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密碼3》:義之所在,是人生前進的動力

2021-01-08 紫荷悅讀

宋太祖趙匡胤當年為避免後唐五代軍人政變危局,重文抑武,百餘年間,各處軍士頹廢勢態盡顯。

《密碼3》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兵鬥圖,汴京五絕之「鬥絕」梁興粉墨登場,因一場誤殺進入局中。

在這個故事裡,有貪婪和罪惡,有仇恨和謀劃,然而其中最溫暖的力量,是義之所在。

01希望,是人生的曙光

故事的開篇,怪怪連連。

城裡城外上千口井,一夜之間冒黑水;金明池爭標,池面忽然冒出數百黑骷髏,又迅即化成黑煙消失;東郊一座軍糧倉出現鬼搬糧,眾目睽睽下,一百個糧垛糧食不知所蹤……

街巷中,出現了專擄小兒的食人魔,三百多個幼兒離奇失蹤,三百多家原本平靜的生活被打破。

身為母親的女子抗起尋子的重任。他們團結起來,一起去尋找失蹤的孩子。其中最堅強的要數丁豆娘。

連續幾個月尋找無果後,眾人紛紛退出,只有她、莊夫人等幾個人堅持了下來。哪兒有線索就往哪兒跑;吃不下,硬塞到吐也要吃;隻身一人,去兇案現場尋找線索……

支撐她熬過這段絕境的,唯有希望!

遭了多少白眼,受了多少罪,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信孩子還活著,相信孩子會回來。這一點點希望,讓她有了尋找的勇氣,和活下去的勇氣。

孩子贊兒最終尋回來了,可惜她的丈夫不堪忍受煎熬,上吊自殺了,再也不能陪伴她和孩子。

無常,本是人生的常態;希望,才是苦難的救贖。

在任何時候,都不放棄希望,終有一天,你會迎來光明。

02貪婪,終將失去一切

一張假契據,竟引出4條人命。這裡有被踐踏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更多的是欲望。

工匠雷安一生視錢如命。一天他在餐館裡喝酒,突然身體燃燒起來,迅速化成了灰。事情的真相還沒搞清楚,接著他的兒子雷炮死了,鄰居王哈兒和雷安女兒雷珠娘的前夫曹廚子先後被人勒死,雷炮的同事付九也在家中被毒死。

這一連環死人案,死因皆因為貪婪。雷炮想獨吞父親財產,既不讓已離婚的妹妹回家去住,還把她介紹給同為廂軍的付九,自己升轉為禁軍後又想反悔,引起付九不滿,結果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王哈兒、曹廚子、付九幾個人既想得財又想得人,二者不可兼得時,他們不約而同選擇了財。其實,他們爭搶的存款契據,不過是雷珠娘為了試探他們而做的一張假契據,根本沒有那筆財產。他們的一個選擇卻把自己推向死亡深淵。

金錢從來不會讓人迷失,讓人迷失的,是人與生俱來的貪慾。貪婪,是人性醜惡的一面。它讓人的心靈永遠在欲望裡徘徊,無休無止。貪婪讓人在欲望裡迷失本心,喪失底線。

貪婪的人,終將失去一切。

03義之所在,是人生前進的動力

梁興,十八般武藝中,弓馬嫻熟,拳腳槍棒樣樣精通,尤善相撲,不論在禁軍中,或是京城相撲社,幾年來無人敵手,人稱「鬥絕」。

北宋兵制等級森嚴,梁興位於兵制中最低的三級兵卒。17歲當兵,哪怕武藝高強,卻因為人耿直,血氣方剛,再加上頂頭上司一直壓制,他當兵近十年沒有得到升級。

後來還是在義兄楚瀾託人引薦下,才轉到禁軍殿前司當了一名教頭。楚瀾有恩於他,他心存感激。

清明那天,梁興被人引誘,跳上客船,誤殺蔣淨。事後又遭人跟蹤、毒殺等,一連串變故之後,梁興仍能堅持下去不退縮,知道自己該幹什麼。當朋友勸告他別查下去時,他也沒有放棄,置生死於度外。

