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治堵再發力 同高度飛機間隔縮小10公裡

2020-12-06 民航新聞

  民航資源網2013年12月23日消息:12月23日,北京、上海和廣州3個區域管制中心開始正式將區域雷達管制移交間隔標準由目前同航路、同高度40公裡縮小至同航路、同高度30公裡。此舉將有效提高管制運行效率,對緩解空中擁堵起到了積極作用。

  「通俗的說,就是以前在120公裡的航路上可以容納3個航班,而現在就可以容納4個航班了。」華北空管局的一名管制員如此解讀新規。目前,僅僅華北區域內的航線就達63條,其中國際航線14條,對外開放的國內航線22條,地區航線和臨時航線27條,這對於增加重點航路上的交通流密度,緩解繁忙航路上的擁堵問題顯然效果十分明顯,將提高空管保障能力。「如果在航路條件沒有大變化的情況下,此舉是空管系統的積極嘗試,提高了航路上單位時段內的航班通行能力,優化了管制運行工作程序,減少了管制間隔應用的浪費,對於緩解擁堵,提高航路運行效率意義很大,達到了擴容增效的目的。」有空管專家表示。

 

  圖2:12月23日,北京、上海和廣州3個區域管制中心開始正式將區域雷達管制移交間隔標準由目前同航路、同高度40公裡縮小至同航路、同高度30公裡。該計劃的實施準備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2月23日,北京、上海和廣州3個區域管制中心之間實施。第二階段則要求在2014年3月1日前,在全國實施雷達管制的區域管制單位之間實施,屆時成都、西安、新疆等地都將實施新的雷達管制移交標準。

 

  那麼,縮小雷達間隔會不會影響航班安全?「越來越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制人員高度的責任心都在努力確保間隔調整後的管制安全。」華北空管局相關人士介紹,此次縮小雷達管制移交間隔工作是在精細化應用雷達管制移交間隔的基礎上實施的。民航局空管局在充分考慮相關地區和管制單位空域結構,通信,導航、監視能力和人員因素的基礎上,對實施縮小區域雷達管制移交間隔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布置和管理。

  此外,為穩妥推進,該計劃的實施準備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2月23日,北京、上海和廣州3個區域管制中心之間實施。第二階段則要求在2014年3月1日前,在全國實施雷達管制的區域管制單位之間實施,屆時成都、西安、新疆等地都將實施新的雷達管制移交標準。

  據悉,此次航班調整可謂正當時。隨著我國飛行流量的迅猛增長,按照目前實施雷達管制的區域管制單位之間管制移交間隔標準,部分航路航線在尖峰時段飛行流量已經趨於飽和,無法適應航空運輸的快速增長需求。特別是在我國東部地區,部分大中型城市之間的航班流量佔區域飛行流量比重較大,此類始發航班一旦受到影響將會造成後續航段的大面積不正常運行。同時,由於保障能力的限制,在尖峰時段,部分航班無法按照最佳經濟性能選擇巡航高度層。而此次調整後,將能有效緩解上述問題。

  為切實做好航路間隔調整工作,確保管制指揮安全,華北空管局做好充分準備,先後完成了風險分析、管制協議修訂、人員培訓等工作。其中,北京區域管制中心制定了縮小雷達管制移交間隔實施計劃、管制培訓計劃和縮小雷達移交間隔後的風險源及緩控措施,對所有管制人員進行了基礎知識和模擬機培訓工作,為保證縮小區域雷達管制移交間隔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據悉,近年來,空管系統為擴容增效、治理航路擁堵,在現有航路基礎上進行了數次內部挖潛嘗試。包括華北空管接收濟南、鄭州高空、實現三大區管中心無縫對接、推行CDM系統、縮小航班垂直間隔等政策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0薦聞榜

