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觀點|從翻譯到產品本地化,Airbnb語言經理的出海建議

2020-12-06 36氪

帶著觀點看商業。超級觀點,來自新商業踐行者的前沿觀察。

特約觀察員 | 葛仲君(前Airbnb語言經理,熊貓譯社創始人)

編輯 | 呂方

核心提示:

1.翻譯針對的是語言(language),而產品本地化則有狹義本地化和廣義本地化,針對的分別是區域設置(locale)以及更加廣泛的內容。

2.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本地化需求只有中大型跨國公司才會有,但所有產品要出海的公司都需要產品本地化。

3.產品本地化開發的核心部分(流程搭建、框架適配等等)只有自己才能做,其他公司無法代勞,外包本地化公司能做的只有最末端的內容翻譯、審校部分。

為什麼要做產品本地化

全球短租平臺Airbnb,從2015年8月開始真正發力中國業務。

開通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推出微信小程序,使用中國地圖供應商,遵循中國最新的營銷策略,讓中國房東和客人更方便地發布和搜索房源,在中國設置伺服器……

Airbnb在中國做的這些嘗試,都是為了充分利用源自中國市場的洞察,打造最適合中國用戶的產品和功能。簡而言之,就是儘可能做好產品本地化。

我在2017年加入Airbnb總部的本地化團隊,並擔任簡體中文語言經理,負責管理簡體中文和泰語內容本地化,以及Airbnb中國辦公室產品國際化(i18n)/本地化(l10n)工作流程。

我的同事們都是產品本地化/國際化、項目管理和各種語言方面的專家。而當2017年PayPal前全球化高級總監Salvatore Giammarresi加入Airbnb,並成為本地化業務負責人後,Airbnb整個本地化實踐經歷了一次徹底的變革。我有幸完整經歷了一家矽谷明星初創公司全球化業務的規劃和落地。

2017年Airbnb中國辦公室門口的世界地圖裝飾

我身處的Airbnb北京辦公室,擁有Airbnb在美國本土以外唯一一支編制完整的產品開發團隊。作為中國產品設計團隊的一員,我了解了產品開發的流程,以及國際化/本地化如何融入整個產品開發過程。

在Airbnb和Airbnb中國的這段經歷,讓我詳細了解到了本地化如何影響用戶體驗,以及科技公司內部本地化團隊如何與其他職能團隊開展協作。它也讓我進一步明白了產品本地化的真正意義:產品本地化遠遠不止(界面或內容)翻譯。

老實說,由於多年來基本上只為中國用戶開發產品,中國的許多科技公司在打造出海產品時,不甚明白翻譯和產品本地化之間的區別,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翻譯和產品本地化的區別

簡而言之,翻譯只是產品本地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二者之間的本質區別在於:翻譯針對的是語言(language),而產品本地化則有狹義本地化和廣義本地化,針對的分別是區域設置(locale)以及更加廣泛的內容。

什麼是翻譯(translation)

詞義: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words or text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針對對象:語言,即社會約定俗成的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

所以兩種不同語言之間的意思轉換就是翻譯,它的目的在於傳遞意思。這兩種語言可以是兩個國家的不同語言,也可以是同一國家內的不同方言,或者一種古代語言與一種現代語言。

在衡量好翻譯時,人們經常會提到清末啟蒙思想家嚴復說的「信、達、雅」,但這一標準更多地適用於文學翻譯。對於日常生活工作中用到的實用內容翻譯來說,能夠準確、流暢地傳遞原文的意思、風格,就是好的翻譯。

要想得到好的翻譯,做翻譯的人(譯者)要做到以下幾點(重要性分先後):

目標語言(target language)語感(即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好,知道什麼樣的句子/表達是好的/不好的,知道什麼樣的內容需要對應什麼樣的語言風格,寫作有邏輯,用詞豐富

源語言(source language)語感好,能分清句子(尤其是長句/複雜句)結構、拆分意群

善用工具,包括辭典、搜尋引擎、計算機輔助工具(CAT)等等,尋找最準確、最適合所譯內容的詞彙和表達

不做字對字的翻譯,譯文沒有翻譯腔,即在理解源語言文本所蘊含意思的基礎上,擺脫源語言的句子結構、表達習慣,靈活運用目標語言,準確恰當地表達原文含義

例子:

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書和古希臘文的羅塞塔石碑。Source: Wikimedia

甲骨文及其對應的漢字。Source: Wikimedia

聯合國文件的不同語言版本。Source: un.org

(狹義的)本地化(localization)

詞義:The process of making something local in character or restricting it to a particular place.

