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雕塑遭斬首,難道發現美洲大陸也有錯?

2021-01-20 中國國家歷史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哥倫布被「斬首」,更像是一個行為意向,是怒懟種族歧視行為的顯化。

  

2020年6月9日夜,波士頓的哥倫布雕像迎來了被「斬首」的命運,這是繼里奇蒙哥倫布雕像被毀壞之後,哥倫布第二次遭抗議者破壞的雕像。

 

 

這塊石頭自己也沒想明白,曾被雕刻成偉大的航海家而受人簇擁,如今卻要以被「斬首」的殘忍方式為其殉道。

 

如果石頭會說話,恐怕也要忍不住朝天大吼一聲:「石頭何其無辜啊?!」

 

石頭顯然無辜,但哥倫布是否無辜呢?

 


我們從小到大所接觸的教科書中,對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一般都是這樣描寫的:「從公元1492年開始,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三次西航,他到達了現在美洲的巴哈馬群島,以為到了印度,就把自己發現的島嶼稱為西印度群島,並把那裡的土著居民叫印第安人,意即印度人……」

 

哥倫布真是那個發現美洲大陸的第一人嗎?

 

也許,比哥倫布早了快100年的鄭和,會跳出來大喊了一聲:「我不同意!」


據史料記載,公元1405年到1433年間,鄭和七下西洋時,曾到達過美洲。許多專家學者從留存到現在的文物中發現了很多蛛絲馬跡。

 

例如在2006年,北京和倫敦的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同時展出了一張1763年繪製的附註有永樂16年(1418年)字樣的中國航海地圖。該地圖詳細的繪製了美洲、歐洲、非洲的輪廓,並對澳洲土著人、美洲土著人的外貌特徵有詳細的描述,這也算為鄭和曾到訪過美洲大陸,提供了證據支持。

 

鄭和七下西洋路線圖(1405~1433年)

 

除了來自明王朝的鄭和,冰島的古代歷史上,也曾記載過到訪美洲大陸的信息。其中被公認的歐洲第一人,是一位叫做萊夫·埃裡克松的航海家。

 

這個航海家曾在公元1000年左右到達過美洲,還將自己的見聞寫進了《文蘭旅行記》一書中。正因為如此,1964年,美國總統林登·詹森宣布將10月9日為「萊夫·埃裡克松日」,以紀念這位踏上北美領土的第一個歐洲人。

 

但這兩位都只是短暫的路過了美洲,並沒有給這片大陸帶來什麼實質性的變化,直到公元1492年,哥倫布踏上了美洲大陸,這片廣袤的還未經開墾的土地,才終於引起了歐洲人的注目。

 

有時候歷史就是這樣,時機和運氣缺一不可。

 

當年哥倫布帶著尋找財富的使命去航海,他要找到《馬可·波羅遊記》中的那個「黃金遍地、香料盈野」的東方國家,並把那裡的黃金和珠寶帶回西班牙。

 

當時如果他向東行進,陸上會遇到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很有可能還沒走出地中海,人就被喀嚓了,且當時的東西方貿易被牢牢地控制在威尼斯商人和馬穆魯克人手中。馬穆魯克何許人?這可是當年能跟戰無不勝的蒙古大軍硬碰硬的狠角色,當年蒙古大軍為什麼打到埃及就戛然而止了?就是因為馬穆魯克人頑強的抵抗。所以要從這個狠角色的眼皮子底下開闢新的貿易路線,是根本不可能的。

 

馬穆魯克騎兵

 

而向東的海上航行,則需要繞道葡萄牙控制的好望角。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可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那才叫真正的相愛相殺。從公元861年到公元1143年,兩國經歷了300多年的戰爭,直到1494年,也就是哥倫布航海回到西班牙後的第二年,雙方才共同籤訂了《託爾德西利亞斯條約》,重新劃分了雙方的國界。對於葡萄牙而言:你要開拓你的貿易航線,還想從我這裡走?牙給你打掉了!

 

所以,東進的方案是行不通的,哥倫布唯一的選擇只能是一路向西,去徵服廣闊的大西洋。

 

為什麼前面說時機很重要,因為這時恰好「地圓說」開始盛行,哥倫布本人又對此深信不疑,西班牙王室也想在東西方貿易上爭取主動權,擺脫地中海和印度洋周邊勢力的牽制。

 

所以,雙方一拍即合,我出錢你出力,西班牙王室對哥倫布說:去吧,向西出發吧!去給我開闢一條新的航線出來!

