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牛「識鳥小分隊」一口氣認出了12種鳥兒

2020-11-23 浙江在線

  鳥兒在哪兒呢?

  

  浙江在線11月18日訊

  「看!有鳥!」「在那裡,跟我來!」

  昨天上午,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裡可熱鬧了,一群小朋友們拿著各式各樣的望遠鏡穿梭於林間、水畔,尋找著鳥兒的蹤跡。

  他們都是來參加杭州市第五屆小學生觀鳥賽的小選手們。

  由本報聯合浙江綠色共享教育基金會、杭州市林業水利局、杭州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辦,浙江野鳥會、杭州市少先隊愛鳥俱樂部、杭州西溪溼地管委會辦公室、浙江自然博物館承辦的「2013綠色共享杯·杭州市第五屆小學生觀鳥賽」在經過了兩輪賽前培訓後,於昨天在西溪國家溼地公園蓮花灘觀鳥區正式吹響號角。

  歷時1小時20分鐘,22支來自杭州市五大城區的小學生代表隊進行了激烈角逐。最終,杭州春芽實驗學校、杭州市長壽橋小學、杭州市行知小學3支隊伍,憑藉著「識鳥小達人」們的出色發揮,奪得了比賽一等獎。

  各種「潮」造型齊上陣

  昨天上午8點半,小選手們以4人為一隊,在帶隊老師和裁判的帶領下出發了。

  孩子們的笑聲一下子在整個蓮花灘觀鳥區蕩漾開來,一隊隊小選手很快就在林間小路上跑了起來。

  西溪溼地山清水秀的風光,映襯著小選手們一張張紅撲撲的小臉,這幅畫面很是可愛。

  小選手們紛紛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擺出了一個個形態迥異、讓人忍俊不禁的「觀鳥pose」。

  有的小選手個子小小的,胸前卻掛著一個「超大」望遠鏡,走起路來一搖一晃,小身板完全「hold不住」這個大傢伙。有的小選手因為陽光太過刺眼,眯著眼看著天,把手擋在眼睛前,活脫脫一個「孫悟空」造型。

  還有的小選手更是組團來「凹造型」,為了更仔細地觀察鳥兒,前面的小選手蹲在地上,拿著望遠鏡對準,後面的小選手則一手遙指遠方,給小夥伴指明方向,這不正好是紅遍網絡的「航母style」嗎!

  小選手們在不知不覺間「凹」出的造型,讓我們這些只能在一旁「觀戰」的大人也倍感歡樂。

  但好玩歸好玩,只要一聽到鳥叫,小選手們馬上警覺地豎起耳朵,擺出一個「噓」的手勢,圍攏過去掏出望遠鏡觀看。這個時候,除了鳥叫,安靜得連一絲風吹草動都能聽見。

  白腰文鳥還是棕背伯勞?

  我選了一隊穿著「藍天白雲」校服的小選手們,跟著他們體驗了一回觀鳥樂趣。

  「你們看,那是什麼鳥?」莫幹山路小學的範欣怡一手拉住一旁的小夥伴,一手指著樹上的一隻小鳥說。

  觀鳥比賽的規則要求,隊裡必須要有至少兩人看到並確認鳥種,才能記錄下來。

  孩子們馬上很有默契地一起蹲了下來,「它頭是黑的,肚子是白的,尾巴是什麼顏色啊?看不清!」同隊的祝宇航有些著急,躡手躡腳地繞到旁邊的草叢中,小心翼翼地向小鳥靠近……在場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走近了一點,祝宇航慢慢又蹲了下來,掏出望遠鏡仔細觀察,過了幾分鐘後,他悄悄地退了出來。

  「看清了!背是棕色的,尾巴是棕色的,翅膀是黑色的,快找找!」4個小夥伴立即掏卡片的掏卡片,翻圖冊的翻圖冊,忙得不亦樂乎。

  「白腰文鳥!」「不對,不太像!」

  「棕背伯勞!」「說不好,好像是!」

  兩個備選項出來以後,大家卻遲遲確定不下來。這時,幸好有個細心的女孩子發現,那隻鳥兒尾巴稍長一些,又經過了一番嘰嘰喳喳的集體討論,最後,「棕背伯勞」4個字被寫在了記錄紙上。

  「對了嗎?」我偷偷問裁判。裁判朝我會心一笑:答對了!