蔣衝初到汴京城就受到別人的威脅,他卻想法留了下來,身入虎穴,一探究竟。他們入局的原因,皆一個「義」字。

誰在生命受到威脅時不會害怕呢?他們不過是社會最底層人,也彷徨過、無助過,但只要認定了,便只管去做,不為其他,只為當為。

這義字,為人所獨有,它勝過了生,也比生更複雜。當然,義有真有假,有值得與值不得之分。

如摩尼教徒盛力被梁興抓住後,為了不受凌辱,為了不洩露秘密,服毒自盡,為自己心中之義而死,捨生取義,我們應為他鼓掌;但他們夜襲民宅、殺害無辜,擄奪孩子,行陰狠卑劣之舉,又不配談義。

大善人楚瀾慷慨大方,常年救濟窮困,為他贏得為人重情的好名聲,是為「義」。另一面,楚瀾答救蔣淨於病困,視為義,只不過是假意有恩於他,行謀殺之實,實為「不義」。

蔣淨為了報恩,甘心亡命天涯,而丟了性命,這樣的義又有所不值。當我看到他寫在帕子上的 「十年學武,一刀報恩。千裡護嫂,甘心亡命」幾個字時,忍不住為他難過和不甘。甘願亡命天涯,是不是就甘心喪命呢?即使心甘,又值不值得呢?

「義之所在,身雖死,無憾悔」,人生在世,當知「義」為何物,知義之所在,事不避難,義不逃責,見義勇為,應做則做。如此,方能挺起脊梁,問心無愧。

04

十萬石軍糧、三百多個孩子,安然找回,梁興心裡並沒有多少喜悅,相反,他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

《憶王孫》曰:人情似紙怕經年,世事如風慣暖寒。唯有英雄片語間,重如山。只恨蒼天妒情歡。

楚瀾、施有良、甄輝他都視為摯友,然而這些人出於各種緣由,欺瞞背叛了他,而一開始與他有過節的石守威,相反未做出危害他的事。他仍能選擇相信這個世界,熱愛這個世界。

在一個動蕩的大歷史背景下,個人太渺小,個人的命運被大浪潮所裹挾著,身不由已的人實在太多。能守住初心、看得透的又有幾人?