針對對象:區域設置(locale),這是一個計算機術語,意思是根據計算機(設備)用戶所使用的語言、所在國家、地區以及當地的文化傳統所定義的一個軟體運行時的語言環境——簡單地說,區域設置代表了某個地域內人們的語言習慣、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

所以在計算機以及網際網路產品領域,狹義的本地化是一個偏技術的概念,它代表了對區域設置的調整。由於區域設置包括了言符號、數字格式、日期時間格式、貨幣格式、紙張尺寸等等內容,因此計算機產品的本地化不僅包括了語言符號的改變(也就是翻譯),還包括了以上其他信息呈現方式的改變。

在翻譯層面,好的本地化意味著要把原文中包含的時間、日期、度量衡等信息準確地轉換成目標語言對應的格式;而在產品開發層面,則意味著要設置好產品所支持的區域設置所對應的各個參數(這個過程叫作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保證相應的設置能夠反映相關地域的語言習慣和文化傳統。

例子:

MacOS系統的區域與語言設置界面

(廣義的)本地化(localization)

詞義:Provide a product or service with the look and feel of being created specifically for the target audience, and to minimize or completely eliminate issues with local predispositions.

針對對象:與產品開發和企業運營相關的各個層面。

在進入全球化時代之後,隨著跨國企業的出現和網際網路的無國界特質,本地化的含義被進一步擴展,它不僅包括了狹義本地化技術層面的要求,還代表了在更多更細層面上的調整。

在產品開發層面,體現為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受眾定製不同的圖片、頁面布局/版塊、內容、功能,甚至專門開發針對某一國家或地區的產品。

在運營層面,體現為設立本地辦公室、招募由本地人員組成的團隊、採取適合本地市場的運營手段。

在法律層面,體現為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政策調整產品或運營乃至服務規則,以滿足合規要求。

例子:

Airbnb設立中國辦公室/創立中文品牌名/在中國支持支付寶付款等

蘋果公司在美國/日本主頁上的同一位置採用不同圖片,以及將中國iCloud運營劃歸雲上貴州等

翻譯公司和本地化公司的區別

翻譯公司顧名思義,業務一般只涉及到不同語種之間的內容翻譯,最多涉及到狹義本地化中翻譯層面的本地化,以及廣告語的創譯(transcreation)、視頻字幕翻譯添加轉制、多語言桌面排版(DTP)等等。

本地化公司則在翻譯公司業務的基礎上添加了應用/軟體/網站的本地化/SEO/ASO等服務,略有一些技術含量,但基本上還是做內容的翻譯,兼顧部分運營。

正如在上文「廣義本地化」部分所說,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本地化需求只有中大型跨國公司才會有,而且往往核心的部分(本地化團隊、本地化開發/運營)只有自己才能做,其他公司是無法代勞的。而一般能夠外包給翻譯公司/本地化公司的,往往也只有內容翻譯等整個流程中靠後的部分。

在中國流量紅利、人口紅利已經見頂的當下,中國科技公司出海謀求更大增長空間已經漸漸成為必然。遊戲、工具應用,To C、To B,無論哪個賽道,產品力都是最能對用戶產生影響的一環。而產品本地化質量的高低,則會直接決定一個產品給當地用戶的第一印象,乃至決定其成敗。

希望國內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意識到產品本地化的重要性,把它放到整個公司戰略層面考量,把本地化流程優化理念和實踐貫穿到產品開發的整個鏈條,打造出真正受當地用戶喜愛的「中國造」應用。

「超級觀點」欄目現發起「特約觀察員入駐」計劃,邀請各賽道的創業者、大公司業務線帶頭人等一線的商業踐行者,在這裡分享你的創業體悟、乾貨、方法論,你的行業洞察、趨勢判斷,期待能聽到來自最前沿的你的聲音。

