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出海「進化論」:從翻譯到原創

2020-12-05 志象網

2017年,西班牙人Alemillach第一次接觸英文版的中國「網文」,一年後,他決定嘗試網文寫作。

Alemillach告訴志象網(The Passage),2017年,閱文集團的海外門戶起點國際(下稱「Webnovel」)App發布時,他開始在平臺上閱讀翻譯成英文的中國網文。後來,平臺推出Inkstone項目,鼓勵讀者創作原創小說,一周後,他決定要在平臺上寫連載小說。

「連續幾周,我的原創作品《最終願望系統(Last Wish System)》蟬聯平臺閱讀量第一。然後,在2018年4月16日,我收到了Webnovel工作人員的消息,問我願不願意和平臺籤約,讀完合同的那一刻,我就決定了。」 Alemillach說。

隨著作品更新,Alemillach和平臺讀者間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有一段時間,因為生病,沒有辦法走出家門上班,在家裡養病那段,我也在持續更新文章,知道有那麼多讀者在等著閱讀我的作品,如果停止更新,我會覺得對不起支持我的這些讀者。」

Alemillach之前從來沒有寫過小說,做著和寫作完全不相關的工作,他說,和一般作家相比,寫網絡小說的收入更「不穩定」,但是這份工作的報酬也遠遠高於做一份普通的工作。

「我馬上就要結束《最終願望系統(Last Wish System)》的更新,現在我正在創作這部作品的前傳,這個月就會開始在Webnovel上更新。網文寫作確實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一個非常好的改變。」他說。

Alemillach的故事,就是中國網文出海發展至今的一個縮影。早期,通過出售網絡小說版權,中國網文開始出海。隨著海外讀者對中國網文興趣日漸濃厚,中國公司開始將網文翻譯成當地語言,批量輸出至東南亞、歐美、日韓等國。現在,網文IP影視化引得海外觀眾追捧,中國網文正以一種更豐富的形式走向全球。

網文出海3.0時代

如果從海外讀者通過海外出版授權,接觸到中國網絡小說開始算起,距離中國網文首次出海已有十幾年的時間。

2000年初,國內網絡文學處在萌芽階段,起點中文網(即現在的閱文)就在這個時候創立。據艾瑞諮詢《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白皮書》,2004年,起點中文網開始向全世界出售網絡小說版權,海外讀者通過海外出版授權接觸到了中國網絡文學。開啟了網文出海早期時代。

不少海外讀者出於喜愛,開始自發翻譯中國網文,繼而傳播到更多受眾群體當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模式。在此推動下,2014年底,北美中國網文翻譯網站Wuxiaworld和Gravity Tales建站。2015年,掌閱開始布局海外市場,2017年5月,閱文推出了海外英文網站Webnovel。各個平臺開始規模化提供翻譯作品,海外讀者有了更加便捷的閱讀渠道。網文出海中期時代,作品的規模化翻譯是典型特徵。

僅停留在將中國網文翻譯階段,並不能體現網文出海的生命力。到了網文出海後期,平臺開始籤約海外原創作者。同時將中國網文IP改編的影視化作品輸出到海外。

具體來說,平臺開始嘗試本土化運營,培養本地原創作者,用當地語言進行創作,生產更符合本地受眾閱讀習慣的作品。一時間,平臺上增加了更多海外原創作品,也吸引了更多本地讀者。像Alemillach一樣,越來越多的海外作者通過中國平臺實現了作家夢,收穫了讀者的喜愛,通過讀者付費閱讀模式,更多的原創作者因此獲得了不菲的收入。

與此同時,在中國觀眾每周樂此不疲地等待著海外劇集更新時,海外觀眾也加入了追劇大軍,這些「催更」的海外觀眾,都在等待著中國電視劇的「熟肉」。

由唐七公子首發在晉江上的「三生三世系列」改編的《三生三世枕上書》,通過仙戀題材表達了東方情感,在騰訊視頻海外站WeTV,Rakuten Viki、Viu等海外發行平臺上線以來,引發海外觀眾的追劇熱潮,連續多周位居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視頻平臺周播量第一。由閱文IP改編的電視劇《扶搖》也在歐美主流視頻網站同步上線,並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電視臺播出。

而由網文IP改編的電視劇《陳情令》《慶餘年》《將夜2》除了收割了大批海外粉,也讓不少沒有讀過原著的劇迷翻出了小說,重新溫習劇中情節,讓網文原著再度翻紅。

除了以影視化形式直接輸出至海外,中國網文公司還選擇和海外公司展開合作,投資海外網文企業等方式,豐富了網文出海的形態。

2018年中旬,閱文旗下的作品《許你萬丈光芒好》向越南授權影視改編,由越南河內白明股份公司負責改編劇的拍攝製作。同年10月,閱文戰略投資了韓國網文企業Munpia,後者將作為起點國際進入韓國網文市場的渠道。

