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連續7季爆火,產品經理能得到什麼啟示? | 人人都是產品...

2021-01-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奇葩說,回來了。

不需加書名號,也不必綴第七季。一檔辯論節目,卻以最長壽國產網綜的姿態,荊棘赤腳地邁了過來。

開播兩周,每次辯論都上了無數熱搜,收割了一大波流量。

▲圖源:微博

今天我們不去談論熱搜話題多麼勁爆,也不去談論辯題有多麼戳人心。

我們來談談作為一款內容產品,《奇葩說》為什麼能成為一個年齡長達7歲的網綜爆款?

01 殺死過去的自己,不斷推陳出新

從2014年,「包裹著嬉笑怒罵的外衣,解讀著當下年輕人最深層次的焦慮」。《奇葩說》曾一度點燃網綜風口,創下贊助費、播放量、討論量等多個紀錄。

而到近一兩年來,整體市場環境風貌大改,傳統棚內綜藝面臨了多重全新的危機與挑戰。《奇葩說》也迎來了自己的生命周期瓶頸。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奇葩說》曾給自己做過一個「病號」的隱喻短片。

短片中,《奇葩說》作為一個病號,面臨:IP老化、口碑下滑、用戶流失、病入膏肓等問題。護士勸他籤字放棄治療,媽媽(愛奇藝)和女朋友(廣告主)也表示出了一定的質疑聲音。

▲圖源:網絡

大概在不停診斷之後,《奇葩說》開始回歸初心,把決定權交給用戶。

第五季開播前,《奇葩說》進行了龐大的用戶調研工作:發放問卷,定量分析。調查對象大部分為95後和00後。

製作人李楠楠表示:每個題目的產生都至少要經過3個月的時間,和多個步驟的打分、反饋、測試。最終,節目組從1000多道辯題中,迭代篩選出了節目中呈現的39個。

這整個過程,其實就是現代網際網路業打造爆款產品的經典流程。

在第五季時,《奇葩說》就顛覆性地改了賽制,以期獲得繼續生存的權力。第六季時四大導師帶隊的賽制,展現了節目組強大的「求生欲」。第七季採用了新賽制,加入了海選環節「千人奇葩撈」。

可以說從第五季開始,就能明顯感受到《奇葩說》努力的在有限範圍內做出新的嘗試。

《奇葩說》就是一直在改變中成長,也靠著改變活到了今天。

▲圖源:網絡

《奇葩說》的成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一個產品能從眾多類似產品中脫穎而出並持續存活,這個過程並非靠最初的靈光乍現,而更多的是靠產品團隊的打磨,開發團隊的支持,設計團隊的努力,是演化成長的結果。

02 奇葩說的成功,對於產品經理的啟示

而作為產品創造者的產品經理,從奇葩說的成功中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啟示呢?

其實1-3年產品經理面臨著跟第五季《奇葩說》一樣的困境:

從19年開始,整個行業,對於初級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變得越來越高。純技能/執行/功能型產品經理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

在今天的行業環境下,一家公司往往會要求一個初級的產品經理除了具備流程梳理、原型繪製等基本技能,能夠完成需求執行等相關工作,還要能夠完成很多需求挖掘、提煉分析、功能設計、版本管理和規劃等產品工作。

▲騰訊產品能力模型

實不相瞞,如果你無法達到這個標準,那也許你隨時都會面臨著被市場逐漸淘汰的風險——尤其是當前的產品經理在人才市場上供給已經越來越不稀缺的情況下。

那麼如何改變困境呢?

誠如《奇葩說》:作為一款內容產品,想要」活下去「,需要不斷地給人新鮮感,變化是唯一的出路。

而產品經理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不被市場和時代淘汰,也需要不斷地對自己的能力進行升級。

你可能會想,我也想努力達到這個要求標準,對自己的能力進行升級啊,但實際上很難做到。

不,你可以做到,起碼你現在知道一個如何做到的方法。

自2015年起點學院上線了產品經理體系課程——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以來,我們幫助了數十萬同學提升產品能力,我們也深刻知道,那些想要擺脫「野蠻生長」、告別「缺乏系統知識與方法」的產品人的痛苦。

課程特邀4位10年+產品經驗的老司機,線下親自授課,尤其適合1~3年的產品從業者。

你將面對面跟這些產品老司機們一起學習:

前蘇寧易購產品總監翟錦修奇魚微辦公產品副總裁黃喆騰訊高級產品經理LiSten騰訊高級產品經理Hamm

課程推出至今5年,幫助30000+多名同學掌握更系統的產品專業知識和方法論。

如果你也想掌握一套系統的、經過大廠驗證的產品知識與方法;培養自己的認知——關於不同行業內產品工作的「共性」與「差異」;連結更多優秀的產品人,讓自己具備跨行業的快速學習能力,擁有深度思考能力和廣闊的產品視野。

那麼一定不要錯過《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4位老師結合10多年行業經驗,相信能給你做產品帶來不小的啟發。

如果說,眾多的產品技能課程能夠幫助你夯實產品基本功,讓你能夠順利上手入門級產品工作。

那麼【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就是一門能夠真正貼近時代和行業環境,兼顧到商業要求以及實際情況,真正提升你作為「初級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職業成長躍遷的一門課程。

你只需要按計劃進行學習,並在課程現場跟著老師的節奏、與實戰小組一同完成作業。

因為課程本身就嚴格按照標準產品經理工作流程來設計,所以包含了從0到1設計一款產品的全部流程,包括需求挖掘與分析,流程梳理,原型製作到最終的方案落地。

具體而言,你們將以一款產品為命題,將通過完整模擬大廠內某個產品從0到1的全過程而展開,在此過程中分別對於定位、需求/市場分析、規劃、設計、開發、測試、上線、運營、迭代等等相關能力進行強化訓練。

最終讓你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把所有相關技能串聯起來,具備「可獨立負責一個產品從0到1各個核心環節的落地」的能力。解決學習過程中對於每個知識點都了解一些,但是都了解不深的情況。

《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往期課程現場可以感受一下~

▲《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往期課程現場

總之,通過系統+實戰學習,不僅能讓你在真實的場景下進行產品相關的思考,對課程所學的技能也能夠靈活應用。

那麼,相信你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甚至優秀的初中級產品經理——

擁有較為系統的產品工作方法論和知識框架,過硬的執行力,並能夠獨立負責某個獨立功能的版本規劃和迭代。

此外,還能夠知道如何深度思考能力和開闊的產品視野,讓自己更加具有競爭力。

比如,17年【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的老學員,通過實戰營的學習,將所學方法很好的運用在自己的工作中,在3年後擁有了自己的產品團隊,並帶著自己的產品團隊重返產品實戰營學習。

這也應證了,真正的好課真的可以讓學過的人忍不住想要推薦給身邊的人~

《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更多往期課程好評可以感受一下~

▲《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學員評價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直接掃碼報名,還可領取200元課程優惠福利。但僅限5個名額哦,領取完畢將不再增補,大家抓緊,先到先得。

為什麼選擇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給你4個理由

理由1:掌握一套系統的產品工作方法。

理由2:4位10年+產品經驗前輩面授。

理由3:實戰模擬網際網路大廠產品工作流程。

理由4:連結網際網路行業優秀的人脈資源。

理由1:掌握一套系統的產品工作方法

如果你熟悉產品上下遊的工作板塊,或者經歷過產品從0到1的完整生命周期,就可以用更高效更系統的產品思維來解決問題——

在每個階段,能夠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麼,知道如何跟團隊進行協作:

在定義階段:明確自己所負責產品的定位:在什麼領域,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在設計階段:知道圍繞這個定位、目標人群、核心問題,電商平臺需要做什麼樣的設計、交互等等,更會注意有沒有業務流程的疏漏;在研發階段:在需求撰寫時邏輯清晰、詳細,並且在前期有和對應的開發做過溝通,及時對接,不做甩手掌柜;在發布階段:在產品預備發布時,對於如何進行用戶教育、銷售培訓、推廣運營、市場定價等等問題,通通落實到實際場景中做好具體方案;在迭代階段:在產品上線之後,能通過用戶反饋、市場數據中看看用戶真實的使用感受,評估產品上線效果,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不斷完善產品功能。

這五個板塊,就是產品經理在工作中需要掌握的基本工作板塊。

只有熟悉了產品工作流程,擁有系統的產品思維,才能形成業務流程的閉環,並且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深化紮實自己的專業技能。

所以,課程將緊緊圍繞產品從0到1全流程展開講解,其中包含但不限於需求分析、用戶調研、場景分析、用戶研究、產品設計等內容,能切實的幫助大家學完之後能夠掌握產品從無到有的整體工作方法。

