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東部,有一個人口不到5000的小島,他們常年與海為伴,潛水捕魚,造船織布,建造自己的烏託邦,這是臺灣的蘭嶼島。著名奧斯卡導演李安拍攝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蘭嶼島是位於西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也是臺灣省蘭嶼地區最南端的火山島,它的基巖主要是三世紀海底火山噴出物的火成巖,全島被珊瑚礁環繞,怪石聳立,風景秀麗,熱帶風光,該島以盛產蝴蝶蘭而聞名,因此得蘭嶼島。時至今日,島上仍有2000多名大悟族同胞,他們依然保留著自己的傳統和原始的生活習慣,神秘而獨特的習俗和古樸而原始的風格,使蘭嶼被譽為「臺灣最後一塊淨土」。
蘭嶼位於熱帶,終年高溫,以前是達悟族的殖民地,他們是臺灣省高山族中唯一生活在離島的族群,甲午戰爭後,蘭嶼隨臺灣島割讓給日本,臺灣島被列為人類學原始民族研究區,外人不得進入,即使臺灣光復後,大武人依然保持著最原始的生活方式,直到現在。來到蘭嶼島的人會覺得島上的居民無憂無慮。四周蘭嶼白浪,芭蕉雨椰風,景色自然秀麗,沒有人工雕刻的痕跡,住在島上似乎真的是在天堂。
蘭嶼人有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因為他們一年四季都住在海邊,而「地下房屋」是他們獨特的居所。因為蘭嶼島被稱為「風島」,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多風地區之一,尤其是在夏天,這個島嶼容易受到颱風的襲擊,大武祖先巧妙地設計了「地下房屋」來避免風災。他們把房子建在一個人工挖掘的洞裡,外面有鵝卵石牆,只是從屋頂漏出來排水。這種地下房屋不僅可以抵禦島上常年的風,還可以保護蘭嶼人的簡樸生活。冬暖夏涼,獨具特色,所以流傳了幾百年。
除了參觀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別忘了欣賞島上的美景。因為藍雨島是海底火山噴發隆起形成的火山島,島內多為山地,周圍有珊瑚礁環繞,形成蜿蜒的海岸線,很有意思。由於常年受海水侵蝕,沿海部分形成海蝕巖、海蝕洞、奇形怪狀的巨大巖塊,就像各種動物造型一樣,生動有趣。
值得一提的是,島上有一塊戰艦巖石,是由一系列珊瑚礁巖石組成的,酷似停泊在海上的兩艘戰艦的巖石。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飛機誤以為日本軍艦在這裡遭到猛烈轟炸。時隔多年,戰艦巖依然屹立在海面上,而現在的珊瑚巖卻是千瘡百孔,就像飽經風霜的歷史老人,提醒著後人熱愛和平。俗話說「海邊吃海」,魚是大武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每年3月至6月,藍雨是飛魚的旺季,也是大武人最忙的時候,也就是著名的「飛魚節」。這是當地最隆重的祭祀。屆時,所有的人都會穿著盛裝聚集在這裡參加祭祀慶典,節日期間還會有歌舞表演,會非常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