 

於是,在1492年8月,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哥倫布帶著87名水手,揮別岸上前來送行的王室和親友,駕著三艘大帆船,浩浩蕩蕩向西進發了。

 

哥倫布往返大西洋路線圖

 

可是在海上「漂蕩」的日子,並不像《馬可·波羅遊記》裡短短幾行描述性文字這麼簡單,哥倫布和船員們在海上整整漂了兩個月!這兩個月裡,他們沒有航海圖,沒有新鮮的水和食物,最重要的是沒有明確的目標!就好像將你扔進黑暗中,四周什麼都沒有,但卻告訴你只管往前走,一定會走到出口。可想而知,這種沒有方向感的絕望有多強烈!船員們開始崩潰,大家都想返航,哥倫布也快撐不住了,心想:你們返航了就返航了,頂多沒掙到錢。可我就不一樣了,我身上還背著「債」呢!就這麼空手回去了,西班牙王室還不得扒了我的皮?

 

所以,儘管漫無目的,儘管希望渺茫,儘管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哥倫布仍然咬著牙命令船員前進。

 

好在,偉人之所以能被歷史記住,努力和運氣都是分不開的。船隊在哥倫布的帶領下,歷時兩個月,終於在1492年10月12日,到達了美洲巴哈馬群島的華特林島!一切來之不易,哥倫布激動地將這個島命名為「聖薩爾瓦多(Salvador)」,也就是「神聖的救世主」的意思。

 

 

 

哥倫布的發現,讓與其他大陸「失聯」已久的美洲大陸,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歐洲人將這裡視為新的黃金場,他們迫切的想要在這裡找到傳說已久的寶藏,由此給這裡帶來了血腥鎮壓以及瘟疫。而其中,美洲三大古文明之一的阿茲特克文明的消亡,最讓人痛心。

 

那是血腥一晚,在阿茲特克人當時的統治者蒙特祖瑪二世死掉的那天夜裡,貪婪的西班牙侵略者趁著朦朧夜色,想要帶著搶奪來的黃金偷跑,誰知卻被印第安人發現。緊接著印第安人的小船迅速包圍了這些西班牙人,雙方陷入混戰,西班牙人因為已經得到了想要的黃金,自然不願戀戰,只想著快速脫身,於是選擇跳船逃走。正可謂「全則必缺,極則必反」,他們忘記了自己身上還帶著大量黃金,最終,正是他們心心念念的黃金要他們命,大部分落水者因為身體太沉葬身水底,永生永世與黃金長眠。

 

阿茲特克金字塔

 

儘管哥倫布曾在1503年的《致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書》中表示:陛下可以統治此間(指殖民地)。……人們可在這裡獲得黃金……但我認為陛下最好不採用擄掠的方式取得黃金。如若採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則誹謗和污衊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黃金便會萬無一失地源源進入陛下的財庫中。

 

但對於歐洲的殖民者而言,美洲大陸上的原住民根本不配得到他們假惺惺的友好,單刀直入的燒殺搶掠才是他們的本性。於是,作為美洲三大文明最後一粒火種的阿茲特克文明,在1521年被西班牙毀滅殆盡。

 

在這之後,西班牙軍隊很快就如白蟻過境一般,在美洲大陸上迅速築起一個又一個像蟻巢一樣的殖民地,美洲大陸上的原住民們失去了「桃花源」,也失去了尊嚴。

 

北美大陸殖民時代殖民地劃分圖

 

 

 

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指引西班牙侵略者們來這裡掠奪資源和財富,同時也開啟了歐洲的大航海時代。此後,海上「強盜」英國接棒登場,開始了他們的血腥殖民之路。

 

眾所周知,美國的前身是英國在北美建立的13個殖民地,而這些殖民地中屬維吉尼亞歷史最為久遠,因為它是英國在北美大陸建立的第一個殖民據點。

 

對於這一殖民據點的建立,還有一段可笑的歷史。

 

