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新興科技 航企定製化服務步入「新世界」

2020-12-06 中國航空新聞網

航空公司正在運用時下最新興的數字科技,進一步獲取並提煉出旅客行為及偏好等有價值的信息,希望在旅客中產生積極的共鳴,為自己的品牌增光添彩。

維珍航空公司似乎有意要將自身打造成為業界新興科技應用的「領頭羊」。早在2009年,其姐妹公司維珍美國航空公司開業界之先河,率先在公司所有飛機上安裝了機上WIFI。這次,維珍航空公司效仿其他一些承運人的做法,開展為期6周的試驗項目,為希斯羅機場貴賓室員工配備谷歌眼鏡和索尼智能手錶,通過掌握高端旅客數據,提供量身定製的服務。

花小錢辦大事

澳洲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 Limited,簡稱「澳航」)為了能深入地挖掘商務旅客資料,於去年末建立了一個新系統,實時監控所有在公司機場貴賓室範圍內,旅客使用社交網絡帳號發表的評論和互動內容。工作人員配備的IPad還會實時推送該區域內發布的社交網絡內容,提醒他們及時關注。目前,澳航在澳大利亞境內所有高艙位旅客休息室以及境外的一些站點,比如在新加坡、洛杉磯機場、紐約甘迺迪機場、倫敦希斯羅機場、杜拜機場的貴賓室內投入使用該系統。無論旅客是使用機場WIFI,還是使用自己的移動網際網路服務商數據,只要其打開網絡社交平臺中的「定位」功能,並在到達休息室後在自己的行動裝置上「籤到」,或者激活Facebook平臺上的「地點」功能,澳航的系統便可截取旅客在Instagram,Foursqare,Facebook等社交網絡上發布的內容,並且能在Twitter平臺上掃描並獲取那些可能未提及澳航,但和澳航品牌息息相關的帖子或評論。

維珍航空公司和澳洲航空都是積極運用新興技術拉近與顧客的距離的典型,而他們絕非個例。

兩年前,英國航空公司已經給2000多名空乘人員配備了IPad,以對高艙位旅客的出行日程、投訴記錄、餐食喜好有全面的了解,甚至還可以藉助谷歌形象搜索功能輕而易舉地辨認出登機的VIP旅客。公司對隱私保護組織的抗議聲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地使用這一系統至今,並將其命名為「知我」系統。他們認為該系統並沒有越界違犯現行的英國《數據保護法案》,因為系統中的數據都是來自旅客先行提供給航空公司的資料,或者是可以在公開媒介中直接查找到的內容。

在美國,美國航空公司已經悄無聲息地在紐約拉瓜迪亞機場等5個主要機場試行安裝藍牙信標。只要旅客在行動裝置上下載並安裝承運人的應用軟體,信標就能追蹤旅客的設備,並發送信息。航空公司認為這可以引導瞎轉悠的旅客快速前往登機口辦理值機,或者督促提醒他們趕快過安檢。航空公司還計劃進一步增加此款應用軟體的功能,為即將登機的旅客提供升艙以及其他服務,提高服務品質。

在維珍大西洋航空公司看來,為貴賓室員工配備便攜新興技術設備,獲取旅客數據,能使公司品牌在數位化社會中獨樹一幟,贏得青睞。瑞士航空科技公司SITA負責研發後端軟體,向維珍員工配備的谷歌眼鏡、耳機以及索尼智能手錶推送旅客數據。SITA表示谷歌眼鏡是由谷歌授權的「探索者」系列設備,但谷歌公司並不參與SITA的研發,因此不會獲取旅客數據信息。

應用新科技的成本花銷一般不大,但對服務品質提高效果明顯,可謂花小錢辦大事。荷蘭哈勒姆的一家航空業研究公司的創始人兼分析師雷蒙德·克勞表示,不少航空公司已經將此作為首要任務列上議事日程。 但舊金山一家諮詢公司的旅遊業分析師亨利·哈特維爾特不無擔憂地表示,承運人藉助新興科技,把自己打造成為走在時代前沿的公司,會在旅客中產生積極效應,然而「驚喜和驚嚇只有一線之隔」。有時候過於私人化的服務會讓旅客不寒而慄,覺得害怕。

