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產品經理:我的產品之器——Sketch

2020-12-08 雷鋒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按:本文作者John,微信產品經理。感謝覃超推薦過來與讀者們一同分享。John的產品之器系列最近會持續更新,產品經理們可以繼續關注雷鋒網,或者移步其知乎。

最近看知乎的時候發現了一篇很棒的文章,特地拿過來與大家分享,尤其推薦給產品經理或想成為產品經理的你。

以下是原文:

算上創業,我做產品差不多三年。我一直在問自己,做產品經理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甚至在一次內部交流會上,我也問過小龍這個問題。很多人覺得做產品很輕鬆,寫個文檔,提個需求給設計和開發,然後扯皮,「產品經理不需要硬技能」,「不會寫代碼就去做產品」,「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我覺得不是這樣的,不然這三年來我應該過的很輕鬆才對。我每天都焦慮,沒有好的想法焦慮,碰到技術問題焦慮,業務數據不上漲焦慮,如果沒有「做一個偉大產品」的理想,我應該早就放棄了。做產品,一點都不輕鬆。但「焦慮」並不是一個產品經理的特質,想辦法解決問題,用好的辦法解決才是。

產品的每一個階段都要解決大量問題。需求分析階段,我們搞清楚了為什麼要做這個需求。下一個階段就是把想法變成讓用戶(包括老闆)實際可體驗的東西,即產品原型。產品原型並不是直接上手 Sketch,畫完給老闆看。我的最佳實踐是產品原型有三個子階段:

你需要在桌面上,攤開一張紙,用一支筆,去構思你的產品。這裡輸出的線框圖是給自己的,所以你盡情揮灑,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

有了紙上原型,這個產品的雛形已經在你心中,現在,打開 Sketch把產品的「最終形態」畫出來,不要太在意用色,不必面面俱到。這個階段配合Sketch Mirror,可以邊畫邊給其他人看,聽取其他人的反饋;

動態原型工具太多,我也基本都嘗試過,最終選擇了 Craft,這個還在內測中的工具。動態原型並不是必須的,但是動態原型更接近實際產品體驗,為什麼不再進一步呢。

紙上原型

紙上原型最大的特點就是極速,不用在意字體,顏色等細節,只需要構思整個產品的大致形態。紙上原型最佳實踐:

第一步:列印模版

從A4模版選擇一個合適的硬體機型,比如iPhone 6,單面列印出來。

第二步:不斷探索產品形態,輸出線框圖

合理利用這一面紙。空白區域可以對線框圖做標註,背面可以用文字來梳理產品架構。

因為不能涉及公司業務,這裡我以 iMessage 為例。

靜態原型

我用 Sketch 已經兩年多了,從 3.0 版本開始就把 Sketch 列為主力設計工具。對於「產品經理要不要懂設計」,我的理解是不僅要懂,而且要精。和設計師不同,產品經理的設計稿偏向於思考用設計解決問題,而不是視覺傳達。


第一步:選擇 Sketch 模版

開始一個項目前,從模版創建一個項目。在前一篇文章「產品之器・Ulysses」中提到過,我很討厭重複工作,所以對 Sketch 我也有自己做的模版,包含 iOS 標準控制項,還有微信裡用到的氣泡等控制項,加上 Style Guideline,常用圖標等。


    

第二步:創建 Pages

對於不同版本,很多人通過不同的 Sketch 文件名來區分,比如 xxx-v1,xxx-v2。這樣做有個壞處,一個項目分散在不同的文件中。我是通過不同 Pages 來進行文件版本控制,每一個版本裡面包含了完整方案。

第三步:在Artboard裡設計

在Artboard裡面設計每一個界面,在設計的過程中同步使用 Mirror,實時在手機裡看效果。每設計完成一個版本,拿給同事看,聽聽他們的反饋,從反饋中提取可改進的地方進行優化。最終得到一份基本完整的 Sketch 文件。

一些奇技淫巧

1. 如何快速上手 Sketch?