北美大陸自發現以來,一直被當做歐洲列強的後花園,這幫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他們不光來去自如,還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隨意畫圈,想瓜分哪個就瓜分哪個,根本無視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印第安人。

 

對於當時的英國而言,一面眼饞西班牙在北美大陸獲得的無數金銀礦產,一面又想緩解國內日益嚴重的人口和土地方面的壓力。還有一方面是因為伊莉莎白一世上臺後進行了宗教改革,打破了教皇對英國的控制,從而使得英國被歐洲其他國家孤立。

 

伊莉莎白一世

 

為了打破這種僵局,尋求更多的利益,伊莉莎白一世決定採納大臣博爾特·雷利爵士的建議,跟隨西班牙的腳步,殖民北美!

 

笑話來了,為了所謂的「合法性」,伊莉莎白一世竟然給雷利爵士籤訂了一份土地授權書,讓雷利爵士能夠合法的在美洲大陸建立起英國人的新家園……你憑什麼授權?按照先來後到原則,這片土地也是先來殖民的西班牙說了算吧?那西班牙又憑什麼說了算?這片土地原住民明明就是印第安人啊……

 

總而言之,雷利爵士就拿著這份「合法」的土地授權書,委派了100多人的探險隊,由約翰·懷特帶隊,一起到美洲大陸尋找新家園。這一行一共117人,90名男性,17名女性,10名孩童,於「神聖之年」1587年出發,到達羅阿諾克島,在這裡建立起了英國人在美洲的最早的臨時殖民據點。

 

懷特帶領的這一百多人,雖然最後都不知所蹤,但他們卻成了英國殖民美洲的開拓者。此後,無數英國人選擇到北美淘金,直到1607年詹姆士頓的建立,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殖民據點才算正式建立,這一據點也成為了日後美國成立的基礎。

 

 

 

1607 年5 月,殖民者的船隊歷經千難萬險終於駛進了位於北美洲中部東岸的切薩皮克灣,在今維吉尼亞州東南部的一個沼澤地半島登陸。一開始,殖民者們按照命令,選擇了一處小島定居下來,並用當時英國國王的名字命名為詹姆士頓。

 

小島的一角與大陸相連,三面環海,起碼保證了殖民者能夠在危急時刻駕船逃跑。到底也知道自己是去別人家搶劫,如何跑路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就連詹姆士頓附近的土壤能否耕種都成了次要條件。這個被他們首選保命的地方,確實不適合活命。詹姆士頓附近的土壤貧瘠,啥也種不出來;不僅如此,島上還缺淡水,在沒水沒糧的情況下,殖民者們只能求助當地人。

 

最初的詹姆士頓

 

維吉尼亞當地居住著印第安人波哈坦族,這些當地人便被聘請到島上,教這些歐洲紳士如何耕地種植。但好景不長,當地人的友好並沒有換來對方的真心,第一批在詹姆士頓安營紮寨下來的英國人回到英國後,又帶來了更多的英國殖民者。

還記得當初英女王派人到北美大陸的目的嗎?——建立一個新的大英帝國。

 

激增的人口導致土地緊缺,英國殖民者漸漸露出猙獰的獠牙,開始反撲印第安部落。在印第安人本來的文化裡,認為土地是共享的公產,人們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這讓本來就是來蠶食土地的英國人很沒面子,於是,大不列顛島上的英國紳士們,背信棄義,徹底淪為貪婪的劊子手,拿起槍炮對準了曾對他們無比友好的印第安人。第一槍打響後,印第安人的厄運就此降臨……

 

 

 

需要注意的是,歐洲殖民者們,包括之後建立起來的美國,對印第安人的政策都是——滅絕政策。

 

可能這些披著文明外衣的強盜們,也知道自己在美洲這片土地上「名不正,言不順」,而讓歷史閉嘴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失敗者徹底消失,於是這些殖民者們開始了一茬又一茬的屠殺行動。

 

印第安女人

 

這裡舉兩個最典型的政策「頭皮政策」和「野牛政策」。

 

獵頭皮本是印第安人的傳統,我們將北美大陸上的原住民統稱為印第安人,實際上,印第安人也分不同的部落,部落與部落之間時常進行吞併戰爭。在部分印第安部落的信仰文化裡,人的頭皮能夠依附靈魂,將戰敗者的頭皮割下來,他的靈魂將無法復仇。

