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進:創新就要甘於坐冷板凳、啃硬骨頭

2020-09-03 環球網

來源:人民網

中國科學院院士、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常進(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8月29日電(趙竹青)由科技部、中央宣傳部、衛生健康委和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於8月23-29日舉辦。科技活動周以「科技戰疫、創新驅動」為主題,旨在展示科學技術對戰勝疫情的重要支撐作用和系列成果,以及科技創新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

為進一步向公眾普及我國最新科技成果,宣揚科學精神,人民網科技頻道於近日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常進。常進在專訪時表示,基礎科學研究的突破是應用突破的前提,但其往往需要大量的、長時間的投入。因此,科研工作者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還要勇於探索、不怕失敗。與此同時,也要做好科普,激發青年人對科學的熱愛。

以下為採訪內容:

人民網科技:在嫦娥探月工程的基礎上,近年來如悟空、墨子等一系列專注於科學研究的衛星相繼升空,我國的空間科學研究近年來是否進入了「快車道」?

常進:實際上,我國的空間科學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與國外強國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空間科學是一個前沿交叉學科,關注基礎問題和前沿問題。進行空間科學研究,比如探索系外行星、宇宙加速膨脹等,都離不開觀測,而衛星是很貴的東西,到空間去做科學實驗,是一件耗資巨大的事情,需要強大的科技基礎和經濟實力。所以空間科學的發展,基本上與國家實力是正相關的。

目前,我們是正在往「第一方陣」追趕的途中。我相信隨著國家實力的增強,我國的空間科學發展會越來越好。

人民網科技:之前有媒體報導,我國首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延期服役至2020年,它現在是一個什麼狀態?在暗物質研究方面,下一步還有沒有一些相關計劃?

常進:「悟空」號各項指標現在還保持著滿分的狀態。它設計壽命是三年,2015年發射,到2018年設計壽命到期後,它仍然保持在100分的工作狀態,沒有任何問題。因此我們讓它延期服役了兩年,也就是到2020年。但是現在我們給「悟空」體檢下來,它仍然保持在100分的狀態。因此它的實際壽命可能還要再延長。

我們希望他在天上壽命越長越好,這樣我們就能獲取更多的數據,得到更多發現。現在我們研究隊伍的使命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要把衛星「照顧」好,讓它保持在一個完美的狀態;第二個是把數據分析好、證據推敲完備,近兩年內就會有一系列的成果發表。

另外,在暗物質方面,我國從不同的研究路線上均有布局。一般來說,暗物質探測主要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加速器,我國目前加速器的能量範圍有限,因此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國際合作來完成,比如加入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項目,利用它上面的大型探測器,在加速器上尋找暗物質。

第二種是在地下直接探測暗物質。我國「十三五」期間建設的重大科學工程——錦屏山地下實驗室,就是在山底下建設一個全世界最深的、本底最低的、最大的地下實驗室。我國在那裡正在開展兩個相關實驗,目前進展良好。

第三就是像悟空號衛星這樣,到空間去尋找。一個是我國馬上要建的空間實驗室,將會在我國的空間站上放置一臺大望遠鏡,全稱為中國空間站高能宇宙輻射探測設施(HERD)。另外一個是雲南天文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合作,希望通過測量伽馬射線,在探測暗物質方面再往前進一步。

總的來講,暗物質研究作為前沿科學,我們不能跟在外國人後面走。首先要在技術上突破了,科學上才有望取得突破。我們希望通過技術進步來解決科學難題,比如將探測器、望遠鏡的靈敏度再往前進一步,相信近幾年就會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人民網科技:創新就是要敢於挑戰未知,敢於挑戰不可能。悟空號勇敢地完成了這一使命。能否講講在您心目中,「創新」二字有著怎樣的特別含義?