入門 Sketch 最好方法是系統截屏,把 iOS 系統裡面每一個原生 App 自己畫一遍,每個圖標自己畫一遍,邊畫邊琢磨蘋果的設計師是怎麼解決問題的。這裡推薦一些其他快速入門的教程:

2. 常用的 Sketch 的模版庫有哪些?

模版能夠減少很多「重複發明輪子」,這裡提供一些好用的模版

3. 怎麼做自己的 Sketch 模版?

好的模版雖然能夠滿足基本需求,但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打造自己的設計模版必不可少。一個自己的設計模版以下部分必不可少:

  • UI Bars. 包括 Navigation Bars, Search Bars, Status Bars, Tab Bars, Toolbars等;

  • UI Views. Action Sheets, Activity Views, Alerts, Collections, Image Views, Maps, Pages, Popovers, Scroll Views, Split Views, Tables, Text Views, Web Views等;

  • UI Controls. Buttons, Edit Menus, Labels, Page Controls, Pickers, Progress Indicators, Refresh Content Controls, Segmented Controls, Sliders, Steppers, Switches, Text Fields等;

  • Icons. 包含App Icon,系統常用 Icon等;

  • Sytle Guidelines. 包括 Colors, Typography等。

4. 常用 Sketch 插件有哪些?

Sketch 強大之處在於能夠使用第三方插件,這極大提升了生產力,甚至你可以自己寫插件提高效率。我常用的插件包括:

  • Content Generator. 通過快捷鍵能夠填充頭像等;

  • Measure. 用來給其他人做標註用;

  • Craft. Invision 出品的強大的 Sketch 插件,包含 Library, Photos, Type, Duplicate, Prototype 這五個部分,其中 Prototype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動態原型工具。

動態原型

上一節輸出的靜態原型,已經能夠讓我們進入到產品的下一個階段。作為錦上添花的動態原型,能夠更直觀讓用戶體驗。動態原型工具市面上一大把,Origami, Pixate, Framer, Keynote, 甚至 Xcode,每一個工具我都用過一段時間,最終,我選擇了 Craft 作為動態原型設計工具。

                    

做動態原型的一個原則是:快速。如果在這個階段浪費太多時間,得不償失。Craft 就是能夠直接在 Sketch 軟體裡面進行動態原型設計的工具。

Craft 最佳實踐:

第一步:在 Sketch 裡面設計

設置初始界面,定義不同界面之間的跳轉,Craft 也提供了基本的輸入狀態等。

第二步:使用 Invision App 體驗

在 Sketch 裡面做好基本的頁面跳轉和動態效果之後,可以使用 Invision App 進行預覽。如果需要呈現在 Keynote 上面可以使用 Mac 系統提供的 QuickTime Player 進行錄屏。

