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郯城麗影初現

2020-12-07 網易新聞

記者 劉慎平 張義國 通訊員 禚豔華

近年來,郯城縣以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惠民生為主線,充分發揮山清水秀林豐的生態資源優勢,全面啟動生態郯城建設。不斷改善生態環境,推進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大力發展生態產業,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和諧發展之路。

構建生態屏障

連日來,在郯城縣白馬河溼地公園建設工地上,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轟隆隆的機器聲、建設者們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這項工程被列入該縣2013年度第一批重點項目,通過凸顯城市濱水綠地、水質淨化、農業觀光三大區塊功能,將打造集古郯人文景觀、生態旅遊、水利排洪、汙水淨化、觀光採摘為一體的溼地公園。」郯城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高振飛介紹說。

郯城縣先後實施了「綠色通道建設、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荒山綠化、水系綠化」四大重點綠化工程,構築了環抱城鄉的天然生態屏障,森林覆蓋率上升到30.6%,高標準農田林網化程度、荒山綠化率分別達到96%和95.1%。

加強水汙染整治和水生態系統綜合保護,全面構建「治、用、保」流域治汙體系。深入實施沂河、沭河、白馬河、黃泥溝等河道綜合保護工程,投資1.4億元高標準建設白馬河人工溼地,鞏固提高流域治汙成果。實施企業汙染治理再提高工程,進一步提高企業治汙水平,減少汙染物排放。目前已在5家重點排水企業和汙水處理廠,安裝了水質在線監控系統,24小時在線監控重點企業排汙狀況,初步形成了一個對地表水質、空氣品質及重點企業汙染源實施24小時在線監測監控的環境保護網。

扮靚生態家園

打球、散步、打太極拳、跳舞……幾乎每個晨昏,都能在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新苑社區的文化大院裡看到群眾休閒娛樂的情景。高大的銀杏樹、美麗的假山、鮮豔的花朵,還有不停地噴撒著水花的噴泉……像新苑社區這樣,該縣越來越多的村街環境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郯城縣把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作為生態郯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與生態文明村創建和新農村建設等工作結合起來,通過創新工作機制,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取得了良好成效。以「一河五園、三線四片」為重點,突出抓好路域環境整治、示範村打造、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小城鎮改貌等重點工作,累計投入環境整治資金近2億元。

生態經濟助推產業轉型

去年5月,郯城經濟開發區陽煤恆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0.5億元的40萬噸離子膜燒鹼項目二期工程建成投產。「本項目與同等規模的隔膜燒鹼相比,年增加效益近1億元,綜合能耗卻降低了35%。」該公司負責人說。

更值得一提的是,陽煤恆通產生的工業廢渣全部被郯城中聯水泥「吃」掉,變成了優質水泥。這是郯城縣運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化轉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矛盾的實例之一。目前,全縣循環經濟項目已發展30多個,直接效益達4.1億元。

該縣把發展生態工業作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目標和途徑,加強節能減排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的研發及應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培育以科技型、環保型產業為支撐的生態工業體系,形成了「一區五園」六大工業園區。目前已引進仁和製藥、華星鋁材等項目145個,總投資344億元。

該縣還把發展生態農業作為打造生態經濟的一項重點來抓。構建銀杏、杞柳、森林生態旅遊、花卉、木材加工五大特色產業體系,形成了經濟林基地—林果加工、速生林基地—木材加工、種苗花卉、森林生態旅遊—生態文化等特色農業發展新格局,全縣苗木花卉種植面積達到32.6萬畝,年產值23億元。古銀杏森林公園、清泉寺國家森林公園、神舟古慄園等3個省級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郯城生態旅遊的名片。