常進:創新肯定是要做前人沒做過的事情,要實實在在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難題,開拓人類的視野。我研究的是天文,屬於基礎科學,基礎科學研究的一大特點就是「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因此,我們首先要勇於探索、敢於挑戰,不怕失敗。

第二點就是要甘於坐冷板凳。很多創新成果,都是建立在很長時間的、默默無聞的堅持上面。不啃硬骨頭,不解決真正的難題,何談創新呢?而硬骨頭通常都是冷的。只有堅持不懈的嘗試,你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思路和解決方法,你才能取得突破。

這就是我對創新的理解。

人民網科技:您是做基礎研究的,我們都知道基礎研究是所有科學的基礎,但投入大、周期長,離實際應用相對比較遠。近年來,國家也多次強調要加大基礎研究的力度,您認為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促進基礎科學的發展?

常進:別人經常問我:「你做天文研究,有什麼用?」我說基礎研究就是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但是科學的發展規律就是這樣,有基礎突破才能有應用突破,然後才能帶來經濟發展。

但基礎科學往往需要比較大的投入,我們不能指望它今年投1塊錢下去,明年就生產出來10塊錢的產品。因此,無論是科研工作者還是全社會,都不能太浮躁,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

另外,科學家在做科學研究同時,也要對民眾進行科普。激發青年人對科學的熱愛,是科學家的責任和義務。有時候人上當受騙,是因為缺乏一些基本的科學常識。因此,我們要做好科普,致力於提高社會整體的科學素質。

人民網科技:紫金山天文臺在做科研的同時也在做科普。可否介紹一下今年科技周期間,紫金山天文臺在科普活動方面有哪些亮點?

常進:因為考慮到疫情防控的需求,相比往年,今年的科技周線上活動多了一些,以多種形式開展了網絡課程,講座,論壇互動等。有條件的地方也開展了一些室外活動。紫金山天文臺在2020年全國科技周期間參加了南京市玄武區舉辦的科技周主場活動,我們的隕石樣本和天文望遠鏡等天文裝備和公眾見面,讓公眾能夠「上手」去親自體驗。我們還舉辦了多場科普報告,例如《我們身邊的奇妙星空》講述宇宙尺度上發生的故事,還有一場是《太陽活動與人類》,講解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太陽有關的科普知識,並引導聽眾思考人同自然的關係等問題。最受歡迎的應該是我們舉辦的大型路邊天文觀星活動,這個活動老少鹹宜,每年都有很多人參與,不少市民全家都一起過來觀看,在科普的同時,也為大家增添了一些樂趣。

