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開發和產品經理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0-12-02 開源中國

過年的時候,經常有七大姑八大茄子們問道,你的工作是做什麼的?電視上天天報導的黑客什麼的,你們在外面可別幹什麼違法的事啊。每到這時候,我都想直接說,我就是一個修電腦的,可是真要這麼說了,七大姑八大茄子們又要帶著去各家轉,一邊轉還要一邊修電腦,說不定還要手機下載電影小說歌曲,對了,還要貼膜。

為了能夠把軟體開發這回事說得更清楚,正好是周末,就花時間把內容寫一寫,讓七大姑八大茄子們也能知道什麼是軟體開發,我們這夥人每天都在做些什麼事。

首先,說一下什麼叫軟體。

軟體,就是一切支撐電子設備的靈魂。你使用的電腦安裝了 Windows 作業系統,那麼 Windows 就是一個軟體,你手機上安裝了一個微信,那麼微信就是軟體,你去購買火車票,登錄 12306 網站,那麼 12306 就是一個軟體,甚至你無聊了,想用陌陌找幾個小夥伴,或者打開電驢在精神層次上與倉老師做一次溝通,那麼這些都是軟體,甚至你在百度網盤下載一個盜版電影,百度網盤也是軟體。

那麼,為什麼要開發軟體?

開發軟體的目的有很多,不過主要有這麼幾種目的:

1, 服務於商務運作和業務運營

比如電商,很多的電商為了能夠比競爭對手更加了解市場,更高效率地處理貨物,大多都會開發自己的進銷存,銷售管理,退貨管理,客戶管理或者熱點營銷軟體,當然不依賴於第三方軟體(比如淘寶)而獨立開發電商軟體的也不在少數。

再比如房產租賃,移動公司的業務辦理,醫院信息系統,當然也包括大量的辦公流程審批,這一類的應用也屬於商務運作及業務運營類的軟體,其本質還是使用軟體服務於當前的業務模式。

2, 帶來娛樂和放鬆

這一類的軟體太多太多了,遊戲,電影,聊天全部屬於這一類,無論是手機,平板,手錶,汽車當然也包括電腦,這一類的軟體數量巨大,質量各異,並且新奇軟體層出不窮。

3, 提供閱讀,工具和效率相關的軟體

個人時間記錄,手機微博,手機日曆,天氣,英漢詞典,這一類的軟體全部屬於第三類,這一類的軟體相對功能單一,目標明確,以提高效率為目的。

4, 專業軟體

Photoshop 就屬於一種典型的專業軟體,還有 AutoCAD 也屬於這一類,目前市場上有大量的專業軟體存在,而今天有很多的軟體需要移植到不同的平臺,比如手機的 Android 和 iOS。對了,順便說一句,Android 和 iOS 也是軟體。

5, 試驗性質的軟體

這一類的軟體,往往是一家企業或者一個組織,希望嘗試一種新的工作模式,或者需要嘗試一種新的產品形態,再或者為了進入某一個市場而專門開發的某一種軟體,這種軟體往往只有一個模糊的需求,開發人員很難拿到定義好的需求規範,在市場上只有少數人能夠接觸到這一類的軟體。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軟體,是無法隨便歸類的,比如說一個遊戲外掛,再比如一個政府單位需要對某些數據做一些篩選處理,不過總體來說,這些軟體也可以稱為應用軟體,簡單地說,能夠想像到的各種服務於我們日常生活的產品,都屬於軟體。

那麼軟體是怎麼來的呢?是那些長得像大猩猩的程式設計師們用一般人不認識的程序代碼一行一行寫出來的。可是,具體的流程是什麼樣的?

首先,需要有一個產品經理站出來,尋找需求並設計產品。先不用管什麼是產品經理,反正知道是一個經理,就行了。在做一個產品之前,有兩個人是少不了的,第一個是客戶,一個是產品經理。無論是客戶出錢做軟體,還是自己想做一個服務於別人的軟體(比如做一個聊天軟體給別人用),那你都需要尋找到客戶,也就是說客戶是使用軟體的人,如果一個軟體沒有人用,或者最初就不知道這個軟體要給誰用,那就沒啥意義了。

OK,現在我們知道產品經理要和客戶打交道,從客戶那裡了解需求,也就是知道客戶想要一個什麼樣的軟體。不過最大的問題來了:客戶以為自己知道什麼是需求,但其實客戶只能提出當前的問題,並不能夠了解當前的需求,他們誤以為自己面臨的問題就是需求,可是真正的需求是解決方案,也就是說產品經理需要引導客戶說出自己面臨的問題是什麼,並且幫助客戶尋找解決方案,然後把這一套的東西轉答給程式設計師。

也就是說,產品經理至少要做到:

  • 客戶啊,你的問題是啥,我來給你記下

  • 客戶啊,你的問題如何解決,咱們一起來商議

  • 客戶啊,看,這是文檔,這裡面寫了我們怎麼解決你面臨的問題,還有,還有,這東西要花不少錢啊,還有,你看這軟體是不是這些人來用?這軟體是不是分這麼幾個模塊?