 

殖民者們繼承了印第安文化中的野蠻文明。18世紀,這幫殖民者們公然叫囂頭皮價格,根據馬克思的《資本論》中介紹:1703年,每剝一張印第安人的頭蓋皮和捕獲一個紅種人,會給賞金40鎊,到了1720年,每張頭蓋皮的賞金上升到了100鎊。英國議會裡的紳士們,頂著禮帽,捏著山羊鬍慢悠悠地說道:「殺戮和剝頭蓋皮是『上帝和自然賦予它的手段』。」

 

這輕飄飄的一句話,帶給印第安人是無窮無盡的災難。據統計,殖民時期約有1300萬印第安人被殺,巴西地區大約有1000萬印第安人被殺。這些西方殖民者對於印第安人的屠殺更像是在大草原上隨意獵殺羚羊一般,充斥著高級文明對低級文明的不屑,充滿了種族的自大和張狂。

 

如果你以為「文明」的美國在建國後,印第安人的生活就能夠得到保障了,那就更大錯特錯了。

 

印第安人的噩夢,才只是個開始,其後的滅族行動,更加陰險和歹毒。

 

18世紀末,美國政府通過《印第安人遷移法案》,規定東部的印第安人要全部遷往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為他們劃定的保留地中去,實行種族隔離和迫害。這些「印第安人保留地」絕大部分是偏僻貧瘠的山地或沙漠地帶。

 

印第安部落騎士

 

不僅如此,美國人還通過減少印第安人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來遏制印第安人的發展。美國西部曾是野牛的棲息地,這些野牛則是北印第安人中蘇族人的主要食物來源,野牛的皮也會用來製作衣服等生活必需品。殖民者們為了限制印第安人的聚居地,開始瘋狂捕殺野牛,企圖從各方面對印第安人進行控制,缺少食物的印第安人,只能依靠當時的白人政府提供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過活。

 

但是印第安人乖乖等待「馴化」並沒有讓這些殖民者們滿足,他們依舊加緊對印第安人的迫害,美國一名陸軍將領曾經記述了他管轄地區的對於印第安人的暴力情況:「自1862年以來,在我的轄區裡至少有八百名男女和兒童慘遭殺害,其被害情況令人髮指。男人通常被剝去頭皮,肢體分離,他們的生殖器被兇手割下,放在他們嘴裡。婦女被暴徒強姦,有時多達五六十次,然後被殺害,她們的頭皮被兇手剝下,陰道裡被插入棍棒,有的在她們死之前,有的在她們死之後。」

 

哥倫布帶著殖民者的野心而來,給美洲大陸帶來了戰爭和侵略,開啟了印第安人的厄運。隨之源源不斷而來的殖民者們在美洲大陸上幹盡了種族歧視的勾當,這種踏著別人血淚的狂歡,浸滿了資本家的高傲和假惺惺的文明。

 

印第安騎士

 

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對於印第安人而言,就是一場災難。而同樣遭受殖民統治以及種族歧視的黑人,在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殺」後,憤怒地將哥倫布「斬首」,更像是一個行為意向,是怒懟種族歧視行為的顯化,借物寓意來表達他們內心積壓已久的悲傷。至於美國黑人的反抗,究竟會如何發展,尚有待於進一步的觀察。

 

《中國國家歷史》郵局徵訂套裝(徵訂代碼:28-474)正在火熱進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擁有全年裝!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並不得用於微信外平臺


