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最低飛行高度今起由8400米降低至7800米旨在拓寬航路減少延誤
■華東地區最低飛行高度降低至7800米(不含)。
■此次調整為空中高速公路增加了兩根「車道」。
■華東空管局人士表示,可增加飛行流量,緩解擁堵。
東方網4月7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像地面上的道路一樣,在空中往來的飛機,也都必須在規定的「道路」上穿梭。這條道路的寬窄、流量,與航班的效率和正點率有密切關係。今天零時起,上海區域的飛機最低飛行高度將由原來的8400米(不含),降低至7800米(不含)。如果以每兩架飛機縱向間隔300米為標準,這次調整,實際上是為空中高速公路增加了兩根「車道」。
管制高度下降600米
與地面上平面劃分車道不同,空中的航路劃分,以縱向為標準。也就說,在同樣的線路上,不同的飛機,在不同高度上行駛。很多人有過在空中飛行,透過舷窗看到另一架飛機從自己下方一閃而過的經歷。
空中航路的寬窄,會影響到同一時間,在空中飛行飛機的總體數量。和高速公路一樣,空中航路也有「車道」劃分。只不過,這些「車道線」是隱形的。按照規定,兩架飛機縱向間隔的最小距離為300米。同時在道路上行駛的飛機越多,就有更多旅客可以被高效地運抵目的地。而延誤的情況,也由此可能減少。
此前,包括上海在內的華東地區空中管制高度層為8400米(不含)。進入平飛階段的航班,不應該低於此高度。今天零時起,民航空管東部地區空域整合方案開始實施,管制高度層往下調整至7800米(不含)。這次調整,實際上是為空中高速公路增加了兩根「車道」。
排堵效果待長期觀察
「我們希望這樣的調整,能增加飛行流量,減少航班延誤。」華東空管局相關人士表示,現在上海高空每天的飛行流量達到3800餘架次,比照全國其他地區,已經十分突出。但眼下,飛行活動迅猛增長,不同空域用戶使用需求日益迫切。因此,空管局作出了這個決定。這種方案,之前也曾在合肥、南昌、廈門等地實施。
此前,中國民航部門已針對航班晚點打出多記「重拳」。除華東區域航路擴寬之外,4月1日起,民航空管局啟動了北京到廣州空中航路排堵保暢工作,對各類航班航程高度劃分進行了技術性調整,目標是北京、天津、廣州、深圳和香港機場飛行的航班正常率將不低於80%。
不過,近期一系列空中排堵手段能否長期見效,目前仍不明朗。民航業內人士坦言,如果把高空航路比為高速公路,航班從機場起降進入平飛階段的航路就可視為匝道。眼下,高速路雖然有所拓寬,但匝道未變。因此,因管制高度調整帶來的航班延誤的改善效果,仍值得長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