  • 客戶啊,你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全部已經交給程式設計師了,那幫長得像 NBA 裡面的詹姆斯的背著雙肩包的人會幫你把軟體做好的

  • 你們這幫大猩猩,做的軟體有 bug,來來來,讓我告訴你,你的 Bug 在哪

  • 客戶啊,你看,我天天在你身邊,幫你解決問題,現在,你爽了吧?你還要什麼軟體,你說啊,你說啊。

當然啦,要服務於一個行業,首先需要的是了解這個行業的基礎知識。比如要幫淘寶賣家做軟體,那至少需要了解淘寶體系內的各種知識;再比如要為一個礦場開發軟體,那當然需要了解礦場是如何運作的,這就是做一行,愛一行,幹一行,通兩行。

那這樣軟體就做出來了?沒有,當然沒有,因為程式設計師拿到這些調研的需求,做出一個簡單的開發計劃以後,還有很重要的活需要做:精細定義產品。

程式設計師裡面總會出來一個老大,長相大多比較像 23 歲的詹姆斯,基本會長成這樣:

他會做出一付冷酷無情的態度說:你描述的需求不完整啊,你看,我們現在把開發分成了這麼幾個階段,第一步,我們要做一個用戶體系;第二步,我們要作一個消息系統,當然這個傢伙還有可能會說:我們根本不打算做軟體,我們喜歡看著編譯的過程,就是一片黑色的屏蔽上有綠色的字不斷滾動,就像這樣:

這時候,產品經理只需要知道,程式設計師已經進入了某種入定的狀態,他們需要的是:你告訴他們,客戶想要的一切細節,即使你不知道,你也要告訴程式設計師:乖,別擔心,我去幫你問那夥長得不酷的傢伙們。

這時候,產品經理需要去編寫一些用戶的用例說明,比如像這樣:

  • 用例開始

  • 用戶點擊登錄連結,打開登錄界面

  • 用戶輸入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同時輸入正確的驗證碼

  • 如果輸入正確,則讓用戶進入自己的個人控制中心,否則跳轉回登錄頁面

  • 如果用戶連續三次輸入了錯誤的密碼,請給出提示「對不起,您的人品已用光」

  • 當用戶成功登錄個人中心後,記錄下用戶的登錄時間和登錄 IP 地址

  • 用例結束

這些東西,就是程式設計師的精神鴉片,不用管為什麼,只要知道程式設計師看到這些,就會很激動地主動去寫代碼了,其他的事,無論是什麼,他們都不需要,唯一可能看到的是他們在這個用例下面加上評論:什麼玩意,客戶根本不需要這樣的東西,他們不懂。

當然,對於產品經理,看到這樣的評論,你只要回一句:」乖,別怕,我去和他們說「。

只要通過這樣的一個簡單的流程,大多數軟體就是可以做出來的,能否做得好還不好說,可是起碼能出來一個可以點來點去的東西,也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的東西。這就是軟體開發的一個縮影,雖然軟體開發比你想像得要複雜得多,可是產品經理總需要在這裡做很多很多工作,這就是我們要幹的活,也是我們的目標:做世界上最會做軟體的團隊。