以上,我們把一個想法變成了一個可體驗的動態原型。

雷鋒網註:本文轉載請務必聯繫授權並保留作者完整信息,有興趣可關注John的知乎

這裡推薦下覃超小魔王,他有一個好玩的公號,講述矽谷和技術背後的故事:覃超帝國興亡史,有興趣的童鞋也可以移步其知乎專欄:覃超帝國興亡史-跨越美利堅之路。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產品經理與用戶的關係,是我懂你
    | 王雅鑫封面設計 & 責編 | 詩蘊內容來源:2019年10月19-20日,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學院主辦的 2019產品經理大會·上海站 會議中,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總經理陳妍進行了題為 「懂用戶——騰訊產品的基本態度和技能」 的精彩分享。
  • 產品經理之「不可能三角形」定律
    除此之外,看完此文你還可以得到兩個更具負能量的結論:產品經理本身是自己職業生涯的掘墓人。產品經理存在一個不可能三角形定理:高薪、高職位和高產出,三者不可能同時滿足。請確認自己是否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膽小的產品經理慎讀,如有意外,本文概不負責。一、產品經理的三張牌先看一段並非虛構的對話:「你在做什麼?」「我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
  • 產品經理之熵減思維
    假期閒來無事翻閱了華為內部學習郵件《華為之熵,光明之矢》,文章系統闡述了任正非思想中的「熵減」理論,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理論,華為將熱力學理論引入到公司治理系統,作為公司運作和管理的一個獨特思想。筆者讀完之後受益匪淺,回首自己的工作經歷和感悟,筆者覺得產品經理更需要熵減思維。那麼熵減思維是什麼?
  • AI產品經理的定義和分類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hanniman」,作者 hanniman。36氪經授權轉載。 1927年,美國寶潔公司出現了第一名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從那以後,在越來越多的行業,「產品經理」這個職位都得到了推廣和應用。
  • 產品經理底層內核之——熵減思維
    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熱力學、流體力學這些基礎學科專業課好像已經被我忘光了。直到吳軍老師的《數學之美》,以及一些類似的文章給了我啟發,讓我重新思考了基礎學科中的理論對實際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熵減思維便是我從熱力學中得到的啟發。
  • 產品經理要訣 | 聯想能力是產品經理向上發展的關鍵之一
    但一個產品負責人必須能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否則只能永遠跟在競爭對手後面。因此聯想能力是產品經理向上發展的關鍵之一。雞湯系列繼續獻上,雖然說是雞湯,真正領悟的人還是很少。愛看的人可能比實例少,但不同階段的人看起來可能有不同的味道,每一個字都是我最近一年才得出來的。下面正文。產品經理的第三條要訣是聯想。
  • 商業產品經理的發展路徑-虎嗅網
    大家好,我是陳剛,算是職人社的老朋友了。三年前,我曾在職人社發表過一篇《解密商業產品經理:讓他們去改變世界,我們來賺錢》的文章。那篇文章發表後,有很多想從事或正從事商業產品經理一職的人找我聊。今天我就從之前和上百人的對話裡, 總結出做商業產品經理這個職業,未來會有哪些可能性。在和別人聊這個話題時,被問到最多的兩個問題就是:第一,如何成為一個商業產品經理,第二就是商業產品經理的發展路徑有哪些。所以我今天的分享也就圍繞著這兩點展開。
  • 作為產品經理,不應只知道往產品backlog增加新功能
    《作為產品經理,不應只知道往產品backlog增加新功能》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和產品經理老吳聊聊乾貨(二)本文用語及出發點基於為廣大客戶提供專業意見
  • 產品經理知識體系之產品運營(四)
    產品經理知識體系根據產品全生命周期共分為五個階段:idea管理、需求管理、精益產品設計、產品研發、產品運營。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四篇:產品運營。在大公司裡,產品運營是獨立於產品經理的職位與團隊,但是作為產品經理,對於運營的事情還是要有所了解。同時,在國內網際網路行業中也逐漸在流行一個綜合產品、運營、市場的團隊,這個團隊叫做:增長黑客。一個產品從idea到需求、到產品設計再到開發團隊的研發,終於!產品要「出生「了!
  • 產品經理的進階之路(2):如何搭建產品經理的知識體系?