旅客反應不一

48歲的德克蘭·瓊斯是一位來自倫敦北部赫特福德郡的製藥公司高管,作為維珍亞特蘭大航空公司的高端旅客,他可以搭乘航班時享受豪華轎車接送服務。當他乘坐的轎車在希斯羅機場的維珍商務艙休息室外停穩時,事先收到通知的客戶服務代表肯尼斯·查爾斯早已恭候,笑臉相迎地從車內取出行李。在進行眼神交流的同時,他透過谷歌眼鏡看了一下瓊斯先生,便讀取到他在公司客戶檔案庫內的相關資料細節,包括護照信息、常旅客狀態,以及是否完成前往美國所必需的海關和出入境手續,並核實了其搭乘的前往紐瓦克的航班信息。這讓本想像平常一樣低調地進入貴賓室休息的瓊斯先生驚訝不已,由衷地驚嘆:「真讓人毛骨悚然」。

漢尼·阿布哈爾卡來自倫敦一家醫療保健公司,今年37歲,他和瓊斯先生一樣搭乘近期從希斯羅機場到紐瓦克的航班。他對工作人員佩戴的谷歌眼睛好奇不已:「雖然曾經讀過很多關於谷歌眼鏡的文章,但這還是我頭一次在現實世界中看到它。」他突發奇想,表示,「不知道這個設備是否能夠顯示客艙內還剩多少座位。」實際上,谷歌眼鏡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查詢功能。

30歲的羅翰·奇森在一家網絡安全公司工作。有一次,他在雪梨機場商務艙休息室內發現澳大利亞前總理約翰·霍華德也在享用自助餐,便上前要求與其合照,隨後還把照片發布在自己的Instagram帳號上。沒過多久,他發現一位澳航員工看到照片並點了「贊」,同時轉發了他的帖子,將其分享給澳航Instagram帳號上的26000多個粉絲。雖說奇森也算是一位IT業內人士,但沒有發覺澳航一直在暗中監控他的社交網絡帳號,因此對自己的境遇一開始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太出乎我的意料了,真沒想到澳航如此密切關注我的帳號,這張合照竟然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 不過,他在驚訝之餘,希望澳航能夠對旅客更加開誠布公,「通過報導得知澳航監控旅客社交網絡帳號的行徑後,我現在上傳圖片和文字會更加低調謹慎」。

斟酌分寸是必需的

澳航的實例表明,旅客並不願意與航空公司過多地分享自己在社交網絡裡發布的內容,比方乘機前一晚的放縱行為,對其他旅客外貌穿著的批評挖苦之語,或是隨文附上的不雅照片。分析師哈特維爾特先生表示:「澳航把輿論監控的觸角伸向所有旅客的Twitter帳號,甚至那些與航空公司無關的發帖也不放過,這讓人惶恐不安。其實各行各業都面臨這樣的尷尬,如何劃分界限,把握好分寸成為當務之急。」

維珍亞特蘭大航空公司科技創新負責人蒂姆·格雷姆表示,為了尊重和保護旅客隱私,目前公司尚未開通谷歌眼鏡的照相功能和視頻記錄功能,但維珍並不擔心新科技的運用會疏遠與客戶的距離。「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個人信息識別技術多少帶有監視性質和色彩,但我相信更多的人是好奇多於畏懼的 。我們也在試著向旅客解釋,使他們了解公司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利用手頭掌握的客戶信息,加快各項手續的辦理速度。」

澳航數字通信系統負責人喬·邦迪表示公司每個月都能截取約7000條帶位置信息的Facebook帖子,以及3萬條左右的Twitter和Instagram的更新信息。儘管有人認為這樣做會讓旅客感到侵犯其個人隱私,但她反駁辯稱,社交網絡本質上就是一個透明開放的公眾媒介。「人們在公開平臺上發帖就是希望別人能看見」。她還指出,如果旅客關閉個人頁面的話,系統也無法檢索其發表的帖子。換言之,系統只能查看旅客個人願意公開發表的帖子。