相關焦點

  • 海軍某研究所所長汪浩——科研攻關愛啃「硬骨頭」
    原標題:海軍某研究所所長汪浩——科研攻關愛啃「硬骨頭」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海軍某研究所所長汪浩被共青團中央評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的「創新創業好青年」,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海軍現役軍人。提起汪浩,不論是身邊朝夕相處的戰友同事,還是在一線經常打交道的工業部門領導,無不豎起大拇指:「這個所長有股子倔勁兒,性子剛、不服輸,科研攻關愛啃『硬骨頭』!」去年,一場紅藍實兵實彈對抗演習舉行前,急需3艘模擬主要作戰對手的水面靶船。面對這個時間緊、難度大的艱巨任務,許多軍地研製單位都不敢接手。「越是難啃的骨頭,啃起來越有滋味、越有價值。」
  • 如何啃下磷石膏這塊「硬骨頭」?
    對於磷肥行業來說,磷石膏一直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也是制約磷肥行業持續發展的一大瓶頸問題。年前,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明確自2019年9月1日起,納稅人銷售自產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可享受增值稅即徵即退政策,退稅比例為70%。此項政策已實施四個多月,對磷石膏利用有何促進作用?在新的一年,令人頭疼的磷石膏處理起來又會面臨什麼問題?
  • 「硬骨頭不好啃」兒子感慨父母不帶孫不給錢,也不稀罕他養老
    所以,他就感慨:「硬骨頭不好啃,以後凡事都得靠自己了。」硬骨頭之所以不好啃,跟啃的人不懂感恩有關其實,從我老同學的敘述可以看得出來,他父母之所以不再管他,並非狠心。而是因為,他們為兒子兒媳付出那麼多,卻被寒了心。兒子兒媳覺得他們出錢出力是理所應當的,不僅不懂感恩,還處處不滿足。所以,老人乾脆撒手不管,不帶娃不給錢,也不稀罕獨生子養老了。
  • 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昨日從中國科大校友會獲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日前召開新一屆領導班子宣布大會,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此前,常進提出並作為首席科學家領導實施了「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項目,他也被媒體稱為「『悟空』的『師父』」。
  • 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圖)
    記者昨日從中國科大校友會獲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日前召開新一屆領導班子宣布大會,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此前,常進提出並作為首席科學家領導實施了「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項目,他也被媒體稱為「『悟空』的『師父』」。
  • 從TO C用戶到TO B企業服務 墨跡天氣啃下一塊「硬骨頭」
    總而言之,想要在B端市場被認可,就要具有豐富的氣象數據分析經驗和過人的技術儲備。因為天氣雖然反覆無常,但根據對歷史氣象數據的分析與研究,依靠技術是可以從中獲取到一些規律的,而這些規律對於「靠天吃飯」的行業來說,譬如航空公司,就能為它們減少因天氣原因帶來的延誤、航班取消、航空意外等不必要的損失。
  • 縣委書記劉浩要求:用硬措施  啃硬骨頭集中清收農商銀行不良貸款
    要強化工作措施,在摸清底數、鎖定餘額的基礎上,細化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廣泛宣傳,用硬措施,啃硬骨頭,促進清收處置工作紮實深入開展。要密切相互配合,暢通信息交流渠道,提升清收處置工作效率,形成大聯動、大協作的工作模式,確保按時完成清收工作任務。
  • 【輝煌「十三五」】啃下硬骨頭 改出新天地
    五年間,安慶創新「六個一」模式推動林長制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推深做實河湖長制改革……五年來,安慶空氣和水環境質量穩居全省前列,生態環境實現歷史性變化。    五年間,從「嶽西經驗」22條、「黃鋪經驗」在全省推廣,到創新開展「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從建立政治生態分析研判,到市直機關中層幹部跨部門交流常態化……五年來,安慶幹部的能力水平作風不斷提升,在脫貧攻堅、抗洪救災、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等大考中展現出新氣象。
  • 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丁雷:20年啃下歐美知難而退的「硬骨頭」!他帶領團隊打造大氣「超級CT」