  「小專家」也有猶豫的時候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小選手們漸漸進入了狀態,臉上的神色也從之前的嘻嘻哈哈轉向了認真嚴肅。

  莫幹山路小學的4人小隊一路走著,一路跟我說著他們的「戰略」:「隊長是範欣怡,任義鳳、梁浩負責觀察,我負責記錄。」祝宇航看了看周圍,示意我不要告訴別人。

  「撲!」突然,一隻白色的水鳥出現在湖中,翅膀拍打著水面。「白鷺!」梁浩首先叫了起來,「這是白鷺,最好認了,這下我們肯定不會拿零鴨蛋了。」

  4個孩子笑作一團,祝宇航轉動著手裡的筆,「刷刷刷」就把「白鷺」的「大名」填在了紙上。

  「你們都認識哪些小鳥啊?」我問。

  「麻雀、喜鵲、黑水雞、白鷺……」小選手們爭先恐後,一一報上他們最熟悉的鳥名,「麻雀經常能看見,身上都是褐色的,喜鵲是黑色,肚子是白色。」

  雖然對熟悉的鳥類信手拈來,可對於一些比較難認的鳥類,小選手們還不是很在行。

  當時間只剩下最後5分鐘的時候,莫幹山路小學隊恰巧與另一隊相遇,兩隊同時發現了一群小鳥飛快地從遠處湖面上掠過。經過小隊反覆討論,莫幹山路小學隊判定為「普通鵟」,另一小隊則判定為「珠項斑鳩」。

  等孩子們走遠後,裁判悄悄告訴我,這群鳥兒是珠項斑鳩。

  很可惜,看來小選手們的「功力」還不夠「火候」。

  觀鳥賽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最終,莫幹山路小學獲得了三等獎,孩子們很高興。「很多小鳥以前只看過圖片,這次真的還是第一次看見,跟圖片裡的顏色還是有點不一樣的。比如棕背伯勞,要是下次再見到,我一定一眼就能認出來。」

  「學生很能幹,很多鳥兒我們都不認識。」許多帶隊老師都有這樣的感嘆。

  拿了一等獎的行知小學的小隊員們分享了他們的觀鳥經驗:「多看、多聽、多記,總能答對不少。」

  行知小學還有一位「小紅人」,他叫胡翰如,「我三年級的時候參加了第一屆小學生觀鳥賽,連續參加了4屆,剛開始很多鳥兒都不認識,成績很低,後來我多聽多看多識,在第三、第四屆都拿到了一等獎。」

  如今,胡翰如已是一名高一學生了,這屆觀鳥賽他以旁觀者的身份參與,也一樣樂在其中。

  西湖小學的6名家長帶領著6個孩子也當了一回旁觀者,「在第一次室外培訓後,我們才看到觀鳥賽的消息,覺得這個『第二課堂』很有意思,很遺憾這次只能旁觀了,下次一定要讓孩子們也參與進來。」

  在本次觀鳥賽中,辨別率最高的是麻雀、白鷺等常見鳥類,而像樹鷚、強腳樹鶯等鳥類,對孩子們來說相對陌生一點。

  最厲害的一隊正確識別了12種鳥類,大多數隊伍識別的鳥類數量在七八種左右,我們不得不給這些「識鳥小達人」們豎一排大拇指!

  不僅「小專家」們很厲害,這屆比賽的裁判們也都不簡單,他們是浙江野鳥會的專家和浙江大學綠之源協會觀鳥護鳥部的幹事,在這個領域有很豐富的經驗。

  「如果我們直接給孩子們講一些要愛護野生動物的道理,會顯得很空泛,他們不一定會有切身的感受。」浙江野鳥會副會長、秘書長範忠勇說,「通過觀鳥賽這個形式,把孩子們領進接觸大自然的大門,他們真實體驗過後,將來在他們生活的小區、校園,可以做一些長久的觀察,讓他們自己去逐漸深入,更關心我們生存的環境。」

