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湖泊大約有8億斤魚,為啥當地人從不捕撈也不吃魚?

2020-11-29 網易新聞

2020-11-27 06:35:17 來源: 果凍祺

舉報

  有山有水的環境是很多人非常嚮往的,我國這樣的地方雖然不算少,但想找一片純淨無汙染的地方卻也不容易。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南方的湖泊是要比北方多的,但實際情況卻和很多人 想像不同,我國湖泊最多的省份實際上是西藏。

  

  西藏一共有1500多個湖泊,總面積將精油2.38萬平方千米,可以說我國30%的湖泊都在西藏自治區。在西藏大大小小的湖泊當中,最像那個的就是西藏的三大聖湖瑪旁雍措、納木措和羊卓雍措,而羊卓雍措被不少人認為是西藏風景最好,資源最風度的湖泊。

  

  羊卓雍措也被人稱之為羊湖羊卓雍措的湖面海拔為4441米,總面積為675平方千米,雖然從面積上看,這個湖泊在西藏屬於比較小的了。但是風景卻是最美的,也是西藏人心目當中的聖湖。據傳說,這個湖泊是天上的仙女下凡變得。除了美景之外,羊卓雍措的魚蝦資源也是異常豐富,據說這這個湖泊之下共有八十萬噸的魚蝦,而西藏所有湖泊加起來共有8億斤的魚蝦,可見西藏水產資源有多麼豐富。

  

  按理來說,當地有這麼豐富的魚類資源,應該大力開發才對,但為啥在內地很少見到西藏生產的魚蝦?而當地人也從不捕魚也不吃?

  

  其實這個原因主要是和西藏人的風俗習慣有關,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藏族輕易是不會吃魚的,因為西藏人大多數都信奉佛教,不願意輕易殺生,魚和牛羊同樣是生命,但是一條魚最多只夠一個人吃的,而牛羊卻能讓很多人吃飽,所以當地人基本不吃魚。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西藏有水葬的習俗,人們把逝去的親人放到水裡,在當地人認為是親人回歸了大自然母親的懷抱,而魚類被認為是回歸自然的媒介,從客觀上看,逝去的人也是被湖裡的魚兒吃掉了,所以當地人沒有吃魚的習慣,雖然現如今已經很少有水葬的習俗了,這裡也被開發成為了一片旅遊景區,但是當地人不吃魚的習俗依然保持著。

  

