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發布搭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後,後臺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問題,今天我們就詳細來說說產品經理的知識體系有哪些內容。
每一個產品經理,應該都需要根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划去收集資料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由於每個產品經理的職業生涯規劃都不一致,短期的在公司達到什麼位置,長期的10年後要做什麼都會不一樣,一套涵蓋所有範圍的知識體系不太現實,在成長期也會分散我們的學習精力。下面是具體搭建知識體系的方法:
1. 明確自己職業規劃
我們需要在搭建知識體系之前明確自己職業規劃,才能夠去建立知識體系的框架,
還記得剛進入產品經理這個行業時,看到的一張產品經理成長方向的圖,他分為了4條線:
產品經理到產品專家(技術線),在這條線上,產品經理需要側重產品側知識體系,包括用戶本質訴求的洞察能力、人性的認知 、創新型能力以及對行業趨勢的洞見;產品經理到產品管理(管理線),在這條線上側重產品及團隊的管理,包括產品矩陣、邊界、迭代、開發、上線管理以及團隊人員、崗位、能力、績效管理等;產品經理到創業/合伙人,這條線上側重於公司管理及運營;產品經理到VC、PE(投資線),這條線側重於對網際網路行業認知、了解經濟規律、前沿技術、國內、國外一二級資市場、投資邏輯等能力
2. 確定產品經理到產品專家線的職業規劃
2.1 搭建知識體系框架
大部分產品經理會選擇第一條線作為自己的職業規劃,那麼我們看看從產品經理到產品專家這個職業生涯規劃需要搭建的知識體系,這是騰訊的產品經理能力素質模型,整套的能力素質模型包括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素質和在實際應用中會用的各種能力,該體系可以作為產品經理知識體系的框架。
2.2 確定各分支在職業規劃中不同層級對應的不同要求
在使用騰訊的產品經理能力素質模型時,他在不同級別有不同的要求,具體我們來看看用戶【需求理解/80/20/細節】中不同級別的不同要求
我們在搭建知識體系之後需要根據自身的職業發展規劃對每一個分支在不同層級的能力要求,才能保證我們更有目的和方向地去積累相關知識,填充相關內容。
3. 填充我們的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的填充是持續不斷的,知識體系的具體內容也是持續優化的,需要我們在平時讀書、看網站、在日常工作中學到的、想到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然後補充到對應的分支下。最重要的是在各個分支下都應該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論。
4. 如何用正確的姿勢去學習並積累知識
學習是一個圓形而不是線性的過程,可以分為4個方式:學習、歸納、實踐、回歸。
4.1 學習
(1)學習方法
是不是好多朋友看完一些書,沒過多久就忘了,其實在研究中表明單純閱讀式的學習吸收效率只有10%!在這裡推薦下費曼學習法,它在學習金字塔上中是最高效率的學習方法
費曼學習方法的詳細過程:
選擇一個概念:選擇你想要學習的知識或概念。講授這個概念:學習後用通俗易懂的預演講給小白聽,並讓他能夠完全聽懂。標記有無法講述清楚的內容:標記後重新研究只到能清楚講述。簡化語言和使用類比描述:用自己的語言便於理解和記憶。配合費曼學習法的有一個九宮格式閱讀,和大家使用的思維導圖讀書法打大同小異,主要用於記錄和招錄書中關鍵的內容,不同的是九宮格中強調是中心那一格中的「歸納總結」「學以致用」兩個啟發思考的點。
(2)學習渠道
書籍可以讓你能成體系的學習,但是在之前你需要能夠從大量的書籍中挑選到適合自己的書籍,挑選方法可以是先找音頻的版本先聽一遍,也可以先拿到書籍目錄過一遍看內容結構,然後看看書評及別人做的書籍腦圖看看書裡講得內容是否合適自己,也需要注意書籍的精讀與泛讀。相關網站文章可以讓你迅速找到自己缺失的分支並迅速搭建出一個雛形,但是網站文章質量參差不齊且零散不成體系,需要我們自己迅速瀏覽標題及正文內容確定是否可作為學習的知識。自己以及其他人的經驗需要我們經常復盤才能沉澱的知識。
4.2 歸納
很多人看了很多書、每天都在瀏覽各種相關的文章,可是到頭來有些放在了書架上吃灰,有的在收藏夾裡吃灰,只要很少一部分能夠得到利用,原因是記不起來也不知道怎麼去記。歸納其實就是把你學到這些知識填充到你自己搭建的知識體系中去,它相當於把你學習的知識進行編碼然後分類收藏,便於記憶同時便於升級。
如何歸納呢,筆者有個好習慣,在這裡可以給大家推薦一下,我在某雲筆記做了一個樹狀的文件夾加上一個備忘錄,找個文件夾裡包含了知識體系裡的所有分支,備忘錄則記錄我平時自己思考的一些結論及學習的新的知識或觀點。
在每個分支下都有一個總的記錄文件,記錄整理得出的分支的知識點,有一個隨時記錄的文件夾用來把備忘錄的相關記錄轉移過來,還有就是一些優質文章的文件夾,用來收集一些好的文章或者摘抄於書中的好的觀點。我會在每周四的晚上回顧下本周備忘錄,進行分類處理,然後對涉及到的分支整體的知識進行一次回顧。
4.3 實踐
實踐就是使用,這裡就不多解釋了,但是有點是需要注意的,經常不用的知識容易忘記且沒有實踐反饋很難得到提升優化,如果是目前工作中涉及不到的知識,你可以通過模擬訓練的方式來打磨他,如果是工作中會涉及到,但是卻還是用不上的,可以嘗試下次在解決相同問題的時候,按住你的慣性思維,審視下得出解決方案的思維演繹路徑,在你的知識體系中去尋找更多的可能。
4.4 回歸(反饋)
回歸就是在實踐後根據結果優化該分支下相應的知識點,做一個知識點的持續升級。
5. 推薦自己的一些學習書籍供大家參考
本文由 @Nolanyoung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