儘管如此,有些專家指出航空公司應當謹慎行事,切勿操之過急。行業分析師克勞認為,承運人的明智之舉是讓旅客對其所運用的技術有充分的知情權。務必做到透明公開,若非如此,人們勢必有所懷疑和顧慮。最近政府電子監聽窺探公民個人隱私的行徑被媒體曝光揭發之後,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公眾對這方面的關注和擔憂持續發酵。這時業界更須高度重視大眾的接受度,自行斟酌把握好開展進程,循序漸進地引入能夠獲取旅客個人信息和共享數據的技術。

延伸

高科技+新服務=盈利新路徑

在如今這樣一個渴望被關注和崇尚個性化的時代,消費者的需求千差萬別、千變萬化。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各航空公司開始向旅客提供個性化定製的產品和服務。就航空業而言,關注旅客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定製化的產品和服務,也許能成為航空公司實現盈利的一個重要途徑。

唯有深入了解旅客需求,航空公司的定製化服務才能得以有效實行。然而,在航空業,很多旅客不願意花時間填寫常旅客詳細資料。要解決這一問題,航空公司面臨著技術和商業兩大挑戰。

Datalex軟體公司營銷戰略副總裁霍本指出,信息的搜集並不需要旅客非常積極的參與,航空公司在與旅客溝通的過程中,必須能夠清楚地了解旅客的意圖、關注點和需求,並根據這些信息來提供定製化的產品和服務。

運用新科技或許是航空公司實現此目標的「捷徑」。今年初,英國維珍航空公司開始了一個新項目。在希思羅機場3號候機室的貴賓休息室,為員工配備了谷歌眼鏡,使他們可以為旅客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務。通過谷歌眼鏡,員工能夠進行乘客登記,即時了解旅行信息,還有目的地的天氣和新聞。

維珍航空IT部門經理蒂姆 格蘭哈姆表示,這個項目為期六周。除了一部谷歌眼鏡之外,還有三部索尼智能手錶。在蒂姆·格蘭哈姆看來,航空公司的許多工作都能用上谷歌眼鏡,乘客登記、飛機維修,行李搬運等。如果使用谷歌眼鏡來掃描的話,行李員就能很快發現包裹是否放在了正確的地方。蒂姆·格蘭哈姆提到了幾個原本擔心的問題。一是設備的電池續航能力。從項目實施過程看,問題並不是很大,因為谷歌眼鏡只是在需要的時候才被激活,可以在間隔時段充電。二是信號問題。他們使用的是3G網絡,而機場內的連網設備很多,但總體來看,信號情況還不錯。三是設備是否足夠結實。從實際使用來看,谷歌眼鏡也能夠經受日常考驗。

在項目實施的三周裡,乘客的反應多數是正面的。人們顯然對它很感興趣,當然,也有少數人表示了隱私方面的擔憂。「這是一個很大的成功。每個人都停下來,詢問它是什麼。許多人都想試戴一下。」蒂姆·格蘭哈姆說。

索尼的智能手錶獲得的關注程度就比較少了。一方面,它不如谷歌眼鏡那麼顯眼,另一方面,員工們不能經常看手錶,否則會引起乘客的不滿。旅客會認為,航空公司的員工更關心時間,而不是為旅客提高更好的服務。

不過,分析師認為,隨著公眾對於數據獲取和分享技術的了解,尤其是受到被曝光的美國政府監聽事件的影響,旅遊企業必須提高對侵犯旅客隱私方面的敏感度。

航空分析師克魯格表示,航空公司很聰明,他們會告訴旅客自己在做的事。「他們必須做到百分之百透明。因為如果存在任何疑點,人們都會起疑,而且他們也有理由懷疑」。(凱翔)

