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大地震後遷移過來很多人 追溯數百年前的郯城災難

2020-12-07 今日臨沂

  郯城如今經濟發展良好,人們安居樂業,但是這片土地上曾經卻有過一次慘烈的災難,那就是郯城大地震。幾百年前的郯城大地震震級達到了8.5級,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據悉死亡人數超過了80%,據說震後的郯城人很多都是遷移過來的。

 

  1668年7月25日晚8時(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

 

  經過地殼應變能量的高度積累以及由此引發自然界的物理異常變化達到極限,大地震終於在山東省的郯城、臨沂、臨術三縣交界處找到了突破口。
 



(郯城大地震遺蹟)
 

  隨著一道呈黃紫色雲狀的火光由南迤北,大地發出駭人的雷鳴聲,強烈的地震如萬馬奔騰而來,其巨大能量勢如破竹,滌蕩了地面上的一切:建築物像孩子手中的積木一樣坍塌,粗壯的橋墩像紙糊一樣,脆弱得不堪一擊。

 

  大地突然間像波浪一樣起伏不定,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像被魔杖點中一般,平地噴砂射水,高達數丈。剎那間,一陣陣熱浪夾裹著騰空而起的煙塵迅速瀰漫了夜空。

 

  人們眼睜睜地看著地面被撕裂,家園被摧毀,親人被吞噬,不禁驚恐萬狀,蜂擁逃生。一時間大人的喊叫聲、婦孺的呼救聲和傷者的呻吟聲匯成一片悽涼哀絕的聲浪,令人撕心裂肺。

相關焦點

  • 郯城大地震是哪年發生的 追溯百年前臨沂的曠古災難
    地震是一種殺傷力巨大的災難,昨日臨沂市平邑縣3.1級地震再次引起了很多人對地震的關注,在我們臨沂的歷史上有一次最大的地震,郯城大地震,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曠古災難。   公元1668年,即康熙七年間。大清國清聖祖玄燁已從需要重臣輔助的8歲幼皇成長為初具韜略的少年國君。
  • 郯城人是山西遷過來的嗎歷史探秘 追溯明朝的大槐樹移民
    郯城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次大地震,這次地震帶走了郯城絕大部分人口,所以現在的郯城人大多都是遷移過來的,其實在大地震之前的郯城人也有很多是遷居過來的,不只是郯城,整個臨沂乃至山東地區,能追溯到的就是明朝的大槐樹移民。   在整個河南,在山東,在河北,在安徽……乃至大半個中國,都有這一歌謠流傳。
  • 清朝往郯城遷過民嗎歷史回顧 當年大地震郯城人死了80%
    大家都知道山東歷史上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有網友想問郯城在清朝時期有沒有移民,為什麼這麼問呢?因為郯城清朝時期曾經有過一次8.5級的地震,當時80%的郯城人都在地震中死去了,據說現在的郯城人就是地震後從山西、陝西和周邊移民過來的。
  • 一次毀滅兩座城市的地震,郯城大地震
    在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李四光先生曾預言我國會有四次大地震,每當一次打大地震出現的時候,就會在網絡上流出,其他三個地方已經震過了,還剩下某某地。而普遍認為的四次大地震分別是:1、唐山——邢臺(已震),時間大約是1969年。2、新疆 (已震) ,時間大約是1997年。3、雲南麗水 (已震) ,時間大約是1998年。4、山東郯城——日照或是連雲港(未震),時間大約是1974年。
  • 曠世奇災:1668年郯城大地震
    這次地震震級達到芮氏8.5級,震中為郯城,受災最為嚴重的是郯城、臨沂和莒縣,有感範圍涉及河北、遼寧、山西、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十餘省及中國東部海域,有文字記載的受震地區達400餘州縣,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裡。  曠世奇災:文史記載編繪災難史  一次大震前,總會相應地出現許多宏觀異常現象。
  • 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預報中心,ID:YBZXDZ】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8.5級地震1668年7月25日夜間在中國山東省郯城-臨沂-臨沭交界發生8.5級地震,根據當時災情記載這次大地震震中烈度達到了最高的
  • 1668郯城地震死了多少人揭秘 當時人口的千分之三都死了
    地震可怕,山東歷史上發生過很多地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歷史上最大的郯城地震,郯城大地震死了多少人?據資料記載傷亡人數在5萬人左右。不要覺得這個數字小,這已經是當時人口的千分之三了。   在1668年的7月25日晚,山東郯城、臨沭、臨 沂交界發生了一個曠古歷今的大地震,震級為8.5級,史稱郯城大地震。
  • 也說郯城地震|蕞爾彈丸之邑,久被凋敝
    小姑娘哪裡見過這個,驚嚇過後哇哇大哭,高德懋也想大吼大叫一番,也想痛哭一場,卻似乎被凍住了,感覺不到痛苦,也感覺不到傷心,仿佛是塊石頭,麻木無覺。一場大震造成多少門戶人丁凋零,讓人垂淚嘆息,豈知還更有人間慘事。地震發生幾天後,有外鄉人路過郯城縣北部震中附近的李家莊,離著莊子還有好幾裡地,便已經被臭不可聞的氣味嚇退了。
  • 山東郯城逾8級大地震352周年:重評地震區劃助力當地發展
