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新男神導師劉擎為什麼說「不要讓機器殖民你的世界」?

2021-01-19 星之奇旅

《奇葩說》新男神導師劉擎為什麼說"不要讓機器殖民你的世界"?

作者:馮悄悄 責任編輯:碗

排版:PandaYung

圖:來自《奇葩說》節目截圖

最近第七期《奇葩說》有了一位新導師,名叫劉擎,是一位哲學教授。因為屢次的高維論點,他成了很多人的新晉男神,甚至上了微博熱搜。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想談一談最近一期辯論中,來自劉擎教授的一個觀點,這個觀點讓我得到了非常大的啟發——不要讓機器殖民你的世界。

我也藉由拆解他的觀點,來看看,他到底為什麼要說「不要讓機器殖民你的世界」。

也許你還沒有看過最新一期,所以我把辯題稍微講解一下。

辯題是:奇葩星球即將推行一個全新的系統,在這個系統裡,你可以查詢到所有愛人的前任對TA的評價,你也可以作為前任,評價任何你的前任,以及被你的前任點評。你支持這款系統上線嗎?

簡而言之就是,有一個前任點評APP,你支持嗎?

辯論雙方各抒己見,其中正方其中一個觀點在於,這個系統的存在可以大大提高我們愛情的效率,讓人們不至於花上三五年還看不清對面的人。

接下來,劉擎教授的異常精彩的觀點就來了。

我來一點點分享給大家看。

首先,劉擎教授說,這個世界上,有兩個體系,一個是系統(可以寬泛地理解成機器世界),包含了由各種算法、大數據支撐的內容平臺等等,一個是生活世界(可以寬泛地理解成人類世界),包含了人類的友情、愛情和親情等等。

目前的情況是,系統殖民了生活世界,也就是機器世界殖民了人類世界。

比如,你在搜尋引擎裡搜索過如何防脫髮,沒準第二天你再打開購物網站,首頁推送給你的信息就是一瓶增發劑。

而你壓根沒有聯想到購物網站給你推送增發劑的原因就是你曾經不經意間的一次搜索,然後你就非常自然地買下了。

這只是我們的心智無意識被機器、算法影響的一個小例子,可能有人會說,這樣不是很方便嗎?你看,我確實是需要增發劑的,算法也及時發現了我的這個需求。

但,你是否想過,如果所有你得到的信息都是經過機器用某種人為設定的標準進行考量後給你的最優推薦,那麼,你實際上是在被系統的最優算法奴役的,因為它讓你在它所設定的範圍內進行選擇,而你卻以為你自己進行了出於你本意的選擇。

劉擎認為,是否要啟用「前任點評APP」來幫助自己的感情世界,這道辯題背後真正在拷問的內核在於,我們是否要讓人類的生活世界被系統,也就是機器世界殖民?

接下來,劉擎談到了「效率」。

正方支持這個前任點評APP時,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觀點在於,這個APP可以提升我們的效率,讓我們更加迅速地得知一個人的狀態,得知別人對其的評價和看法。

正方還類比了類似大眾點評等APP的出現,大大減少了人們試錯的風險,提高了效率。

效率,我想但凡是生活在這個星球上,這個詞我們恐怕都不陌生吧——過日子要過得有效率,做工作要做得有效率,談戀愛要談得有效率。

啥叫有效率?在單位時間裡做最多的事。換言之,信息密度要大,做事密度要高,最好一天能把一個月的事都做出來,那就真是高效到極致。

追求高效仿佛是刻在我們基因裡的事,就好像那本《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也長居暢銷書榜,經久不衰。

如果你慢悠悠地度過了一天,不是忙碌而高效的,就好像要去面壁一下,反思為什麼不好好利用時間了。

而很有意思的是,我們好像很自然地就接受了,時間的安排必須是高效的,作為人,就是要在最短時間裡做最多的事啊,這難道不對嗎?

劉擎說,不是這樣的。

他說,效率原則,是系統的原則,也就是工具理性的原則。

這句話啥意思呢?

工具的設計初衷,就是追求高效,換句話說,一切的算法、機器、系統,某種程度都在追求一個更高效的結果,但,人不是機器啊,人也不是被設計成機器一樣非要去追求高效,可為什麼那麼多人都無意識地去追逐高效,而非其他呢?