相關焦點

  • 論壇:北美地區運營和本地化
    中美遊戲廠商探討,北美地區遊戲的研發,本地化,運營和資本合作。   >>>點擊進入178遊戲網chinajoy專題報導 海外市場的擴大,加劇國內廠商出海的熱情,而國內企業出口北美地區,直接面對當地的遊戲強企如Zynga等,這要求國內遊戲廠商不僅要在資金融資上要做好準備,還要提高遊戲產品的質量,以應對北美地區的競爭對手。 海外市場的獨特文化背景,加大了遊戲廠商出海的困難。
  • 網文出海「進化論」:從翻譯到原創
    Alemillach的故事,就是中國網文出海發展至今的一個縮影。早期,通過出售網絡小說版權,中國網文開始出海。隨著海外讀者對中國網文興趣日漸濃厚,中國公司開始將網文翻譯成當地語言,批量輸出至東南亞、歐美、日韓等國。現在,網文IP影視化引得海外觀眾追捧,中國網文正以一種更豐富的形式走向全球。
  • 手遊本地化翻譯,就這6點!
    在為遊戲選擇本地化語種前,不妨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a.通過圍繞這種語言的本地化,我的遊戲可能接觸多少新用戶?b.本地化後遊戲的投資回報率,以及盈利潛力如何?c.我的競爭對手為本地化做了哪些工作?我將怎樣打敗他們?
  • 中國高鐵出海遇阻:曾因將刮雨器譯成抹布丟訂單
    高鐵出海是國家實力的競爭,也是市場營銷的比拼。 儘管高鐵出海已成舉國共識,我國卻至今沒有一套完整的英文版中國高鐵標準規範,各家企業「出海」均是自行翻譯,無所依從。業內人士稱,公司曾因將刮雨器譯成抹布丟訂單。
  • 中國高鐵出口曾因翻譯錯誤丟訂單:刮雨器譯成抹布
    【產業·公司】高鐵出海   是國家實力的競爭,也是市場營銷的比拼  儘管高鐵出海已成舉國共識,我國卻至今沒有一套完整的英文版中國高鐵標準規範,各家企業「出海」均是自行翻譯,無所依從。「這個單很難,」張旻宇感慨道,「印度人有句諺語『孟買再不努力就被上海趕上了』,這句話代表了印度對中國與中國產品的印象,就算我們的技術更好,性價比更高,印度也更願意採用別的產品,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  許波認為,「軌道交通產業與普通產品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我們的客戶全是政府,實際上,不光是產品的競爭,背後還有國家實力與國家形象的競爭。
  • 機器翻譯應用價值凸顯 百度翻譯豐富產品矩陣助力企業智能化升級
    會上,武連峰講到,企業具備全球化信息能力非常重要。機器翻譯作為有效增強全球化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文本、圖片、語音、文檔的翻譯,在開拓海外市場、提升客戶體驗、獲取海外洞察、支持公司策略等應用場景下都將為企業賦能。IDC數據顯示,到2021年底,超過70%具有海外業務的中國企業將不同程度的採用機器翻譯,應用場景也將更為豐富。
  • 全球首個突破200種語言互譯的翻譯引擎 百度翻譯打破世界溝通壁壘
    會上,武連峰講到,企業具備全球化信息能力非常重要。機器翻譯作為有效增強全球化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文本、圖片、語音、文檔的翻譯,在開拓海外市場、提升客戶體驗、獲取海外洞察、支持公司策略等應用場景下都將為企業賦能。IDC數據顯示,到2021年底,超過70%具有海外業務的中國企業將不同程度的採用機器翻譯,應用場景也將更為豐富。
  • 如何成為一位高效的翻譯項目經理?上海貞奧國際翻譯公司告訴你答案!
    如今,生活與商業早已國際化,有翻譯需求的企業或個人越來越多,跨境電商翻譯更是成為了眾多翻譯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增量市場與存量市場時時都在重新整合與再分配,翻譯公司搶佔商機的首要就是翻譯質量,這也是客戶與翻譯公司永恆不變的一個焦點,那麼,誰決定了公司的翻譯質量?很明顯,不是譯員,而是項目經理。
  • 百度翻譯打造定製化翻譯服務、AI同傳等全產品矩陣 企業效率工具擔當
    會上,武連峰講到,企業具備全球化信息能力非常重要。機器翻譯作為有效增強全球化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文本、圖片、語音、文檔的翻譯,在開拓海外市場、提升客戶體驗、獲取海外洞察、支持公司策略等應用場景下都將為企業賦能。IDC數據顯示,到2021年底,超過70%具有海外業務的中國企業將不同程度的採用機器翻譯,應用場景也將更為豐富。
  • 「雲上曲率」以AI翻譯幫助遊戲開拓海外市場|遊戲創新專訪
    當中國廠商將遊戲質量打磨到了世界頂尖水平後,要想開拓更多的海外市場,遊戲內容本身與各國文化、民俗、社會環境等方面的「適配度」,則成為了廠商們研究的重點。「很多出海遊戲都在做『全球服』,那麼玩家之間該如何溝通?打個比方,你說一句『扎心了,老鐵』,我說一句『猴子去上路』,這時候隊內有一位來自英語國家的玩家,通過市面上任何一款常見的翻譯軟體,可能都難以理解這兩位玩家想表達的完整意思。」
  • 從開發到運營,華為應用市場AppGallery Connect全面賦能遊戲開發者
    行動裝置與行業技術不斷更迭,移動遊戲市場的浪潮持續升溫,國內遊戲從業者在面對無數行業新動態與新機遇的同時,仍有許多難題亟待解決:如何快速提升遊戲性能,如何實現遊戲快速獲量,出海產品如何才能快速實現 「本地化」?
