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長城汽車(以下簡稱長城),多數人會想到SUV、哈弗以及WEY,新能源汽車這個詞與長城聯繫甚少。確實,目前長城旗下僅有賣得實在不怎麼好的C30EV,以及定位高端的WEY P8兩款車型在售。可以說,在當下都在發力新能源汽車的今天,長城在新能源方面的起步有些晚了。
8月20日,長城發布了其旗下新能源品牌歐拉,同時也公布了其在新能源方面的戰略。其實早在北京車展期間,歐拉品牌的電動車就已經亮相,那麼除了我們見到的實車,還有哪些亮點可尋呢?讓我們細細來看。
第一次聽到「歐拉」這個名字時,還以為聽到的是歐了,難道是有OK之意?不管是否有此意,這個名字的確很容易讓人記住。而把名字定位「歐拉」,其實也有多重含義。「歐拉」的靈感來自於數學天才萊昂哈德·歐拉,是一位全才數學家,他不但為數學界作出貢獻,更將數學推至幾乎整個物理的領域。就像特斯拉致敬尼古拉·特斯拉那樣,長城為了致敬這位數學天才,將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定名為「歐拉」。
同時,「歐拉」的英文名為ORA,其取自西班牙語中「HOLA」,意為「你好!」。ORA三個字母分別代表,OPEN、RELIABLE、ALTERNATIVE,即開放、可靠以及非傳統。從英文名的含義不難看出,「歐拉」這個品牌打造的不僅僅是電動車,而更像是未來承載先進技術的出行工具。
其實早在2008年的北京車展上,純電動的歐拉概念車就正式亮相了。在隨後的2009年以及2013年的上海車展上,歐拉概念車再度亮相,每次亮相,概念車的造型都發生些許的改變。但是,那時長城汽車的所有重心都匯集在了SUV的身上,歐拉的新能源汽車依舊只停留在概念車階段。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歐拉共亮相了iQ、概念車R1/R2三款新車。而在此次發布會階段,歐拉也正式公布了三款車的上市時間。
其中,距離我們最近的歐拉iQ定位於一款緊湊型跨界SUV,預計將在8月底正式上市。歐拉iQ整車的外觀設計十分個性,前臉和尾部採用了時下最為流行且具有科技感的貫穿式設計,車身採用轎跑式的車身設計,亮眼的溜背造型一直延伸到尾部。
上市後的的歐拉iQ上市後將于吉利帝豪GSe等車型在緊湊型跨界純電動SUV市場中展開競爭。
與一些車企通過「油改電」生產電動車的思路不同,長城是通過設立獨立的純電動汽車品牌,建造電動汽車專用平臺來生產電動車。此次,歐拉也公布了電動車專屬平臺(ME平臺)的更多信息。
ME平臺定位於小型車平臺,平臺擴展性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該平臺下涵蓋了微型車、小型車、SUV、商用車多種車型。
此外,ME平臺也專門針對電動車進行了安全結構、三電布局、空間設計等多方面的優化,相較於傳統燃油車「魔改」的電動車而言,基於ME平臺的開發的電動車,在安全性、空間表現、車身重心等多個方面會有更好的表現。
本次發布會上,長城汽車不僅發布了歐拉這個品牌,同時也公布了長城在新能源領域的戰略規劃。除了本次歐拉發布的ME平臺的車型外,長城未來會在多個平臺上推出純電、插電以及燃料電池的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長城自主研發外,我們本次還看到了長城與寶馬合作的車型規劃。2018年7月10日,長城汽車與寶馬籤署了合資合同,雙方各出資50%成立名為「光束汽車有限公司」的合資車企,雙方合資成立的光束汽車確定除生產寶馬MINI電動汽車外,還將生產新品牌的電動汽車。
而在本次發布會上,我們也從中了解到,未來寶馬和長城首先會推出一款純電緊湊型車,而至於具體品牌名稱以及車型詳細信息,預計將在2020年才能揭開神秘面紗。
目前來看,長城的新能源發展路線梳理的已經非常清晰,從小型車到大型車都有了比較清晰的布局,一眼看過去也是讓人充滿信心。但是說得多不如做得多,未來新能源規劃能否順利執行下去,長城能否平緩地從燃油車過渡到新能源領域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