能源?是否有足夠的能源滿足需求?《自然-能源》致力於發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從各方面來探索這些問題,這涉及能源生成和儲存、能源配給和管理、不同參與者的需要和需求,以及能源技術和政策對社會的影響等。 「《自然-能源》將有助於推動必要的跨學科討論,以解決能源領域所面臨的社會挑戰。」
  • Wiley-VCH與歐洲化學出版協會聯合推出跨學科化學期刊
    Wiley-VCH與歐洲化學出版協會聯合推出跨學科化學期刊 2011年12月15日,德國魏因海姆。約翰威立國際出版公司(John Wiley & Sons, Inc.)科學與技術出版業務旗下公司Wiley-VCH與由16家化學學會組成的「歐洲化學出版協會(ChemPubSoc Europe)」宣布聯合推出一份跨學科化學期刊——《ChemPlusChem》(http://www.chempluschem.org)。
  • 聚焦組學「三國」 演義一流期刊—新聞—科學網
    「現在我們也會找人約稿,但跟以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邢毅對《中國科學報》說。 從2003年創刊至今,GPB一路「過關斬將」,先後從季刊變為雙月刊,加入開放獲取行列,終於被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SCIE)收錄,並連續3年位於「遺傳學與遺傳性」學科領域前10%。在此過程中,它吸引的國內外投稿數量逐年遞增,如今錄用率低於10%。 「我對這本期刊專業化的稿件處理印象深刻。
  • 《自然》新增兩種開放獲取期刊—新聞—科學網
    記者2月18日從施普林格·自然中國辦公室獲悉,該集團新推出《通訊—材料》和《通訊—地球與環境》兩本開放獲取(OA)期刊。
  • Elsevier新期刊—EnergyChem:能源化學高端期刊!
    Qiang Xu Editor-in-Chief, EnergyChem EnergyChem是Elsevier旗下的一個新期刊。聚焦能源相關的化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領域。旨在為您提供一個分享全球能源科學與技術挑戰話題的重要平臺。在期刊發展的前三年,EnergyChem將只發表綜述類文章。之後,本期刊將接受在能源方面有重要突破的研究性論文。EnergyChem的目標影響因子( IF ) 30!
  • 廣州大學本科生在國際期刊發表七篇論文—新聞—科學網
    廣州大學大四本科生邱燕璇(右)在董文教授指導下做實驗 【科學網朱漢斌 何蘊華報導】記者5月13日從廣州大學獲悉,由該校化學化工學院邱燕璇等5名本科生組成的科研團隊在光、電、磁多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取得豐碩成果,目前已在國際化學領域5大頂級期刊發表了7篇全英論文。
  • 華東理工大學自辦學術期刊BIOB入選SCIE—新聞—科學網
    :BIOB已經通過了專家評審,該期刊在2019年5月之後發表的論文將被全部收錄進入其資料庫及其指數體系(包括SCIE和ESI), 預期明年6月將正式公布期刊2020年的影響因子。它強調創新設計和開發,以使生物工藝得以高效實現,從而將可持續的生物資源經濟地轉化為環境友好型的產品或服務。該期刊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填補了生物產業鏈上遊的生物資源研究和中下遊的生物過程開發之間的空隙,為生物資源的合理充分利用和全程工藝集成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創新知識、技術及產品。 從創建之初,BIOB就定位為服務全球的期刊。
  • 科普圖書《探索太陽能的奧秘》將出版發行 —新聞—科學網
    7月15日,由零碳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保定實驗學校和英利集團聯合編寫的科普圖書——《探索太陽能的奧秘》,在河北保定舉行出版籤約儀式。
  • 張長生獲邀擔任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編委—新聞—科學網
    近日,應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天然產物報告》(NPR)編輯委員會邀請,中國
  • 國產SCI期刊,到底有多牛!
    有鑑於此,國內能源材料化學和物理領域的12本優秀SCI期刊,《國家科學評論》、《科學通報》、《納米研究》、《納微快報》、《中國科學:材料科學》、《中國科學:化學》、《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國物理 B》、《物理學報》、《綠色能源與環境》、《能源環境材料》、《能源化學》聯合納米人編輯部,對期刊做一個基本介紹,歡迎海內外科研工作者關注。
  • 綜述型與研究型論文對期刊學術質量的影響
    以國際知名的化學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為例[7],在早期的發展階段中採用較高比例的綜述型論文來獲取較高的關注度和影響因子,後期則將研究型論文的數量大幅提升以增加對原創性成果的報導。近些年來,由於國際上科技期刊間的競爭形勢愈加激烈,出現了期刊編輯單純為提升影響因子而大量約請綜述型論文的現象。
  • 中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衛星導航》上線出版
    中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衛星導航》上線出版 2020-01-20 21:07:20 自然(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團合作的開放獲取英文期刊《衛星導航》(Satellite Navigation)已正式上線出版。  《衛星導航》英文期刊基於施普林格?自然開放獲取信息平臺和先進辦刊理念,採用國際同行評議、完全開放獲取的辦刊模式。
  • IET出版全新的開放獲取學術期刊《能源轉換與經濟》
    2020年10月16日,中國北京——近日,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與國網經濟技術研究院合作出版了一本全新的跨領域學術期刊——《能源轉換與經濟》(Energy Conversion and Economics)。期刊涉及能源工程、電氣工程和運輸工程等多學科的技術、經濟、管理和政策等相關研究,並採用了金色開放獲取模式。
  • 快速發表、全球發行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
    快速發表、全球發行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