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羊城晚報」(ID:wanbaoweixin)】
瘦身求美,無可厚非。然而瘦身無捷徑,一些女孩便採取各種極端方式快速瘦身,比如「催吐」。
她們在網上建群建吧,分享「催吐」經驗,試圖用各種極端方式,將吃下的食物強行吐出來,以達到節食瘦身的目的。更可怕的是,一旦嘗試這種「瘦身法」,便極有可能「上癮」而不能自拔,一邊暴食暴飲,一邊頻繁「催吐」,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百度貼吧的「催吐吧」有500多萬條帖子
「催吐」容易「戒吐」難
據羊城晚報今日(6日)報導,因測體重發現胖了10斤,17歲女孩小雲(化名)一怒之下「大吃大喝了三天」,此後心中卻生起更強烈的「罪惡感」,在自責與焦慮的情緒中,她一拳捶向一扇玻璃門,導致手被劃傷。「當時很暴躁,我也不知道怎麼辦!」小雲在「催吐」交流群裡向群友保證:以後再也不吃垃圾食品。
與小雲一樣,群裡許多女孩都或輕或重地受暴食症困擾。但相比暴食症,「催吐」習慣對她們身心健康的損害與威脅更大。
因為身邊人都說自己胖,有暴食習慣的小樂(化名)每漲一斤便要「發瘋」,於是便嘗試以「催吐」方式達到88斤的目標。
剛開始,小樂以喝酒或摳喉嚨的方式催發嘔吐,後來發現可以用特製的管子從喉部插入胃部,將暴食的食物強行吐出。從此,小樂對「催吐」產生越來越深的心理依賴,從一周一次到一天數次。直到難以擺脫這一習慣時,小樂才意識到自己上癮了。
有人因為吐不出來「著急」
一名「催吐」上癮的女孩告訴記者,因為喝酒「催吐」無法每天進行,而摳喉嚨「催吐」時間一長,喉部因敏感性降低會令「催吐」難度加大,因此,用特製管具「催吐」是最流行的方式,但也最容易「上癮」。
「『催吐』上癮堪比吸毒」
一旦「催吐上癮」,後果不堪設想。在「催吐」群體中,許多女孩都表示有頭髮脫落、面部腫脹的症狀,甚至牙齒被胃酸腐蝕。有「催吐」女孩稱,「催吐」就跟吸毒一樣,沾上就很難戒掉!
一名已成功戒除「催吐」的女孩最近在網上發帖自述:初中時開始嘗試「催吐」,此後欲罷不能,儘管被家人排斥依然舊習難改,久之就患上腸炎,臉型也從「鵝蛋臉」變成「大餅臉」,八顆牙齒因被腐蝕而換成烤瓷牙。直到大學時,在男朋友的鼓勵下才慢慢戒除「催吐」。
被胃酸倒流腐蝕的牙齒,圖自半月談雜誌
此外,用管具「催吐」的過程中,因操作不當也會發生危險。
在一些電商、社交平臺上,有許多網店或個人以非常隱匿的方式,專門售賣「催吐」管具,一套售價30到100元不等,並且在線教授使用方法。但這些管具是否安全、衛生,就值得懷疑了。有女孩表示,曾在使用管具「催吐」的過程中,用力過重將喉嚨戳破,甚至不慎將管具折斷在喉嚨裡。
各種型號的催吐用塑料軟管
廣東大同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朱永平:
銷售「催吐管」等「催吐」產品是否違法,要先確認商家售賣的「催吐管」是否屬於三無產品或不合格產品,或者是否屬於危及人身安全危險且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商品。
如果是,依據工商總局發布的《關於加強網際網路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及其配套規章,消費者可以要求有關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立即屏蔽違法店鋪或商品信息,停止提供對相關商品的交易平臺服務,同時可以向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