相對於市面上大多數課程,《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基於底層邏輯,讓你掌握產品從0到1的思考方式和產品設計方法。

理由2:4位10年+產品經驗前輩面授

不得不提的是在導師選擇上我們花了大量的心思和精力,因為堅信一門優質的課程,前提在於尋找這個領域兼具實戰經驗、知識沉澱與表達能力的老師。

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老師不僅僅在課程上能給給你來到幫助,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能給你更長期的幫助,讓你在收穫專業知識的同時收穫,收穫一位良師益友,一份珍貴的人脈。

▲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學員與導師保持溝通

所以在老師挑選上,我們堅守以下原則:

在產品領域深耕數十年經歷過大廠上億級用戶產品項目對產品工作全貌有深刻的理解,善於總結能夠深入淺出講解大廠規範的產品方法論基於實操產品項目,還原產品工作全貌

在課堂上,你將跟以下幾位10年+產品經驗的老司機面對面學習:

理由3:實戰模擬網際網路大廠產品工作流程

老師會基於自己做過的產品,帶你復盤整個產品流程,然後基於你們小組的產品idea再去一個一個落地,做產品的每一個核心環節:定位、需求/市場分析、規劃、設計、開發、測試、上線、運營、迭代等,並在每一個環節又基於你們的實戰輸出做指導性的點評。

確保大家在掌握產品核心技能的基礎上,基於當前的商業環境梳理出一款產品的商業模式,讓這款產品不僅僅停留在創意階段,具備更強的落地性。

比如在講到商業模式部分,黃喆老師以百度為具體案例帶大家拆解其商業模式與運營產品關係,以及會遇到的問題與難點、整個生命周期、內部業務支持流程等等。

基於【具體的產品案例】,結合【實戰演練】讓你深入了解每一個產品方法背後究竟是什麼開展的,掌握產品經理的核心技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合實際項目案例以及平時產品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讓大家能夠清晰的了解產品經理的工作方法以及具體怎麼解決應對。

在產品經理維度上,去了解我們可以怎麼思考、怎麼表達溝通,怎麼落地執行。

理由4:連結網際網路行業優秀的人脈資源

來自各行各業的產品小夥伴,在課堂上你們可以以小組形式並肩作戰,實戰演練一款產品從0到1產出全流程。

在課後則有更強的拓展性與可能性,你能快速了解不同行業的工作邏輯與方法,儲備更多的行業信息。

▲ 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往期課程現場

總而言之,學完課程能夠幫助你,在面對紛繁複雜的產品工作時,快速找到重點,運用體系的產品方法論,同時連接更多的優秀產品人,不斷開拓自己的產品思維。

你是否還有這些疑惑

你可能還有很多疑慮,比如線下課程是否能夠系統學習?是否真的能夠學到有用的產品方法?是否真的值得?

不妨看看《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優秀學員高飛的心聲:

作為2015年北京第一期學員,從藥劑師轉行做產品,後來持續在醫療產品領域深耕,產品技能和醫療行業深度實踐,也陸續和起點的校友們做了一些分享,作為擁有超過 7 年人工智慧算法與產品經驗的產品人,也將自己長期的產品工作中沉澱的方法,總結歸納成一本書籍,且1年前開始寫的書稿終於上市。

相信看到高飛同學的成長以及在學完《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的感想,你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課程的價值。

當前搶座預定中,感興趣的小夥伴,立即掃描二維碼,加顧問老師諮詢。

限量福利,優惠立減200元(僅限5個名額)!

友情提醒:線下課程都是小班授課,為了保證大家的學習效果和質量,每一期報滿就會關掉報名入口哦!

(立即報名搶座:小班授課,限制名額,提前預約搶座!)

