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山東歷史上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有網友想問郯城在清朝時期有沒有移民,為什麼這麼問呢?因為郯城清朝時期曾經有過一次8.5級的地震,當時80%的郯城人都在地震中死去了,據說現在的郯城人就是地震後從山西、陝西和周邊移民過來的。
1668年7月25日晚8時許(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我國歷史上大陸東部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郯城發生。
頃刻間,電閃雷鳴,郯城縣李莊鎮地陷嚴重,馬陵山多處斷裂,縣城百裡範圍內房屋傾倒,噴砂、湧水,平地積水深三四米。到處都是哭聲喊聲,而且倖存者們更是慘不忍睹,苦風悽雨,伴著燈火四野荒蕪。
這次地震震級達到芮氏8.5級,震中為郯城,受災最為嚴重的是郯城、臨沂和莒縣,有感範圍涉及河北、遼寧、山西、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十餘省及中國東部海域,有文字記載的受震地區達400餘州縣,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裡。
一次大震前,總會相應地出現許多宏觀異常現象。郯城地震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較詳細的記載,僅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來看,大地震之前出現過特旱大澇、地下水位上升、動物異常等宏觀方面出現異常情況。
郯城地震發生的4年前,郯城西部廣大地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和安徽等省份部分州縣出現大面積乾旱。「這年,除山東半島麥收十分之二外,其他各地夏秋絕產,千裡赤地,草木皆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