如今,中國網文出海不僅僅局限於文字,也逐漸拓展到有聲書、漫畫、遊戲、影視、手遊等形式,連尚文學CEO王小書認為,「網文出海將更受關注,無論是中文作品的翻譯和傳播,還是海外作者的培育,都將是2020年行業重點關注和布局的方向。」

同時,他認為,人工智慧行業和5G 的發展也將對網文行業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大數據、AI翻譯等技術將促進網文行業的有聲開發和海外傳播。而5G技術可以豐富移動文娛的形態,促進互動內容和自製內容的興起,特別是創作視頻內容,可能將會成為網文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網文公司出海「本地化「

在國內,像閱文、連尚、掌閱等規模較大的公司,出海早期大多選擇向海外公司出售作品版權,如今,培養本地創作者的出海模式逐漸成形。

但還有部分中國創業公司,選擇直接打入海外市場。例如Dreame,HiRead等平臺主要採用長篇連載的付費模式,其中,Dreame的App上線1年多時間,就衝到了歐美付費排行榜前列。

Dreame的主要市場集中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目前也在拓展東南亞、歐洲市場。Dreame的相關人士認為,作者生態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平臺在海外市場招募當地原創作者,收錄的所有作品都是原創小說。目前,平臺擁有3000多名原創作者,約有3萬本原創小說。

而像閱文、連尚、掌閱等公司在網文出海市場選擇上,大多以東南亞國家作為首站。網文出海公司商務負責人Ryan對志象網(The Passage)表示,從文化角度來說,大多中國公司選擇先進入東南亞市場,並且最初以翻譯中國網文作品的方式進入海外市場,要考慮當地讀者是否感興趣,東南亞國家作為首選,與其和中國文化具備一定的相似性不無關係。

作為一種初級的娛樂形式,網文內容是否貼近讀者的生活環境、歷史文化,與能否吸引到當地讀者有很大聯繫。掌閱海外事業部負責也曾表示,東南亞受中華文化影響較多,相對來說,東南亞讀者對中國網文作品更容易產生共鳴,當地讀者對言情類、歷史類的中國網文接受度都比較好。

另一位原網文出海從業者Brandon對志象網(The Passage)表示,從市場角度考慮,大公司進入海外發展中國家求量不求錢。這些國家的付費習慣一般,在有限情況下,中國企業不會投入很多內容成本,會綜合考慮看哪一種變現模式比較適合這個地區。從大公司的長遠布局來看,以東南亞市場為例,等這些市場成熟起來,再去收割創作和消費端。

但依靠文化相似性這套模式並非萬能。泰國紅山出版集團版權總監俞春華曾說,泰國讀者比較喜歡原創小說,有些書在中國可能很受歡迎,但到了泰國卻水土不服。現在,這也是許多中國網文出海公司在追趕的方向,找尋當地作者,創作原創網文。

在Ryan看來,翻譯作品打不過原創作品,海外國家網文的趨勢和流行風格是被原創作品引領出來的。翻譯作品割裂了作者和讀者的互動關係,割裂了兩者之間的經濟生態。

他說,「市場是跟著核心用戶走的,網文的核心用戶是作者,只有作者產生優質作品才能牽引著市場向前推進,而翻譯作品很難把當地作者、內容生態帶火起來。」

雖然有不少中國內容出海企業直接紮根海外,但與成熟的國內網文市場相比,海外網文市場仍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其中之一就體現在,海外原創作者不如中國市場充足。

這就需要讀者不斷刺激和激勵作者。Ryan稱,讀者和作者之間的互動,能夠給作者帶來靈感和寫作線索,可以說,好的網文是作者和頭部粉絲一起運作的結果;網文作者因此得到經濟收益,並且有收入作為激勵,是網文作者能不斷創作,並生產出頭部作品的關鍵。

而在市場選擇上,和先翻譯網文的大公司打法不同,在海外只做原創網文的公司,考慮的是哪個市場體量大,就先布局哪個市場。所以不少做原創作品的公司首選英語系國家,也是因為英語覆蓋範圍廣,人才多,用戶付費能力較強。

除了東南亞、歐美、日韓等市場外,大公司新近瞄準了非洲市場。作為娛樂方式的一種,閱讀佔用的成本極低,Ryan認為,從這個角度考慮,非洲市場還是有很大潛力。但在Brandon看來,大公司正試著切入處在發展初期階段的非洲市場,但對網文出海創業公司來說,現在還不到時機。

