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提出宇宙不止是三維,你能理解到幾維?

2021-01-15 騰訊網

愛因斯坦提出宇宙不止是三維,你能理解到幾維?

一百年前,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曾經提出宇宙不止是三維世界。四維空間是一個時空的概念。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中提及的「四維時空」概念。根據愛因斯坦的概念,我們的宇宙是由時間和空間構成。時空的關係,是在空間的架構上比普通三維空間的長、寬、高三條軸外又多了一條時間軸。由於我們在地球上所感覺到的時間很慢,所以不會明顯的感覺到四維空間的存在,但一旦登上宇宙飛船或到達宇宙之中,使本身所在參照系的速度開始變快或開始接近光速時,我們能對比的找到時間的變化。如果你在時速接近光速的飛船裡航行,你的生命會比在地球上的人要長很多。物質的能量會隨著速度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時間的變化及對比是以物質的速度為參照系的。這就是時間為什麼是四維空間的要素之一的原因。

在研究宇宙的過程中,提出多維宇宙的概念。三維宇宙是指空間概念的長、寬、高三維度,任何物體通過長、寬、高三個參數可以決定其大小。對微觀宇宙和宏觀宇宙都可通過三維參數來描繪其大小、距離、形狀。20世紀,愛因斯坦提出的四維宇宙,四維包括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用四維概念來描述宇宙事物,更為精確些。加上一維時間就比只有三維參數的宇宙更能精確描述事物。以此推論,再增加維數,還會更加精細地描述宇宙事物。

維度:通常的理解是「點是0維、直線是1維、平面是2維、體是3維」。完整表述應為「點基於點是0維、點基於直線是1維、點基於平面是2維、點基於體是3維」。

深入解釋,

在點上描述(定位)一個點就是點本身,不需要參數;

在直線上描述(定位)一個點,需要1個參數(坐標值);

在平面上描述(定位)一個點,需要2個參數(坐標值);

在體上描述(定位)一個點,需要3個參數(坐標值)。

如果我們改變「對象」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如:

「直線基於平面是4維、直線基於體是6維、平面基於體是9維」。

進一步解釋,兩點可確定一條直線,所以描述(定位)一條直線在平面上需要2×2個參數(坐標值)、

在體上需要2×3個參數(坐標值);

不共線的三點可確定一個平面,所以在體上描述(定位)一個平面需要3×3個參數(坐標值)。

佛說一滴水中有三千大千世界,也許是對多維空間的最好描述!

大家也許可以從這句話開始理解理論上的11維

五維從我們這個宇宙大爆炸開始到某個可能的結果,這段時間上的持續叫四維,而在這個四維時間線上任何一點都有無限種發展趨勢。這樣從四維上的某一點分出無限多的時間線,構成了五維空間。

六維-五維空間上兩條時間線如同二維空間(如報紙上的兩個對角點)不能直接到達,而把報紙對摺就可以直接到達報紙上的對角點。在六維空間中正如把二維空間彎曲一樣,五維空間也可以彎曲,產生了六維空間,在六維空間中可以直接到達五維時間線上的任意一點。

七維--七維空間包括了從宇宙大爆炸開始到宇宙結束,所有空間維,所有時間維上的所有可能性,以及在任意兩點直接到達的可行性。五維空間是某一點產生無限個發展趨勢,七維是所有點即無限點上產生無限個時間線。

八維---在七維空間上已經描繪了我們這個宇宙中從始到終,所有空間維,所有時間維,八維是什麼呢?對了,還有一個可供操作的點,那就是大爆炸這個點,八維空間中包括了從大爆炸處產生的無限多個宇宙,這些宇宙中有不同的物理定律,不同的引力常數,或許有沒有萬有引力、光速是否相同也說不定。

