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指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中國江蘇網訊(實習生 和佳佳 何樹荃 蒯鈺君 記者 徐媛園)近日發布的《2020年秋冬季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經歷疫情後,為增強職場競爭力,45.9%的求職大學生時刻提升專業技能,25.4%的畢業生希望成為「斜槓青年」,利用靈活就業分散就業壓力。揚子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和80後「接私活」不同,不少90後的「副業」和本職工作毫無關係,而且形式更為多元化、網絡化。《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顯示:上半年約有8.2%的職場人擁有斜槓收入。在有斜槓收入的白領群體中,微商、撰稿、設計等是當前的主流方向。其中微商的佔比最高,為26.8%。
90後的B計劃豐富多彩
影城主管愛跳舞,「籃球寶貝」當副業太合適了
95後林玲是影城的市場主管,也是一名舞蹈愛好者。她告訴記者,2015年,她通過比賽選拔進入某籃球啦啦隊成為了一名籃球寶貝,經過5年的演出與訓練,現在的她已經成為了這支啦啦隊的隊長。而隊長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負責演出舞蹈的訓練以及賽事統籌。「籃球寶貝是通過前期的招募以及後期的選拔和訓練挑選出來的,成為正式隊員之後會根據一些體育賽事進行活動的安排。」林玲說。
「雖然主業帶來的收入可以滿足我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是舞蹈本身就是我熱愛的事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給自己帶來額外的收入,這對於我來說本身就是很有意義的。」林玲表示,雖然影城主管的日常工作內容比較繁重,但是好在籃球寶貝的工作時間比較靈活,可以讓自己更合理地去安排時間。「現在的隊員以學生為主,所以我們會將訓練的時間安排在周四的晚上七點或者是周六周日的某一天,這樣既不會耽誤大家的日常生活,還能讓大家及時調整狀態。」
林玲說她經常會在自己下班之後去舞蹈室練舞,有時候還會利用雙休日的時間和隊員們參加一些表演活動。這樣既不影響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個月還有一兩千的額外收入。
下了班,妻子做主播丈夫忙遊戲代打
李璐和她的老公徐行都是90後,住在江寧方山附近。李璐白天是一家醫院的收納,晚上就在鬥魚做主播。「一開始是直播打遊戲,後來粉絲漸漸多起來,也會唱唱歌,跳跳舞。」李璐做主播已經四五年了,正式的工作換了兩個,「副業」一直沒有斷過。每個月靠主播打賞,她有時收入可以過萬。
李璐的老公徐行也有「副業」。白天,徐行在一個能源行業的南京辦事處工作,晚上有時候他就帶別人打遊戲掙錢。「就比如說王者榮耀,你等級低,是白銀,我可以帶著你打到你要求的級別,比如鑽石。」由於線上線下遊戲都很精通,徐行最近準備跟朋友合夥,開一家劇本殺體驗館(一種沉浸式線下遊戲,「劇本」營造出情節故事,「殺」意味著故事裡有人「死亡」,需要玩家找出真兇)。
「我倆工作都是家裡幫忙找的,工資不多,養孩子等生活成本比較高。」李璐說,「我們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就不得不想辦法攢錢。」
帶貨、上網課、拍小視頻,副業搞搞成主業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90後們在採訪中說得最多的是「帶貨」。有一類和帶貨相關的「副業」比較受歡迎,就是從海量的購物網站商品中,挑選質優價廉的,供微信群裡的買家們挑選。只要買家通過連結領取優惠券購買,群主就能獲得提成。
記者了解到,這種「優惠群」五花八門,有專發購物網站優惠券的,有專發阿迪、耐克等運動品牌清倉貨的,還有專門團購國外物品的……「我們小區購物群的群主,生了二胎以後就辭職帶娃,以前就只在我們小區搞搞團購,現在搞大了,有十來個群,請了好幾個人幫著維護。」市民陳女士說。
記者注意到,除了代打遊戲、帶貨,不少90後的「副業」基本上都和線上工作沾邊。比如,有的白天在單位做接線員,晚上回家就研究世界各地的遊戲,製作遊戲解說視頻;也有的主業是導遊,「副業」是網課教師;還有的專門在一些平臺上製作「網紅」抖音小視頻。「我有個宜興的朋友,就天天用宜興話,去宜興各種地方打卡,點擊量也很高,他現在廣告也接得不少。」李璐說。
「副業」也不容易
文案接「私活」熬夜趕稿
網紅帶貨累到耳石脫落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上班族做副業,也有「越做越窮」的。比如劉女士告訴記者,她喜歡做點心,於是就做些點心在小區團購:「我對點心要求高,用的都是最好的料,做了幾天一算,還賠了不少錢進去。」
顏小姐告訴記者,她是一名公司的文案,工作之餘,她會接一些新聞通稿來寫,寫完後對方會付給她一些勞務費。一個月要是寫得多了,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但為了完成任務,自己常常需要熬夜趕稿,有時候靈感怎麼也找不到,也是非常痛苦。
市民蔣先生在一家平臺做「網紅」帶貨,雙十一做了六位數的訂單。但隨即他就發現自己耳石脫落了,看醫生又花了不少費用。
專家聲音
做好本職再發展副業是個人價值的二次體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公共健康教育方面頗有研究的趙群教授表示,很多年輕人剛剛步入職場,工資處於低層,又面臨房貸、車貸以及將接踵而來的撫養孩子的經濟壓力,為了滿足城市一般生活的需要,依靠自己的才幹,發揮自己的潛能,在主業之外再掙得一份副業收入,既充分實現了個人價值,也增強了生活信心。這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是一種理智和有益的選擇,是個人價值的二次體現,應該為此點讚。
不少90後也表示,當今網絡孕育出的多種新興商業模式,為新一代們帶來了很多機會。年輕人有了更多途徑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而不少人,也從這些兼職裡,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並為之奮鬥,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