    臨沭縣乾溝淵村郯城地震形成噴砂裂縫遺蹟。(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山東省地震局 供圖)  攝352年前郯城大地震致曠古奇災山東省地震局介紹,公元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山東郯城發生的8又1/2級地震,是中國東部有史料記載以來最大的地震。郯廬斷裂帶(局部)衛星照片。
  • 1668年山東郯城大地震有多可怕 能量是唐山大地震11倍
    今天地震又成了熱門話題,說起地震來我們臨沂人大概都聽說過歷史上的郯城大地震,那麼這次地震到底有多可怕呢?小編給大家講講。   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地震。
  • 郯城地震斷裂帶位置在哪詳細圖解 東部最大強震斷裂帶
    要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大地震,臨沂郯城大地震絕對榜上有名,這次大地震也來自於郯城地震斷裂帶,那麼郯城地震斷裂帶在什麼位置呢?   郯城地震斷裂帶   郯城地震斷裂帶是郯廬斷裂帶中的一斷,郯城地震斷裂帶是中國東部一條巨型斷裂帶,總體上呈南北走向,綿延2400多公裡。自這條斷裂形成以後,經歷了複雜的演化,這都不表。
  • 古代地震情況以及災害地區地震帶(紀念5.12汶川大地震)
    今天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的紀念日,謹以此文緬懷所有在大地震當中逝世的同胞以及英烈們。本文聲明:本文發表所產生的稿費以及利潤皆如數捐獻給支付寶公益平臺。2008年是我國歡悅而又沉痛的一年。
  • 遊熊耳山大裂谷,想像三百多年前的郯城大地震是多麼可怕!
    主要有雙龍大裂谷、黃龍洞府等景點,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典型地震遺址。大裂谷呈東西和南北走向,俯視如同兩條撥雲撒雨的蛟龍,故稱「雙龍大裂谷」。總長近1000米,前有山崖崩塌遺蹟,總面積200萬平方米,為1668年7月25日發生的郯城大地震造成的。這裡山形地貌、奇石溶洞以及大裂谷極為罕見,在世界上絕無僅有。進入景區,沿臺階拾級而上,但見山巒疊嶂,溝壑縱橫,巨石遍布山野,千姿百態。
  • 歷史上的今天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8.5級特大地震
    8.5級特大地震。       在345年前的今天,1668年7月25日 ,山東郯城發生了一次毀滅性特大地震,我國華東、華北地區10餘個省份410餘縣,乃至朝鮮半島約500餘種縣誌、方志,碑文、詩文等對這次地震作了詳盡的記載,其中有破壞的記載達150餘縣,是歷史上史料記載最為翔實豐富的特大地震。       這次地震受災最為嚴重的是今郯城、臨沂、臨沭交界一帶。
  • 郯城為什麼叫郯城 再早期並不叫這個名字
    都知道臨沂最南部的縣便是郯城,而它地處魯蘇交界,為山東南大門、齊魯之通衢,可以說在交通等各方面都是疏通山東和江蘇的樞紐城市,而郯城同樣也是一座歷史古城,許多人或許都不知道「郯城」這個名稱到底來源於哪裡。
  • 實拍臨沂1668年郯城特大地震遺址 體驗「一步跨億年」1/132013-04...
    康熙年間,臨沂郯城發生了8.5級地震,波及十餘個省共計19萬平方公裡,史稱「曠古奇災,而其成因,也與4月20日雅安地震相同,同屬於逆衝型地震。如今,在大地震造就的郯城麥坡地震遺址,能看到兩種顏色的土壤一線之隔。如果從其分界線上漫步而過,就實現了「一步跨億年」的神話。但是,這個地質奇觀現狀並不樂觀,正在遭受自然與人為雙重破壞。
  • 臨沂郯城名字的由來 探訪郯國故城遺蹟揭秘郯八景
    史料記載中,郯城以城牆高且牆體厚著稱,與這段保存下來的城牆遺蹟相符,雖然經歷了大地震,依然可見昔日雄姿。只是,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滄桑之後,已經很難看出原有城牆樣貌,形似一段土丘。文化遺存豐富   郯國故城遺址位於郯城縣縣城北,故城遺址東靠前、後東莊,西臨北馬莊。查閱《中國歷史地圖集》及有關史書可知,郯國故城遺址在此無疑。   郯城縣文管所工作人員表示,郯國故城歷史悠久,從故城出土的石斧、繩紋陶片、殘陶鬲等文物來看,遠在原始社會,這裡就已經有先人定居。
  • 中國東部史上最大地震,為何發生在山東境內?
    中國是一個遭受地震災害頻繁的國家。尤其在東部地區和西南地區,由於處於地震帶上,板塊運動頻繁,所以這裡活躍的板塊運動也會誘發規模較大的地震。相比之下,人口稠密的中國東部地區,大地震似乎比較少見,比如唐山大地震,邢臺地震等。
  • 斜穿中國的郯廬斷裂帶,發生過最大地震,未來百年內會大地震嗎?
    震級是一樣的,但對地面破壞力就不一樣了,目前已知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34年6月29日發生於今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東邊的6.9級地震,震源深度達720千米,一般情況是震源越深,對地面破壞力越小,因此這種位於地幔層的地震,地地面沒有什麼破壞力,所以地震分類中有: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一般破壞力最大的是淺源地震,大部分淺源地震就只有數千米到十幾千米不等(深度
  • 生態郯城麗影初現
    記者 劉慎平 張義國 通訊員 禚豔華近年來,郯城縣以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惠民生為主線,充分發揮山清水秀林豐的生態資源優勢,全面啟動生態郯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