九維----九維空間則是八維空間的彎曲,在八維空間中,不能直接在各個宇宙中到達不同的兩點,而九維空間中則可以在八維空間中的兩點間直接到達。

十維根據超弦理論,最小粒子不是實體的物質,而是由不同振動頻率的超弦形成的物質,不同的頻率產生了不同外在表現。在十維空間中,已經沒有物質了,只存在不同振動頻率的弦。在十維空間中一切皆有可能。

十一維-十一維空間,是由十維空間加上記憶和感知構成,愛因斯坦認為記憶是可延伸且具有彈性的,而感知是存在於時間、空間、記憶之外的。超弦理論的十維空間之後,推出了十一維空間的超膜理論。總之,十一維空間是由時間、空間、記憶與感知構成的。

佛講法身遍滿虛空,其實就是多維宇宙觀

而我們人腦應該通過特定的方式開發潛能,是能夠理解和溝通這多維時空的。

人腦是自然界中最複雜的結構之一,人腦是由「多維度的幾何結構和空間」構成的。在一顆微塵大小的腦組織中,這樣的對象存在著幾千萬個,最高可構成七個維度。在一些腦組織中網絡中,還發現了最高11個維度的結構。」

一旦一組神經元——負責傳輸信號的腦細胞——形成神經元「團」,這些結構就形成了,每個神經元都以特定方式,與團內其他神經元一一連接,以形成新的對象。一個神經元團中的神經元越多,對象的「維度」就越多。

也許打個更形象的比方,更好理解,就如孫猴子會分身術,分身各自做各自的事,去不同的地方,但猴子本人體感上匯總知曉自己各個分身身上在發生的事,他既在睡覺,也在翻跟頭。爬樹的爬樹吃桃,下海的下海。一分鐘前在騰雲的分身,與一小時後聽課坐禪的分身,共享同一個高緯度認知。你可以做任何事,又好像什麼都沒做,時間線是交錯同時的,但如果你身處在這樣的緯度,你就可以理解這是怎麼回事,多維宇宙大概就是這樣。

