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個時期的需求不一樣,你知道怎麼給孩子挑選玩具嗎?

2021-01-17 冰糖育兒

市面上的玩具五花八門,有很多家長不知道應該幫孩子選擇什麼樣的玩具。其實孩子每個階段的發育特點不一樣,有針對性地幫孩子挑選玩具,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0-2歲之前。

寶寶正是感官和精細動作的發育階段,家長可以幫他們挑選一些,帶有聲響的,顏色比較鮮豔,並且方便抓握好操作的玩具,有利於他們對顏色的認知促進寶寶大腦以及各種感官的發育。

3-6歲

孩子比較大了,需求也不一樣了,單一的玩具已經不再吸引他們。這個時候他們可能更傾向於那種比較大型的玩具,如扭扭車,滑板車,遙控車之類的,操作性比較複雜的。像平衡車之類的就不錯,可以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又可以適當的運動。

6歲以後

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已經基本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愛好。家長只需要根據他們的喜歡準備玩具就行。

雙十一快到了,安利一個我覺得還不錯的玩具給大家,適合0-2歲之前的小寶貝。

這個七面體的玩具是朋友送的,寶寶剛出生不久她就買了。她說:這個玩具很實用,可以從小玩到大,晚買不如早買,所以我就先幫你屯啦。

剛開始我還想說寶寶還這麼小哪裡會玩玩具,這個應該要放到很大才能玩吧。結果出乎意料,寶寶很喜歡,因為這個七面體每一面都有不同的功能,可以滿足孩子各個年齡階段的興趣點。其中小月齡可以放兒歌給他聽,音樂響起的時候燈光還會一閃一閃的。小朋友看來特別高興,就連隔壁已經3歲的小孩過來串門也還拿著這個饒有興趣地研究呢!

下面我介紹一下七面體各個面的功能。

第一面:數字認知。

這是一個小電話的模式,上面有數字按壓會響。上面還有一個小電話,大一點的寶寶可用來認數字以及打電話的模擬。家長也可以和寶寶互動,打電話或者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寶寶記住家長的電話號碼。

第二面:英語啟蒙。

雙語的互動,按壓會響。上面有一顆樹,按壓會出現中文和英文讀音,作為寶寶的英語啟蒙。

第三面:手眼協調。

這一面是齒輪的互動遊戲,5個可轉動不同顏色的齒輪,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還能起到益智作用。

第四面:樂感培養。

5個音鍵多種打擊的音色,模擬鋼琴的5個音色,按壓有聲音,經常玩有助於寶寶從小培養良好的樂感。上面每一個按鍵都採用了不同的顏色,有利於孩子對顏色的認知。

第五面:安撫音樂。

這一面可以播放寶寶的睡眠音樂,收納了多首睡眠歌曲,可以起到安撫的作用。我家寶貝小時候雖然還不會自己玩,但是聽這個音樂每次都很開心。

第六面:視聽訓練。

這一面是一個駕駛員的模擬訓練,上面有汽車的方向盤,發動機,剎車,油門,轉向燈開關等等。寶寶操作之後就會出現相應的響聲,既可以鍛鍊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視聽。

第七面:時鐘認識。

這一面是個時鐘,上面有數字和指針,可以幫助孩子識別數字和時間。

我家寶貝四個月就會用腳踩上面的那個音樂的按鍵,發出來的響聲他就特別地高興。燈光柔和,電池容量大。配備的是可以充電的那種,不浪費錢 ,一次充電就可以使用好幾天。好玩又益智,是真正可以從小玩到大的好玩具。