長按識別二維碼,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美洲大陸發現者」哥倫布雕像被「斬首」
    作者 | 愛扎大▲波士頓一座公園裡的哥倫布雕像遭抗議者破壞(圖源:Getty)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大規模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仍在繼續,本周,美國各地的抗議者們開始拆毀和破壞「美洲大陸發現者」克里斯多福
  • 不是哥倫布發現了美洲,而是美洲人發現了哥倫布,為何?
    眾所周知:美洲大陸是由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在15世紀的時候發現的,但這僅僅是對於其它洲而言,對於美洲自身來說,最早發現它的,則是幾萬年前的印第安人。事實上,哥倫布也不認為他發現了美洲大陸,在他死前,他一直堅信自己達到的是亞洲東部。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哥倫布夢想著能到達心目中遍地是黃金的中國和印度,但他誤打誤撞到了美洲,美洲印第安人發現了哥倫布,原來他走迷了路。
  • 美國黑人為何討厭哥倫布,毀掉他的雕像?哥倫布是怎樣發現美洲的
    【美國黑人騷亂為何破壞哥倫布雕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有什麼影響?】近日,美國各地因為黑人被警察跪死事件,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騷亂活動,前兩天抗議者們開始拆毀和破壞了美洲新大陸發現者裡克斯託弗·哥倫布的雕像。據報導,作為抗議活動的一部分,哥倫布在波士頓的雕像被抗議者「斬首」。
  • 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意義
    與當初資助哥倫布的資金相比,其回報是呈指數級加倍的。 從世界文明發展進程來看,哥倫布發現美洲促成了全球物種大交換。 原先美洲是沒有大型馴化動物的,殖民者帶去了馬、牛、羊等等。
  • 美洲大陸或許不是哥倫布最早發現的,最早發現那裡的應該是中國人
    或許有一天,哥倫布最早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說法也會被更改。眾所周知,是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大多數歷史教科書中,都是這樣記載哥倫布和美洲大陸的故事的:1492年8月3日,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哥倫布率領三艘大船前往東方,雖然沒有找到王室期盼的黃金,卻意外地發現了美洲大陸,成為發現新大陸第一個歐洲人。
  • 為什麼說是維京人發現的美洲大陸,而不是哥倫布發現的美洲大陸?
    他們子孫後代,一直走到了現在南美洲的最南端,這些美洲人民,從外貌上看跟咱們亞洲人有點像,頭髮都是黑長直,膚色都是典型黃種人的膚色,而且,剛生下來都是在屁股那塊有一些小小的青色的胎記,但是研究發現,咱們跟美洲人民的血型分布差異很大,所以到底有沒有這親戚關係,還是一個學術上的疑案,話說美洲人民開始一代還在美洲大陸的各個地方分散居住,後來地球變暖海平面升高,想回到歐亞大陸也回不去了
  • 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在美洲大陸的人是不可能吃到雞肉的
    在新舊大陸的人類相互隔絕上萬年之後,這則新聞被公認為證明了重新開啟新舊大陸交流的是東方而非西方。是在智利海岸進行家禽交易的玻里尼西亞人為雙方搭建起了逾越天塹的橋梁,而不是那些被衝上巴哈馬海灘的西班牙水手。
  • 哥倫布是發現美洲新大陸後,成為世界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義大利航海家,先後4次出海遠航發現了美洲大陸,開闢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證明了大地球形說的正確性。促進了舊大陸與新大陸的聯繫。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約1451~1506),Christopher Columbus ( Kristóbal Kolón)生於義大利熱那亞,卒於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Valladolid。
  • 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全憑會忽悠?
    而這一切還要感謝一個人,他就是第一位開創全球化時代的航海家哥倫布。 沒錯,就是這個看上去好像有點斜視的微胖中年人。 而正是此次西航,讓哥倫布踏上了美洲大陸,成了享譽世界的西洋英豪! 所以,永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全力以赴,這就是哥倫布成功的關鍵!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這事兒也要在乎,那事兒也要在乎。
  •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遭質疑,英國學者找出證據:發現者是中國人
    有網友問:美洲大陸到底是誰先發現的?根據傳統的說法,航海家哥倫布是發現美洲大陸的第一人,為此作為哥倫布的家鄉,西班牙每過10年都會舉辦一場哥倫布紀念會。在1992年的時候,哥倫布的祖國西班牙聯合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聯名要求聯合國舉辦一場盛大的哥倫布紀念會,以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