  新聞連結

  157種鳥兒在此流連忘返

  西溪溼地再現「蓮灘鷺影」

  從2006年第一屆小學生觀鳥賽舉辦開始,至今已是第五屆了,其中在西溪溼地舉辦的共有3屆。

  「這裡常年可觀測到的鳥類有100多種,像孩子們一圈轉下來,估計可以看到10多種,早上六七點和下午五六點是鳥類最多的時候。」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王樂說,在西溪溼地的鳥種每年都有增加,今年新發現了小田雞、白喉磯鶇等三種鳥類。

  西溪溼地在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美化環境、調節氣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譽為「杭城之腎」。

  溼地公園內自然環境優美,生物多樣性豐富,為野生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溼地公園建成前有鳥類89種,溼地公園建成後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鳥類種群和數量不斷增加。

  根據杭州市林水局組織的《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監測項目》顯示:目前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共有鳥類157種,佔杭州市鳥類種數的50%以上,分屬15目45科。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白尾海雕,以及松雀鷹、蒼鷹、雀鷹、赤腹鷹、鳳頭鷹、普通鵟、紅隼、燕隼、遊隼、褐翅鴉鵑、小鴉鵑、斑頭鵂鶹等1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蓮花灘觀鳥區位於西溪溼地腹地,大部分水域為淺水區域,植被豐茂,綠水環繞,鷺鳥飛翔天際,鳴禽宛轉叢林,生意盎然,野趣紛呈。既是西溪溼地鳥類的主要棲息地,也是涉禽等水鳥的主要觀賞區。設置有國家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一座、觀鳥屋2座、觀鳥樓1座、觀鳥遊步道1000米。