無論生活多難,都要懷抱希望;即使浮華無限,也要牢守本心。正因有了人心之弱、人心之狹、人心之私,才能襯託人心之強,人心之寬,人心之宏。

人生千裡萬裡路,何如踩實這一步。他大踏步向前走去。客船上消失的兩個人是誰?去了哪裡?又是誰為他設局,設局的目的是什麼?這一切都等著梁興去發現。

相關焦點

  • 《清明上河圖密碼》:5米靜止畫卷842個動態人生,下筆如有神
    直接在快遞面前拆包,如果有問題直接拒收,包裹打開,6本整整齊齊的《清明上河圖密碼》一字排開,我趕緊裝好包裹準備遛。快遞說:「你一個女孩喜歡看這種文言古書?」我傻笑著搬著「磚塊」走了,內心把自己鄙視了千百次,好好的工具書不看,給自己挖個大坑,就這6塊磚頭,看你啃到什麼時候?回到家,連拆書的動力都減少了許多,每一本都那麼厚實,作者你也太實在了吧。
  • 《清明上河圖》最高機密 閱後即焚
    十多年前,冶文彪到開封旅遊,偶然見到《清明上河圖》摹本,遂被深深吸引,這神奇的緣分,讓後來的冶文彪潛心十年,研究畫卷和宋史。他前5年,查閱五六千萬字的資料;後10年,先花3年構思搭建思路,再用7年寫作,最終完成6本歷史推理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系列。
  • 《清明上河圖密碼》:被還原的824個人,他們正經歷著這樣的生活
    張擇端的一幅《清明上河圖》更是道盡了都城汴京的盛世繁華:熙熙攘攘的行人,隨處可見的酒樓飯館,鱗次櫛比的商鋪。比起現代的集市也是相差不了多少。我不懂畫,但是喜歡看清明上河圖,為此還買了幅清明上河圖的十字繡。現在,最喜歡跟兒子一起就著牆上的這幅十字繡跟孩子玩猜猜猜遊戲:這個人是誰,他在這裡幹嘛,他將要往哪去,徹底地讓想像飛一下。
  •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不過在當今社會,真的有人把畫「復活」了,不是隨便哪張畫,他「復活」的可是我國國寶級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今天要說的這本書,就是一本以「清明上河圖」為構思腳本,歷經八年才創作出的中國大型原創懸疑推理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
  • 品讀|歷史圖像的揭秘 評金匠博士新作《遮蔽的真實:從<清明上河圖>...
    作者藉助新的研究手段,剖析了《清明上河圖》創作的背後政治意圖,認為《清明上河圖》所描繪並非我們以往所認知的是北宋宋徽宗時期汴梁城市清明時節的場景,而是宋神宗治下王安石變法時期京都汴梁城外十數裡清明坊草市的場景。這個歷史的場景匯集了大量直接指向「熙寧新法」對於北宋社會形態改變的圖像符號。
  • 《清明上河圖密碼6》:人生不過如此,生命誠可貴,且行且珍惜
    看完整部書覺得清明上河圖已經印刻在腦子裡了,而畫中人也成為了現實中存在的一個個大宋子民,為了各自的利益忙碌著。在前五部中雖然也破了一些案件,但是依然留有謎題,比如:第一部中就留下了「是誰告訴簡莊應天府梁侍郎家地址的?」、「『紫衣客』是誰,為何要安排這麼多人假扮他,刺殺他?」、「範樓內的無頭屍是誰,何故被殺?」、「『劍子』郎繁為何要上船刺殺『紫衣客』?」等謎團。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活動來源:  《清明上河圖》教育活動是一節美術欣賞課。該欣賞活動主要是通過引導幼兒欣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使幼兒了解、認識祖國經典繪畫的博大精深。從而激發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其目的是把「清明上河圖』』作為古代藝術及文化啟蒙的種子播灑在幼兒心中,為幼兒今後的成長鋪路。
  • 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隱藏的殺局:暗藏24具屍體,還有間諜藏身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主題並不是清明盛世,連清明節都不是。因為我們在畫面當中根本找不任何表現清明節各種習俗的痕跡,不管是掃墓、踏青還是野餐。這張畫裡也完全沒有謳歌盛世繁華,粉飾太平的意圖。名畫背後的秘密都在這本國產懸疑巔峰之作《清明上河圖密碼》中本書作者冶文彪從構思到完成《清明上河圖密碼》系列作品,用了十五年的時間,這期間他閱讀了3000萬字的宋史典籍,近400萬字的《全宋詞》,細讀60位名家詞集,活脫脫成了書齋裡的宋朝人,只為解讀"清明上河圖"背後的824個人姓名和故事,打造《
  • 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是啥意思?4種意見專家爭執不休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1101年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畫,現在屬於國寶級文物,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如果一提起《清明上河圖》的「清明」二字,大家恐怕首先就會想到的是清明節,這個時節要去祖先墳前掃墓,天氣也應該是陰雨紛紛的樣子。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奇蹟出現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風俗畫卷,作者張擇端是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開封府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將在新加坡展出
