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8年山東郯城大地震有多可怕 能量是唐山大地震11倍

2020-12-07 今日臨沂

  今天地震又成了熱門話題,說起地震來我們臨沂人大概都聽說過歷史上的郯城大地震,那麼這次地震到底有多可怕呢?小編給大家講講。

 

  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於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大約有一二十次;
 


 

  能造成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大約有一兩次。人們感覺不到的地震,必須用地震儀才能記錄下來;不同類型的地震儀能記錄不同強度、不同遠近的地震。

 

  郯城大地震震級8.5級,震源深度36公裡,震中烈度12度;有感範圍波及陝西、山西、遼寧、河南、湖北、浙江、福建、安徽、江蘇、廣東及中國東部海域和朝鮮半島,總面積約100萬平方公裡,遭到破壞的地區約19萬平方公裡,死亡5萬多人。

 

  郯城大地震歷史記載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郯城(34.8度,118.5度)發生 級地震。此次地震波及魯、蘇、皖、浙、閩、贛、鄂、豫、冀、晉、陝、遼諸省及朝鮮等,山東郯城、沂州、莒縣破壞最重。

 

  包括州志、縣誌、方志、詩文、碑刻等500多種史料記載了這次地震。震中周圍50多萬平方公裡範圍內的150多個州縣遭受不同程度破壞,共壓斃5萬多人,有感半徑達800多公裡。

 

  極震區北至莒縣,南至新沂,沿沂沭斷裂帶呈北北東向分布,其中郯城縣、臨沭縣部分地區烈度達XII度,其它地區烈度達XI度。震時如舟覆,地側樹偃,百穀隕籜,城郭、公廨、官民廬舍、廟宇等一時盡毀,山崩為塹,地漩為淵,沙湧井湮。