相關焦點

  • 爆款產品打造公式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4. 55°杯55°杯是當之無愧杯壺類的爆款,是LKK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旗下的五十五度科技有限公司智慧生活類產品品牌,誕生於2014年。55度杯是LKK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在十周年之季,自行研發、設計、生產的一款「快速降溫水杯」,當年可以說是風靡了整個杯壺行業。其出貨量預計在200萬以上5.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App體驗報告及改進建議
    產品概況背景介紹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是中國最大、最活躍、最具人氣產品經理學習、交流、分享平臺。成立5年以來舉辦線上活動500餘場,線下活動數百場,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等30多個城市,在網際網路業內得到了廣泛關注和高度好評。社區目前擁有300萬忠實粉絲,其中產品經理佔比50萬, 中國75%的產品經理都在這裡。產品經理這款APP是繼Web端之後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推出的移動端產品,更加便於資訊信息的獲取以及產品經理之間的交流學習。
  • 網際網路正在失去記憶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更具體一些地說:1)孤島效應導致記憶的碎片化網際網路逐漸從統一走向割裂,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主角是app,是一座座的信息孤島。在不同的島嶼上,存儲了我們不同部分的記憶,每個人都是被單維度解構,而這種碎片化的記憶再也無法建構出一個完整的「人」。
  • 數據分析實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網站(上篇):平臺視角
    乾貨滿滿的上篇,不僅僅是一篇數據分析,相信你將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網站和發展會有新認識,歡迎指導交流~上過人人的微信頭條,每天都能有幾個新的訂閱用戶,這些都在告訴在我這一點付出還是能夠幫助到其他人的。但我一直很好奇它具體在人人的過往文章中到底是個什麼水平,我心裡沒有底。所以出於好奇,就有了這次數據分析的探索之旅。內容安排學過數據分析的同學肯定在最開始都有這樣的體會,手中有了錘子,看什麼都像釘子。
  • 競品報告 | 模板讓競品分析一文不值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很多產品經理將這部分內容作為主要的分析對象,甚至本末倒置,直接根據這些要素來找信息做「填空」。然而五要素法有兩個缺點:表面化——能發現競品的一些特徵,但是沒法弄清底層的推動因。滯後性——能觀察到競品當前做法的,但是無法預計後續的動作,永遠只能在對手完成相應動作後才去分析。
  • 常用推薦算法介紹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就剛才用戶A和用戶B的例子而言,我們可以知道他們的相似度為:餘弦公式本身應用範圍很廣,量化相似度在搜索推薦,商業策略中都是常見問題,餘弦公式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就推薦本身而言,計算內容的相似度,計算用戶的相似度,計算用戶類型的相似度,計算內容類型的相似度,這些都是可以應用的場景。1.
  • FOCVS:爆紅產品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
    把當下和從前爆火的產品/人列出來,可以發現,他們幾乎全部都具有品類主導性。在品類之中,它們相互可能分庭抗禮,但走在「外面」,與品類之外的人/產品競爭,戰鬥力可能升到10000點。1.人,代表著「性格純良、看上去單純俊俏的男生」品類的小鮮肉,TFboys、鹿晗、易烊千璽、楊洋等。
  • 人人車範秦:傳統產品經理已死,重新定義PM
    是項目經理。但按期上線項目經理的定義明顯不適合我們行業。接下來是產品經理,始於多元化經營的快消巨頭寶潔,分管不同的產品線,實現公司業務目標。老闆說世界上本沒有產品經理,但老闆要管的事太多了,才有了產品經理這個崗位。但後來產品經理開始進一步分化了,比如在百度商業產品,產品這個序列一共四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規劃,第二個方向是設計,第三是運營,第四個是策略。
  • 定性研究數據的敏捷量化分析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實際工作中,用戶調研階段可能會已經花費了較長的時間,出於對時間成本、工作進度、問題時效性等多方面的考慮,總是希望能儘快的輸出一個用戶調研數據結果,給產品的迭代優化提出改進方向和計劃。本問將會講一種簡單迅速的處理用戶調研問題優先級的量化方法。
  • 產品經理要訣 | 聯想能力是產品經理向上發展的關鍵之一
    但一個產品負責人必須能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否則只能永遠跟在競爭對手後面。因此聯想能力是產品經理向上發展的關鍵之一。雞湯系列繼續獻上,雖然說是雞湯,真正領悟的人還是很少。愛看的人可能比實例少,但不同階段的人看起來可能有不同的味道,每一個字都是我最近一年才得出來的。下面正文。產品經理的第三條要訣是聯想。
  • 【人人早報】第346期:2014年中國產品經理職業發展報告
