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hanniman」,作者 hanniman。36氪經授權轉載。
1927年,美國寶潔公司出現了第一名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從那以後,在越來越多的行業,「產品經理」這個職位都得到了推廣和應用。
按照俞軍老師的劃分,從消費品時代(1920s~1980s)到軟體時代(1970s~1990s),再到網際網路時代(1990s 至今),產品經理的側重點(核心價值)是不同的;相關探討,可見我的公眾號文章《AI產品經理的價值和未來 | 學習俞軍老師分享有感》。
個人認為,「2010s」可以算作產品經理AI時代的開始。例如,雖然「AI產品經理」是2016才開始被行業提及,但我在2012年設計「語音助手」app的時候,確實已經在接觸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AI概念和技術細節了。
作為一個新職位概念,「AI產品經理」的定義和分類,是網際網路產品經理以及AI從業者都非常關心的。本文,我將嘗試提出自己的觀察和總結,拋磚引玉,希望能促進行業對「AI產品經理」有更多的重視和思考。
本文包含4個部分:
一、網際網路產品經理的定義和分類
二、「行業周期」對產品經理定義和分類的影響
三、AI產品經理的定義
四、AI產品經理的分類
在闡釋「AI產品經理」之前,咱們先了解下「網際網路產品經理」的定義和分類;在百度百科上,是這麼寫的——
IPM (Internet Product Manager),網際網路產品經理是網際網路公司中的一種職能,負責網際網路產品的計劃和推廣,以及網際網路產品生命周期的演化。根據所負責的網際網路產品是用戶產品還是商業產品,可以分為網際網路用戶產品經理和網際網路商業產品經理。用戶產品經理最關心的是網際網路用戶產品的用戶體驗,商業產品經理最關心的是網際網路商業產品的流量變現能力。
此外,從最近10多年網際網路行業發展過程看,網際網路產品經理還可以有如下2個分類維度:
那AI產品經理,該如何定義和劃分呢?似乎可以沿用上面的這些描述,但是,又讓人總覺得還不夠……
咱們「AI產品經理大本營」團員@我偏笑 曾分享過他的「三段論」——
一波科技趨勢從興起到沒落,通常會依次經歷三個階段:
現在移動網際網路已經走到第三階段,而AI還在第一階段。
我個人是比較認可這個觀點的。現階段,AI還處於很早期,基礎設施不成熟(現在AI的硬體、軟體OS、交互標準都不成熟),可能更適合從技術角度來定義和分類「AI產品經理」,而不是從應用角度去思考(太多邊界不清晰、隨時可能變化)。
而且,現在的AI和早期網際網路還有個不同之處在於,AI的技術領域太多、而且有更多和垂直行業結合的機會,導致細分AI領域的產品經理所需要的背景和能力可能大不相同,甚至「隔行如隔山」;關於這方面,我們以後再詳細說明。
一般來說,最容易想到而直觀的定義是:AI產品經理,是直接應用或間接涉及了AI技術,進而完成相關AI產品的設計、研發、推廣、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作的產品經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思考,我個人目前傾向於從「狹義」和「廣義」角度,分別來對「AI產品經理」進行定義和分類。
為什麼這樣定義(狹義AI產品經理)呢?這是因為,「語義、語音、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這4個AI領域在近幾年的落地情況,有如下4個特點:
1、直到近些年才逐漸「可商用」(這4項AI技術,其實很多年前就有了,但一直不夠完善);
2、可以應用到新產品形態/品類,比如實體服務機器人、智能音箱、虛擬機器人等;
3、很可能應用了新的交互方式,比如對話/語音/多模態等;
4、慢慢形成新職位,比如TTS產品經理。
而對於「廣義AI產品經理」,也有幾個特點:
1、「間接涉及」的意思是,不直接掌握這4種AI技術,也能做當前的本質工作;特別的,這類職位,很可能在2015年前已經存在了。
2、至於「直接應用了其他還不夠成熟的細分領域AI技術」,這類領域由於過於超前,AI技術還需要重大突破、市場還沒有成熟,產品經理的產品設計職責不像網際網路產品經理這麼「重」,所以很可能由技術人員或公司創始人兼任,並會承擔較多的項目經理工作職責——相應的,這類產品經理的數量,目前還非常少。
3、當然,未來,廣義AI產品經理也會慢慢向狹義AI產品經理演變、融合。
一、狹義AI產品經理
1、語義類AI產品經理
2、語音類AI產品經理
3、視覺類AI產品經理
人臉識別PM
車輛識別PM
智能視頻分析PM(涵蓋了人臉、車輛、多目標等等)
圖像檢索PM
4、機器學習類AI產品經理
5、終端應用類AI產品經理
還有一些PM,通過各種終端載體形式,也直接應用了以上4種AI技術中的1種或多種,比如
二、廣義AI產品經理
1、終端應用類產品經理(非狹義AI)
2、策略類產品經理(非狹義AI)
在出行、推薦、大數據等領域,沒有直接應用(但間接涉及了)機器學習技術的PM
3、非成熟AI技術類
綜上,可以匯成下圖:
說明:
1、以上AI產品經理分類,只是針對目前AI所處階段而整理出的可能方案;未來,隨著AI發展,會有不同的分類角度和細分AI產品經理類型。
2、特別的,隨著AI(機器人)逐漸成為和人類共生的新物種,會有更深刻的「AI產品經理認知」出現。
3、本文,是我個人的拋磚引玉,希望能促進行業對「AI產品經理」有更多的重視和思考。
註:本文3月5日首發於飯糰「AI產品經理大本營」——黃釗hanniman建立的、行業內第一個「AI產品經理成長交流社區」,通過每天乾貨分享、每月線下交流、每季職位內推等方式,幫助大家完成「AI產品經理成長的實操路徑」;詳情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作者:黃釗hanniman,圖靈機器人-人才戰略官,前騰訊產品經理,6年AI實戰經驗,9年網際網路背景,微信公眾號/知乎/在行ID「hanniman」,飯糰「AI產品經理大本營」,分享人工智慧相關原創乾貨,200頁PPT《人工智慧產品經理的新起點》被業內廣泛好評,下載量1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