  當然最關鍵的一個原因是因為,西藏地處高原地帶,氣候寒冷氧氣含量低,魚類生存在這樣的 環境下,生長速度是要比平原地區慢得多的,大量捕撈這些魚類其實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各位小夥伴對於本期內容,大家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西藏人為什麼從不吃魚?這三大原因讓人不得不服!
    提起西藏,我們腦海中自然而然就會浮現純淨湛藍的天空、神秘而虔誠的宗教信仰、曼妙生花的異域風情,越來越多的人到西藏去朝聖滌蕩靈魂。不過有句話說的好,觀景不如聽景,今天我們來介紹西藏最有名的三大聖湖之一——羊卓雍錯。
  • 西藏最神聖的湖泊之一,湖中有8億多公斤魚,卻無人捕撈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西藏三大聖湖之一,它就是羊卓雍錯,也常以羊湖著稱。羊湖位於西藏浪卡子縣,是喜馬拉雅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其間湖光山色之秀美,冠絕一方。羊湖是高原堰塞湖,在古時因地殼運動爆發,青藏高原不斷崛起,在這間隙,出現了斷裂帶,借著冰川流水形成湖泊。照著形勢,似乎是外流湖無疑了,那為什麼現在又成為內陸湖了呢?原來邊疆地帶降水有限,流量隨著蒸發日益減少,形成若干個小湖,零星分布。
  • 這個湖裡有很多魚,被稱為「魚庫」,卻幾乎無人捕撈,原因想不到
    這個湖裡有很多魚,被稱為「魚庫」,卻幾乎無人捕撈,原因想不到!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各種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南方的話有很多湖泊,當然在北方,雖然比較乾旱,很多地方也是有湖泊的。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北方的湖泊,這個湖泊是位於西藏自治區的,名字非常好聽,叫做羊卓雍湖。
  • 西藏羊湖中有8億公斤的魚,為何卻沒人敢去捕撈,也沒人敢吃?
    中國疆域遼闊,坐擁各大高原名山,江河湖泊更是數不勝數,而西藏是西部高原的一個神秘地帶,就能以藏族人民為主題擁有著璀璨的藏族特色文化,被人稱之為人間聖地,也是我國最後的一片淨土。這裡山巒疊起更有很多著名的湖泊,這裡就不得不提到西藏三大聖,湖羊卓雍措,納木錯,瑪旁雍錯了,而羊卓雍措作為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擁有675平方千米的湖面面積,素有天上仙境,人間羊卓的美名。
  • 全球魚「最多的湖」就位於中國,多達8億多斤,卻無人敢去捕撈
    中國幅員遼闊,在我們國家廣闊的領土上,有著眾多的河流,大家都知道有河就有魚,只不過是魚的多少罷了,當一條河流有大量的魚的時候,便會吸引無數的釣魚愛好者前去釣魚,而且中國就有一個湖泊,它堪稱是全世界魚類最多的一個湖泊了,據說這裡的魚達到8億多斤,但是卻沒有人來這裡釣魚,到底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西藏的魚有多少?分給全國每人能拿一斤,卻沒有人敢去湖裡捕魚
    不過奇怪的是,中國有一個神秘的湖泊裡明明蘊藏著8億公斤的魚類,卻沒有人敢去那裡捕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說到湟魚相信很多人就清楚了,這是青海湖中的特產,也是當地特有的珍稀物種,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湟魚資源一旦減少的話將會威脅到青海湖的生態資源,所以國家管控非常嚴格,不允許人們隨意捕撈。 而在早年間,國家管控還沒那麼嚴格的時候,很多非法捕撈湟魚出售的,都把價格提高到了天價,所以凡是吃過湟魚的,幾乎都是非常有錢的人。
  • 西藏湖泊釣魚,遊釣名貴湟魚和裂腹魚,它屬於保護魚種必須放生
    每到夏季來臨之際,眾多遊釣人開始啟程西藏湖泊,因為這個時候最容易釣魚,釣魚人剛放下魚餌,成群結隊的野生魚類就會立刻從深水區遊來覓食。由於當地藏族人不吃魚的原因,所以西藏眾多湖泊的野生魚常年繁衍過多,湖泊支流水裡隨處都是魚類,羊卓雍措主要是裂腹魚和名貴湟魚居多。
  • 被稱「世界上最美麗的水」,魚的數量可達8億公斤,卻無人敢打撈
    而今天要說的就是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水「,魚的數量可達8億斤,卻無人敢打撈,一起來看看吧!有人說,一生不去一次西藏是遺憾,而西藏又是特別令人嚮往的,因為它地理位置的特殊,沒有被工業所汙染,海拔還比較高,無論是山、湖泊還是草原,都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尤其是那些文藝青年和想要了解這的人,他們來到這除了參觀這的景色,還會對當地的風俗習慣非常感興趣。這個被稱世界最美麗的水,究竟是誰呢?
  • 中國最「神秘」湖泊,魚類蘊藏量高達8萬斤,至今都沒人敢去捕撈
    那是羊卓雍措,也叫羊湖,有些地區是西藏地區,海拔4441米,湖泊總面積675平方公裡,有美麗的景色,本來打算開發成觀光景點,但是不想商業化,最終觀光計劃被政府停止了,所以,現在一直保持原來的畫面,沒有被汙染,湖水也很乾淨
  • 17種野生魚納入二級保護 違法捕撈者可追刑責
    &nbsp發布17種野生魚納入二級保護違法捕撈者可追刑責不但有罕見的多鱗白甲魚、中華多刺魚、赤眼鱒,還有一些農貿市場上常見的桂魚、銀魚……市農業局近日發布了《北京市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17種魚類榜上有名。「如今有了《保護名錄》,上榜的魚兒就有了『護身符』,未經批准隨意捕撈和經營利用,屬於違法行為。