相關焦點

  • 美國兩航企出招渡疫情難關
    總部位於芝加哥市的美聯航當天宣布,永久取消美國國內航班200美元的機票改籤費,同時宣布明年起面向所有等級艙位的旅客施行「候補票當天免費」政策。暫時買不到票的旅客申請「候補」後,若與其計劃出行同一天的航班有餘票,這些旅客可免費搭乘。美聯航執行長斯科特·柯比30日發表視頻聲明說,過去就如何改善服務徵詢旅客意見時發現,取消改籤費常常是其首要訴求。
  • 天津航空十一年點滴鑄就本土品牌航企
    據天航市場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海航集團旗下天津航空積極響應『跨省遊開放』要求,在8月旅遊旺季新增並加班多條天津始發航線,如天津—海拉爾、天津—蘭州、天津—長沙等。夢起津門不忘初心實現發展「四級跳」回顧天航發展歷程時,天津航空董事長丁擁政介紹說:「2009年6月8日,天津航空在天津市政府和海航集團共同出資下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天航就以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航空品牌為己任,結合天津市在國家整體發展中的戰略定位,緊跟天津市產業結構升級規劃,充分發揮航空運輸在社會經濟建設中的引擎作用
  • 聯合忠誠度常旅客計劃 航企私域流量的突破口
    在我國各航企常旅客計劃處於「裡程制」和「積分制」的發展階段,在國外主流航企均已轉向「聯合忠誠計劃」,建立了會員線上、線下生態體系,常旅客計劃脫離航司主體,並實現獨立運營常旅客。在「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背景下,我國航企與外航在同一起點,某些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能否做好應用好新技術,積極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實現對市場精準化細分,旅客典型聚類分析,自有私域流量運營,包括不限於全面融入本地生活,達到品牌共建的目的成為未來航空公司需要認真思考並落實的商業競爭策略。
  • 內地航企抗疫境 推任飛套餐
    自東航首推「周末隨心飛」產品引爆航旅市場以來,海航、春秋、南航等十餘家航企也相繼跟進。深航更將優惠擴展至港澳臺和外籍人士。有專家表示,「隨心飛」產品通過向旅客讓利、預售機票兌換權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疫情不確定性帶來的經營風險,後疫情時期對於航空業界的價值或將長期存在。
  • 新成立航空公司靠什麼抗衡三大航?
    雨後春筍,新航企扎堆申請熱  這兩天看到揚子江快運增加客運業務經營許可申請,航空運輸也算是火了。細數最近批覆的和申請的新公司,更印證了這個遍地開花的航企時代。圓通貨航、寧夏貨航、多彩貴州、江西航空、北部灣航空、龍江航空……客貨運市場的旺盛需求,相應政策支持,雨後春筍般的創建航企,不足為奇。  順豐的崛起,帶給航空快遞市場無限遐想,這個中國最大的貨主,在2014年登頂世界快遞件量的第一寶座。「沒有自己的飛機,談不上真正的快遞」。圓通的老闆如是說,1000噸日運量計劃擺上日程。  中國地廣,人卻不稀。
  • 已超240個航企研究,你敢登航嗎?
    近年來,隨著環保觀念深入人心,特別是新能源的應用,不僅滿足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更是在科技創新方面提供原動力。「電動飛機技術」是新能源的孿生兄弟,它們有著相同的發展軌跡,也共同成為世界航空工業展核心技術之一。
  • ﹃大討論﹄力促入企服務再升級
    入企前,制定工作方案、確定人員名單、梳理最新政策、強化幹部培訓;入企後,及時進行對接、深入開展調研、發現反饋問題,謀劃改進思路,特別是把最新的減免稅政策傳達到企業,讓企業用對、用活、用足。  「我們公司成立時間比較短,生物科技研發在繁峙屬於新興產業,財務人員對相關稅收政策掌握不夠,特別是這兩年國家減免稅政策來得這麼快,會計在申報稅款時經常出錯。
  • 當好「店小二」 服務再升級——淮安市精心鑄造101%品牌服務臺商臺企
    101%服務品牌促進了臺資企業快速成長,在島內和大陸的臺商中形成了一塊金字招牌,提升了淮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多次對「101%服務」予以肯定,臺灣海基會原董事長林中森連用六個「宜」稱讚淮安的投資環境。  建立服務機制 助力臺企發展  錦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功能性益生菌及凍晶乾燥量產技術的生物技術公司,2014年來淮設廠。
  • 新興科技助力中國跳傘隊
    新興科技借非凡的翅膀,讓運動員在風洞強烈的氣流中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懸浮,旋轉,空翻,盤旋……在2020全國室內跳傘冠軍賽中,「空中舞者」們時而動如脫兔,時而翩若驚鴻,在競技中感受到翱翔空中的樂趣。風洞,又名室內跳傘,在國外被稱為高空跳傘訓練模擬器。
  • 揚帆「企」航|建設挪威跨境海洋產業加速器項目
    即日起,微市南推出《揚帆「企」航》專題,宣傳報導市南區優秀企業和優秀企業當家人。中挪未來創新科技(青島)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清瑋:「建設挪威跨境海洋產業加速器項目」作為中國和挪威的「中間人」,中挪未來創新科技(青島)有限公司將與挪威企業協會合作,在青島建設挪威跨境海洋產業加速器項目,打造「中挪會客廳」,擴大對外開放,將挪威先進的科學技術