(供稿:中國民用航空華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

相關焦點

  • 民航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
    本報北京11月22日訊記者嚴冰報導:中國民用航空總局今天宣布,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決定和國家空管委的統一部署,中國民航於11月22日北京時間零時起,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  實施縮小垂直間隔之前,我國8400米以上飛行高度層實施600米的垂直間隔。縮小垂直間隔之後,縮小為300米。
  • 中國民航今起縮小飛行高度垂直間隔
    新華社電(記者 錢春弦)中國民用航空總局21日宣布,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決定和國家空管委的統一部署,中國民航將於今年11月22日北京時間零時起,在我國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  據悉,此次在我國8400米以上、12500米以下的空域實施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飛機巡航高度層將由過去的7個增加到13個,空域容量和利用率將得到明顯提高,對減少航班流量控制和航班延誤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 中國民航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已順利實施
    11月22日北京時間零時起,中國民航在8400米以上、12500米以下的空域實施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飛機的巡航高度層將由過去的7個增加到13個,這標誌著我國「空中高速路」第三次成功擴容,航班飛行將更加安全順暢。  飛機在空中飛行,必須沿著「空中高速路」也就是航路,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間隔。
  • 民航總局:民航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順利實施
    11月22日北京時間零時起,中國民航在8400米以上、12500米以下的空域實施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飛機的巡航高度層將由過去的7個增加到13個,這標誌著我國「空中高速路」第三次成功擴容,航班飛行將更加安全順暢。    飛機在空中飛行,必須沿著「空中高速路」也就是航路,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間隔。
  • 民航將從22日起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
    據悉,此次在我國8400米以上、12500米以下的空域實施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飛機巡航高度層將由過去的7個增加到13個,空域容量和利用率將得到明顯提高,對減少航班流量控制和航班延誤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飛機在空中飛行,靠水平和垂直間隔來保持安全運行。
  • 我國從11月22日起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
    據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錢春弦)中國民用航空總局21日宣布,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決定和國家空管委的統一部署,中國民航將於今年11月22日北京時間零時起,在我國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
  • 中國民航將於11月22日起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
    據悉,此次在我國8400米以上、12500米以下的空域實施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飛機巡航高度層將由過去的7個增加到13個,空域容量和利用率將得到明顯提高,對減少航班流量控制和航班延誤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飛機在空中飛行,靠水平和垂直間隔來保持安全運行。
  • 中國米制縮小垂直間隔高度層配備標準成國際標準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記者 林紅梅)中國米制縮小垂直間隔(Reduced Vertical Separation Minimum,簡稱RVSM)高度層配備標準,已正式成為國際民航組織公約《附件二》中的標準,並正式適用。這是中國民航的運行標準首次被國際民航組織採納。
  • 中國民航縮小飛行垂直間隔實施(RVSM)紀實
