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河,鳥兒冬季的驛站

2021-01-13 青海日報

12月6日,在位於省城東出口的湟水河河道中,數以百計的各種水鳥在這裡棲息覓食,成為冬日一道亮麗的景觀。

綠頭鴨

自西向東穿城而過的湟水河是西寧的母親河,它不僅滋養著千家萬戶,也是周邊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冬日的湟水河少了春潮與夏浪的激情,平靜舒緩,甚至有些沉寂。但是當你靠近它,你會發現這裡生機勃勃——這裡是鳥兒冬季的驛站。

12月6日,本報記者跟隨西寧市觀鳥協會負責湟水河水鳥監測小分隊,來到湟水河東段的寧湖溼地,一起探訪在這裡越冬的鳥兒。寧湖溼地枯黃的蘆葦高大濃密,當我們進入河道,避開蘆葦的遮擋,遠遠就聽到各種鳥兒的叫聲,走近些,就能看到河面上星星點點的水鳥。

頭頂的天空突然傳來「嘎嘎」的叫聲,循聲望去,一群野鴨飛過,監測員成帆告訴記者,這是一群綠頭鴨。此時,我們已經走到了河道旁的護欄處,眼前的河道中或三五隻或幾十隻的各類水鳥在河水中嬉戲覓食。監測小分隊的成員一邊走,一邊在記錄本上記錄著。「河對岸有一隻羅紋鴨,河道中間灘涂上一共有九隻漁鷗……」

西寧市觀鳥協會會長王艦艇介紹,在多年的觀察拍攝中,他們發現湟水河流域共有遊禽、涉禽、鳴禽、猛禽等在內的六大生態類群的鳥類,包括喜鵲、灰頭鵐、綠頭鴨、漁鷗、普通秋沙鴨、鳳頭鸊鷉、綠翅鴨、斑嘴鴨、小鸊鵜、羅紋鴨、銀鷗、水鷚、赤頸鶇、小鵐、大山雀、戈氏鵐、麻雀、針尾鴨、普通翠鳥、紅尾水鴝、池鷺、環頸雉、太平鳥等三十多個品種。

漁鷗在河道盤旋,不時衝入水中覓食,每次從水中躍起時,口中叼著小魚,幾乎「彈無虛發」;綠頭鴨不時把頭扎入水中覓食,發出歡快的叫聲;警覺的斑嘴鴨不時從水面助跑飛向天空,又落在遠處的水面上。當我們走到一處河灘平地時,王艦艇突然悄聲指著前方說:「大家小聲點,前面有一隻翠鳥。」循著他手指的方向,果然在濃密的枯枝中間隱約可以看到一點顯眼的翠綠色,非常美麗,一隻可愛的小翠鳥靜靜地站在枝頭。「翠鳥可是寧湖的明星啊,今天咱們看到它可是幸運啊!」王艦艇笑著說。

河道中聚集的水鳥,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和鳥類攝影師。他們帶著專業的「長槍短炮」,靜靜地等待著水鳥們精彩的表演。附近散步遊玩的市民,也會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拿出手機拍攝。在水鳥捕魚或是振翅高飛的瞬間,按動相機快門的「咔咔」聲不絕於耳。

沿著河道一路向東,河水相對舒緩、河床較淺的地方都有成群的水鳥,場面十分壯觀。在河道旁,高速公路和鐵路上不時有汽車和火車駛過,絲毫沒有影響鳥兒們的生活,鳥兒們與城市構成了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

近年來,隨著全社會環保意識的增強、河流保護、水質的改善、城市周邊溼地的恢復,西寧市鳥類的生存環境得到大大改善。每到冬季,就有許多鳥類聚集到湟水河等河道以及附近溼地棲息越冬,近幾年在此「定居」的水鳥種類持續增加,湟水河沿線已成為鳥兒的驛站。