就像在一座高山上,你可以看到山的東南西北,而在山腳下只能看到一個方向。

人生和科學一樣,都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相關焦點

  • 宇宙究竟是怎樣的存在?愛因斯坦早已經給出了答案,宇宙是有限的
    自古以來人類對宇宙就充滿了嚮往之情,從古代的「把酒問青天」到近代的日心說,再到現代的登月、火星計劃,無一例外都在表明人類想揭開宇宙的真實面目,人類以為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可以很快的認識真實的宇宙,但是卻適得其反,近現代隨著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不斷加深。
  • 宇宙究竟有幾維空間?愛因斯坦曾給出答案,直到今天仍然無人證實
    浩瀚的宇宙廣袤無邊,蘊藏著數之不盡的秘密。兒時的我們是否在仰望星空的時候,也在幻想著月宮嫦娥、牛郎織女的故事呢?當我們進入學校,開始對這個世界有了一定了解以後,這個世界是由長、寬、高三維空間組成的概念就在我們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 數學界的神奇定律,莫比烏斯環和克萊因瓶,理解宇宙幾維空間?
    莫比烏斯環是一個拓撲學,就是幾何學模型,當時由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和約翰李斯丁提出。為了方便理解應用,把一張紙塗成不同的顏色,將紙一端扭轉180度,再與另一端相連,就形成了一個橢圓,也就是莫比烏斯環。一隻小動物可以不跨越邊緣而爬過整個曲面。莫比烏斯環還有奇異的特性是,一些在平面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在莫比烏斯環上得到答案。
  • 我們所處的宇宙到底是幾維空間?
    我們所處的宇宙到底是幾維空間?7月23日發表在《宇宙學與天體粒子物理學雜誌》(Journal of Cosmology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宇宙有可能存在於三維空間外,但不太可能在大尺度上存在。研究發現,在大部分太空中,宇宙的運行方式很可能和我們在地球上所經歷的是一樣的。這些結果也在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暗能量的神秘本質,暗能量是宇宙加速膨脹背後的神秘現象。
  • 世界真的是三維的嗎?
    現在,輪到物理學家了。為了解釋宇宙的本源問題,許多物理理論需要更高維度的空間存在,而很多流行的理論在三維之外也仍然成立。一些物理學家(當然還有數學家)堅持認為,更多物理維度一定存在於我們所能看到的世界之外,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已經習慣的上下、左右和前後。和時間類似,空間的「科學誕生」也要歸功於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牛頓。
  • 四維空間為什麼不是三維空間加上時間?這兩件事情你可能搞錯了
    但是要想理解好多維空間,就要先清楚的認識維度的概念。維度起源於數學,又稱維數。數學中的維度是建立在歐幾裡得空間的概念之上,是描述靜止物體的參數,幾個參數就是幾維。第四維也只是和其他三個維度具有相同性質的一個坐標而已。1854年,數學家黎曼將三維的立體幾何推廣到了任意維數,因此才有了四維方程是超立方體方程的理論。
  • 什麼是三維空間?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不是三維空間?
    而空間維度最根本的認識或者說是發現是在地球上實際的分布特徵以及在地圖上的表示,而在最初的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發現了宇宙是具有維度的,而在早期科學家發現的維度只有0維空間,1維空間,2維空間,2.5維空間以及3維空間。而且根據科學家們對空間維度的發現分為了兩類。一類是:可以伸展得很大的,而且可以通過肉眼直接看到。另一類是非常小的小到,人看不見的程度,而且還是捲曲狀的,很難看到的。
  • 世界真的是三維的嗎?
    為了解釋宇宙的本源問題,許多物理理論需要更高維度的空間存在,而很多流行的理論在三維之外也仍然成立。一些物理學家(當然還有數學家)堅持認為,更多物理維度一定存在於我們所能看到的世界之外,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已經習慣的上下、左右和前後。
  • 宇宙是不是無限大?愛因斯坦的回答刷新你的世界觀
    支持這種觀點的人,會說因為我們觀測到的宇宙就是沒有邊界的啊,當然就是無限大的。那愛因斯坦怎麼解釋呢?愛因斯坦說宇宙是"有限無邊"的。這句話直接理解很簡單,就是說宇宙有限,但是沒有邊界。當人類可以環球旅行,我們能感受到的就是世界「有限無邊」。
  • 只有很少的人能理解第四維度,你可以嗎?
    那麼,我們生活的空間是幾維呢?你可能會不假思索地答道:三維。是的,沒錯。三維是很容易理解的,那 四維空間 呢?你可能還是會不假思索地答道:第四維就是時間。真的是這樣嗎?四維時空和四維空間是一樣的嗎?今天我們就借一部在豆瓣高達9.3分的紀錄片《維度:數學漫步》,帶你見識真正的四維空間。
  • 《愛因斯坦的宇宙》:不懂相對論,愛因斯坦的這些話你也能受益
