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在哪兒呢?
浙江在線11月18日訊
「看!有鳥!」「在那裡,跟我來!」
昨天上午,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裡可熱鬧了,一群小朋友們拿著各式各樣的望遠鏡穿梭於林間、水畔,尋找著鳥兒的蹤跡。
他們都是來參加杭州市第五屆小學生觀鳥賽的小選手們。
由本報聯合浙江綠色共享教育基金會、杭州市林業水利局、杭州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辦,浙江野鳥會、杭州市少先隊愛鳥俱樂部、杭州西溪溼地管委會辦公室、浙江自然博物館承辦的「2013綠色共享杯·杭州市第五屆小學生觀鳥賽」在經過了兩輪賽前培訓後,於昨天在西溪國家溼地公園蓮花灘觀鳥區正式吹響號角。
歷時1小時20分鐘,22支來自杭州市五大城區的小學生代表隊進行了激烈角逐。最終,杭州春芽實驗學校、杭州市長壽橋小學、杭州市行知小學3支隊伍,憑藉著「識鳥小達人」們的出色發揮,奪得了比賽一等獎。
各種「潮」造型齊上陣
昨天上午8點半,小選手們以4人為一隊,在帶隊老師和裁判的帶領下出發了。
孩子們的笑聲一下子在整個蓮花灘觀鳥區蕩漾開來,一隊隊小選手很快就在林間小路上跑了起來。
西溪溼地山清水秀的風光,映襯著小選手們一張張紅撲撲的小臉,這幅畫面很是可愛。
小選手們紛紛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擺出了一個個形態迥異、讓人忍俊不禁的「觀鳥pose」。
有的小選手個子小小的,胸前卻掛著一個「超大」望遠鏡,走起路來一搖一晃,小身板完全「hold不住」這個大傢伙。有的小選手因為陽光太過刺眼,眯著眼看著天,把手擋在眼睛前,活脫脫一個「孫悟空」造型。
還有的小選手更是組團來「凹造型」,為了更仔細地觀察鳥兒,前面的小選手蹲在地上,拿著望遠鏡對準,後面的小選手則一手遙指遠方,給小夥伴指明方向,這不正好是紅遍網絡的「航母style」嗎!
小選手們在不知不覺間「凹」出的造型,讓我們這些只能在一旁「觀戰」的大人也倍感歡樂。
但好玩歸好玩,只要一聽到鳥叫,小選手們馬上警覺地豎起耳朵,擺出一個「噓」的手勢,圍攏過去掏出望遠鏡觀看。這個時候,除了鳥叫,安靜得連一絲風吹草動都能聽見。
白腰文鳥還是棕背伯勞?
我選了一隊穿著「藍天白雲」校服的小選手們,跟著他們體驗了一回觀鳥樂趣。
「你們看,那是什麼鳥?」莫幹山路小學的範欣怡一手拉住一旁的小夥伴,一手指著樹上的一隻小鳥說。
觀鳥比賽的規則要求,隊裡必須要有至少兩人看到並確認鳥種,才能記錄下來。
孩子們馬上很有默契地一起蹲了下來,「它頭是黑的,肚子是白的,尾巴是什麼顏色啊?看不清!」同隊的祝宇航有些著急,躡手躡腳地繞到旁邊的草叢中,小心翼翼地向小鳥靠近……在場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走近了一點,祝宇航慢慢又蹲了下來,掏出望遠鏡仔細觀察,過了幾分鐘後,他悄悄地退了出來。
「看清了!背是棕色的,尾巴是棕色的,翅膀是黑色的,快找找!」4個小夥伴立即掏卡片的掏卡片,翻圖冊的翻圖冊,忙得不亦樂乎。
「白腰文鳥!」「不對,不太像!」
「棕背伯勞!」「說不好,好像是!」
兩個備選項出來以後,大家卻遲遲確定不下來。這時,幸好有個細心的女孩子發現,那隻鳥兒尾巴稍長一些,又經過了一番嘰嘰喳喳的集體討論,最後,「棕背伯勞」4個字被寫在了記錄紙上。
「對了嗎?」我偷偷問裁判。裁判朝我會心一笑:答對了!
