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航企盈利能力哪家強?南航、國航、東航排前三

2020-11-24 網易新聞

(原標題:上市航企盈利能力哪家強?南航、國航、東航排前三)

隨著所有航空上市公司都已公布中期報告,哪家航空公司上半年最賺錢也浮出水面。

通過對各上市航企及旗下航空公司的數據進行整理,筆者從中也看出了不少決定航空公司收入、利潤以及盈利能力大小的內在邏輯。

儘管對於航空業來說,一直以來採購航油和購買飛機是最大的成本支出,業績好壞也有「靠天吃飯」的因素,但具體到不同的航空公司,其實還是可以通過其他努力,展現出差別巨大的盈利能力。

首先從營業收入來看,上市航企中的南方航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排在前三位,這與三家機隊規模的大小排列順序是完全一致的。

不過從淨利潤來看,三大航的排名就發生了變化,分別是國航、東航、南航,這個排名與更能反映三家盈利能力的淨利率排名也是一致的。

在公布半年報業績的同時,國航、東航、南航、海航、吉祥也透露了各自旗下眾多控股子公司的業績,如果算上這些控股子公司後進行重新排名,就更能發現盈利能力跟機隊規模並不是完全正比關係了。

淨利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下圖是通過計算已經披露了中報業績的多家航司淨利率後作出的排名。

可以看出,東航系子公司整體盈利能力靠前,中聯航、東航武漢、上航、東航江蘇、東航雲南排名全部在前12位,排名第一的中聯航的淨利率更是高達16.5%。

而海航系子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則靠後,天津航、北部灣航空、烏魯木齊航空、福州航空排名後6位,後兩者整體虧損。

在排名前5的航空公司中,春秋航空的機隊規模最大,為80架,排名前15的公司中,只有上航和國航股份機隊規模在100架以上,意味著規模大的優勢並沒有體現在盈利能力上。

那麼,是什麼更在影響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呢?

首先,航空公司擁有的資源是重要的決定因素,包括主基地所在地、航線時刻等。在淨利率排名前十的航空公司中,有五家的主基地位於北京和上海,目前首都機場和上海機場的時刻都是一刻難求,擁有京滬時刻就是擁有了賺錢的利器。

根據民航局此前放開部分航線市場定價的政策,今年3月開始,多條航線的全價票價格上調,從京滬始發的對價格不敏感的商務航線,自然也是更能享受提價帶來的收益增長。

其次,航線補貼也佔據了不小的利潤貢獻。從政府、機場等獲得的航線等補貼額度,對航空公司的業績一直有不小的影響,由於近年來各地政府(尤其是二三線城市)對開通國際遠程航線和國內獨飛航線熱情高漲,航空公司每開通一條上述航線,都會獲得每班一定數額的補貼。

2017年,國航、東航、南航、海航獲得的補貼總額就分別為24.79億元、49.41億元、31.28億元和9.09億元。春秋航空的半年報也顯示,上半年共收到政府補助4.82億元,其中航線補貼3.85億元,意味著補貼收益佔據了淨利潤的半壁江山。

此外,降本增效挖潛內功,也可以讓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拉開差距。淨利率排名前兩位的中聯航和春秋航空就都是低成本航空公司,而隨著燃油價格的不斷上漲,傳統航空公司也都在想方設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比如國航就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引入「機隊優化運營」計劃,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整個機隊運行效率,今年上半年公司機隊引進速度放緩,收入卻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過去六年都是個位數增長),就是因為機隊運行效率的提高。

