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羊年央視春晚吉祥物「陽陽」公開亮相。「陽陽」是33年春晚史上首個吉祥物,在除夕直播當天,它將作為晚會特邀主持人與觀眾見面。
吉祥物,自古就有,從原始社會開始,便寄託了人們祈福的願望。而在吉祥物的「進化」過程中,又有哪些可以登上「最」字榜呢?。
最早的吉祥物
中國龍祈求風調雨順
早期的吉祥物是人類原始文化的產物。原始人類由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在強大的自然面前顯得軟弱無力,他們對許多自然現象和人類自身的生理現象不能理解,總以為有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著一切。當人們把超自然的力量具象化後,便產生了最原始的吉祥物。
那時候的吉祥物,大多以圖騰、紋飾為主。人們在創造了器皿時就裝飾以具有象徵祥瑞寓意的紋樣,以表達敬意,寄託祈福的願望。
中國的龍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種吉祥物。龍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由於原始人類對自然認識的局限性,他們弄不明白,為什麼魚類穿遊不居,灣鱷聲形俱厲,蛇類陰森恐怖,蜥蜴形色怪異?為什麼雲團滾滾,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為什麼海浪翻卷,虹貫長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這些動物的行為和變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對古人來說,是無法用科學解釋的。
他們猜測有那麼一個力大無窮的、與「水」相關的「神物」主宰著指揮著操縱著管理著這些動物和天象,像一個氏族必有一個頭領那樣。龍作為一種崇拜現象,一種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一種「理解」,當被人們具象之後,便成為了人們祈求風調雨順的吉祥物。
進入奴隸社會後,生產力有了顯著的進步,特別是商代,冶煉青銅技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所以在這期間,出現了很多青銅器製品,其代表物是商周鼎。鼎是華夏民族在青銅時代的立國之重器。在周朝,「一言九鼎」的「鼎」,是象徵至高無上王權的神器和禮器,也是祭天祭祖的祭器,鼎在華夏先民心目中處於民族「圖騰柱」的地位。商周鼎上的紋飾主要由饕餮紋和雲紋所組成,以饕餮為中心,雲紋環繞其周圍。顯然,饕餮神獸在天上,從雲層裡探出頭,俯瞰人間。傳說龍生九子,其第五子叫饕餮,饕餮能吃且吃不飽,掌管煙火烹調。人們都希望受到神靈的庇護,祈求食無所憂,所以就把它紋在鼎上,作為一種吉祥物。
封建社會吉祥物的發展變得多樣化起來。由於文字的發展,吉祥文字也大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比較有代表意義的是漢代的漢瓦上的吉祥文字。「秦磚漢瓦」是古代建築構件上的藝術典範。西漢瓦當以「延年益壽」、「長生無極」等吉祥語作為裝飾內容、動物紋樣多採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神」。在圓面範圍內,儘量體現形體的伸展力度,神態性格明顯。
隋唐時期,中國與外族文化交流甚廣,自然而然的,吉祥物文化也產生了相應的交融,創造出了諸如寶相花、唐草紋和陵陽公祥等融匯了多民族特色的新吉祥紋樣。寶相花又稱「寶仙花」、「寶花花」。盛行於隋唐時期。相傳它是一種寓有「寶」、「仙」之意的裝飾圖案。紋飾構成,一般以某種花卉(如牡丹、蓮花)為主體,中間鑲嵌著形狀不同、大小粗細有別的其他花葉組成。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圓珠作規則排列,像閃閃發光的寶珠,加以多層次退暈色,顯得富麗、珍貴,故名「寶相花」。隋唐以後寶相花廣泛流行於織錦、銅鏡以及瓷器的裝飾上,含有吉祥、美滿的寓意,是一種獨具我們民族特色的吉祥紋樣。
清代吉祥物集歷代之大成,達到了「物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把吉祥物發展到了極致,並被廣泛應用於印染、織繡、服飾、工藝品、建築彩畫及民間藝術等各方面。其形式多樣,名目繁多。
最大眾的吉祥物
奧運會的宣傳大使
「奧運會吉祥物」一詞源於法國普羅旺斯,語意為能帶來吉祥、好運的人、動物或東西。現代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吉祥物是在1968年第10屆格勒諾布爾冬季奧運會上,這是一個被稱為「雪士」的半人半物卡通滑雪小人兒,有著碩大腦袋和細巧堅硬的身體,象徵一個有著堅強意志的小精靈。
為夏季奧運會設計吉祥物始於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吉祥物叫做瓦爾迪,是德國純種小獵狗形象。小獵狗靈活、忍耐和堅忍的特性是運動員性格的表現,其頭尾對稱地塗著淺藍、深藍、深綠、褐等色,則代表著德意志大地和天空的色彩。