原文出處:blog.slacker.im

相關焦點

  • 產品經理的福音?亞馬遜推出Honeycode,零代碼即可開發軟體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小舟、蛋醬、張倩程式設計師:產品經理,這個需求你自己實現吧。無代碼開發工具,能否最終改變程式設計師的工作方式?亞馬遜新出的這個開發環境在 Hackernews 上引發了熱議,但有些開發人員似乎並不買帳。他們認為,「學寫 Python、Java 這些語言其實並不是軟體開發業務中最難的部分,真正的難點其實在於精確地理解業務流程和需求。」
  • 產品經理如何理解/分析有效需求
    一、產品經理所要分析的需求到底是什麼?你所理解的需求是怎麼樣?腦子裡是不是馬上跳出一個老掉牙的福特汽車例子——用戶想要的是更快的馬,需求是更快的速度。不扯遠了,回到問題的本身,產品經理所要分析的需求到底是什麼?百度百科定義,需求(demand)是指人們在某一特定的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願意並且能夠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數量。為了更好地說明,我舉個場景例子——旅遊爬山。你在爬山返程下山,爬到半山腰,離山下還需要走3個小時。然後口渴想喝水,這時候你的需求是不是喝水解渴?
  • 產品經理是否需要懂資料庫
    產品經理是否需要懂資料庫?如果需要,那麼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學習?需要懂到什麼程度?產品經理確實應該懂些資料庫的知識。通過資料庫初步學習,能了解數據的存儲方式以及數據的獲取,便於與技術的溝通;絕大部分需求,從技術上實現上並不難,很多需求往往都是沒有存儲相關欄位數據,造成無法實現;在絕大部分創業公司,數據平臺開發不完善或壓根沒有,再加上項目比較多,開發可能沒太多時間給咱們拉數據,或者在急著要數據但是開發又騰不出時間來的時候,如果自己會進行資料庫查詢操作,真的會方便很多
  • AI產品經理的定義和分類
    按照俞軍老師的劃分,從消費品時代(1920s~1980s)到軟體時代(1970s~1990s),再到網際網路時代(1990s 至今),產品經理的側重點(核心價值)是不同的;相關探討,可見我的公眾號文章《AI產品經理的價值和未來 | 學習俞軍老師分享有感》。 個人認為,「2010s」可以算作產品經理AI時代的開始。
  • 職業要求的極左極右:軟體工程師忽視代碼能力,產品經理熟練SQL
    在當前中國網際網路職場,也出現了一些奇葩的要求,這些要求或者是極左、或者是極右:一方面,對有些工程師的要求,已經變為「代碼能力不重要」;一方面,對一些產品經理的要求,已經變成要求熟練SQL。這種網際網路職場的的要求,已經可以稱之為「奇葩」,它的本質上是沒有認清崗位能力的內核與外延,低估內核能力的重要性,高估外延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極左和極右。
  • 微信產品經理:我的產品之器——Sketch
    John的產品之器系列最近會持續更新,產品經理們可以繼續關注雷鋒網,或者移步其知乎。最近看知乎的時候發現了一篇很棒的文章,特地拿過來與大家分享,尤其推薦給產品經理或想成為產品經理的你。以下是原文:算上創業,我做產品差不多三年。我一直在問自己,做產品經理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
  • 產品經理的道(宏觀)術(中觀)法(微觀)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產品經理不經雕琢就做出來的產品肯定是不痛不癢,後期是靠營銷來補,營銷不行然後拿渠道補,渠道不行就拿促銷來補,以至於到最後一定是喝酒陪笑臉都賣不出去。好的食品產品經理一定是從很多方面來判定產品的:包裝,產品形態,產品色彩,氣味,口感、回味等等微觀細節給人的體驗感覺綜合來判定。所以,我一直沒有辦法突破自己現下的瓶頸。就目前的狀況,更多是偏向於「項目控制型」的產品經理,不屬於「產品體驗」型的產品經理。
  • 來聊聊職業產品經理的如何正確「翻譯用戶需求」?
    我們有一句話,產品經理要保護技術,不能讓技術直面需求的「迫害」,所以需要產品經理在其中作為一個「過濾器」。如果說獲取用戶需求是產品經理的第一個素質,那麼翻譯需求的能力就是產品經理第二個重要素質。歸納和推論的能力是產品經理在做需求翻譯時候的一個重要能力,比如三節課,我們希望構建一個學習社區,基於這個需求,我們需要把用戶關係打通,那我們就要分析用戶是輕社交還是重社交,是熟關係還是生關係,不同的定位會決定我們是用直接彼此認識還是通過某個渠道彼此認識的方式。最後,我們用了基於某個作業彼此發現的產品設計邏輯。
  • 產品經理的進階之路(2):如何搭建產品經理的知識體系?
    明確自己職業規劃我們需要在搭建知識體系之前明確自己職業規劃,才能夠去建立知識體系的框架,還記得剛進入產品經理這個行業時,看到的一張產品經理成長方向的圖,他分為了4條線:產品經理到產品專家(技術線),在這條線上,產品經理需要側重產品側知識體系,包括用戶本質訴求的洞察能力
  • 從技術角度剖析西安軟體公司軟體開發管理的短板