本文來源:大眾網-經濟導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曠世奇災:1668年郯城大地震
    郯城地震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較詳細的記載,僅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來看,大地震之前出現過特旱大澇、地下水位上升、動物異常等宏觀方面出現異常情況。  郯城地震發生的4年前,郯城西部廣大地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和安徽等省份部分州縣出現大面積乾旱。「這年,除山東半島麥收十分之二外,其他各地夏秋絕產,千裡赤地,草木皆枯。」
  • 郯城為什麼叫郯城 再早期並不叫這個名字
    都知道臨沂最南部的縣便是郯城,而它地處魯蘇交界,為山東南大門、齊魯之通衢,可以說在交通等各方面都是疏通山東和江蘇的樞紐城市,而郯城同樣也是一座歷史古城,許多人或許都不知道「郯城」這個名稱到底來源於哪裡。
  • 山東郯城逾8級大地震352周年:重評地震區劃助力當地發展
    1668年郯城8又1/2級地震麥坡遺址。臨沭縣乾溝淵村郯城地震形成噴砂裂縫遺蹟。(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山東省地震局 供圖)  攝352年前郯城大地震致曠古奇災山東省地震局介紹,公元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山東郯城發生的8又1/2級地震,是中國東部有史料記載以來最大的地震。郯廬斷裂帶(局部)衛星照片。
  • 郯城人是山西遷過來的嗎歷史探秘 追溯明朝的大槐樹移民
    郯城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次大地震,這次地震帶走了郯城絕大部分人口,所以現在的郯城人大多都是遷移過來的,其實在大地震之前的郯城人也有很多是遷居過來的,不只是郯城,整個臨沂乃至山東地區,能追溯到的就是明朝的大槐樹移民。   在整個河南,在山東,在河北,在安徽……乃至大半個中國,都有這一歌謠流傳。
  • 郯城大地震後遷移過來很多人 追溯數百年前的郯城災難
    郯城如今經濟發展良好,人們安居樂業,但是這片土地上曾經卻有過一次慘烈的災難,那就是郯城大地震。幾百年前的郯城大地震震級達到了8.5級,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據悉死亡人數超過了80%,據說震後的郯城人很多都是遷移過來的。   1668年7月25日晚8時(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
  • 1668郯城地震死了多少人揭秘 當時人口的千分之三都死了
    地震可怕,山東歷史上發生過很多地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歷史上最大的郯城地震,郯城大地震死了多少人?據資料記載傷亡人數在5萬人左右。不要覺得這個數字小,這已經是當時人口的千分之三了。   在1668年的7月25日晚,山東郯城、臨沭、臨 沂交界發生了一個曠古歷今的大地震,震級為8.5級,史稱郯城大地震。
  • 清朝往郯城遷過民嗎歷史回顧 當年大地震郯城人死了80%
    大家都知道山東歷史上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有網友想問郯城在清朝時期有沒有移民,為什麼這麼問呢?因為郯城清朝時期曾經有過一次8.5級的地震,當時80%的郯城人都在地震中死去了,據說現在的郯城人就是地震後從山西、陝西和周邊移民過來的。
  • 郯城大地震是哪年發生的 追溯百年前臨沂的曠古災難
    地震是一種殺傷力巨大的災難,昨日臨沂市平邑縣3.1級地震再次引起了很多人對地震的關注,在我們臨沂的歷史上有一次最大的地震,郯城大地震,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曠古災難。   公元1668年,即康熙七年間。大清國清聖祖玄燁已從需要重臣輔助的8歲幼皇成長為初具韜略的少年國君。
  • 甘肅張掖溼地初現「鵟鷹群舞」
    甘肅張掖溼地初現「鵟鷹群舞」 (1/3) "← →"翻頁
  • 郯城戶戶門前有塊家風家訓牌
    在郯城,鹿乳奉親、東海孝婦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故事,千百年來一直浸潤人心。今年以來,為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發揚光大,郯城縣在全縣開展「立家訓,樹家風,爭創最美家庭」工作,豐富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內容,讓家庭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基點。
  • 《古墓麗影》Tomb Raider