    丁雷在風雲三號全球拼圖前20年啃下「硬骨頭」,「風雲」走向世界一流「風雲四號」上的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是一塊難以想像的「硬骨頭在老一代氣象衛星專家的決策和支持下,丁雷帶領載荷研發團隊,認準這塊「最難啃的骨頭」,開始了艱苦的研發歷程。「其實,只有真正深入做下去,才會發現有些科學問題,我們思考的深入和細緻程度並不比國外科學家差。」丁雷記得,當時團隊所下的最大決心,就是哪怕一切推倒重來,也要將設計結果做出來。
  • 「我的扶貧故事」下決心啃下扶貧「硬骨頭」|開陽縣金鐘鎮茅坡村駐...
    看到這些場景,我暗自下定決心,要想盡一切辦法,啃下這塊扶貧「硬骨頭」。 走訪貧困戶經過調研,我首先梳理出茅坡村交通不暢、群眾生活水平落後等問題存在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因為村民視土地為生存的根本,修路佔用土地,村民不理解,一度導致茅坡村交通落後。
  • 大氣治汙往後要啃「硬骨頭」 ——專訪石家莊市大氣辦副主任馬玉辰
    對於剩下的根本性問題,就是要啃「硬骨頭」。經濟觀察網:如何看待環保與經濟?馬玉辰:加強生態環保和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經濟本來就是正相關,把兩者對立,是完全錯誤的。因為真正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引進高新技術產業,不僅對經濟沒有影響,反而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機遇。
  • 啃下硬骨頭!直擊前沿技術痛點,湖北教授解決5G世界性難題
    因此,此問題也成為了5G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也是國內外通信企業公認的世界性難題。針對5G的業界痛點和難點,該團隊做了長期深入研究,並於近期取得突破性進展和實質性成果。團隊提出了一項基於Prony頻譜分析的高精度且低複雜度的無線信道預測技術,可以實現通過非常少量的歷史信道採樣來推測未來信道的變化,從而避免信道信息隨用戶移動而快速過時的問題。
  • 啃硬骨頭,涉深水區,碰老冤家,遇狙擊者,穆帥的魔鬼賽程揭幕戰
    【啃硬骨頭】經歷了轉型期,曼城的更新換代完成一大半。度過了傷病潮,球員的肌肉筋骨恢復一大半。體驗了國家隊比賽日和瓜迪奧拉續約2年的強心針,曼城三條線狀態爆棚、信心驟增、凝聚空前。【涉深水區】如果用「進球如麻」來形容曼城球員近期的狀態,熱刺16名球員就要被「打滿全場」的關鍵字刷屏,31場比賽,24場打滿全場,0進球,一套洗剪吹後緊接著就是42天3項賽事13場比賽的等離子燙。36小時後主場對陣來者不善的好安達曼城。
  • 「好氧」和「厭氧」,誰啃骨頭誰吃肉?
    這個時候就得需要團隊中另外一種心細如髮的成員來做,別看他們幹活慢條斯理,不溫不火,但是就是這種慢工出細活的態度,往往才能把一個項目中最難啃的骨頭給攻克。那對於微生物來說呢?其實也是一樣的,同樣都是通過微生物的「進餐」活動,把水中的有機物給分解掉,好氧微生物就是那些急性子,它們可不講究什麼慢條斯理,上去就是一頓啃,咔哧咔哧全吃掉!
  • 興和縣:合力攻堅啃下貧困這塊「硬骨頭」
    從吹響脫貧攻堅的號角以來,興和縣舉全縣之力,合力攻堅,堅決啃下貧困這塊「硬骨頭」。自2019年8月29日起,全縣四大班子縣級領導和包聯任務單位的一把手全部住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幹部群眾同吃同住,從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四個層面,深入開展「八個一」聯繫服務群眾行動,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堅決拿下脫貧攻堅這塊「高地」。
  • 深井解了千年渴 啃下最後硬骨頭——湖北省保康縣破解喀斯特地貌...
    自2017年以來,保康縣委、政府在決戰整縣脫貧摘帽的最後關頭,向最後一塊硬骨頭髮起攻擊,投資1.7億元,一舉破解喀斯特地貌吃水難世界性難題,探索成功引水、蓄水、管水、用水一整套科學機制的「趙家山模式」,並迅速在全縣33個喀斯特地貌村複製,徹底解決了8.3萬名貧困群眾的飲水難問題。
  • 南江縣精準聚焦脫貧攻堅「硬骨頭」 貧困村告別小水電
    南江縣精準聚焦脫貧攻堅「硬骨頭」 貧困村告別小水電       本報訊(楊再秋 記者 史曉露)「電壓足了,  百坪村的變化,是南江縣在脫貧摘帽目標任務進入倒計時之際,精準聚焦補短板,一個一個啃下「硬骨頭」的縮影。  為實現年底脫貧摘帽目標,南江縣對偏遠山區的聚居點84個2950戶、分散安置新建房1029戶同步進行電網改造,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專門派遣國網綿陽、廣元、廣安、遂寧供電公司的4支共產黨員服務隊到南江支援。
  • 你知道好氧和厭氧 誰啃骨頭誰吃肉嗎?
    這個時候就得需要團隊中另外一種心細如髮的成員來做,別看他們幹活慢條斯理,不溫不火,但是就是這種慢工出細活的態度,往往才能把一個項目中最難啃的骨頭給攻克。那對於微生物來說呢?其實也是一樣的,同樣都是通過微生物的「進餐」活動,把水中的有機物給分解掉,好氧微生物就是那些急性子,它們可不講究什麼慢條斯理,上去就是一頓啃,咔哧咔哧全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