    在西安軟體開發行業打拼很多年了,一些心得寫下來和西安軟體公司的同行們分享。我在總結為什麼很多西安軟體公司總是生存艱難,一定程度上與軟體公司和老闆的定位業務能力很有關係,其次是軟體開發人員的原因也很多,我總結的經驗,主要是以軟體開發人員這方面為主。
  • 【開講啦】產品經理和程式設計師的那些「恩怨情仇」(附PPT下載)
    曾獲得盛大《2008Widget設計大賽》、淘寶《2011移動電商應用開發大賽》、創業邦《2011微創業計劃大賽》等眾多獎項 。產品經理和程式設計師的那些「恩怨情仇」相信大家讀聽過「五個程式設計師殺了兩個產品經理」的故事,雖然故事有點誇大,但卻反映了程式設計師和產品經理之間長久以來的「恩怨」。做為開發中的兩個關鍵角色,程式設計師和產品經理的衝突在哪裡呢?
  • 程式設計師「封爵之路」:工程師、架構師和項目經理有何區別?
    編者按:CTO、項目經理、軟體工程師……各種軟體開發相關的職位琳琅滿目,很多人並不清楚各個職位之間的共性和差異。需要清楚的是,國內的這些職位其實都是「舶來品」,大多是模仿矽谷技術企業而設立的。本文由外國專家撰寫,詳細分析了技術人員的職位職責和職業路徑。需要注意的是,本文針對的是國外的軟體開發行業,與國內環境略有不同。
  • 產品經理如何寫出一份「簡練」的PRD
    MRD的受眾主要是產品經理的上司、公司的產品運營和市場品牌部門,向他們說明產品在市場中的定位和打法,同時為自己的產品在同公司的眾多產品線中爭取更多的運營和市場資源傾斜。
  • 張亮麻辣燙是什麼意思 一起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張亮麻辣燙是什麼意思 一起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時間:2020-08-11 12:36   來源:燒荒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張亮麻辣燙是什麼意思 一起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最近因為中餐廳的事情張亮也是登上了熱搜為了幫趙麗穎發聲,那麼張亮麻辣燙也喜提了熱搜,這兩者有什麼關係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 硬體PM系列(二):硬體產品經理需要熟知的設計流程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總是需要多部門進行協作,硬體產品經理也是如此,上一篇我們講到了《硬體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核心素質》;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硬體產品經理需要熟知的一些設計流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硬體產品設計流程一般包括ID設計、結構設計、硬體設計、軟體設計等內容,涉及多部門協調溝通:本篇實例部分融入筆者負責過的一款指紋加密U盤產品,該款產品在ToB市場出貨量可觀,後期定位主打線上ToC市場,最後以失敗告終,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 物理上說的虛像到底是怎麼回事?
    虛像到底是怎麼回事?當你學習物理時,很可能會對虛像這個問題有疑問,總覺得沒有從根兒徹底理解虛像到底是怎麼回事。
  • 創業公司產品經理浮沉圖鑑
    到了公司,我的日常就是開大大小小的溝通會,和業務方溝通需求,和技術同步進度,其他的時間再做市場調研、競品分析、文檔輸出、業務評審、開發跟進等等——很多內容,很忙也很瑣碎。我們是做電商產品的,和業務方溝通需求會佔用很多時間,業務和我們的對話基本是:我這個功能什麼時候能上線啊?我要做的是……別人家誰誰誰,就這麼做的,你們呢?
  • 騰訊產品經理的要求
    (運營是有成本的,因此它要有極為明確的目標)3、網站提供服務的模式有產品貫穿,運營貫穿和相互貫穿。二、騰訊產品經理定義產品經理是產品的設計者、建造者、運營者,更是產品的第一個用戶,他需要1、進行市場調研,收集用戶需求;2、確定產品功能,制定產品規劃;3、負責或指導產品運營,並主持版本更新。
  • OPPO的工程師與產品經理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OPPO的工程師與產品經理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那麼在這13個月裡,OPPO的工程師與產品經理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一、「看到ID方案後很震驚」 這是Find X結構工程師看到設計稿後內心OS,他在這一行做了很多年,沒想到手機還能這麼做? 對於經驗豐富的OPPO結構工程師來說,Find X的結構設計理念可以說是「無人區」。
  • 華為軟體開發雲釋放莫比嗨客開發潛能
    「華為軟體開發雲一體化的代碼編輯、託管、編譯、部署、維護、任務的分配、OA功能令莫比嗨客印象深刻,而這些對於像莫比嗨客這樣一方面需要節省成本,另一方面又需要快速產出產品的小微企業會很有幫助,同時,對於強調創新和實用的高校教育也會很有益處,因此,華為軟體開發雲可以說是軟體領域貼心的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