    這是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10餘年,從四大洲八個觀測點獲得的「視覺實錘」,證實了百餘年來人類對宇宙的一大猜想。追根溯源,人們紛紛喊出:「愛因斯坦,你又對了!」1916年,愛因斯坦正式發表了他的「廣義相對論」。根據廣義相對論,在宇宙中,某些大質量恆星會終結為一種天體,光無法從這種天體中逸出。這個天體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黑洞」。
  • 理解高維空間,三維空間的閉合是什麼?宇宙空間也許就是這種形態
    先從物理學方面解釋一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空間是三維的,把時間看成另一維度,那麼我們所在的時空就是四維的。處於這個四維時空中的三維物體處於連續不斷的運動中。如上圖所示,從零維到四維的變化。四維空間中的封閉圖形應該就是超體。球在二維空間中的正投影為圓,那麼球應該就是四維空間中的超球體在三維空間中的正投影。因此,我們得出結論,四維空間中存在的封閉圖形可以是超球體。
  • 從愛因斯坦到未來:光為什麼是橫波?理解了光,就理解了宇宙
    1817年,託馬斯·楊放棄了惠更斯的光是一種縱波的說法,提出了光是一種橫波的假說,比較成功的解釋了光的偏振現象。1905年3月,愛因斯坦在德國《物理年報》上發表了題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推測性觀點》的論文他認為對於時間的平均值,光表現為波動;對於時間的瞬間值,光表現為粒子性。 1921年,愛因斯坦因為"光的波粒二象性"這一成就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宇宙是幾維的?愛因斯坦的觀點是否正確?至今都沒有確切的答案!
    隨著人類的發展完善,人們的思考已經從自身轉變到更廣闊的地方,比如地球是怎麼來的,宇宙是什麼樣的,時空是怎麼樣的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而且人類的智慧已經解決了很多困惑,還有登上太空等讓人激動的壯舉。其中,在宇宙空間究竟是怎樣的問題上,人們經歷了從一維、二維、三維到四維的突破和探索。那麼宇宙到底是不是四維的呢?四維空間又是什麼意思?
  • 從零維空間到十維空間,你能夠理解幾維?
    4、三維空間。將一個二維平面的兩邊連接起來之後,可以得到一個類似於圓柱的立體空間就是三維空間。三維空間有長度、高度和深度。利用空間直角坐標系可以確定三維空間裡面的位置。5、四維空間。四維空間是在三維空間的基礎上面加入了一條時間軸,也就是我們人類存在的空間。
  • 我們地球上的人類是在幾維空間存活
    我們生存在地球上,那麼我們是在幾維空間存活呢,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感知到的是存活在三維空間,一維是點或是一條線,二維是平面,三維是立體空間,比如我們抽的香菸,我們從任何角度看上去最多是三面,放在桌子上下面的我們是看不見的,除非我們換一個角度,但是我們無論如何還是看不到第四面,據說宇宙的維度最高可達到11級,而文明程度是7級,而我們人類文明之程度也只有1點多級,舉一個例子,我們在一個景區走一個迷宮
  • 如何理解四維空間?四維空間的生命看地球是什麼樣子?
    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裡,並不代表著一定存在二維或者一維空間,也意味著四維空間也可能不存在! 當然,更多人寧願相信四維空間真的存在,即使真的存在,也沒有誰能準確描述,甚至連想像都象徵不到,任何對四維空間的想像都會不由自主地陷入三維空間的四維模式,因為我們就是三維生物。
  • 為什麼說「宇宙常量」的提出是愛因斯坦一生中所犯的最嚴重錯誤?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不僅是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並且是一位富有哲學探索精神的思想家。因為有了「宇宙常量」的引入,對於「宇宙是在擴張還是在收縮」這一問題未能作岀預言,是愛因斯坦自認為一生中所犯的最為嚴重錯誤,這也許成為他終身的遺憾。
  • 愛因斯坦又正確了?宇宙最高維度11維空間,真有物質能跨越!
    文/行走天涯   愛因斯坦又正確了?宇宙最高維度11維空間,真有物質能跨越!   說到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估計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應該都是愛因斯坦和牛頓這樣的偉大人物,畢竟他們的出現足以推動當時的時代向前行走100年到200年的時間,他們不僅僅是對一個國家造成影響,包括對於世界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人物,奈何在愛因斯坦離世之後的多年時間裡,世界上再也沒有出現如他們一樣的偉人繼續推動人類朝著新紀元前進!
  • 宇宙存在11維度,人類處在第3維度,只有一個方法能去到高維度
    三維空間內存在長度、寬度以及高度這三個度量,比二維空間多了一個度量。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類,能快速理解二維生物的生活規律及生存法則,但卻很難理解四維生物的生活方式及思維想法,因為四維空間比三維空間多了一個十分神秘的度量——時間。據說,在四維空間內,時間並不是單向流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