  「去年5月,西溪溼地開始實施蓮花灘觀鳥區生態修復工程。」王樂說,「改造後淺灘增多、水面擴大,更適合水鳥生存,鴴鷸類鳥種增多了不少。」

相關焦點

  • 聆聽悅耳的聲音,感受鳥聲,如何聽音識鳥兒
    感受鳥聲,如何聽音識鳥兒很多養鳥者為了能夠把自己愛鳥的聲音保存下來,都會通過錄音記錄下鳥兒的聲音感受鳥聲,如何聽音識鳥兒其次在清晨到野外練習聽力:在清晨由於環境安靜,鳥發出更多的鳴叫聲及更獨特的歌唱聲聆聽悅耳的聲音,識別鳥兒最後就是學會識別鳥叫聲類型:在確認你所聽到的鳥時, 第一步是要明白它們正在發出什麼類型鳴叫
  • 來認認做客杭州的過境鳥,一本「飛鳥集」送給你,讓你看夠它們的...
    而現在,「最黃金的時段」到了。 一路長途跋涉,回到北方老家的時候,是這些鳥兒最好看的時候。而半道上的杭州,宋建躍說,能看到這些鳥兒最漂亮時的五六成模樣,也很不錯了。 這些漂亮的鳥兒,平時在杭州並不多見,每年遷徙路上,飛累了、餓了,停下來待個兩三天,補充好體力馬上就走。因為時間短,所以對杭州的觀鳥愛好者來說,更珍惜啊。
  • 當窗外飛過一隻鳥
    □本報記者 張紅霞 秦勇 何勤華 餘如波 魏馮  鳥類是人們在這個星球上研究得最多的生物類群,人們賦予鳥兒最細緻的觀察、最狂熱的記載、最動情的書寫……人們關注鳥類,因為它們喚醒了我們深藏心底的歡心怡悅。  ——《窗外飛過一隻鳥》[英]西蒙·巴恩斯「老外」寫下成都觀鳥札記  還沒走到水邊,已聽到熱鬧的鳥叫,嘰嘰喳喳。
  • 浙江麗水舉辦首屆鳥類觀察邀請賽,24小時發現鳥類133種
    ◎宣傳生物多樣性,助力國家公園建設  「鳥兒們不會等任何人,稍縱即逝。」美國電影《觀鳥大年》中的這句經典對白,生動形象地道出了觀鳥賽賽制的由來。  觀鳥賽就是在規定區域、規定時間內統計觀察到鳥種數量的比賽。
  • 【識鳥種】白腰草鷸 磯鷸 林鷸
    ,這三種鳥大小、體型、羽色、腿色很相近,都是綠腳褐羽,對於初學者,分辨有些困難。白腰草鷸最短,不超過眼睛;林鷸和磯鷸都是超過眼睛的,林鷸最長、最明顯。白腰草鷸:不超過眼睛的眉紋 白腰草鷸:白或棕色的斑點
  • 杭州城裡白頭鵯有8種方言 朝暉的叫聲穩華家池的叫得有節奏
    他是臺灣生態錄音師,15年,跑了12個省市、地區,幾十座深山樹林,經過1000多天的收錄,採集了2萬多段、400多種鳥類鳴聲素材。  昨日,中國第一個以鳥鳴聲為專題的特展《響宴——鳥類鳴聲行為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館(武林館區)開幕,集中展出大約300餘段、106種鳥的鳴聲。
  • 海口城區常見的林鳥有十幾種,我們來看一下哪幾種小鳥最「膽小」
    作者 海軍山 文/圖海南的鳥兒種類多達數百種,這裡將鳥兒大致分為「水鳥與林鳥」,同時本文向愛鳥之人介紹一下海口常見的林鳥有哪些?也好讓愛鳥之人在觀鳥、拍攝鳥兒時心中有數。如果暫時聽不到任何鳥叫,也可在林子裡邊走邊找,實在沒有的話,有時也可以守株待兔。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尋鳥也看運氣的,有時你一到樹下,就能聽到鳥叫——有鳥兒飛過來了;有時你甚至要等半個小時以上,才聽到有鳥兒飛來,觀鳥、拍鳥更需要的是耐心。
  • 白尾巴老鷹驚現杭州西溪溼地 人稱「鳥中老虎」
    浙江在線12月14日訊這幾天,浙江自然博物館的官方論壇——自然論壇的「觀鳥天地」板塊火得不行。  眼球的聚焦點源於一張照片:網友「農工20」前天發了一張自己不久前在西溪溼地拍攝的照片,照片裡一隻雄鷹翱翔天際,老鷹眼神犀利,雙翅展開。最特別的是這隻老鷹的尾巴是白色的。  自己拍到的這隻白尾巴老鷹,究竟是什麼?
  • 這些鳥的名字早點告訴您就好了
    我收到不少辨認鳥種的留言,今天一口氣介紹下華東地區春天常見的鳥兒。這些「家常鳥」在小區的樹上,路邊的灌木叢,水塘的一角都有可能出沒,也許你見過,還煞有介事地給它們起過名字。抬頭見喜,先看看喜鵲,它和烏鴉都屬於鴉科的鳥類,意外吧!
  • 機場的鳥比紫金山還多(組圖)
    研究人員發現,在機場地區所發現的142種鳥中,機場內發現了88種;機場外共發現123種,有54種鳥兒只在機場外活動,它們從來不進入機場範圍內;而還有19種鳥,索性在機場定居了,只在裡面活動,從來沒有在外圍地區看到過它們的蹤影。比如冬天的黃眉鵐、灰頭鵐;夏天飛來的黑枕綠啄木鳥、星頭啄木鳥等。
  • 臺灣鈍頭蛇和鳥西施都成了「新杭州人」
    從去年開始,杭州主城區首次在西湖區展開生物多樣性的普查。  歷時兩年,杭州動植物的戶口也查得差不多了。結果很令人驚喜:數十種新物種被發現在杭州「安家」,這些「新杭州人」裡還頗有幾位大咖——臺灣鈍頭蛇居然不知何時流竄到了杭州安家;鳥中「西施」仙八色鶇等五種國家二級珍稀鳥類在杭悄悄築巢。
  • 百餘種鳥兒飛進「鳥叔」鏡頭見證揚州生態環境向好
    始於拍攝白鷺  鳥類增多見證生態環境向好  「花錢可以請到人,但環境不好,花多少錢也請不到這些鳥兒。鳥類增多是揚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好見證。」講座一開始,蔣永慶就給學生介紹起了揚州鳥類的現狀:上世紀80年代,揚州共記錄到鳥類148種,但截止到去年,揚州已經發現有250多種鳥類。  「生態環境好了,才會什麼鳥都有。」