這個問題,劉擎教授沒有往下談,但我想以我的觀點來補充一下。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活得像機器人一樣,追逐單位時間最大的效能?

也許,是你使用的曆法出了錯。

目前我們全世界使用的曆法是公曆,也叫格裡高歷。每年12個月,每個月28-31天不等,每小時60分鐘,每分鐘60秒,記錄時間的工具是時鐘和手錶。

公曆就是人工機器時間,是人為地將時間進行每小時60分鐘,每分鐘60秒劃定的一種計量標準。

換句話說,誰說時間滴答一秒就是一秒的,這只是一個人為規定的度量衡,只是一個參考,但並不一定是宇宙真相啊,也不代表時間就是這麼回事。

從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體驗來講,我們都有過「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痛苦的時候度日如年」的感慨。

而這句話不正就在表明,時間並非那個時鐘和手錶所描繪的一切,時間和我們的意識在同一個維度,我們的感受、心情、狀態,直接會影響我們世界裡的時間到底有多久。

手錶、時鐘度量時間所用的幾何圖形是圓形,轉一圈是360°,然而這是度量一個二維平面的方法,時間根本不是二維平面,我們如何去度量根本看不見摸不到的時間呢?

劉擎說,機器、算法奴役了生活世界。

而我說,其原因就在於,人們使用了這套基於機器算法的公曆,把機器時間錯認為自然時間。

人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不是藉由太陽東升西落、月亮陰晴圓缺、四季更迭交替去生活的物種。

只有人類在依靠手錶度日。

我們錯誤地將分割二維平面的度量方法用來計算處於更高維度的時間,因此導致人們的思想被植入了過多的機器算法,從而追求高效,追求單位時間的最大效能,從而造成了普遍焦慮,普遍競爭,從而陷入「時間是金錢」的迷思,忘記了本初的自己是怎樣。

再說回劉教授接下去的觀點,在劉教授眼裡,愛情是什麼?

又或者說,類似愛情的人類生活又是什麼呢?

劉教授說,愛情是我們每個人都會享有的無上特權。

因為哪怕你在機器的算法裡不那麼英俊漂亮,不那麼富有聰慧,總會有一個人,為你亮起星星眼,覺得你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好,覺得你是別人無法比擬的。

他們愛你,不因為你比別人優秀,比別人聰明,比別人帥,比別人好,他們愛你,是因為你是你。

就好像小王子的那顆玫瑰,換一個人看來並無什麼大的特色,但在小王子眼裡,它就是獨特的。

這種獨特性,是機器算法沒有辦法去獲得的。也是前任點評APP沒有辦法給你意見的。

但,這種獨特性,在自然界幾乎隨處可見。

沒有兩朵雲是一模一樣的,就好像沒有兩片梧桐葉是一模一樣的,哪怕它們再相似。

沒有兩枝玫瑰花是一模一樣的,就好像沒有兩個雙胞胎是一模一樣的,哪怕它們再相似。

我們每個人本就那麼不同,也那麼獨特,然而,被機器時間奴役的我們,追逐著幾乎同樣的人生,考個好學校,找個好工作,嫁/娶個好人,買輛好車,買套好房,生個好娃,然後在娃身上繼續自己被奴役的一切。

我們無意識地追逐著機器化的量產、同質人生。

甚至在愛情這樣非常獨特的,以個人體驗為主的地方,我們也開始像買賣商品一樣討價還價。

我,一個碩士學位,怎麼著也得找一個碩士吧,否則就掉價了。

我,家庭背景這麼好,怎麼著也得找個門當戶對的吧,否則怎能匹配?

沒錯,如果你去用大機器算法那一套輸入,測算數據,也許真的會找到一個機器算法裡非常匹配的那個人,然而,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你們真的不來電啊,你也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劉擎教授說,愛情是不能夠用數量化來表達的東西,如果我們把愛情放到了數量化裡面,就是系統裡面,它會變得有效率,但是它完全錯失了人和人之間的複雜性互動。

是啊,你愛上一個人,也許只是因為某一個眼神的交匯,某一次溫暖的握手,你根本不知道哪一刻你動心了,你也根本算不出來未來你哪一刻會動心,這不是機器、數據可以測算的,而它的美妙之處也正是如此。

但,如果在愛情世界裡,你也讓機器加入,你也去求助於機器的大數據測算,告訴你你跟對方配不配的百分比,告訴你你們兩人未來的結局。

那麼,那些交疊出你們感情升溫的微妙而又難以言喻的瞬間,那些累加出你們感情基石的一次又一次互動,也許瞬間崩塌,一去不復還。因為你只記住了機器給你的結論。

正如教授所言,我們和人相處,並非在評價,而是在塑造。

與人互動的一切,原則上是文學性、藝術性、哲學性的,但不是數學性的,不是數量化的。

「如果把這兩個東西放在一起,就是系統對生活世界的殖民」。

再最後總結一下:

怎樣的狀況下,我們是在被機器殖民?