斑嘴鴨

漁鷗

翠鳥

鳳頭鸊鷈

作者:海東 文/圖 來源:西海都市報

相關焦點

  • 鳥兒作證 湟水河生態環境變好了 棲息鳥類達40種
    漫長的遷徙路上,有些漁鷗將擁有眾多人工湖泊溼地的西寧作為中轉驛站,為後半段旅程補充能量。 候鳥集結寧湖溼地清晨,走進湟水河邊的寧湖溼地,清脆的鳥鳴聲不時傳入耳朵。順著鳥鳴聲望去,看見平靜的水面上數十隻漁鷗嬉戲。一路沿著棧道走下去,叫不出名的水鳥有好多種。它們或仰頭鳴叫、或低頭戲水,別有一番情趣。「春天到了,天氣暖了,這些水鳥是遷徙途中到西寧歇腳的。」
  • 黃河上遊最大支流的湟水河水質持續變優 年徑流量46.3億立方米
    黃河上遊最大支流的湟水河水質持續變優 年徑流量46.3億立方米 2020-12-17 10:41: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16日,記者從青海省海東市生態環境局召開的2020年海東市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11月底,海東市主要河流中,黃河
  • 冬季這種鳥也不離開揚州 茱萸灣這種果實成鳥兒「美食」
    觀察發現,本地留鳥領雀嘴鵯已成為這裡的優勢鳥種之一;夜鷺是這裡的「常客」,一年四季都可見;而特色植物山茱萸的果實,在冬季成為烏鶇、白頭鵯、黑臉噪鶥的「口糧」。黑臉噪鶥鳥友杭德泉說,當天觀鳥發現20多種鳥兒,有紅脅藍尾鴝、斑姬啄木鳥、黑臉噪鶥、烏鶇、領雀嘴鵯、灰喜鵲、夜鷺、北紅尾鴝等。
  • 溼地驛站鳥類天堂
    那為什麼每年春天和秋天,數以百萬計的鳥兒要飛到天空中,進行艱苦的旅行呢?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生存,如果沒有遷徙,鳥類的食物在築巢季節就會迅速耗盡,許多雛鳥和成鳥就會餓死。對築巢地點的競爭將是激烈的,掠食者也會集中在特定的地區將鳥兒一舉殲滅。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鳥兒們早就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 安納託利亞:​古驛站蘇丹哈尼
    今天的第一站,來到距離孔亞94公裡的古驛站蘇丹哈尼。在塞耳柱時期它是個非常重要的驛站,位居當時商道的心臟地帶,雖然在1278年曾遭大火嚴重損毀,但在重建之後,成為安納託利亞最大而且最壯麗的驛站。蘇丹哈尼古驛站目前是土耳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驛站,其大門在東北向的城牆,高度約13米,整個正面寬度近50米。
  • 冬季鳥兒面臨食物短缺的問題,在後院放這些食物,鳥兒會經常關顧
    這些食物為冬季鳥類提供了度過寒冷的白天和黑夜所需的能量。將羊脂肪放入網眼袋(一個空的洋蔥袋)或鐵絲網籠餵食器中,鳥兒會順著味道吸引而來。  吸引鳥類:啄木鳥,山雀,山雀,松鴉和堅果  找出吸引啄木鳥的最佳食物。
  • 廣州之南 飛鳥驛站
    銜草築巢、孵化雛鳥、餵食幼鳥等景象在紅樹林鳥巢區隨處可見,這時節,早出生的鳥兒羽翼剛豐,開始在笨拙地學習飛翔,它們的體型已與成年鳥無異,只有頭頂的絨毛標識著它們的稚嫩。    南沙溼地公園位於廣州的最南端,有人稱它為「廣州南極」,又因其強大的生態功能獲得「廣州之腎」的美稱。    1986年以前,這裡仍是一片荒蕪灘涂。
  • 敘永仙草湖成天然候鳥驛站,「紅腿娘子」、黃鸝等10多種鳥類都來了
    敘永仙草湖成天然候鳥驛站,「紅腿娘子」、黃鸝等10多種鳥類都來了 2020-11-18 1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在家裡養些像鳥兒一樣的花朵,讓生活變得自由,輕鬆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為大家分享,請點擊上面關注花農閣,如果你願意花農閣將屬於你家的驛站。在家裡養些像鳥兒一樣的花朵,讓生活變得自由,輕鬆,給大家推薦三種1、天堂鳥之花天堂鳥之花又叫鶴望蘭,很多地方也叫極樂鳥之花,看著這幅有詩情畫意的名字,都覺得有一種自由的感覺。
  • 上海50餘家商超設 「暖冬驛站」,為快遞小哥免費提供充電、熱水...
    今天下午4點35分左右,快遞小劉剛抵達上海G-Super盧灣凱德店內,」暖冬驛站」工作人員就遞過來一杯熱水,讓劉剛取暖,休息。上海的氣溫不算太低,但連續的陰雨也讓戶外工作的騎士們更加辛苦。「平臺對騎士的關懷落到了實處,讓我這個』新兵』也想趕緊上路跑單,卯足勁把用戶需要的訂單送達、送好。」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劉剛還掌握了上海地區的騎士驛站地圖,以備不時之需。
