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環保觀念深入人心,特別是新能源的應用,不僅滿足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更是在科技創新方面提供原動力。「電動飛機技術」是新能源的孿生兄弟,它們有著相同的發展軌跡,也共同成為世界航空工業展核心技術之一。
目前,超240個航企們已啟動減少排碳計劃,大力推進電力技術發展。全電動飛機主要發展障礙是:電池和電動系統的儲存能量密度和動力系統的功重比要達到基於燃油動力系統水平,才能讓電動飛機真正走入人們的生活。當下飛機燃油的能量密度約為12.7kWh/kg,而電池能量密度最大也只能達到0.5kWh/kg,雖然差距比例甚遠,但可以分步從小型飛機開始著力。
由英國ZeroAvia公司研發的HyFlyer飛機,6月22日,從英國克蘭菲爾德機場起飛,完成英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符合商業飛行標準的飛機飛行。該公司預計3年內完成10-20座的飛機投入使用;2030年實現50-100座的飛機;2040年實現200座的飛機,航程超過5556公裡。
此次試飛,電動飛機以零排放的特點,讓廣大群眾意識到「零排放」環保空中通勤、短途旅行將不再是夢想,並且收割了一波飛機迷。30分鐘飛行需要消耗300美元的燃油,而使用電池動力後電費還不到6美元,既增加續航裡程,又降低發動機大修的維護成本。
據統計,全球碳排放量中航空行業佔比近2%,國際民用航空組織預測,未來30年碳排放量將增加300%-700%。而隨著混動和電池動力不斷改進,全球碳排放比例將可以降至5%,並且低燃料的使用量和維護成本,航空公司可降低票價,開闢新的航空路線,提供更多的旅遊和交通通勤機會。
與此同時,5G技術的智能化、可靠性、大寬帶將會是推進電動飛機發展的關鍵。早在2019年9月,美國空軍界就計劃設置5G無線電頻率通信網絡;網際網路提供商GOgo公司在開發新的天線和數據機,以期實現全球首個空中連接5G空對地網絡,通過技術手段讓旅客在飛行過程中繳納一定的費用即可暢享網上衝浪。
放眼國內航線也布局了空中WiFi連網業務,但就目前消費者使用反映來說,在價格和網絡體驗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筆者相信未來隨著5G成熟的技術應用在航空上,空中WiFi技術會日益成熟。
儘管目前空中WiFi有待發展,但地面上的WiFi卻是在加速普及,運營商也積極制定方案,改善提升產品質量,例如中國電信在廣西等地推出的全屋WiFi服務,優化後的WiFi信號覆蓋家裡每個角落,有效解決衛生間等死角信號差的問題,而且現在廣西電信的全屋WiFi提速包最低每月19元。如果未來電動飛機能有此類服務,那就可以進行刷劇、刷微博、瀏覽新聞、回覆郵件等社交啦!
電動飛機一直受技術、適應能力、成本等都多方難題圍困,但各國在航空領域不畏困難尋求突破,以期實現新能源飛機替代燃油客機的目標,相信未來電動飛機將在某個時刻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