一味追逐統一化標準化量化,一味追逐高效,一味追逐最優解,一味追逐確定性,一味追逐目標導向……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這些情況出現,請多去大自然裡走走,看看花鳥蟲魚、山川大海。

人,請活出人性,繼而活出你的內在神性,而不是讓自己變得像個高效又無情的機器人。

下一次,當你再逼著自己凡事都高效的時候,不妨記得,這是機器對人類生活的奴役,這是機器時間(公曆)的把戲。

下一次,當你再逼著自己凡事都高效的時候,不妨記得,沒有人生來需要高效,因為自然界裡,沒有一朵花趕著開,沒有一棵樹趕著長,也沒有一隻猴子,趕著長大。

而如何避免被機器所殖民,很簡單,少用公曆,多用13月亮歷(一套揭示宇宙時間共時同步真相的有趣曆法)。

註:所有文章版權,及以該文字內容製作包含但不局限於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內容版權,皆歸星之奇旅合法所有,如有商用,及作他用,請聯繫我們進行付費與授權。

遇見瑪雅會幸福所有文字均為原創 星之奇旅版權所有 如需轉載請留言獲得轉載權

相關焦點

  • 《奇葩說》:新晉男神薛兆豐的到來,到底為節目組帶來了什麼?
    《奇葩說》:新晉男神薛兆豐的到來,到底為節目組帶來了什麼?新晉男神薛兆豐的到來,到底為節目組帶來了什麼?在<奇葩說>的節目中,不缺偷天轉日換得一手好概念的詭辯家,也不缺煽動人心操縱觀眾情緒起伏的綜藝咖,節目中的這些嘉賓往往能用理性到接近殘酷的現實視角,一針見血的抓住問題核心,給對方沉重一擊。
  • 平行時空遇見你丨blue blue的少年丨奇葩說丨追光吧哥哥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高能少女趙噸噸,ID:idolmob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平行時空遇見你》如果我們重新來過,你會不會愛上我?還記得初吻的味道嗎?那不可復刻的美好我的新願望,是希望你能在這個世界多待一會兒平行時空的6段人生,會繼續朝著怎樣的走向發展?《Blue Blue的少年》少年廚房備餐熱火朝天客廳「萌娃」鬥嘴活力無限精神小胡變身三歲半與萌娃爭電視只為奧特曼林陌在線崩潰,大呼讓萌娃管好弟弟胡三歲!
  • 《奇葩說》:重新審視如何養育孩子,四個維度培養孩子思維品質
    《奇葩說》是以辯論賽為主體形式的綜藝節目,從2014年11月開播至今,已經成功播出六季,深受大眾喜歡。貼近生活的辯題,邏輯清晰、風格迥異的選手,睿智詼諧、淵博深刻的主持人和導師,使其迅速躥紅,視頻播放量輕鬆破億。作為一檔全民喜愛的節目,奇葩說不僅收穫了觀眾對它的喜愛,其實也是倡導全民思考的一個很好的媒介。
  • 劉擎畢業典禮致辭:大學不是工廠,你們不是產品
    此文為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劉擎,於6月24日在該系2015年畢業典禮上的致辭。澎湃新聞經作者授權刊發,以饗讀者。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劉擎在該系2015年畢業典禮上致辭。        (6)盡你的財力購置貴重的衣服,可是不要標新立異,必須富麗而不豔俗,因為服裝往往體現人格……        (7)不要借錢給人,也不要向人借錢。因為給人借錢,往往丟了錢財還失去了朋友;而向人借錢的結果,容易養成因循懶惰的習慣。
  • 《奇葩說》長生不老,是不是一件好事?
    (真是車軲轆架)   在吃瓜群眾還沒看懂發生什麼,雙方各執一詞,都說自己是委屈和冤枉的一方。好,顯然現實中的「辯題」被拋出了,「打架之後,你該如何回應?」,但《奇葩說》之外的IP,並沒有獲得成功,其中某些節目乍看上去,還以為是低配版《奇葩說》。