「小專家」也有猶豫的時候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小選手們漸漸進入了狀態,臉上的神色也從之前的嘻嘻哈哈轉向了認真嚴肅。
莫幹山路小學的4人小隊一路走著,一路跟我說著他們的「戰略」:「隊長是範欣怡,任義鳳、梁浩負責觀察,我負責記錄。」祝宇航看了看周圍,示意我不要告訴別人。
「撲!」突然,一隻白色的水鳥出現在湖中,翅膀拍打著水面。「白鷺!」梁浩首先叫了起來,「這是白鷺,最好認了,這下我們肯定不會拿零鴨蛋了。」
4個孩子笑作一團,祝宇航轉動著手裡的筆,「刷刷刷」就把「白鷺」的「大名」填在了紙上。
「你們都認識哪些小鳥啊?」我問。
「麻雀、喜鵲、黑水雞、白鷺……」小選手們爭先恐後,一一報上他們最熟悉的鳥名,「麻雀經常能看見,身上都是褐色的,喜鵲是黑色,肚子是白色。」
雖然對熟悉的鳥類信手拈來,可對於一些比較難認的鳥類,小選手們還不是很在行。
當時間只剩下最後5分鐘的時候,莫幹山路小學隊恰巧與另一隊相遇,兩隊同時發現了一群小鳥飛快地從遠處湖面上掠過。經過小隊反覆討論,莫幹山路小學隊判定為「普通鵟」,另一小隊則判定為「珠項斑鳩」。
等孩子們走遠後,裁判悄悄告訴我,這群鳥兒是珠項斑鳩。
很可惜,看來小選手們的「功力」還不夠「火候」。
觀鳥賽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最終,莫幹山路小學獲得了三等獎,孩子們很高興。「很多小鳥以前只看過圖片,這次真的還是第一次看見,跟圖片裡的顏色還是有點不一樣的。比如棕背伯勞,要是下次再見到,我一定一眼就能認出來。」
「學生很能幹,很多鳥兒我們都不認識。」許多帶隊老師都有這樣的感嘆。
拿了一等獎的行知小學的小隊員們分享了他們的觀鳥經驗:「多看、多聽、多記,總能答對不少。」
行知小學還有一位「小紅人」,他叫胡翰如,「我三年級的時候參加了第一屆小學生觀鳥賽,連續參加了4屆,剛開始很多鳥兒都不認識,成績很低,後來我多聽多看多識,在第三、第四屆都拿到了一等獎。」
如今,胡翰如已是一名高一學生了,這屆觀鳥賽他以旁觀者的身份參與,也一樣樂在其中。
西湖小學的6名家長帶領著6個孩子也當了一回旁觀者,「在第一次室外培訓後,我們才看到觀鳥賽的消息,覺得這個『第二課堂』很有意思,很遺憾這次只能旁觀了,下次一定要讓孩子們也參與進來。」
在本次觀鳥賽中,辨別率最高的是麻雀、白鷺等常見鳥類,而像樹鷚、強腳樹鶯等鳥類,對孩子們來說相對陌生一點。
最厲害的一隊正確識別了12種鳥類,大多數隊伍識別的鳥類數量在七八種左右,我們不得不給這些「識鳥小達人」們豎一排大拇指!
不僅「小專家」們很厲害,這屆比賽的裁判們也都不簡單,他們是浙江野鳥會的專家和浙江大學綠之源協會觀鳥護鳥部的幹事,在這個領域有很豐富的經驗。
「如果我們直接給孩子們講一些要愛護野生動物的道理,會顯得很空泛,他們不一定會有切身的感受。」浙江野鳥會副會長、秘書長範忠勇說,「通過觀鳥賽這個形式,把孩子們領進接觸大自然的大門,他們真實體驗過後,將來在他們生活的小區、校園,可以做一些長久的觀察,讓他們自己去逐漸深入,更關心我們生存的環境。」
新聞連結
157種鳥兒在此流連忘返
西溪溼地再現「蓮灘鷺影」
從2006年第一屆小學生觀鳥賽舉辦開始,至今已是第五屆了,其中在西溪溼地舉辦的共有3屆。
「這裡常年可觀測到的鳥類有100多種,像孩子們一圈轉下來,估計可以看到10多種,早上六七點和下午五六點是鳥類最多的時候。」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王樂說,在西溪溼地的鳥種每年都有增加,今年新發現了小田雞、白喉磯鶇等三種鳥類。
西溪溼地在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美化環境、調節氣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譽為「杭城之腎」。
溼地公園內自然環境優美,生物多樣性豐富,為野生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溼地公園建成前有鳥類89種,溼地公園建成後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鳥類種群和數量不斷增加。
根據杭州市林水局組織的《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監測項目》顯示:目前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共有鳥類157種,佔杭州市鳥類種數的50%以上,分屬15目45科。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白尾海雕,以及松雀鷹、蒼鷹、雀鷹、赤腹鷹、鳳頭鷹、普通鵟、紅隼、燕隼、遊隼、褐翅鴉鵑、小鴉鵑、斑頭鵂鶹等1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蓮花灘觀鳥區位於西溪溼地腹地,大部分水域為淺水區域,植被豐茂,綠水環繞,鷺鳥飛翔天際,鳴禽宛轉叢林,生意盎然,野趣紛呈。既是西溪溼地鳥類的主要棲息地,也是涉禽等水鳥的主要觀賞區。設置有國家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一座、觀鳥屋2座、觀鳥樓1座、觀鳥遊步道1000米。
「去年5月,西溪溼地開始實施蓮花灘觀鳥區生態修復工程。」王樂說,「改造後淺灘增多、水面擴大,更適合水鳥生存,鴴鷸類鳥種增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