    新華網新加坡8月31日電(記者 陳濟朋)新加坡一家公司8月31日宣布,被譽為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鎮館之寶」的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以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為藍本,由水晶石數字科技公司耗時兩年完成,將原作放大30倍,投影在高6米、長約110米的巨幅屏幕上。畫面日夜交替,人物多達千人,從農人、轎夫、河工到商人、僧侶和說書人,生動展現了北宋京城開封的繁華盛景。這部作品也是上海世博會最具人氣的展出項目,吸引了觀眾900多萬人次。
  • 潮流版的《清明上河圖》出現!
    《清明上河圖》絕對是各位耳熟能詳額中國名畫,尤其是伴隨而來的則是重要的歷史及藝術價值。不過能想像得到潮流版的《清明上河圖》。近日一位香港藝術家將潮流版的《清明上河圖》變現了,可以看到的是,目前流出的細節照片相當驚人,坦白講確實要跪著看完。
  • 成都花費巨額資金,仿造清明上河圖古鎮,卻是人跡罕至!
    旅遊需要「佛系」,千萬不要刻意計算你去了哪裡,看了什麼,花費多少,而是要放下腳步享受大自然的風情萬種,品味人生百態,從而真正體驗到什麼是旅遊。隨著大家的經濟發展,現在的旅遊業越來越發達了,國內的觀光景點也越來越多了,本來經濟就不發達的地方很多,旅遊刺激了很多遊客。
  • 《清明上河圖》全卷長5米,最精華的是哪一段?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留傳至今的北宋風俗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於當之無愧的國寶級文物。 《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在這麼長的一幅畫卷裡,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北宋都城汴京的社會狀況。
  • 故宮清明上河圖3.0互動展:全息、4D帶你「夢回大宋」
    這條微博的轉發量高達1.3w,在微博的素人博主中是非常高的轉發量了。那麼,被人瘋狂打call的展覽到底是否「展如其名」呢?87君決定前去一試。單是這一點,《清明上河圖》的國寶級價值就已經奠定了。 而本次故宮聯手鳳凰衛視合作的「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以近年來大眾熟悉的故宮的數位化手段和方式呈現給觀眾一個不一樣的《清明上河圖》,帶給遊客「夢回大宋」般的體驗。
  • 《清明上河圖》裡的那道城門,是「汴京保衛戰」中的哪道門?
    把《清明上河圖》和「汴京保衛戰」聯繫起來,估計只有筆俠的腦洞了。一個是太平盛世的巔峰之作;一個是國破家亡的生死大戰,沒想到,它們竟然能聯繫到一起。確實如此,如果在「靖康之恥」前,沒有張擇端記錄下北宋這繁華的一刻,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一睹汴京昔日的風採了。興盛和衰敗,原來就在一瞬之間。
  • 54歲電焊工繡出22米《清明上河圖》
    人生寒冬中,焊花點亮了生活入冬,申城進入了美麗的落葉季,雨後,氣溫也驟降下來。每當此時張興發的腿還隱隱作痛。多年前,因一場突然的車禍,張興發的腿落下了毛病,雖然對生活影響不大,但行動卻不如以前方便。留在家中「得過且過」,還是出去「闖一闖」,看著家中兩個還在讀書的孩子和殘疾的妻子,張興發決定,必須扛起家庭的重擔!
  • 把《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真是太有趣了
    要問起在我大天朝知名度最高、流傳度最廣的一幅畫,萃花想十個人裡可能有八個人會回答是《清明上河圖》,另外兩個可能還在想是「清明上河圖」還是「清明河上圖」。《清明上河圖》表現的是北宋汴京(今開封)市民趕集、出遊的場景,畫上有864個人,對一座都城來說太少,對一幅畫來說又太多,誰會那麼有耐心把這幅長達5.28米的畫卷翻開來看個仔細呢?萃花啊。(皮一下,當然還有很多認真的學者啦。)萃花不僅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還放大看到了很多有趣的細節,一起來看看吧。
  • 京東聯手三星Note7 用現代科技重塑《清明上河圖》
    活動現場,京東邀請38名畫師用三星Note7現場臨摹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還有數臺新機列在展臺上供粉絲把玩嘗鮮。京東3C事業部總裁胡勝利、三星電子大中華區CMO鄧曉華現身會場並發表講話,與數十家媒體、眾多粉絲共同見證了這場集科技和人文於一體的藝術盛宴。
  • 清明上河圖是哪一個朝代的作品 支付寶螞蟻莊園7月16日答案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支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清明上河圖是哪一個朝代的作品 支付寶螞蟻莊園7月16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