    在上一期發布搭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後,後臺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問題,今天我們就詳細來說說產品經理的知識體系有哪些內容。每一個產品經理,應該都需要根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划去收集資料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明確自己職業規劃我們需要在搭建知識體系之前明確自己職業規劃,才能夠去建立知識體系的框架,還記得剛進入產品經理這個行業時,看到的一張產品經理成長方向的圖,他分為了4條線:產品經理到產品專家(技術線),在這條線上,產品經理需要側重產品側知識體系,包括用戶本質訴求的洞察能力
  • 見過多位頂尖產品經理,總結成為頂尖PM的金字塔模型
    和業界不少頂尖的產品團隊負責人溝通產品策略的經歷,讓我接觸了從to B 到to C,涵蓋金融、社交、新聞、到人工智慧等多個行業;到各大頂尖的網際網路產品團隊,從阿里、網易、到頭條等不同公司文化和產品思維下成長的產品。而我相對獨立的身份,也有了和行業內產品經理不同的的視角來思考這個崗位。
  • 產品經理如何定義產品 ?這裡有2條路徑
    針對兩個市場的用戶,公司在布局產品線的時候,就會出現所謂的品牌款產品和走量款產品。品牌款產品用於宣傳,走量款產品用於盈利,也可以了理解為概念設計與量產設計的區別。在界定好市場和用戶之後,我們開始說一說產品經理策劃產品的兩條生命線如何去解讀:產品經理定義產品的第一條路徑:產品設計角度
  • 給產品經理的一封信——6個維度自我提升
    編輯導語:在任何崗位上,抓住一切機會進行自我提升是很重要的一個行為,對於產品經理崗位來說也不例外。具體怎麼做?本文作者依據自身工作實踐中的所思所想,分享了自己對於產品經理自我成長的幾點看法,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每年都會做一個自我的總結,在去年的總結是《一位產品經理的野蠻生長》。今年正好在寫給團隊小夥伴的一封信,索性以這個來作為今年新的開啟吧。
  • 大咖直播 | 餓了麼產品專家:3年經驗的產品經理為什麼還不好找工作?
    報名方式: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ID:woshipm)後臺回復「起點學院」2017.5.18(周四)20:30準時直播都說3年是個坎,很多產品經理工作了3年之後,就觀望著準備跳槽。原本信心滿滿,然而簡歷投出卻總是石沉大海,3年經驗的產品經理為什麼還不好找工作?不妨先想想,3年工作經驗,你的優勢在哪裡?作為產品經理,首先你需要有弱化團隊資源短板的能力。整個團隊不擅長的東西,不要在產品中過於強化。比如專車產品神州和滴滴打仗時,神州的資源短板就是在融資方面遠小於滴滴,打價格戰的能力比滴滴弱。
  • Refresh:刷新產品經理的新機會
    進而,錨定目標、拆解任務找到那個能幫你敲開們的第一人,將自己視為一款產品持續打磨價值能力。完成一次與的匹配。維度三:哪些問題值得解決?畢業三年,入學產品經理大學3年有餘。一直以來,我堅持了幾件小事:寫作、學習、思考、積累。
  • 軟體開發和產品經理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使用的電腦安裝了 Windows 作業系統,那麼 Windows 就是一個軟體,你手機上安裝了一個微信,那麼微信就是軟體,你去購買火車票,登錄 12306 網站,那麼 12306 就是一個軟體,甚至你無聊了,想用陌陌找幾個小夥伴,或者打開電驢在精神層次上與倉老師做一次溝通,那麼這些都是軟體,甚至你在百度網盤下載一個盜版電影,百度網盤也是軟體。那麼,為什麼要開發軟體?
  • 關於AI學習方法的思考——產品經理入門人工智慧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hanniman"(ID:hanniman),作者: howie;36氪經授權發布。現在AI越來越熱門,很多產品經理都想抓住這個機會窗口,進入AI領域成為AI產品經理。也許你經歷過了媒體上各種AI遠景的洗腦、趨勢文章的衝擊以及技術文章的打擊,現在的你,是不是發現自己已經完全蒙圈了?
  • 三年產品經理的轉正述職報告
    關於數據方面的工作呢,產品經理的一個側重點,我覺得應該是首先想辦法建立數據視圖,然後對數據進行分析,進而確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對於C端產品典型的數據視圖為用戶畫像,而對於B端產品,我理解的數據視圖應該是業務數據模型的建立。
  • 產品經理必備技能:定義數據指標
    數據分析是產品經理的一項基本技能,然而每次想好好學習下,資源不是7天精通Excel就是20天進階SQL,甚至於Python必知必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確實沒錯,但工具需要思維來指揮。而數據指標的定義,是培養數據思維要闖的第一道關。作為一隻數據小白,分享一點定義數據指標的心得,有問題老鐵們請斧正。1、激活,如何定義一個激活?
  • 會是誰最後幹掉了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這個行業還會存在多久呢?誰又會代替產品經理這個崗位?本文作者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並且找到了一些產品經理不被替代的理由。只有這樣,產品經理才可以從容進化,無懼未來。產品經理距離「物種滅絕」還有多久?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比話題更沉重的,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