    這款最終定名為《古墓麗影》(Tomb Raider)的遊戲於96年5月的E3遊戲大展上首次亮相,儘管展出的僅僅是一個只有部分關卡的版本,但還是引起了轟動,發行公司EIDOS於是趁熱打鐵,展開了全方位的宣傳攻勢,除了傳統媒體廣告投放以外,EIDOS還特別邀請了30多位專欄作家前往埃及採訪《古墓麗影》的製作班底,並親身感受遊戲的原型場景。
  • 臨沂郯城名字的由來 探訪郯國故城遺蹟揭秘郯八景
    史料記載中,郯城以城牆高且牆體厚著稱,與這段保存下來的城牆遺蹟相符,雖然經歷了大地震,依然可見昔日雄姿。只是,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滄桑之後,已經很難看出原有城牆樣貌,形似一段土丘。   《沂州志》《郯城縣誌》均有記載,「唐虞時,為徐州之域。《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又是也。」故城東三公裡處,原來有禹王臺遺址,據傳,禹治水時曾在此鑿山疏水。由此來看,在「三皇五帝」劃分天下為九州時,當時徐州乃九州之一,郯地已經成為一方地域的中心。西周時實行「封邦建國」,齊、魯是周王朝在山東地區兩個最大的封國。
  • 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預報中心,ID:YBZXDZ】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8.5級地震1668年7月25日夜間在中國山東省郯城-臨沂-臨沭交界發生8.5級地震,根據當時災情記載這次大地震震中烈度達到了最高的
  • 歷史上的今天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8.5級特大地震
    歷史上的今天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8.5級特大地震 2013-08-15 11:59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一次毀滅兩座城市的地震,郯城大地震
    4、山東郯城——日照或是連雲港(未震),時間大約是1974年。1-3次地震都已出現,只有山東郯城-日照或是連雲港這次尚未地震,而郯城又是曾經發生過重大地震的城市郯城地震斷裂帶1668年668年7月25日,山東中南部發生了一次震動半個中國的大地震,史料考證,這次地震震級達8.5級,是我國東部千年罕有的一次特大災難事件。
  • 郯城有棵已3000多年銀杏樹 聽"老神樹"講故事
    郯城銀杏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銀杏種植面積發展到30萬畝,年綜合產值達到2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銀杏之鄉」。據悉,郯城有一棵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銀杏樹,被當地人尊稱為「老神樹」。  2014年,位於郯城縣城西南部的中華銀杏生態旅遊區,被正式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成為郯城縣第一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也說郯城地震|蕞爾彈丸之邑,久被凋敝
    康熙年間,郯城的當地人在這裡日子過得並不是如意的。郯城大地震發生之前,有嚴重的水災、旱災、蝗災、雹災、嚴寒、瘟疫、饑荒、白蓮教起義、匪患劫掠、兵禍屠城接連發生,剃刀一樣刮剔著本已貧瘠的土地,當地的百姓只能勉力從土裡面刨食。按照康熙《郯城縣誌·災祥》所記,從明末崇禎七年(1634年)至康熙九年(1670年),這34年中,有文字記載的災事就有24件。
  • 郯城又一部微電影,《喜旺的田野》殺青!
    由中共郯城縣委組織部出品,臨沂市春潮文化傳媒攝製的微電影《喜旺的田野》,於11月17日在郯城街道郯東村順利殺青,這是繼微電影《大春》之後,我縣拍攝的第二部黨教類微電影。我們曾先後六次去郯城採風,幾易其稿甚至還斃掉了一個本子,重新進行創作。目的就是要把這個片子拍的既有意義,又有意思。」目前,該影片已進入緊張的後期剪輯階段,有望於12月中旬同觀眾見面。
  • 《古墓麗影》新動態 諾阿·烏桑格確認執導影片
    《古墓麗影》新動態 諾阿·烏桑格確認執導影片 時間:2015.11.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郯城地震斷裂帶位置在哪詳細圖解 東部最大強震斷裂帶
    要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大地震,臨沂郯城大地震絕對榜上有名,這次大地震也來自於郯城地震斷裂帶,那麼郯城地震斷裂帶在什麼位置呢?   郯城地震斷裂帶   郯城地震斷裂帶是郯廬斷裂帶中的一斷,郯城地震斷裂帶是中國東部一條巨型斷裂帶,總體上呈南北走向,綿延2400多公裡。自這條斷裂形成以後,經歷了複雜的演化,這都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