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以下千米發現微生物
圖片來源: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 Texas A&M University 據5月22日的《科學》(Science)雜誌報導說,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居住在比海底還要深得多的微生物,它們所在的深度比從前記錄到的任何生物群體都還要深。
-
實驗室搬到5200米海底 深海微生物刷新人類認知
原標題:5200米海底,深海微生物刷新人類認知 紫色的海參、紅色的遊蝦、白色的小魚、藍色的海葵……色彩斑斕的生命在海底一隅歡快地遊弋,上演了一出生動的「海底總動員」。 「利用深海攝像,我們清楚地觀測到5200米海底的熱鬧景象,其實,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才是潛藏深海的『主角』。」
-
屢屢刷新紀錄 深海潛水器爭創「中國深度」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劉詩平 董瑞豐)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近日在馬裡亞納海溝下潛6329米,成為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7062米、「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10767米之後的又一項新紀錄。各類深海潛水器一次次突破自我,創造著「中國深度」。
-
刷新世界紀錄!「海燕」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達10619米
7月初,我國水下滑翔機萬米深淵觀測科學考察團隊順利返航其測試的「海燕—X」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達1061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記者採訪海洋裝備專家時了解到,刷新下潛深度世界紀錄的背後,是我國探索「透明海洋」的堅實一步,現階段我國海洋科考正不斷實現新的技術突破
-
江西宣布發現超大型鎢銅礦 鎢礦儲量刷新世界紀錄
江西宣布發現超大型鎢銅礦 鎢礦儲量刷新世界紀錄 2016-01-05 12:36:02(記者 王劍 姜濤)江西省國土資源廳5日宣布,該省浮梁縣發現超大型鎢銅礦,探明三氧化鎢(WO3)資源量286萬噸,鎢礦儲量規模刷新世界紀錄。
-
蛟龍號潛航員:10年造訪海底72次刷新中國深度
他是中國首批潛航員,蛟龍號是他的「鋼鐵兄弟」,他們一次次刷新中國深度。他說:我們不只是去突破深度的,而是為國家去探索深海世界。 《面對面》專訪蛟龍號潛航員唐嘉陵。 蛟龍號是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長8.2米、寬3米、高3.4米、載員3人、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是世界上同類型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可以在佔世界海洋面積99.8%的海域自由行動。從2009年海上試驗以來,蛟龍號已經在中國南海、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區等7大海區,開展了152次成功下潛,深海科技成果豐碩,獲取了海量珍貴視像數據資料和高精度定位的地質與生物樣品。
-
「海鬥一號」完成萬米海試 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
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獲悉:由該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日前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其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
聚焦|國際首例巖溶地層大盾構海底隧道安全貫通
近日,國際首例巖溶地層大盾構海底隧道、國內最長距離硬巖地層大盾構隧道、國內最大直徑地鐵海底隧道——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實現安全貫通。
-
5200米海底,深海微生物刷新人類認知
紫色的海參、紅色的遊蝦、白色的小魚、藍色的海葵……色彩斑斕的生命在海底一隅歡快地遊弋,上演了一出生動的「海底總動員」。 「利用深海攝像,我們清楚地觀測到5200米海底的熱鬧景象,其實,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才是潛藏深海的『主角』。」
-
全球最深海溝,深度過超珠穆朗瑪峰,海底隱藏著40億年前的秘密!
它的海平面深度超過了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在它的最深處是沒有任何生物的存在的。中國第一次拜訪馬裡亞納海溝是在2012年,乘坐蛟龍號經過幾次的探險,下潛深度為7062米,刷新了我國潛水的最高紀錄。而當時科學家從海底採集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一些微生物也可以在這樣極端的環境下存活,這一次下潛給科學家帶來的重大發現,也揭開了地球40億年前生命起源存活的環境。
-
地球上最乾淨的海洋內發現生活了一億年的微生物
即使在深海海底,也有許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並且這些微生物在海底的生活區域正在擴大。基於此,科學家們提出一個疑問,「在一億年前沉積的海底地層中是否有微生物存在?」結果令人驚喜,深海海底的地層中竟然真的有生活了一億年的微生物!
-
全球首個鑽穿白堊紀陸相地層鑽井完井 創四項世界紀錄
亞洲國家實施的最深大陸科學鑽井,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口鑽穿白堊紀陸相地層的鑽井「松科二井」5月26日完井,完鑽井深7018米。7018米是什麼概念?目前,大慶油田開採的油氣資源深度大約在三千米以內。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表示,此次鑽井揭示了松遼盆地深部頁巖氣資源潛力,證實了該地區深部存在有利的頁巖氣層系,將拓展我國深部能源勘查開發的新空間。地質學家在松遼盆地深部凹陷帶3350米以深地層中發現頁巖氣氣測異常43層,累計厚度102米。
-
刷新海底萬米後,還有什麼是我們沒有見過的?你絕對想像不到!
11月10號中國首艘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紀錄!太平洋板塊在這裡俯衝到菲律賓板塊之下全長2550千米的馬裡亞納海溝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處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點這樣一個深度
-
「海鬥一號」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
心系海底,夢向深藍。
-
知識窗▏海底淺地層剖面探測及其作業應用
聲脈衝入射到海底底質中,在不同地層界面產生反射,其強度取決於界面兩邊介質聲阻抗的差,用放電或熱敏紙記錄此反射,根據到達時間和反射的強度可以判斷地層界面的深度和性質,也可將信息數位化後存儲以備後處理。用計算機處理數據可以提高信噪比,有時還加專家判讀系統。
-
難得的地層紀錄:薊縣剖面
但科學家正在逐漸接近這一千古之迷的迷底,隱藏在遠古大洋中的各種沉積紀錄就是恢復地球歷史最為關鍵的證據。 01. 距今25億年至18億年間,現今的華北地區大部,是一塊較為穩定的大陸,地質上稱為「華北原地臺」或「華北克拉通」。
-
科學家們復活了海底深處1億年前沉積物中發現的微生物
科學家們復活了海底深處1億年前沉積物中發現的微生物,極大地擴展了我們對地球上生命存在地點和存在時間的看法。2.5億年前的鹽晶體中回收並復活了細菌孢子,但一些專家不同意這一結論,稱樣本受到汙染等問題。這些樣本是從海底以下75米深處提取的,年代為1300萬至1.015億年。在這些深層中檢測到一些氧氣,但實際上沒有像碳這樣的有機物質(即微生物的食物)。這部分海洋包含著世界上最清澈的水,這是因為海面浮遊植物濃度低,而浮遊植物通常會下沉並為海底微生物提供食物。因為這片區域被稱為海洋降雪,所以海底沉積物的形成異常緩慢,每百萬年形成的速度只有1到2米。
-
「海鬥一號」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 海面下藏著什麼玄機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海鬥一號」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海面下藏著什麼玄機 值得我們一次次走向深藍本報記者 王祝華 王健高 實 習 生 葉作林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載譽歸來,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
中國科學家在衝繩海槽發現2個活躍海底熱液噴口
中國科學家在衝繩海槽發現2個活躍海底熱液噴口 我國最先進海洋科學考察船「科學」號12日完成首個科考任務返回青島母港,在這個航次中我國科學家在衝繩海槽發現了兩個「黑煙囪」,即活躍的海底熱液噴口。
-
「海鬥一號」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心系海底,夢向深藍。歷經40餘天,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於6月8日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載譽歸來。「海鬥一號」布放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