  • 【奇葩說】世界十大最奇葩生物 長相太罕見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也許你覺得你知道的神奇物種已經挺多了,但是現存的仍然有不少你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神秘物種。今天阿里百秀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世界上最奇葩的10種動物,來看看這些長相奇葩的生物吧!人齒魚產自巴布亞紐幾內亞,當地居民親切地稱呼它為「ball cutter」,說牠們超愛吃人的蛋蛋…漁民們發現它在水裡的時候壓力都很大! 海豬
  • 《最強大腦8》強勢定檔,當紅藝人加盟,《奇葩說》導師驚喜客串
    當然這次還新加盟了幾位導師,最驚喜的當然是王耀慶也加盟了該節目,可以說他現在的流量比某些一線明星還高,之前在劇中飾演虞書欣的舅舅,不少人就被劇中他的表現所圈粉。節目外他與虞書欣的互動也是非常搞笑,與虞書欣簡直是「冤家」。之前參加《元氣滿滿的哥哥》也是吸引了不少粉絲,在節目中的表現十分逗趣,雖然長著一張精英的臉,正如網友所說:外表高冷內心逗趣。
  • 與許紀霖、劉擎等商榷②丨「身份政治」的歧義性
    2020年6月22日晚,華東師範大學ECNU-UBC現代中國與世界聯合研究中心組織了一場許紀霖、劉擎、白彤東、吳冠軍四位老師之間的線上對談,圍繞美國當前的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展開討論。整體而言,四位老師均對這場運動持同情理解的立場,這一點我非常贊同;但對話中的一些具體論述及其背後的思維框架,在我看來仍有可議之處,因此不揣冒昧,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見。
  • 《奇葩說5》,陳銘奪冠實至名歸,他說的哪句話戳中了你內心?
    《奇葩說5》已經落下帷幕了,相信有很多小夥伴跟我一樣,特別不希望結局吧,畢竟誰是冠軍不重要,重要的是精彩的辯論過程,言辭犀利的傅首爾,溫潤如玉的熊浩,經常被大家黑的楊奇涵,還有中途被淘汰的李思恆,穿漢服辯論的席瑞等,這一季新加入的辯手,真的都好優秀好優秀的,不知道大家覺得這一季怎麼樣,雖然我知道一定會有第六季,但是真的好難過,第五季這麼快就結局了!
  • 被稱《奇葩說5》新寶藏,為啥評價這麼高?
    第五季《奇葩說》是不是看的人已經不多了?這一季藝綻君本來不打算看的,因為一開播就被傅首爾和董婧的開撕事件被動關注,這一季的新選手除了野紅梅等個別選手表現亮眼,實在覺得有點乏善可陳。但最近幾期卻意外發現,這一季的寶藏不在選手身上,而是在導師身上。
  • 劉擎:韋伯《以學術為志業》解讀
    在戰爭的陰影下,在思想爭鳴的背景下,年輕人非常迷茫,非常希望有像韋伯這樣的導師,能夠以先知般的確信給他們清晰的方向,給紛亂的問題以明確的答案。要注意韋伯揭示「世界的祛魅」這個現代轉變的特徵,他並不是在讚頌,說這個轉變是值得慶幸的。實際上,他對於世界的祛魅懷著複雜曖昧的態度。因為他知道,這個「夢醒時分」對許多人來說在精神上是格外「荒涼」的,會讓人茫然若失。信仰失去了以往神秘的根基,而科學又不能為生命的意義提供新的根本依據。世界的祛魅是現代的真相。
  • 《奇葩說》第六季:到底要不要「996」,薛兆豐教授一語中的
    有人說,996會提高我們的工作能力,是努力和熱愛的表現;也有人說,996隻不過是老闆剝削員工的一個說辭罷了,對員工來說,沒什麼實際性的益處。在近期播出的《奇葩說》第六季第五集當中,節目組就結合這項熱點事件,提出了「感興趣的工作總是996,我該不該886」的議題。
  • 為什麼你的男神女神不想和你聊天!
    為什麼你的男神女神不想和你聊天01:58來自戀愛之吸引藝術大家好,我是心理諮詢師子楓,這裡是吸引藝術的情感分析欄目,本期給大家分析:為什麼你的男神女神不想和你聊天?(本篇為節目手稿!)其實呢,這也很簡單,因為任何人都希望從聊天獲取價值。就好比,大家現在聽我講,也是為了獲取價值。如果沒有價值,誰還會願意聽下去呢。