  • 公路驛站的奧秘
    ——日本地方振興平臺建設系列調查(二)  以交通服務為主要功能的公路驛站被人們發現了匯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聚集人氣的新價值。2014年以後,為配合日本政府推行的地方創生戰略,公路驛站被賦予地方振興「據點」的新使命。
  • 「農科驛站」建設成效顯著 東營兩家農科驛站被評為優秀等次
    ,通過開展自評價、預評價、現場考察、綜合評價、結果公示等績效評價評定,東營市「利津縣陳莊鎮前郭村農科驛站」和「墾利區永安鎮二十八村農科驛站」輛家農科驛站被評為優秀等次,其餘東營市8家「農科驛站」為合格等次。
  • 我想變成一隻鳥兒
    我想變成一隻鳥兒,那樣就可以飛到任何我想去的地方了我想飛到格裡高爾的身旁,努力為他拔出在他背上的蘋果,希望不要弄疼他我想飛到大溪地島,領略一下斯特裡克蘭彌留之際的驚世畫作>我想飛到蓋茨比的身邊,瞻仰一下那紙醉金迷的時代卻擁有如此高尚人格之人我想飛到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的身邊,陪他重鑄一隻小金魚,如果他願意讓我這隻鳥兒加入的話我想飛到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眼前告訴他,我也有一個陪我度過一生的女人,儘管她生命中大部分的時光不是待在我身邊我想飛到葉藏的身旁,
  • 【曹妃甸的網紅鳥】曹妃甸「驛站」的鴴鷸鳥
    曹妃甸「驛站鳥兒們的倩影、歌聲、動人故事在曹妃甸溼地隨處可聞可見。這些小精靈是曹妃甸人眼中的「網紅」, 曹妃甸人打心底愛著他們。
  • 塞爾達森林驛站位置
    森林驛站就在圖中所示的位置,在森林之塔的下方,距離相當近。奧爾汀地區的西南方向,中央海拉魯的東北方向。
  • 三萬餘鳥兒樂享衡水湖新生活,新增3種國家級保護或內陸罕見鳥類
    3萬多隻鳥兒來到這裡,有的歇腳覓食後繼續南下,有的則安家落戶悠閒過冬。它們中大多數是衡水人民的老朋友,但其中3位新「客人」令人眼前一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遺鷗、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紅胸黑雁和我國內陸極為罕見的灰瓣蹼鷸。為讓鳥兒自由飛翔,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全面監測候鳥遷徙區域,巡護員日夜守護,嚴打非法獵捕等幹擾鳥類繁衍生息的行為。
  • 為了讓遷徙的鳥兒從容歇腳,這個「國際班」辦到了黃海之濱
    鳥兒們並不知道,為了更好地保護它們,以及這片美麗豐饒的灘涂,150名國內外嘉賓幾天前來到黃海之濱,在領略鹽城溼地獨特魅力的同時,參加黃渤海溼地與水鳥保護研討會暨2020年黃渤海水鳥同步調查培訓班。01一個讓遷徙鳥兒從容歇腳的驛站為何選擇江蘇?為何青睞鹽城?「江蘇是全國溼地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溼地面積達到282.2萬公頃,約佔全省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江蘇省林業局副局長盧兆慶道出原因。他說,江蘇將重要溼地劃入生態紅線,嚴格保護並予以生態補助。
  • 冬日裡的雀巢 鳥兒們的安樂窩
    據成都市林業部門發布的成都觀鳥指南顯示,白頭鵯、棕背伯勞、棕頭鴉雀、烏鶇等都是成都市區冬季常見鳥類。鳥兒們通常會選擇安全穩固的高大樹種作為築巢點,以便在春日裡育雛,在冬日寒風中有個棲身之處。封面新聞記者拍攝記錄了成都市區10餘處鳥窩,它們的材質不僅有泥土、稻草還有樹枝,每個鳥窩或簡陋,或寬敞,每一個都是它們的心血之作。
  • 廈門島外這棵樹成了鳥兒樂園
    翔安南路沙美路口就有這樣一棵樹,每到傍晚,樹上就站滿了各種各樣的鳥兒,其數量之多令人嘆為觀止。鳥兒們鳴叫時,像是在開音樂會。附近居民戲稱,這棵樹像極了鳥兒們的「集體宿舍」。彭小姐說,雖然她住在農村,經常看到鳥兒棲息在樹上,但如此多的鳥兒同時棲息在一棵樹上,這種場景非常少見。昨天傍晚,記者來到那棵榕樹下。樹高七八米,枝繁葉茂,嘈雜的鳥叫聲從枝葉縫隙間傳出來,成百上千隻鳥兒在齊聲鳴叫,仿佛在開音樂會。記者觀察期間,陸陸續續又有不少鳥兒從四面八方飛到這棵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