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胡吃海喝,結束了部門聚餐之後,我和同事喝酒喝到微醺,這是一種恰到好處的「醉酒」狀態,但卻早已撞到「酒駕」的紅線,於是請來代駕,代駕這一新興行業解決了我們無法開車的尷尬。
代駕的小哥非常健談,他說自己是斜槓青年,白天是一個企業職員,朝九晚五,工作輕鬆卻沒有波瀾,自己喜歡開車,就開始做起了代駕。滴滴司機、外賣小哥、健身教練……代駕小哥把這些人連同自己統統稱為:斜槓青年,大家都在用「超額的努力」來抵抗生活的壓力。
其實,我第一次聽到斜槓青年這個詞兒,是在電視劇《戀愛先生》中,由靳東扮演的程皓主業是一名牙醫,兼職做戀愛軍師,程皓自詡是高端的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來源於英文Slash,見於美國作家麥瑞克書籍《雙重職業》,現在泛指不滿足單一職業,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群。顯然,程皓和代駕小哥都符合斜槓青年的定義,只是兩者的審美判若雲泥,而面對越來越普遍的斜槓生活,整個社會也正在做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斜槓青年,8小時之外的奮鬥者
斜槓青年存在於社會的各行業。在我看來「斜槓青年」不特指年齡、更應該是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度、本人最喜歡的NBA球星蒂姆鄧肯,主業籃球運動員,而在餘時間他還是一名半專業的拳擊手,退役之後更是全身心地人拳擊事業。
還有敗家媳婦兒推崇的馬雲,第一重身份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而他的微博認證為「鄉村教師」。除去這些知名人士,更多的斜槓青年散落在各個行業,如前文所述,他們大都用「超額的努力」來抵抗生活的壓力,同時,善用8小時之外的時間,享受奮鬥的樂趣。
本人接觸最多的斜槓青年就是網約車司機、幾乎每天都要碰到一兩位、偶爾還能碰上一位同事出來拉活兒。他們大都兢兢業業、努力虔誠,對於他們來說、兼職做快車生意,能減輕不少生活壓力。正如老舍筆下的祥子認為:只要不停地拉著黃包車奔跑,他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此外,這類斜槓青年中不乏舌燦蓮花的段子手。有一位曹師傅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笑著說自己生在「快車家族」,因為說曹操,曹操就到。任職於婚姻登記處的曹師傅常年枯坐於紅色印章前,出來跑車是希望能見識到更多的人,他常常學著李開復的口吻說話:普通人買車估計是其一生最差的投資,私家車有96%的時間是閒置的,0.5%的時間堵在路上,0.5%的時間在尋找停車位,就為了3%的可用時間,車主要付出大量金錢,而且要花費精力關注油價、限號、洗車、處理罰單等等,私家車提回來之後,每一分鐘都在貶值。
幸虧有了網約車軟體、有了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開發的地圖軟體,才讓曹師傅們有機會成為斜槓青年,也讓城市私家車的利用率更高。曹師傅堅定地認為:共享汽車勢必會成為未來城市交通的主流,這個論斷也更加堅定本人的購車計劃:再推遲5年買車。
國內有大批的斜槓青年,國際上也不遑多讓。在一段特殊的歲月裡,我需要每日練習英語,應付工作要求,因此購買英語教育機構的課程, 通過QQ視頻同外籍人士聊天,竟然有幸認識大量的菲律賓女孩。事實上,英文教師有很多都是菲律賓女孩, 她們大都是斜槓青年。
有數據統計,有九成的菲律賓人擁有第二職業,他們白天是化妝師,晚上是英語教師;白天是蛋糕廠老闆,晚上是英文教師,或者白天是英文教師,晚上是酒吧舞者。一位熟識的教師介紹,菲律賓的官方語言就是英文,她們自5歲就開始說英語,而且在學校中只能講英文。
除了網約車老司機和英文女教師之外,社會中還有著大量的斜槓青年,比如開篇提到的企業職工做代駕,自媒體撰稿人,還有網際網路職場小白需要趁著清醒編幾段代碼再睡,加盟物流的運貨員要在孩子熟睡之後,再把最後的幾單做完。
之所以有如此規模龐大的斜槓青年,主要是因為人們對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電子地圖、公眾號、網絡購物等行業帶來的便利,越來越多的機會擺在普通人面前。
基於本土地域、制度建立起來的工作關係,正在被無限打破,企業和個人都需要做好心理準備,未來可能是斜槓青年的天下。試想一下,當AR技術、移動辦公工具足夠發達,傳統的辦公室就會徹底消失,彼時再沒有穩定的職位,只有穩定技能。
斜槓技能,發現自己的「天才」力量
說來慚愧,本人也曾試圖成為一個斜槓青年,只可惜學藝不精,應付工作已然不容易。其實,自2008年開始, 我就迷戀上寫NBA博客, 基本上是免費的,甚至常遭人唾罵,大概因喜歡那份「受人關注」的虛榮,我常半夜三點在論壇灌水,中午不睡覺纏著編輯推薦自己的文章到新浪首頁,甚至主動跑去虎撲籃球網,領一份翻譯任務,總是相信美國專欄作家對於NBA賽事有著更好的現場報導力。
魔障之時的筆耕不輟,博客日積月累下竟然有了600萬的點擊,正因如此,收到一些小網站的邀請, 撰寫NBA球迷評論, 兩千字的文章價格是5塊錢,整個月加起來大概能有四十塊的收入,用編輯的話講:夠吃一頓肯德基了。好在,文章雖賤,卻保留我碼字的習慣。顯然,普通人的斜槓之路並不好走,如南派三叔、二月河等著名寫手,整年的版稅達到好幾千萬,我們絕難企及,但作為一個愛好也挺好。
基於本人的奮鬥過程,我對於如何做好一個斜槓青年,還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斜槓的技能一定是從興趣出發,最好是一種稱心如意的愛好,正如代駕小哥喜歡開車,本人喜歡碼字一樣,如果8小時之後,依舊要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兒,那麼,這樣的人生是沒有希望的,所以,我們修煉斜槓技能一定要與自己的「性情」相近,從而挖掘出屬於自我的「天才」力量。
此外,大家在選擇斜槓生意時,切記不要帶著「近視眼鏡」,更不要只聽從父母、妻子的建議,雖然斜槓生意只是副業,但同樣有朝陽和夕陽之分,比如現在如火如荼的外賣小哥,即便我們能修煉地和哪吒一樣,踩著風火輪送外賣,但遲早會被京東的爬樓機器人所取代,因此,在確定自己的斜槓生意時,不妨想一想這個行業二十年後的樣子,如果我們真能找到可以做二十年的兼職,估計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時代再變,誰又能以不變應萬變,作為一個普通人,要始終搜尋自我的天才力量,精進技能,豐富自己的收入結構。事實上,當我們有了稱心如意的愛好,有熱愛生活、孜孜不倦地奮鬥熱情時,就會做好本職工作,更何況,如碼字寫作、英文翻譯等普適的斜槓技能又常常能反哺自己的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