而網文出海大公司和深耕海外的創企,在海外原創內容生產這條路上早已狹路相逢。被問到兩者是否會在海外有一場競爭,Ryan說,「不像工具類的產品出海,內容間是不存在競爭的,永遠是自己和自己的競爭,文章寫的好不好和自身的生態有關。」

(文中Ryan、Brandon為化名)

作者:劉荻青

本文原創首發於志象網微信公眾號(ID:passagegroup)。

志象網,見證中國科技企業全球化之路。

相關焦點

  • 網文出海:海外粉絲超7000萬,網文翻譯成新興職業
    根據閱文集團發布的《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如今已有超過10萬外國作家開始網絡文學創作,原創作品超過16萬部,既有書寫奮鬥、熱血、努力等主題,也有浪漫愛情與科幻元素,中國網文的全球粉絲已超過7000萬人。
  • 起點國際出海徵文背後:海外原創網文超16萬部 但翻譯等仍存問題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網文平臺發起出海徵文 海外網文市場潛力凸顯證券時報記者 知藍幾年前,當國內網絡文學作品在海外吸引眾多粉絲的消息傳來,很多人才開始意識到,國內如火如荼的網絡文學作品,在海外也有市場。
  • 外國網文作者超10萬,閱文集團加速網文出海
    如果從最早東南亞國家被授權翻譯出版中國網文圖書算起,到2020年11月16日Almas Ilyas在上海獲得閱文頒發的最有潛力原創作家獎項時,中國網文出海至今已超過十年。更具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上公布的《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顯示,海外原創作者目前已經超過10萬人,創作的網絡文學作品超過16萬部。
  • 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翻譯規模擴大、原創全球開花、IP協同出海
    大會重磅發布《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呈現出全球文化交流背景下網絡文學的發展趨勢,並以引領網絡文學出海的閱文集團旗下起點國際為研究樣本,首次披露海外市場分析及用戶畫像。閱文集團國內作品出海規模。閱文集團供圖從網絡文學出海整體規模來看,截至2019年,中國國內向海外輸出網絡文學作品10000餘部,覆蓋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 網文出海:2019年海外市場規模達4.6億元,作品翻譯數量達3000餘部
    三大行業趨勢:翻譯規模擴大,原創全球開花,IP協同出海據艾瑞諮詢今年發布的另一份網絡文學報告——《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分析報告》(後簡稱《出海報告》)顯示,從網絡文學出海整體規模來看,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在海外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4.6億元。
  • 閱文利用AI翻譯網文出海 覆蓋英、西、日、韓等語種
    鳳凰網科技訊(作者/花子健)12月25日消息,閱文集團在旗下海外門戶起點國際上線30部AI翻譯網文作品。同時平臺上線「用戶修訂翻譯」功能,使用戶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對AI翻譯進行編輯修正,修訂信息將幫助翻譯模型不斷優化效果。閱文集團對 AI 模型進行集中性的「專項訓練」,既往優秀的譯本、經典網文原作、標準核心詞庫都是AI學習的語料。
  • 中國網文「破圈」「出海」,海外粉絲逾3000萬
    其中,雲集閱文集團等頭部企業的上海是網絡文學重鎮,也是網文「出海」主要推手之一。目前,新晉熱門網文正在實現國內外同步「圈粉」;同時人工翻譯和AI智能翻譯正在雙線加速國內網文的「出海」之路。  大量以「武俠」「玄幻」等有著中國文化烙印的網文何以「破圈」「出海」,十多位海外譯者和粉絲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發布:國內向海外已輸出1萬餘部網文作品
    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發布:國內向海外已輸出1萬餘部網文作品 2020-11-17 10:43:36 來源 : 北京商報
  • 網絡小說中的「金丹」該如何翻譯成英文?代表建議,網文出海急需...
    從去年開始,一股「網文出海」的熱潮悄然興起。據媒體報導,《全職高手》《盤龍》《凌天戰尊》等等原本流傳於國內網際網路上的網絡小說,正受到歐美國家讀者的熱烈追捧。 王曉東說,2016年末「起點中文網」與美國一家以翻譯中國網絡小說為主的網站Wuxiaworld(武俠世界)宣布合作,籤署十年翻譯和電子出版合作協議,初步達成20部作品的合作協議,試水中國網絡文學對外輸出的新模式。
  • 「中國網文熱」在全球持續升溫
    從網絡文學出海整體規模來看,截至2019年,國內向海外輸出網絡文學作品1萬餘部,覆蓋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網文平臺的海外用戶活躍度不斷上升,海外作者成為一股重要的創作力量。起點國際自2018年4月開放海外創作平臺以來,已吸引海外超10萬名創作者,創作出超16萬部網絡文學作品。