奧運會吉祥物大多以舉辦國有特色的動物形象為創作原型。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是熊的形象,稱為米莎;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是鷹的形象,稱為山姆,即美國人的代名詞「山姆大叔」;1988年漢城奧運會是虎的形象,稱為虎多裡。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第一次使用抽象的卡通造型,這是一隻庇里牛斯山的牧羊狗形象,它的名字叫做科比,小科比從一個方向看好像在微笑,換一個角度看又似乎在用鼻子嗅著什麼,頑皮的樣子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吉祥物最關鍵的職能是宣傳大使,因此本土元素十分重要。雅典奧運會的兩隻吉祥物取名為希臘神話中的雅典娜和費沃斯,造型則是根據古希臘陶筒雕塑玩偶設計,熟悉的民族淵源很受當地人的歡迎。
經典的反例是2006年德國世界盃的吉祥物獅子格列奧,因為它鬍子拉碴,而且只穿了球衣沒穿短褲,這種不講衛生的形象很受嚴謹的德國人反感,自面世以來就廣遭冷落。
最出名的吉祥物
熊貓明星「盼盼」
熊貓盼盼是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吉祥物。第11屆亞運會期間,手持金牌做奔跑狀的盼盼形象幾乎天天出現在媒體上,同時也深深地印在了國人的腦海裡。
「盼盼」的原型是熊貓「巴斯」,來自四川寶興縣巴斯溝,1980年出生於四川。1985年,北京取得亞運會舉辦權後,向全球徵集會徽,國寶熊貓被選定為吉祥物。1986年,設計師劉忠仁創作的熊貓手持金牌圖從上千份作品中脫穎而出,他還創作了亞運會吉祥物「盼盼」。劉忠仁說,先有「盼盼」後有「巴斯」,雖然「巴斯」是姑娘,「盼盼」是小夥子,但因為「巴斯」的美貌太出眾了,它還是成為「盼盼」的「代言人」。
1984年「盼盼」3歲那年,巴斯溝遭遇了一場60年不遇的竹子開花,開花後竹子大面積枯死。「盼盼」快餓昏了,覓食時被大水衝進了河道,幸運的是,「盼盼」大難不死,被當地農婦李興玉救起。後經國務院批准,被送到了福州大熊貓研究中心,至今仍然是福州的「熊貓明星」。
「盼盼」是國內外著名的熊貓明星,曾代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訪問美國半年,轟動美國西海岸,當地市民排5個小時的隊,只為看它3分鐘。
選擇國寶熊貓作為亞運會的吉祥物在當時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憨態可掬的形象不僅徵服了全國人民,同時也贏得了全亞洲人的好感,一股代表著中國的「盼盼」風甚至還吹到了全世界。「盼盼」讓更多人認識到改革開放十多年後的中國新面貌。
熊貓和人歲數比例為1:4,所以2005年4月25日,盼盼迎來了它的「百歲」生日。
在科學研究方面,盼盼也作出過相當大的貢獻。1998年它為異種克隆大熊貓獻出了體細胞,直至早期胚胎的形成,這一創新成果被中科院、工程院評選為199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最另類吉祥物
「什麼東西也不是」的UU
不是動物,更不是某種植物,包括它的創造者在內的所有人都無法定義它到底是什麼,但正是這個於異想天開中誕生的小傢伙,以它特有的甜美、頑皮又可愛的笑臉,讓人們都在第一眼後就喜歡上了它。這就是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吉祥物「UU」,一個和以往各屆大運會甚至是各類運動會的吉祥物都完全不同的另類。
吉祥物「UU」是由深圳2011年世界大運會會徽「歡樂的U」演變而成的一張笑臉,同時又具有「Universiade(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首寫字母「U」的形態,它打破了以往大運會吉祥物動物造型、寫實風格的設計傳統,以一種徹底抽象卻又極具親和力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
以往大運會的吉祥物都是以某種具體動物為造型基礎而設計出來的,在深圳大運會吉祥物徵集活動收到的參賽作品中,也有不少「鵬鵬」、「牛牛」、「黑臉琵鷺」等代表深圳文化特色的動物造型作品,或是「數碼人」、「外星人」等體現深圳高科技特色的科幻造型,或是「紅樹苗」、「水娃娃」等反映深圳地域色彩的濱海題材,然而「什麼東西也不是」的UU卻以它歡樂、甜美、可愛的形象,過五關斬六將,最終成為36屆大運會的吉祥物。
設計團隊認為:一個抽象的東西反而會有更大的想像空間,不應被無形中設定的條條框框禁錮,比如非要是某種動物,非要有手有腳。這個閃亮的小精靈蹦蹦跳跳地來到人間,似乎生來就是為了傳遞歡樂和活力的。
它不僅受到了評審組的肯定,在深圳市設計界、影視動畫界、玩具製造界也大受歡迎,清華美院教授、大運會文化顧問吳冠英讚賞地說:「它是一個非常具有親和力的東西,可以隨時摸它、捏它,不是只能擺在那裡看,這才是吉祥物真正的意義。」
2012年倫敦奧運會吉祥物——文洛克來自於馬齊文洛克的施羅普希爾村。文洛克是個具有金屬現代感的獨眼卡通吉祥物。它的頭部代表著金、銀、銅3個獎牌,它的大眼睛其實是一個攝像頭能記錄下一切,頭上的黃燈代表了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倫敦黑色計程車,而手上則戴著友誼手鍊代表奧林匹克的5個顏色。
這個獨眼吉祥物據稱是為兒童設計的,一些兒童和家長也參與了設計過程。兒童作家麥可·莫爾普戈給它們的來歷寫了一個小故事:工人們在工廠為奧運會場館煉鋼,在鋼水出爐的剎那,兩小灘鋼水落在地面,後來,一個退休的煉鐵師喬治將兩個冷卻凝固的鋼塊撿回家,並且雕琢成了兩個長著一隻大眼睛的精靈,倫敦奧運會吉祥物就此誕生。
雖然倫敦奧組委一直在傳遞「超越現代」的概念,但他們的奧運會吉祥物文洛克還是很難被普通人接受。它們都只有一隻眼睛,儘管看起來活力十足,可是這種超強的「前衛和抽象」的藝術手法還是讓人覺得另類。甚至雅虎體育曾撰文稱,「倫敦奧運會的吉祥物是史上最醜之一」。
(綜合自《北京晨報》《新京報》《中國新聞周刊》等) 本報記者 王一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