    早報導語近幾年,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口號喊的越來越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產品經理這一崗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成立4年以來,一直服務於中國的產品經理,結合我們這幾年對產品經理行業的分析和認識,為大家整理出2014年度產品經理職業發展報告。新的一年,重新出發。早報雞湯圓規為什麼可以畫圓?因為腳在走,心不變。你為什麼不能圓夢?因為心不定,腳不動。
  • 產品經理之「不可能三角形」定律
    這是產品經理們的欲望和焦慮,每個新進入的產品經理都幻想得到一個職業成長公式:Y 是藏在產品經理心裡的已知量,產品經理三連問轉化為數學問題就是:求 X 及 F,讓上式成立。讓人嫉妒的人生就是頭腦簡單走捷徑,然後踏上人生巔峰。不過,你要是看完此文,可能會失望,因為上式無解!!!(廢話!如果有解,戎老溼還在這裡苦逼地寫什麼文章。)
  • 以抖音為案例,講清楚「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用最常分享的「好友頭像」替換「分享按鈕」是否能提升分享率,需要實驗來驗證。1.2 提升分享率的目的是什麼曾經了解過一些經驗:用戶群的互動率(轉評贊的用戶佔比)與其留存率很好的正相關。從產品邏輯上很好理解:用戶有互動,就會收到反饋,持續互動會產生粘性。假想你的微信好友很少,沒有收到信息,你還會經常打開嗎?
  • B端的靈活用研方法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針對B端產品,它的用戶調研需要結合什麼特色進行呢?其中又有什麼步驟與注意事項呢?本文將為你揭曉。以下是自己做B端產品經驗的一些看法和總結,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話不多說,請您過目,多多指教哦~~^_^1. B端產品的特點1.1 產品分類公司管理服務,常見的HR系統、OA系統。公司業務運營服務,包括供應鏈系統、ERP系統、財務系統、運輸系統、生產系統等各種業務處理系統。
  • 產品經理的進階之路(2):如何搭建產品經理的知識體系?
    在上一期發布搭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後,後臺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問題,今天我們就詳細來說說產品經理的知識體系有哪些內容。每一個產品經理,應該都需要根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划去收集資料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由於每個產品經理的職業生涯規劃都不一致,短期的在公司達到什麼位置,長期的10年後要做什麼都會不一樣,一套涵蓋所有範圍的知識體系不太現實,在成長期也會分散我們的學習精力。下面是具體搭建知識體系的方法:1.
  • 網際網路考古地圖(上)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如果給它們排列組合,也許能發現更好玩的新模式。所以我就在想,這能不能復用到更廣的範圍和更新的行業?能不能嘗試做一些預判?比如:區塊鏈。太多人鼓吹了好幾年「區塊鏈就是下一個網際網路」。動漫、漫畫、戲劇、音樂、遊戲、視頻,啥都賣。有一點點 B 站的影子,相似之處是都很受粉絲們喜愛、粘性超強,不同之處是這個網站的視頻播放器實在太爛。85. DuckDuckGo(2008年)對搜尋引擎來說,搜索結果越精準就越好嗎?它說不一定。DuckDuckGo,堅決 diss 谷歌的非知名搜尋引擎。
  • AI產品經理的入門必修——概念篇
    很多剛接手做AI產品的童鞋會困擾,到底需要對人工智慧技術掌握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勝任好這份工作;筆者通過自身的學習經驗,期望能以此篇文章為剛入行或者想入行的童鞋打開一些學習思路。需要預估的通常都是連續值,試圖將輸入變量和輸出用一個連續函數對應起來。而分類問題,通常預測的都是離散值,試圖將輸入變量與離散的類別對應起來。還有一類特殊的解決問題的模型為結構化學習模型,通常輸出的數據不再是一個固定長度的值,比如圖片語義分析,對應輸出的是圖片對應的文字描述。
  • 經驗總結|優秀的產品經理都具備的3種思維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是中國最大最活躍的產品經理學習、交流、分享社區。集媒體、社區、招聘 、教育、社群活動為一體,全方位服務產品經理。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 作者@夏若 原創發布。轉載請聯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 產品新人必須掌握的業務分析思維方法論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產品新人在進行業務分析時有必須掌握的思維方法論;本文主要講述解析業務問題的方法論,同時演示運用此方法論來解析「如何提升學生對食堂的滿意程度?」這一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一、解析業務問題的主要步驟流程梳理,尋找漏鬥和閉環;各模塊分析:明確理想態、梳理影響理想態的因素是什麼?
  • 產品經理必備之常用需求挖掘的7個方法
    作者對產品經理常用的需求挖掘的方法進行了梳理總結,並結合相關案例進一步加深了對需求分析的理解。為什麼我要說常用需求挖掘方法是產品經理必備的知識?在《俞軍產品方法論》一書中提到產品經理需要為用戶創造價值,在我看來產品經理只有通過解決用戶的問題進而滿足用戶的需求才能不斷為用戶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