    據了解,自1997年3月北大西洋空域首次成功實施縮小垂直間隔以來,這項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世界上大部分國家近幾年都把飛機空中垂直間隔縮小到了1000英尺。在我國周邊,只有俄羅斯等獨立國協國家以及蒙古國和朝鮮還沒有實行。而這些國家與我國一樣,在計量單位上都使用「米」制。
  • 管制高度下降600米 空中大排堵:讓飛機飛得更低
    華東最低飛行高度今起由8400米降低至7800米旨在拓寬航路減少延誤 ■華東地區最低飛行高度降低至7800米(不含)。 ■此次調整為空中高速公路增加了兩根「車道」。 ■華東空管局人士表示,可增加飛行流量,緩解擁堵。
  • 科普:飛機的巡航高度如何確定?
    飛機起飛後,銜接自動駕駛,屆時會自動按規定的巡航高度飛行。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決定和國家空管委的統一部署,中國民航於2007年11月22日起,在8400米以上、12500米以下的空域實施了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的措施。至此,飛機的巡航高度層從過去的7個增加到13個,原來600米的垂直間隔,在縮小之後,縮小為300米。飛機要完成一次飛行任務要經過滑行、起飛、爬升、巡航、下降、進近和著陸幾個階段。
  • 民航飛機究竟能飛多高?道道可多了-民航,飛機,高度,航空,科普...
    民航飛機飛行的高度是指飛機在空中的位置和所選定的基準面之間的高度差值,由於所造的基準不同,因而也有不同的高度定義。國際民航組織規定,當飛機進入航線後,一律使用標準氣壓高度,即飛機到標準氣壓平面之間的高度。標準氣壓面是人為設定的,在這個平面上大氣壓力為760毫米汞柱高,溫度為15℃(288K)。
  • 見過堵車,你見過堵飛機嗎?
    今日問題⊙開飛機竟然也堵車⊙中國有個城市被稱為「亞洲第一堵城」。而且堵得不是車,是飛機!當地人經常看到「堵飛機」的現象(phenomenon),這個地方與飛機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繫。甚至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contribution)。
  • 中國民航飛行高度層增加近一倍 減少航路擁堵
    飛機的巡航高度層由7個增加到13個  因流量控制導致的航班延誤將減少  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決定,中國民航於11月22日零時起,在我國8400米以上、12500米以下的空域實施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飛機的巡航高度層由過去的7個增加到13個,空域容量和利用率將明顯提高,可極大地緩解因流量控制而引發的航班延誤。
  • 理論輿論:同向發力、同頻共振
    特別是近幾年來,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山西日報抓住理論、輿論的契合點,實現理論與輿論同向而行、同向發力;以「『三線』作戰」為創新路徑,切實推動理論宣傳「接地氣」,使理論周刊成為「高揚主旋律」的制高點、「打好主動仗」的主陣地。  70載信念如磐,70載矢志不渝。
  • 為避免空中相撞,飛機在空中走的是什麼「高速路」?
    地面為了防止堵車或修建高架橋,在天上為了安全與便捷同樣也設置了不同搞得航路,所以就有了飛機在天上的飛行高度層,除了終端區,以及其他一些未要求的區域,飛機在航路上飛行都會配備一個高度層,若有需求可以向管制申請更改高度,否則不會隨便更改飛行高度層,不然就會違規,將會受到民航局處罰。
  • 今起飛行高度層由7個增至13個
    本報訊(記者/景小華 通訊員/鄧麗 馮語文 鐘山)空中交通管制、惡劣的天氣和飛機機械故障是飛機延誤的主因,屢屢遭受乘客投訴的這一問題今起有望得到緩解,記者昨天從民航中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獲悉,今夜零時起中國民航將縮小飛行高度層垂直間隔,高度層將由7個增至13個,有關專家預計由於空域容量和利用率得到提高,將減少航班的延誤。
  • 法國發明個人飛行器,最大飛行高度2252米,時速150公裡
    每年,都有新聞報導某位冒險家在為自己設計的滑翔翼進行測試,其中有失敗的也有成功的,在全球大部分發達的城市裡,交通擁堵是大家都會碰到的現象,堵在上班途中恨不得自己能立刻飛起來。目前這款飛行設備的時速高達150公裡/H,同快艇進行速度比賽時,完全將快艇拋在了腦後。在空中飛行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就是高度,這種個人飛行設備以後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有可能的,如果飛行高度不夠,碰到建築物就很危險了。
  • 中國飛行高度層配備標準正式生效為國際民航標準
    11月19日,中國米制縮小垂直間隔(RVSM)高度層配備標準,正式生效成為國際民航標準。這標誌著中國民航的運行標準首次被國際民航組織所採納,成為國際民航標準。    2007年11月22日零時,我國正式實施縮小垂直間隔,成為世界上首個使用米制飛行高度層實施縮小垂直間隔的國家。
  • 波音史上10大革命性飛機
    Tom Ballantyne:「80型號機翼飛機,讓波音走上商用航空之路,繼而成為現今商用飛機生產的巨擘。 鋁鋼製的機身以布料覆蓋,機艙裡配備齊全,其飛行高度對當時來說算是相對較高。 建造成本只需$140,000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