東航也通過工作流程的優化努力降低各個業務板塊的成本,今年上半年的人機比同比下降了5.2%,人均貢獻收入卻提高了8.4%。

除了「靠天吃飯」,航空公司可以做更多。

(第一財經 陳姍姍)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網 責任編輯:林持恆_NY9285

相關焦點

  • 南航逆市盈利「靠會計」?真相是……
    更多可刷微信或微博「航旅圈」,加入航旅圈俱樂部(微信群)參與探討和互動,可加微信hanglvquan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國航、東航、南航等十多家航空公司陸續公布了前三季度的成績單,航旅圈也結合半年報和第一季度報,拆分出了各家航司每個季度的業績。
  • 國航南航一把手落定 東航一把手替換留懸念
    兩人均是從國航集團和南航集團總經理一職上位升任一把手。不過,三大航空央企裡仍有一家央企未調整一把手。東航集團董事長劉紹勇已經62歲,接近退休年齡,劉紹勇何時退休以及繼任者是否為目前的東航集團總經理李養民留有懸念。三大航又迎來一位飛行員出身的一把手。
  • ARJ21飛機正式入編國航、東航、南航機隊
    、東航、南航根據市場需求,結合自身機隊規劃和航線布局,進行了特色化的選型,並派出經驗豐富的工程代表對飛機製造過程進行了嚴格的監造。此次交付給國航、東航、南航的三架ARJ21飛機均採用90座全經濟艙布局。今年國航、東航、南航將陸續各接收3架ARJ21飛機。
  • 南航告別首都機場,航企博弈北京新機場
    國內航班方面,目前大興機場一共有10家航空公司經營國內客運航班業務,分別是南航、中聯航、東航、國航、廈航、河北航、首都航、重慶航、吉祥航和東海航。 作為手握大興機場40%份額的南方航空,25日從首都機場完全轉場至大興機場,南航只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比計劃更是提前了5個月。
  • 國內航企半年報陸續出爐
    我國航企上半年表現如何?8月末,國內多家航司機場陸續發布2020年半年報。南航南航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389.64億元,同比減少46.58%。國航國航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6.46億元,同比減少54.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 國航,起飛!民航,起飛
    如果說今年疫情三大航中哪家最無奈,那非國航莫屬!2,3,4月,航空公司被疫情衝擊,大部分飛機都停在地面。到了5月,國內疫情有所好轉,大家開始摩拳擦掌,結果北京受到疫情二次衝擊。國航就好像被關在籠中的獅子,只能眼巴巴看著東航和南航逐漸起飛。面對不確定性,很多工作也無從開展。
  • ARJ21飛機正式入編國航、東航、南航!看看他在「珠海航展」旅程
    中國商飛向國航、東航、南航交付首架ARJ21飛機3架飛機同時交付標誌著ARJ21飛機正式入編國際主流航空公司機隊國航、東航、南航根據市場需求,結合自身機隊規劃和航線布局,進行了特色化的選型,並派出經驗豐富的工程代表對飛機製造過程進行了嚴格的監造。
  • 國航、南航、東航空姐自曝難言之隱,錢是剛需
    就連穩居國內航司巨頭的國航、東航、南航空乘也是怨聲載道。國航 國航空乘認為駐外回來已經很累了,按小時休息太不合理。> 東航空乘「哭窮」排名第一,極力要求是漲工資和漲小時費,緊靠國內航線難以維持生活。> 南航空乘的提議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 南航「突變」?
    國東南海四大航,一組重要數據!一枝花老朋友應該知道,一枝花經常會做一些數據統計,拿數據講道理,今天我們主要看看南航的數據。看的出,相比國航和東航,南航的盈利質量最差。,淨利潤雖然還是比國航東航少,但同比增長明顯,而且增長幅度不小。
  • 往返倫敦航班變動 國航、東航、南航同日發布重要公告
    國航、東航、南航同日發布公告,決定取消或暫停執行有關往返倫敦航班。中國國航12月24日公告,受疫情影響,國航取消2020年12月25日上海往返倫敦CA849、CA850航班(均為航班始發當地時間)。國航表示將繼續密切關注疫情發展,適時調整航班計劃。
  • 雄安航、三亞航、東航廈門分公司有什麼區別?
    如國航旗下的北京、大連、內蒙古公司,他們有獨立的ICAO三字代碼(主要用於飛行中的呼叫、電文)。北京航空:BJN大連航空:CCD內蒙古航空:CNM而國航的ICAO三字代碼:CCA但三家公司IATA兩三字代碼是用的母公司國航的(CA、999),主要用於商業運營的。
  • 三大航公布8月國際航班計劃,東航南航均有調整
    7月27日,南航公布8月國際航班計劃,至此三大航均已公布下月國際航班信息。相較7月,國內航司的國際航班在數量上有所增加,包括國際客運獎勵航班。國航8月每周可執行國際航線24條,其中北京分流航線19條,上海相關航線3條,成都相關航線2條。航班安排與7月基本保持一致。
  • 內地航企抗疫境 推任飛套餐
    自東航首推「周末隨心飛」產品引爆航旅市場以來,海航、春秋、南航等十餘家航企也相繼跟進。深航更將優惠擴展至港澳臺和外籍人士。有專家表示,「隨心飛」產品通過向旅客讓利、預售機票兌換權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疫情不確定性帶來的經營風險,後疫情時期對於航空業界的價值或將長期存在。
  • 民航業至暗時刻:三大航半年虧260億,最低3億能拍下破產航司
    2008年,當時由於全球經濟持續不樂觀,三大航業績首陷巨虧,國航、東航、南航的全年扣非淨虧損額分別為26.71億元、82.78億元、57.28億元,但彼時的天文數字,只是如今半年度虧損額的一半左右。 從收入方面來看,運力投入減少、客座率下降、收益水平下降等,都是導致航司營收減少的主因。
  • 「五個一」再放寬,南航廈航東航均計劃增加中美航班
    三大航中的南航和東航均已公布了中美增加航班計劃中國南方航空目前,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在廣州來執飛這條航線,以增大其運輸能力。額外的航班將每周三從廈門出發,每周四從洛杉磯返回。與此前說的一樣,廈門航空將與南航的航班進行代碼共享。 中國東方航空東航目前從上海飛往紐約的航班也嚴格執行著「五個一」政策。
  • 一季度淨利69億 四大航迎來「最好的時光」
    國航、東航、南航、海航淨利潤分別為19億元、17.6億元、22.1億元、10.2億元,除國航外均超過2010年的淨利水平。(數據來源:四大航一季度財務報告)2010年國航因油價上漲等因素獲得燃油套保公允價值變動收益9.38億元,南航轉讓珠海保稅區摩天宇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股權取得收益11.06億元,東航也有部分燃油套保變動收益,如剔除以上非經營因素,2014年一季度四大航合計淨利潤是2010一季度的三倍左右。
  • 東航又出一款隨心飛?海航集團三家公司上半年盈利大增
    更多可刷微信或微博「航旅圈」,加入航旅圈俱樂部(微信群)參與探討和互動,可加微信hanglvquan1率先推出隨心飛的東航,又將推出新產品?據公眾號「旅行雷達」,東航將推出一款1567元的西域無限飛產品。
  • 聯合忠誠度常旅客計劃 航企私域流量的突破口
    在「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背景下,我國航企與外航在同一起點,某些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能否做好應用好新技術,積極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實現對市場精準化細分,旅客典型聚類分析,自有私域流量運營,包括不限於全面融入本地生活,達到品牌共建的目的成為未來航空公司需要認真思考並落實的商業競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