記錄生活,分享育兒點滴。

育兒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我是一名90後寶媽,提倡科學育兒。

原創不易,如果喜歡請 點讚 +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8歲女童誤食「硼砂水」中毒,看看你家孩子,還玩這種水晶泥嗎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都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包括玩具也是,玩具是孩子在童年時期必不可少的陪伴,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東西,而現在的玩具市場也是琳琅滿目,商家為了吸引孩子們的眼球,推出的玩具也是非常的多,但是,家長們要知道,給孩子選玩具也是需要非常注意的。
  • 怎麼給孩子挑選圖畫書?應該具備這4種特質
    優秀的童書能極大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成為他們美好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開始有意識地讓孩子通過閱讀優質圖畫書,學到更多的知識。然而在為孩子挑選圖畫書時,有些家長會陷入一買買一堆,或是繪本買了又買,孩子不愛看的尷尬情境。
  • 玩具太多的孩子會變笨,科學研究表明:「適度無聊」讓孩子更聰明
    現在很多家庭都一個孩子,眾星捧月般呵護,孩子喜歡吃的就買、喜歡玩的就買,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家裡面遍地都是孩子的玩具,有時候好幾個收納箱都裝不下,可見孩子的玩具有多少。但是孩子的玩具真的是越多越好嗎?2)影響孩子的想像力現在的玩具種類繁多,玩法也越來越多,有時候真的是沒有你買不到,只有你想不到。比如會動的小火車,能夠自己穿衣服的洋娃娃。
  • 買了一堆繪本,不知道怎麼讓孩子讀?你需要這個方法
    現在的家長都知道,繪本能幫助寶寶認識圖形顏色、鍛鍊語言能力培養閱讀習慣,是寶寶成長發育的好幫手。可是有些家長買了一堆繪本回來,卻不知道怎麼和寶寶一起閱讀這些書。倘若只是把書丟給寶寶自己亂翻,那這些親子繪本的功效只能說被發揮了不到50%!今天育姐就和大家說說怎麼讀繪本。
  • 金伯莉布萊恩《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情感引導書籍推薦
    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有這些苦惱,我今天分享的內容金伯莉布雷恩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可以幫助你。這本書告訴我們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的技巧,還有一些非常具體的案例,實用很強。作者金伯莉布萊恩是最早提出情感引導式教育的兒童教育專家、註冊家庭與兒童心理治療師,在美國有很高的知名度。
  • 孩子太過黏人怎麼辦?這樣做才是帶孩子的正確方式!
    你家孩子黏人嗎?他們對事物總是充滿好奇,你做什麼,他們也會自己去玩弄,讓人好氣又好笑,當然,對於孩子黏人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1有些孩子2歲就會在iPad上點來點去,在別的孩子還在咿呀學語的時候就已經會開口模仿光頭強、喜羊羊,於是你總喜歡拿這些和其他家長開玩笑,感慨孩子歪才、夠聰明,然而,玩笑歸玩笑,認真,你就輸了!
  • 你真的愛你的孩子嗎?為什麼你的孩子從不知道你愛他們
    我們可以看出兩屆學霸父母對於孩子態度的對比,如果前一屆學霸將來有一天會因為厭學與受到挫折而輕生,你會覺得意外嗎?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就算有一天她離去大家也會為她不用再忍受煎熬而感到欣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在本文末端詳見那篇的原文。雖然只是幾個個例,但是我覺得足夠具有代表性。那些自殺學生的家長不愛他們嗎?
  • 可以幫我做手工作業嗎?孩子欠缺創造力,看完這些很重要
    媽,老師給我們布置了家庭作業,要求做一個手抄報,我不會做,你可以幫我做嗎?""可以啊,寶寶可以和我一起完成作業嗎?""媽,我也想做,可是我不會做呀,你幫我做吧,求求你了。"面對孩子的請求,啦啦媽就幫孩子做完了手抄報。
  • 延遲滿足真的對娃好嗎?用錯了方法,孩子長大後反而容易走極端
    他挑選了一所幼兒園裡三十二名3-6歲的孩子參與了這個實驗。他把每個孩子單獨安排在一個房間裡,並返回了一些他們喜歡的小零食,有棉花糖、餅乾等。他告訴孩子們,可以立刻把這些小零食都吃完,但吃完了就沒有了。也可以先等15分鐘再吃,這的話可以再得到一份小零食。
  • 這幾種玩具家長不應該給孩子玩,可能會讓孩子受到終生的傷害
    男孩和女孩的玩具是不一樣的,但是男孩和女孩子收到玩具時候的快樂是一樣的,但是並不是每一種玩具都適合小朋友們,一旦小朋友們玩了這些玩具的話,可能會受到終生的傷害,那麼到底是哪些玩具家長們不應該給孩子們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孩子玩玩具總是三分鐘熱度?五種「棄玩」類型表明,不是玩具的錯