  • 新一季《奇葩說》再爆金句:成年人的崩潰,從「算了」開始
    隨著《奇葩說》第七季的播出,這檔節目中出現的辯題也引發了許多討論。在1月14日第七期的節目中,出現了這樣的辯題: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當晚,李誕的一句話登上了微博熱搜「成年人的崩潰,從『算了』開始」,引發了網友們的共鳴。崩潰本質上是人情緒宣洩的一種方式,然而成年人的身份對這一概念增加了重重限定。
  • 《奇葩說》陳銘封神奪冠:比顏值更性感的是大腦
    陳銘,《奇葩說》第五季的「奇葩之王」,站在辯手頂峰的bbking,用實力告訴世人——男人的頂級魅力,是從他的嘴開始。在陳銘的封神之戰,也是本季《奇葩說》最精彩的一期——對槓詹青雲,辯論「人類到底要不要知識共享」。詹青雲說:開爾文相信「物理大廈已經落成」,剩下的只是一些裝飾工作。陳銘焦急地等對方說後半句,「還有兩朵烏雲」,但是對方遲遲沒有說出口。他意識到,對方並沒打算告訴大家,完整的著名的「兩朵烏雲」物理學理論——「那我有義務告訴大家。」
  • 《奇葩說》連續7季爆火,產品經理能得到什麼啟示? | 人人都是產品...
    我們來談談作為一款內容產品,《奇葩說》為什麼能成為一個年齡長達7歲的網綜爆款?01 殺死過去的自己,不斷推陳出新從2014年,「包裹著嬉笑怒罵的外衣,解讀著當下年輕人最深層次的焦慮」。《奇葩說》曾一度點燃網綜風口,創下贊助費、播放量、討論量等多個紀錄。而到近一兩年來,整體市場環境風貌大改,傳統棚內綜藝面臨了多重全新的危機與挑戰。
  • 《奇葩說》宋丹丹說:崩潰往往都是不可控的!
    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成年人和年輕人以及所有人一樣都是人,有七情六慾的人類情緒都會失控,藏起來就是隱忍自己的情緒,這容易憋壞甚至誘發疾病,所以崩潰就崩潰,發洩出來挺好。不要假裝內心強大逼瘋自己。宋丹丹說「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的辯題中提到,崩潰是有很多種形式,人生中有很多瀕臨崩潰的時刻,可以理性分析並且還能控制的崩潰不能稱之為崩潰,聽了她的分享,那麼請問什麼樣的表現才算崩潰?
  • 《奇葩說》薛兆豐教授:最高級的智商,是這種心智模式
    新一季的《奇葩說》有道辯題: 你是否介意伴侶和異性合租? 辯論到一半的時候,導師薛兆豐教授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看到這個題的時候,我聽到這個,我心裏面想,如果我女朋友跟異性住的話,那我會出錢請那個異性搬走。
  • 羅翔×劉擎:求同存異的重要前提,是認識到理性的有限性
    在對談的開場,主持人郎永淳幽默提問:如果法外狂徒張三先生正在直播間收看我們的盛典,羅翔老師有什麼想要對他說的話嗎?「要約束自己的內心,不要讓想法變成現實。」羅翔答道。「約束自己,認識到理性的有限性」成為羅翔對談中反覆強調的核心觀念。在當下社會之中,一個觀點的傳播常常會被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認知,因為觀點不和、相互「拉黑」的情況屢見不鮮。
  • 為什麼《奇葩說》大火,《火星情報局》口碑差到豆瓣評分3.9?
    像《奇葩說》《火星情報局》這樣的網絡脫口秀節目,不僅收視很高,製作成本相對較低,所以這樣的系列能夠每年直播播出。《奇葩說》這個節目,通俗來說是非傳統意義的辯論節目,辯手會用一些新奇、搞怪的論點辯論,惹得觀眾哈哈大笑的同時,也能反思一些生活的意義。而《奇葩說》作為愛奇藝平臺下製作的節目,播出量和口碑一直很高,至今都更新到了第六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