  • 中國動漫「出海」東協
    近年來,中國動漫市場從成長期進入到快速發展的黃金期,漫畫、動畫、遊戲領域市場存量已超過500億美元。而中國動漫的」出海東協之旅」經歷了從漫畫到動畫再到電影的歷程。中國動漫」出海」:漫畫到動畫再到電影漫畫相對動畫、遊戲是成本最低,通常由工作室完成,更重要的是,漫畫依託手機軟體就能發布傳播,來自世界各地的讀者就都能下載瀏覽;同時,漫畫對網絡的要求相對較低,在東南亞一些網速相對較慢的地區,電子漫畫的優勢展露無遺——人們不需要耗費大量流量就能隨時在線觀看。
  • 本地化地獄:三位資深遊戲翻譯詳述他們最悲慘的項目
    這句19世紀的諺語意為「翻譯者即背叛者」,它意味著針對將一部作品從一種語言移至另一種的憂慮並不是最近才誕生的。(應景的是,這句話在原本的語言中可構成諧音雙關,但是在英語中就無法重現) 總而言之,翻譯是一門不完善的技藝。只是將文字從一種語言轉換至另一種就已經是個難題了,而真正的挑戰則是捕捉到言語意義的本質——這通常與特定的信念和經驗相關。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App體驗報告及改進建議
    由上圖可以看出,產品經理的搜索群體主要集中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且年齡20-39歲的用戶佔到群體總數的近9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是我國最大的產品經理交流,學習,分享的平臺,這款App的推出 ,既能夠在業界帶來更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又能幫助企業招聘到產品適合自己企業的產品經理,同時還能夠幫助個人用戶進行學習交流,提升自己的能力,成為職場達人。範圍層:
  • 社交產品出海:10億美金的機會與掘金指南
    如下圖所示,本文將圍繞重新認識社交/社區,社交出海,出海社交產品運營,社交出海在不同市場案例簡析四個細分話題進行探討。開發者市場藍海:是比較重要的紅利,主要體現在目標市場的主體產品是本地開發者還是海外開發者;有紅利的核心原因是本地化,包括用戶體驗還是產品生態的本地化。第三方開放平臺:巨頭產品的開放平臺在建立的早期都會有很多幫助第三方產品增長的有利功能或者漏洞,這些增長的案例一直在出現。
  • 來聊聊職業產品經理的如何正確「翻譯用戶需求」?
    我們有一句話,產品經理要保護技術,不能讓技術直面需求的「迫害」,所以需要產品經理在其中作為一個「過濾器」。如果說獲取用戶需求是產品經理的第一個素質,那麼翻譯需求的能力就是產品經理第二個重要素質。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人滔滔不絕地講故事,講故事的能力很強,但無法從裡面抽象出核心的需求點,就像滴滴出行產品的核心需求,有人說在一線城市上下班的時候打車難,但更核心的是計程車效率低以及車輛供給不足,所以產品的需求應該轉移到怎樣幫助司機提升運營效率這個問題上。基於此才會設計出好產品。(3)邏輯能力。
  • 多模態話語:翻譯不只是語言文字
    翻譯,作為溝通不同語言的橋梁,在人類的歷史進程和文化傳播過程中具有不可磨滅的意義,翻譯發展至今,已經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文字和字幕翻譯,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翻譯實現著從人工領域向機器領域的擴展,其中衍生出諸多的翻譯產品,例如翻譯軟體、翻譯機等,滿足人們在多種場景下的使用需求。
  • 產品經理的進階之路(2):如何搭建產品經理的知識體系?
    明確自己職業規劃我們需要在搭建知識體系之前明確自己職業規劃,才能夠去建立知識體系的框架,還記得剛進入產品經理這個行業時,看到的一張產品經理成長方向的圖,他分為了4條線:產品經理到產品專家(技術線),在這條線上,產品經理需要側重產品側知識體系,包括用戶本質訴求的洞察能力
  • 出海領航黃兆華:中企出海頂層邏輯——全球發展與本地融合的關係
    出海領航黃兆華:中企出海十大頂層邏輯——全球發展與本地融合的關係本文發表於2018年5月4日。作者:出海領航創始人、知名國際化業務實戰專家 黃兆華。1、從全球經濟一體化到區域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大勢難以被逆轉,但未來可能以不同的面貌和形態出現:區域經濟一體化也許將成為全球化的主要形態。
  •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出海,用英文配音還是原音?這個建議絕了
    近日,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官微先後發了兩則公告,宣布了電影即將出海的消息。目前暫定的兩個地點是北美和澳大利亞紐西蘭,兩則消息的信息源分別是WellGo北美電影發行和華人影業CMCPICTURE。關於電影在國外播放用哪種語言,該用配音還是原音呢?目前有網友給出了建議,原音+字幕組,這個建議真是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