  • 高燈科技企票夾牽手企鵝杏仁 推進集團智慧財稅升級
    打造企業專屬票夾,推進發票智能化管理高燈企票夾是高燈科技旗下針對中大企業發票管理,涉及發票歸集、發票審查、進項發票管理統計,定製化報銷服務四大場景的企業級發票場景管理專業服務方案,有效提高財務發票信息採集與統一管理的處理效率,集中完成發票多維度的報表導出,規避涉稅風險,為財務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提升內控水平。
  • 大韓航空擬巨資併購韓亞航空 韓國「超級」航企前景幾何
    業內專家表示,韓亞航空陷入資金困境已有一段時間,疫情期間保證生存成為首要任務,兩家航空公司合併後,在壓縮人力成本及簡化航線等方面將起到一定作用,而韓國也將出現一個「超級」航企。不僅如此,在中韓市場方面,隨著大韓航空手中航線及航班時刻的不斷增多,將在票價等方面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同時,眼看中國航空需求不斷恢復,也不排除未來大韓航空會與我國航企合作,以旅遊為重點加密航班、代碼共享等。
  • 借力「新基建」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文化報2020年3月,中央提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一時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各地政府和產業界紛紛制定相應政策,希望借力「新基建」激起發展新勢能。
  • 美國同一時間內宣布對中國禁航 拒籤 限企 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拒籤,限企,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首先:關于禁航 中國在第一時間已經對美國禁航,並不曾像美國一樣到處嚷嚷要對美國制裁
  • 中國躍居世界十大數字經濟指數最高國家之列 恆昌智慧金融撬動財富...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激發了數位化浪潮,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數位技術將構建新的產業生態,形成更強大的創新活力,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數字經濟將引領新一輪經濟周期,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總體上,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張、貢獻不斷增強。據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數字經濟已經進入世界十大數字經濟指數最高國家的行列,名列第九。
  • 為車企研發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翌擎科技」獲騰訊產業生態 A 輪...
    在「汽車新四化」中,網聯化是最早落地應用的領域,通過Telematics技術與TSP服務的形式發展起來。2009年,通用汽車的安吉星成為中國市場上首個引入的車聯網產品。從2016年開始,新的一批智能網聯專業服務商也湧現出來,上海翌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翌擎科技」)是其中一個。
  • 定義未來世界!EmTech China為你全面梳理全球顛覆性新興科技
    EmTech 全稱是 Emerging Technologies,原意為「新興科技」,從 1999 年至今的超過 20 年間,EmTech 一直延續著引領全球技術向前的強大創新基因,從實驗室到產業,在智慧碰撞的對話與演講中梳理那些最可能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自 2018 年 1 月首次落地中國以來,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已在中國成功舉辦三屆。
  • 2019年科技領域的新興技術信號
    2019 年12 月,歐盟科學與知識服務機構聯合研究中心(JRC)發布了2019 年度《科技領域的新興技術信號》(Weak signal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2019 report : technologies at a very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that could impact the future)報告。
  • 曇花一現:以載人無人機火爆朋友圈的億航破產
    【每日科技網】  曾以億航184載人無人機火爆朋友圈的億航,其美國分公司已於去年底在加州申請破產。  「網紅」億航發展歷程  億航於2014年4月在廣州成立,早期推出的Ghost無人機,特色在於使用手機app操控。這款無人機後來登陸海外眾籌網站Indiegogo,獲得86萬美元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