  • 西藏天然水庫裡有8億多斤魚,為何沒人敢打撈?原來是這3個原因
    西藏天然水庫裡有8億多斤魚,為何沒人敢打撈?原來是這3個原因 在節假日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會選擇用旅遊的方式來放鬆身心,去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西藏就是一個非常吸引人們去旅遊的地方,因為這裡有著特有的藏區文化以及優美的風景,布達拉宮就是人們非常嚮往的地方,但是在西藏有一個地方也非常值得去。
  • 臺當局鼓勵吃魚漁民過度捕撈 未來「無魚可捕」?
    臺當局鼓勵吃魚漁民過度捕撈 未來「無魚可捕」?據臺灣《聯合報》3日報導,有島內研究團隊發現,由於過度捕撈及氣候變化等原因,原本擁有豐富魚類資源的寶島,或將面臨無野生魚類可吃的困境。  報導稱,去年12月初,國際科學期刊《科學數據》發表臺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團隊的論文,研究發現,臺灣北海岸魚種平均每隔10年至15年就減少一半,30年來從120種銳減至30種,魚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
  • 泰國有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但當地居民為什麼都不敢吃小溪裡的魚?
    在這個瀑布下面,有一條緩緩流動的小溪。 這條小溪大約有三四米寬,水深不到半米,清澈見底。小溪中密密麻麻的全是魚,而且個頭還很大。 讓人十分好奇的是,小溪周圍根本沒有圍欄,但是當地人卻從來沒有在小溪捕撈過魚。
  • 全身有260根刺,吃起來又麻煩的蝨目魚為何成為臺灣第一魚?
    在我國的寶島臺灣有一種最具代表性的魚種叫蝨目魚,當地人把它譽為「臺灣家魚」或「臺灣第一魚」,大陸俗稱「狀元魚」。距今已有300多年的養殖歷史,它並非是臺灣土著,而是由臺灣從印尼引進,後來在廣東汕頭地區也試養成功。在臺灣南部,是很多漁民多年來的主要生計來源之一。
  • 喀納斯湖「水怪」與大紅魚有關係嗎?大紅魚能不能捕撈?
    提起「湖」,喀納斯湖遠沒有我國的「五大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大,但是,喀納斯湖的名聲卻超過了5大湖,原因很簡單,傳說喀納斯湖中有「水怪」,而且有著多名目擊者,這為景色秀麗的喀納斯湖又增添了一種「神秘」色彩。下面,我們就簡單的來探討一下喀納斯湖「水怪」以及「大紅魚」是怎麼回事?
  • 查幹湖冬捕野生魚被懷疑造假?遊客:每年大肆捕撈,居然越撈越多
    最近這兩年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大家在飲食方面格外的有追求,平時不管是出去旅遊還是在家裡,大家都喜歡吃點新鮮的野味。因為現在大部分的生物都是養殖的,所以吃起來沒有滋味。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查幹湖的野生魚,查幹湖每年在冬季都會捕撈大量的魚類,由於這些魚都是野生的,所以深受民眾喜愛。
  • 新疆有很多種魚,你知道在哪裡嗎?來了一定要吃什麼魚?
    要說新疆的魚類,大多數不知道新疆會有魚,不是我在這裡亂說,是好多人問過我?新疆有魚嗎?這樣的問題,特別是不太了解新疆的,沒有來過新疆的,幾乎不知道新疆會有魚,會有海鮮。其實,新疆有近10個野生土著魚。喬爾泰、五道黑是兩個野生魚大品種,現在還在疆內形成規模化養殖。昌吉、阿克蘇、和田、沙灣等地均有喬爾泰養殖基地,烏魯木齊的新市區、安寧渠,巴州地區的希尼爾水庫也已開始大規模養殖五道黑。
  • 查幹湖面臨過度捕撈,為何魚卻「越撈越多」?原因讓人很氣憤
    所以旅遊就成了人們的娛樂方式之一,人們都熱衷於去不一樣的地方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現在隨著一些景區的增加,也漸漸的出現了一些「宰客」的景區,實在是讓遊客們心寒。大家都知道,在一些靠著海或者是湖的地方主要就是靠著打撈魚和養魚來獲得收入。漁民們都希望湖裡的魚越多越好,這樣才會賺得更多。雖然魚越多越好,但是在所有的大大小小的湖泊中,若是過度打撈會出現枯竭的現象。
  • 上世紀90年代的瘋狂捕撈,讓澳大利亞痛失「長壽魚」漁礦
    近日,將有2萬條紐西蘭長壽魚「零關稅」登陸我國海南,很快,我國的海南島居民就能夠以低於市場價25%左右的價格來購買這批高端進口海產品。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還沒有吃過這種顏色鮮豔,名字非常討好中國傳統文化的奇特進口魚類。作為一種深海的肉食性魚類,長壽魚刺少,而且肉質潔白細嫩,緊實Q彈,據說有蟹肉般的鮮甜口感。
  • 經常吃魚的朋友,知道國內的四大名魚有哪些嗎?
    現在大家都是非常喜歡吃海鮮的,因為海鮮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口感很好,下面就是跟大家說一下,中國最好吃的幾 種魚 青魚,雜食性魚,主食螺螄、蚌、蝦和水生昆蟲。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長江以北較稀少。青魚是長江中、下遊和沿江湖泊裡的重要漁業資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養殖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