相關焦點

  • 曠世奇災:1668年郯城大地震
    □ 車少遠 莊乾元  1668年7月25日晚8時許(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我國歷史上大陸東部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郯城發生。  頃刻間,電閃雷鳴,郯城縣李莊鎮地陷嚴重,馬陵山多處斷裂,縣城百裡範圍內房屋傾倒,噴砂、湧水,平地積水深三四米。
  • 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預報中心,ID:YBZXDZ】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8.5級地震1668年7月25日夜間在中國山東省郯城-臨沂-臨沭交界發生8.5級地震,根據當時災情記載這次大地震震中烈度達到了最高的
  • 一次毀滅兩座城市的地震,郯城大地震
    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在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李四光先生曾預言我國會有四次大地震,每當一次打大地震出現的時候,就會在網絡上流出,其他三個地方已經震過了,還剩下某某地。
  • 1668郯城地震死了多少人揭秘 當時人口的千分之三都死了
    地震可怕,山東歷史上發生過很多地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歷史上最大的郯城地震,郯城大地震死了多少人?據資料記載傷亡人數在5萬人左右。不要覺得這個數字小,這已經是當時人口的千分之三了。   在1668年的7月25日晚,山東郯城、臨沭、臨 沂交界發生了一個曠古歷今的大地震,震級為8.5級,史稱郯城大地震。
  • 山東郯城逾8級大地震352周年:重評地震區劃助力當地發展
    1668年郯城8又1/2級地震麥坡遺址。(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山東省地震局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7月25日是山東郯城發生8又1/2級地震352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近日協調山東省地震局對該地震進行科普解讀說,上世紀80年代通過重新評定魯南地區地震區劃,消除了臨沂地區頭頂那朵大地震「原地復發說」的「烏雲」,進一步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 歷史上的今天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8.5級特大地震
    歷史上的今天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8.5級特大地震 2013-08-15 11:59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斜穿中國的郯廬斷裂帶,發生過最大地震,未來百年內會大地震嗎?
    本文開頭簡介了郯廬斷裂帶很長,從南到北總共延伸了大約2400多公裡,共分為北段(黑龍江肇興—瀋陽),中段(瀋陽—宿遷)和南段(宿遷—廣濟),穿越中國東部不同地區,規模龐大,構造複雜,斷裂帶自三疊紀末期誕生以來,大大小小的地震不斷,最近記載的就有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東諸城一帶發生7.3級地震;
  • 中國東部史上最大地震,為何發生在山東境內?
    但是在歷史上,中國東部地區發生的最大規模地震卻不在河北省,而是在山東省。這就是發生在清朝初年的莒縣-郯城大地震。據歷史記載,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也就是康熙7年六月十七日晚,在山東省南部以郯城、呂縣為震中發生了一次罕見的大地震,京師震感強烈,甚至波及到了江蘇徐州。
  • 強震多有光,1976年唐山大地震曾出現藍光,神秘的地震光是咋回事
    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地震光(又叫地光),是發生地震前後出現的一種異常亮光,在地震發生前出現的情況比較多,不過也有發生中和發生之後出現的,如果是地震發生前,地光出現後還會伴隨著隆隆的地聲,情景很是可怕。地光和地聲通常都是強震時才會出現的自然現象。
  • 臨沂歷史上的大地震盤點 近十年來的地震你都感覺到了嗎
    郯城大地震〔歷史事件〕:1668年7月25日晚8時左右發生8.5級郯城大地震,波及8省161縣,破壞區面積50萬平方公裡以上,史稱「曠古奇災」 。   1671年12月20日,費縣地震,城垣復塌。   1829年11月19日,費縣地震,自西南東北,聲如巨雷。   1852年4月25日夜,莒州地大震。   1859年3月12日北緯35度2分,東經118度2分臨沂西有地震.
  • 臨沂會地震嗎? 臨沂市是否處在什麼地震帶?
    因為臨沂地處郯城棗廬江帶,即從安徽廬江經山東郯城至東北一帶,也就是郯蘆地震帶上,往大了說就是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是地殼比較活躍的地方之一這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帶,全球80%的地震和釋放的地震能量75%。地震周期一般分為300年左右。而臨沂上次大地震到現在已有342年了,也就是說過了地震周期的42年   臨沂是否處在地震帶?
  • 郯廬地震帶歷史上的幾次大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1668年7月25日)發生8.5級「莒縣—郯城大地震,這次地震波及至中國東部絕大部分地區,遍及黃河上下,長江南北,其中郯城、莒州(莒縣)、臨沂及江南省淮安等府州受災最為嚴重。各地誌書中均有記載:康熙《郯城縣誌》卷9:「郯城戌時地震,有聲自西北來。
  • 臨沂發生過地震嗎 1995年之前有過多次
    很多人問,臨沂發生過地震嗎?好像生活了這麼多年,前些年地震頻發的時候,只有臨沂沒有出現過地震。其實,歷史上臨沂是有過地震的,1668年7月25日晚8點左右(康熙七年),臨沂發生過歷史上大陸東部最大的地震,就是現在郯城、臨沂、臨沭3縣交界處。震級8.5級。
  • 臨沂一久遠古縣,350年前大地震,造就了世界級地質奇觀
    清朝山東東路驛道圖清朝的「國道」山東修通之後,郯城便為「山東東路之首」。據康熙《沂州志》記載:郯城為東路之首,沂接郯城之驛。又有各 省協餉解京錢糧,槓抬銀鞘之屬,用夫輒以千百。可見當初的郯城是何等的繁華興盛!352年的曠古大地震那些遠去的歷史暫且按下不表,坐落在郯城縣麥坡村馬陵山的世界地震地質公園才是今天文章的主角。
  • 史上我國東部最大地震是在哪發生的?
    通常級別較大的地震都是由板塊構造運動引起,所以經常發生地震及地震級別較大的地方通常都位於地震帶上,因為板塊運動相對活躍且能量相對較大。  山東地區是一個地震發生相對比較頻繁的地方,因為這裡有我國東部地一條主要地震帶。
  • 地震專家:雖靠近郯廬地震帶但合肥危險不大 大地震需醞釀千年(圖)
    原標題:大地震需醞釀千年 合肥危險不大   郯廬斷裂帶「李四光曾預言全國有四大地震帶,合肥是其中之一。唐山、四川等地都應驗了。」這樣的傳言在網上又火了起來。安徽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王行舟稱,這些傳言不準確。按照地質分布上來說,合肥靠近郯廬地震帶。郯廬地震帶發生的最大地震是在1668年,震中並不在合肥,但對合肥有影響。大地震是有免疫作用的,積累時間需2000-3000年。按照地質活動規律。合肥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 清朝往郯城遷過民嗎歷史回顧 當年大地震郯城人死了80%
    大家都知道山東歷史上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有網友想問郯城在清朝時期有沒有移民,為什麼這麼問呢?因為郯城清朝時期曾經有過一次8.5級的地震,當時80%的郯城人都在地震中死去了,據說現在的郯城人就是地震後從山西、陝西和周邊移民過來的。
  • 郯城大地震後遷移過來很多人 追溯數百年前的郯城災難
    郯城如今經濟發展良好,人們安居樂業,但是這片土地上曾經卻有過一次慘烈的災難,那就是郯城大地震。幾百年前的郯城大地震震級達到了8.5級,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據悉死亡人數超過了80%,據說震後的郯城人很多都是遷移過來的。   1668年7月25日晚8時(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
  • 為什麼唐山大地震的餘震「遲到」了近44年?
    唐山大地震在許多老一輩人的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傷。1976年是悲痛之年,當時老周剛讀一年級,只記得大人們惶惶不可終日,稍有風吹草動就相互打聽「是不是地震了?」即便是身處1000多公裡外的江南,許多人也是寧可在門外露宿,不肯回屋。
  • 郯城大地震是哪年發生的 追溯百年前臨沂的曠古災難
    地震是一種殺傷力巨大的災難,昨日臨沂市平邑縣3.1級地震再次引起了很多人對地震的關注,在我們臨沂的歷史上有一次最大的地震,郯城大地震,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曠古災難。   公元1668年,即康熙七年間。大清國清聖祖玄燁已從需要重臣輔助的8歲幼皇成長為初具韜略的少年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