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一句話,產品經理要保護技術,不能讓技術直面需求的「迫害」,所以需要產品經理在其中作為一個「過濾器」。如果說獲取用戶需求是產品經理的第一個素質,那麼翻譯需求的能力就是產品經理第二個重要素質。這個素質,包括講故事的能力、抽象能力、邏輯能力和文檔寫作能力。
(1)講故事的能力。就是把用戶的需求場景化,具體地講出用戶的需求,而不是泛泛地提出一些標籤或者概念。好的需求都是具體的需求。你不能說用戶有安全的需求、生理的需求、發展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我們說這樣的故事不性感,性感的故事應該是場景化、人物化和故事化的。
(2)抽象能力。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人滔滔不絕地講故事,講故事的能力很強,但無法從裡面抽象出核心的需求點,就像滴滴出行產品的核心需求,有人說在一線城市上下班的時候打車難,但更核心的是計程車效率低以及車輛供給不足,所以產品的需求應該轉移到怎樣幫助司機提升運營效率這個問題上。基於此才會設計出好產品。
(3)邏輯能力。歸納和推論的能力是產品經理在做需求翻譯時候的一個重要能力,比如三節課,我們希望構建一個學習社區,基於這個需求,我們需要把用戶關係打通,那我們就要分析用戶是輕社交還是重社交,是熟關係還是生關係,不同的定位會決定我們是用直接彼此認識還是通過某個渠道彼此認識的方式。最後,我們用了基於某個作業彼此發現的產品設計邏輯。
(4)文檔寫作能力。我們戲稱產品經理要有4大文檔做伴,所以寫作文檔的能力也很重要。不管是MRD、PRD,還是原型和流程,都需要我們把嘴上能說清楚的東西通過靜態的文字和圖片表達出來。其實,有很多產品經理嘴上是可以說得很清楚的,但寫起來就漏洞百出。在百度和阿里,我們的要求是,PRD(百度是MRD)裡的文字要和律師文書一樣,一旦研發按照你的PRD開發,出了問題,第一責任人就都是你了。那麼怎樣培養這個能力呢?多看經典PRD,然後模仿沒有第二種方法。
我們把MRD和PRD比喻成翻譯神器,很多人會問我到底PRD是怎麼寫的、什麼樣的格式、什麼樣的形態。作為一個過來人、有點兒行業經驗的人,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PRD是沒有固定形態和格式的,每個公司甚至每個開發團隊對於PRD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更不要說整個行業了。你可以在很多產品圖書裡看到PRD的寫作方法、樣式和規則,我告訴你那只是其中一種,如果你按照這個模板去做,會「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