  • 網絡文學生態出海
    昨天,在上海舉行的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式上,以筆名JKSManga寫作的英國作者傑克·舍溫在接過「最受歡迎原創作品」獎時如是說。近年來,隨著中國網絡文學經翻譯走出國門,中國網文在海外的影響不斷擴大,正在實現國內外同步「圈粉」。其中,雲集閱文集團等頭部企業的上海是網絡文學重鎮,立足於上海開放的國際化土壤,成為網文「出海」主要推手之一。
  • 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下周開啟,「中國故事」加快出海
    本屆文學周將以「開放文學力量,網聚時代精彩」為主題,探討如何以網絡文學為載體,促進全球文化聯結和產業發展,締造全球原創網絡文學的新格局。從付費閱讀制度的確立,到IP孵化、網文出海,以及龍頭企業閱文集團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上海始終見證和推動著網文產業的蓬勃生長、開枝散葉。歷經20餘年的發展,以網絡文學為源頭的IP改編產業鏈逐漸豐滿和完善,網絡文學正迎來其發展的黃金時期。
  • 《慶餘年》發行五大洲 網絡文學生態出海
    昨天,在上海舉行的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式上,以筆名JKSManga寫作的英國作者傑克·舍溫在接過「最受歡迎原創作品」獎時如是說。近年來,隨著中國網絡文學經翻譯走出國門,中國網文在海外的影響不斷擴大,正在實現國內外同步「圈粉」。其中,雲集閱文集團等頭部企業的上海是網絡文學重鎮,立足於上海開放的國際化土壤,成為網文「出海」主要推手之一。
  • 「離經叛道藝術家」張贏羽 —— 中國原創科幻數字藝術出海先行者
    (本報導內容節選並翻譯自《倫敦日報》:科幻數字藝術家張贏羽個人藝術專訪)從「海歸插畫家」到「藝術出海創業者」「後疫情時代」藝術圈兒有一位來自中國的90後青年藝術家用他的
  • 全球網文,中國製造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2005年,外文出版授權的啟動,更揭開了網絡文學出海1.0時代的序幕。 到2017年,閱文集團推出了海外門戶——起點國際(Webnovel),主導網文經典的譯製輸出以及熱門作品的同步更新,網文出海正式進入2.0時代。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國內向海外輸出網絡文學作品10000餘部,覆蓋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 超級觀點|從翻譯到產品本地化,Airbnb語言經理的出海建議
    2.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本地化需求只有中大型跨國公司才會有,但所有產品要出海的公司都需要產品本地化。3.產品本地化開發的核心部分(流程搭建、框架適配等等)只有自己才能做,其他公司無法代勞,外包本地化公司能做的只有最末端的內容翻譯、審校部分。
  • 從達爾文到進化論
    去年帶孩子去了一次北京科技館,在科技館中看到了一隻龐然大物——恐龍化石,這是我們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到恐龍化石,之前只是在電視上或者是書上看到過,從未想過有一天會看到真正的恐龍化石。說起恐龍讓我想到的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從進化論的起源、發展、衍生,直到今天我們都無法確定,究竟是何時開始有的人類、何時有的生物。人類的起源到底是該相信進化論還是神創論呢?科學家與哲學家的PK一直持續至今,最後……誰將取得勝利呢?
  • 《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發布 10萬名海外作者創作逾16萬部...
    而從出海模式來看,翻譯出海佔比72%,直接出海佔比15.5%,改編出海佔比5.6%,其他佔比6.9%。  在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達數億,海外網絡文學用戶數量達數千萬的市場規模下,《白皮書》顯示,目前網絡文學出海主要呈三大趨勢:翻譯規模擴大,原創全球開花,以及IP協同出海。
  • 中國網絡小說「出海」記
    這是一個機器翻譯文的發布平臺,來自一個不甘等文又不願看劇透的軟體工程師LN,他既不懂中文,又沒有強大的英文編輯能力,想看點輕鬆網文放鬆自己,無奈翻譯大大更新太慢,而自己全身上下只有編程技術可以傍身。於是創辦了一個眾包平臺Lnmtl,讓所有和他一樣受等文之苦的人共同來完成翻譯。
  • 被誤讀的達爾文,進化論應該改名
    被功利主義曲解的進化論,達爾文的學說不該叫進化論,而應該叫演化論。達爾文現代漢語詞典的對進化是這麼說的:生物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進化的。到這裡也就不難理解,瑪雅文明之發達,何以一夜之間消失殆盡。恐龍稱霸地球的時候,環境一變化,就造成了恐龍的滅絕。地球歷史上那一次次物種大滅絕,都是自然篩選的結果。國人提到進化論,一般會來句: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