    萱萱媽:我家孩子總覺得別人的玩具好玩,等我給他買回家他又不玩了,浪費!露露媽:孩子這兩天總纏著我讓陪她玩玩具,玩具不就是玩嗎?我可沒時間陪她。你看,關於孩子玩玩具,寶媽們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很多父母不把這種情況當回事,認為是孩子任性胡鬧,卻不曾意識到,孩子玩玩具也會遇到困難。
  • 「鳥龍、扎龍、阿吉吉龍」,孩子給玩具命名,是創造力的體現
    媽媽:「這個,我也不知道誒,不過它的頭頂看起來跟小鳥很像誒。」(思考中)女兒:「那就叫它鳥龍吧。嘻嘻……」嗯?好像沒毛病,但聽起來怎麼有點想笑。在女兒兩歲多的某一天,我給她買了全套的超級飛俠玩具。我完全分不清它們是哪個,叫什麼名,可女兒卻一一說了出來,每個都能準確記住對號入座,這一發現讓我太驚奇了!我感嘆一個兩歲的孩子怎麼會有這麼強的記憶力?從那以後,每次買回家的新玩具,特別是娃娃、動物玩偶之類的我們都會一起探討給玩具起一個名字。
  • 你知道嗎?孩子的大腦神經存在可塑性,別錯過認知發育期
    所以在兒童時期這種改變是最明顯的,尤其是6周歲以前的孩子。那麼家長如果想孩子可塑性更強,就要給孩子創造提供豐富適宜的刺激。父母怎麼給孩子創造認知刺激1)充分讓孩子體驗多感官的世界家長很容易走入的一個誤區:我們經常會去在乎孩子的視覺和聽覺的發育刺激,而忽略了其他的感官。
  • 孩子搶玩具的背後,或許「凡勃倫效應」使然,關注物權意識是關鍵
    每次場面都好尷尬的,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閨蜜焦慮地對我說:「你說是不是我們什麼地方做得不對,導致他這種強烈的佔有欲?」我笑而不語,隨後跟她說,其實,很多寶寶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金豆這樣的行為。在社會交往中,「搶與被搶」本來是件平常的事情。是孩子社會化進程中可能會經歷的一個環節。
  • 媽媽買「真人模型」送孩子,女兒嚇得不敢入睡,這類玩具要遠離
    尤其是對於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很多孩子的玩具都用「堆成小山」來形容,可家長們卻沒發現,有些玩具恐怕對孩子有傷害。古怪玩具對寶寶有傷害嗎?媽媽買奇特玩偶,六歲女寶嚇得不敢入睡閨蜜施茹是一名全職媽媽,老公自己開了一家裝修公司,收入穩定,他們倆對寶貝獨生女丫丫格外寵愛,不僅是吃喝按照高標準提供,對丫丫玩樂方面的投入也很豪爽。
  • 孩子爭搶玩具怎麼辦?家長別過度幹涉,孩子的問題交給孩子解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小孩子之間爭搶玩具的情況,一個要搶奪,一個不給,兩個孩子又哭又鬧,引發矛盾衝突。很多家長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孩子之間的衝突,只要沒鬧出大亂子(比如:打鬧中某個孩子受傷了),家長還是不要過度幹涉得好。既然是孩子之間的問題,那就交給孩子自己去處理。沒有了家長「橫插一手」,孩子反而更容易自己解決遇到的問題。
  • 如何合理滿足孩子需求?善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也是聰明家長
    所以閨蜜為了能夠讓孩子積極努力的去讀書,所以就會和孩子商量一個獎勵機制,比如每一次考試達到了多少分的時候,就會獎勵她最喜歡的玩具,或者是帶她去吃她喜歡吃的美食,這種方式在剛開始實施的時候效用還是非常大的,因為一提到這些東西的時候,閨蜜的孩子就會非常的興奮和激動。
  • 玩具聲音超過85分貝損傷孩子聽力
    有關人士對12種常見玩具進行了實驗,結果這些玩具的聲音均達到甚至超過了85分貝。 一家玩具店門口擺放著4輛搖搖車,其中一輛「小火車」造型的搖搖車上正坐著一位小朋友,跟著搖搖車發出的兒歌聲邊拍手邊搖晃。 調查人員使用專業聲音檢測儀,在與孩子身體平行的位置進行測試。因為搖搖車播放的兒歌聲音時大時小,檢測到的聲音保持在69分貝至85.9分貝之間。
  • 孩子總是搶別人玩具?凡勃倫效應在作怪,家長不妨這樣處理
    面對這種情況麗麗感覺到非常煩惱,不知道應該怎樣對孩子進行教育。但是她發現有其他孩子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那麼這種情況到底是什麼原因所引起的呢?一、孩子總是搶別人玩具?凡勃倫效應在作怪有不少朋友在平常生活中會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有很多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產品的價格越高反而越受大家的歡迎,也更加容易購買。
  • 孩子的問題,不知道怎麼回答的時候,你有沒有感覺很羞恥?
    媽媽喜歡看的泰劇,裡面的人說話你聽的懂嗎?……以上例子針對年紀較小的孩子。啟發式互動交流,就是用一種孩子熟悉的事物進行對比,讓孩子理會未知事物的運作方式,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所有這些問題,即使父母不做回答,孩子終有一天也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