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料,現在隨便找個車主問問他愛車的胎壓是多少,他都會告訴你,全車2.5bar。言語之中,感覺自己像個老司機一般,這你都不懂?嗯,還真是怪鬼妹見得少了,就想問問這每一個車出廠時候的輪胎、輪轂尺寸都不同,車型定位也有SUV和轎車,咋就到了市場當中統一成為了2.5bar呢?
先來普及一個知識啊,且不說2.5bar到底對不對,就說說這些車子出廠時候的建議胎壓,也不全都是2.5bar。豐田卡羅拉的19款,官方建議胎壓為2.3bar;本田CR-V的19款胎壓建議則更低,為2.1bar;豐田榮放的建議胎壓只有2.2bar;大眾朗逸的建議胎壓是2.1bar……總之就是和2.5bar都沒啥關係,可是為什麼到了修配廠,統一都變成了2.5bar呢?
看見了嗎,其實從現在的2.5bar數值來看,是個比較偏高的數值,但其實這樣來說也比較保險。因為在學術論文當中也講過這一點,輪胎偏高比輪胎偏低相對來說安全一些,畢竟如果輪胎充氣不足,車身的壓力就會變大,而輪胎會過度變形。輪胎胎溫會急劇上升導致過熱,最終胎壁就會破裂。所以這就意味著,對於那些給你打氣的修配廠學徒工來說,多一點的胎壓肯定沒毛病。
2.5bar的胎壓,不能總是2.5的數值呀,在開車的過程當中還是會有所下降。對此也有輪胎官方也給出了數據,輪胎一個月預計會下降1psi壓力,也就是大概為0.07bar左右,3個月的話就會下降為0.21bar。所以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降為官方標定的胎壓數據了,這樣不用經常去打氣,也是很多車主的「懶癌」福音。
但是,也有一些「處女座」的車主,我就是要求你按照官方標定的來,可不可以?當然是ok的。某官方輪胎網站也表示,胎壓應該按照汽車廠商建議的氣壓進行調節,但是要一月一次定期檢查冷車胎壓。這一點,但凡你能做到,鬼妹都敬重你是條漢子。
又有人說,那麼既然是每個月的胎壓都會降低,別打2.5bar了,乾脆來個3.0bar好不好?嗯,好的,記得到時候爆胎的時候叫上大家一起聽。
鬼鬥車觀點:從來不想的事情,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就比如胎壓。到了修配廠就是2.5bar,就算是之前很多人的胎壓監測數據也應該維持在此,不能說沒有利弊,只能說還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