  • 哥倫布是出於什麼動機發現了美洲大陸?是為了人類、國家還是自己
    哥倫布是因為發現了美洲的大陸,所以被載入史冊的。這位航海家於一四五一年出生在歐洲最古老的航海業中心——熱那亞,以後一直在那裡長成大人。他雖出生於紡織世家,卻對航海感到極大興趣,青少年時代經常在地中海中參加短程航行。
  • 到底是誰第一個發現了美洲大陸?肯定不是教科書裡的哥倫布!
    在我們的教科書上,一般都會寫著「1492年,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第一個踏上了美洲大陸,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美洲的人」,而這種說法顯然是不準確的。那麼,是誰第一個發現了美洲?該地圖詳細的繪製了美洲、歐洲、非洲的輪廓,並對澳洲土著人、美洲土著人的外貌特徵有詳細的描述。基於這些證據,很多人堅信鄭和比哥倫布更早發現了美洲。不過關於這方面的證據並不充分,而在鄭和之前也早有人到達過美洲。
  • 美各地哥倫布雕塑被毀壞,紐約州長稱其是義大利裔美國人的遺產
    延伸閱讀:深夜,哥倫布雕像被斬首!對西方來說,哥倫布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凡人物。在美國,設有專門的哥倫布日(Columbus Day),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闢了歷史新紀元。在美國不少城市,都豎立有哥倫布的雕像。但黑人被跪殺後,情況正在發生微妙變化。6月9日,一個憤怒之夜,在美國北部的波士頓,一座哥倫布的雕像被斬首了。
  • 地理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哥倫布是如何發現美洲新大陸的!
    今天我們第一站將要去看一看當年哥倫布是如何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如果你曾經在沙灘上玩耍過,你一定會發現,當你每次踩在軟軟的沙灘上的時候,就會留下一個清晰的小腳印!爸爸會把你抱起來,然後指著沙灘上的一排小腳印說,看這是誰的小腳丫,你一定會哈哈大笑,覺得自己非常有能耐。
  • 哥倫布發現美洲是一個誤會?哥倫布為何決定率領船隊遠航探險呢?
    眾所周知,哥倫布在經歷了遠洋航行後到達了一個當時意義上的新大陸——美洲,即使哥倫布並非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探險家,可他的這次航行卻是首次將新大陸與舊大陸聯繫了起來。
  •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但最早發現北美大陸的卻另有其人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這個觀點被全世界的歷史書所承認。但最新的證據顯示,北歐的海盜可能先於哥倫布很早就到達過美洲。當然,真正向全世界介紹新大陸的是哥倫布,正是他的不懈努力,才真正促成了新世界的建匯。
  • 發現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也是美洲文明的開拓者
    發現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也是美洲文明的開拓者到底是誰最先發現了美洲?長期以來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打開美洲發現史,我們常常看到「美洲最初是由哥倫布發現的」,這是已經寫進世界探險史中的內容,這個結論也有問題嗎?是的,這只是西方關於世界的「發現史」,並不是全球認同的發現史。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說,美洲是美洲人發現的。這樣的答案當然最接近真實。哥倫布所見到的美洲印第安人,並不是土生土長的,他們的祖先是從遙遠的地方遷移而來的。美洲大陸並不是他們的形成和演化的故鄉。
  • 石紀元解析:維京海盜是美洲大陸最早發現者?比哥倫布要早500年
    維京海盜是美洲大陸最早的發現者千空團隊為什麼會選擇維京海盜成為此次航行的參照案例,原因很簡單,主要是因為維京海盜曾經在沒有先進的航海工具——指南針的情況下,曾經成功到達美洲大陸,甚至比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要早上500多年!
  • 哥倫布廣場位於卡斯蒂利亞大街,廣場上有哥倫布紀念碑和雕像
    凡是到西班牙馬德裡的人,都要去哥倫布廣場看一看,瞻仰著名航海家哥倫布的紀念碑,去參觀廣場對面的哥倫布蠟人博物館,去看看廣場下面多姿多彩的馬德裡文化中心。哥倫布廣場位於卡斯蒂利亞大街,廣場上有哥倫布紀念碑和雕像,碑下面的街上並列著兩座巨大的船形噴水池,每個噴水池都噴出三組粗大的水柱,猶如哥倫布率領的三條帆船乘風破浪向大西洋彼岸挺進。廣場上屹立著高大的美洲新大陸發現者探險家哥倫布(1451~ 1506)的雕像。
  • 中國人和哥倫布誰先發現美洲?《山海經》:看看地球的背面
    誰最早發現了美洲?我們所學的西方視角下的歷史和地理教科書告訴我們是義大利人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命令探索未知世界,並於 1492 年發現 美洲, 這幾乎成了盡人皆知的「 常識」。但是,哥倫布真的是「發現美洲」麼?又是誰最早記錄了美洲的山川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