  • 成語「勞燕分飛」中2種鳥,一種是燕子,另一種鳥兒是什麼?
    說到「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估計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說的是兩種不同的鳥兒各自飛向不同的方向,日常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是用「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來形容情侶或夫妻的分離別離。其實在「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中有兩種鳥兒,大家知道是哪兩種鳥兒嗎?今天小編就來簡單給大家介紹介紹。
  • 湟水河,鳥兒冬季的驛站
    12月6日,在位於省城東出口的湟水河河道中,數以百計的各種水鳥在這裡棲息覓食,成為冬日一道亮麗的景觀。綠頭鴨自西向東穿城而過的湟水河是西寧的母親河,它不僅滋養著千家萬戶,也是周邊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冬日的湟水河少了春潮與夏浪的激情,平靜舒緩,甚至有些沉寂。
  • 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原標題: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這些鳥兒你認識嗎? 圖為溫州各地拍到的比較少見的鳥兒。圖為紅胸秋沙鴨,去年1月攝於靈崑。葉女士說,後來她才知道,她看到的鳥兒有一個雅名,叫絲光椋鳥,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南及華東等地區,溫州也是它們的棲居範圍,這種鳥屬於溫州地區的留鳥(指不隨季節遷徙的鳥)。因為黃龍一帶靠近市區景山,植被茂盛、食物豐富,可能是吸引鳥兒駐足的原因之一。  在市區下呂浦,一到傍晚,不少人會發現嘰嘰喳喳的鳥叫聲不絕於耳,這是鳥兒集體歸巢。也許有人會說,鳥叫打擾人們休息。
  • 鳥兒也有方言 南京的鳥叫暗藏「南京腔」(圖)
    那麼,你有沒有注意到,春天不同的天氣下,鳥叫會有變化?即便是同一種鳥,它們唱歌的能力是不同的? 科學家發現,鳥兒存在城鄉差別,城中的鳥兒叫的聲調更高,而複雜多變的氣候條件裡更容易造就出音色婉轉動聽的「歌手」。記者了解到,鳥兒也有「方言」,領雀嘴鵯的南京腔就曾吸引著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專家進入到深山蹲守記錄。
  • 【識鳥種】浙江常見柳鶯(四) 黃眉柳鶯
    遷徙時經過浙江大部分地區,也有在浙江越冬的種群。在海邊樹林常能遇到集中過境。相似種:黃腰柳鶯。區別在於總體羽色不及黃腰柳鶯鮮豔,眉紋前段有別於黃腰柳鶯的檸檬黃,無明顯的頂冠紋。過去篇1、【說鳥事】鳥人圈的那些兒「黑話」2、【識鳥種】浙江常見柳鶯(三) 黃腰柳鶯3、【說鳥事】安能辨我是雄雌4、【識鳥種
  • 杭州西溪溼地裡最大的鳥是哪種鳥?到這個觀鳥點一看就有答案了
    杭州是一個休閒的城市,很多外地人每年會到杭州呆一段日子,感受一下這裡悠閒的氛圍,杭州確實在休閒方面比較好,因為有很多得天獨厚的資源,比如西湖,比如西溪溼地,在溼地裡,可以觀賞非常漂亮的大鳥,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去哪裡看,其實就是蓮花灘那裡,離溼地博物館很近,那裡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大鳥。
  • 鳥兒也會尷尬的呀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的春天已經來到我們的身邊,越來越多的聽到身邊朋友感慨:「哎,現在環境越來越好了,很多從沒見過的鳥兒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身邊,今早我又看到一隻鳥兒,長相很特別……」然後朋友會細緻描述一番這隻一大早給他帶來驚喜的鳥兒,
  • 冬季這種鳥也不離開揚州 茱萸灣這種果實成鳥兒「美食」
    揚州網訊 (揚州發布記者 向家富)12月9日,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與揚州大學綠行社同學共40多人,在茱萸灣風景區進行了一場觀鳥活動。觀察發現,本地留鳥領雀嘴鵯已成為這裡的優勢鳥種之一;夜鷺是這裡的「常客」,一年四季都可見;而特色植物山茱萸的果實,在冬季成為烏鶇、白頭鵯、黑臉噪鶥的「口糧」。黑臉噪鶥鳥友杭德泉說,當天觀鳥發現20多種鳥兒,有紅脅藍尾鴝、斑姬啄木鳥、黑臉噪鶥、烏鶇、領雀嘴鵯、灰喜鵲、夜鷺、北紅尾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