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位於省城東出口的湟水河河道中,數以百計的各種水鳥在這裡棲息覓食,成為冬日一道亮麗的景觀。
綠頭鴨
自西向東穿城而過的湟水河是西寧的母親河,它不僅滋養著千家萬戶,也是周邊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冬日的湟水河少了春潮與夏浪的激情,平靜舒緩,甚至有些沉寂。但是當你靠近它,你會發現這裡生機勃勃——這裡是鳥兒冬季的驛站。
12月6日,本報記者跟隨西寧市觀鳥協會負責湟水河水鳥監測小分隊,來到湟水河東段的寧湖溼地,一起探訪在這裡越冬的鳥兒。寧湖溼地枯黃的蘆葦高大濃密,當我們進入河道,避開蘆葦的遮擋,遠遠就聽到各種鳥兒的叫聲,走近些,就能看到河面上星星點點的水鳥。
頭頂的天空突然傳來「嘎嘎」的叫聲,循聲望去,一群野鴨飛過,監測員成帆告訴記者,這是一群綠頭鴨。此時,我們已經走到了河道旁的護欄處,眼前的河道中或三五隻或幾十隻的各類水鳥在河水中嬉戲覓食。監測小分隊的成員一邊走,一邊在記錄本上記錄著。「河對岸有一隻羅紋鴨,河道中間灘涂上一共有九隻漁鷗……」
西寧市觀鳥協會會長王艦艇介紹,在多年的觀察拍攝中,他們發現湟水河流域共有遊禽、涉禽、鳴禽、猛禽等在內的六大生態類群的鳥類,包括喜鵲、灰頭鵐、綠頭鴨、漁鷗、普通秋沙鴨、鳳頭鸊鷉、綠翅鴨、斑嘴鴨、小鸊鵜、羅紋鴨、銀鷗、水鷚、赤頸鶇、小鵐、大山雀、戈氏鵐、麻雀、針尾鴨、普通翠鳥、紅尾水鴝、池鷺、環頸雉、太平鳥等三十多個品種。
漁鷗在河道盤旋,不時衝入水中覓食,每次從水中躍起時,口中叼著小魚,幾乎「彈無虛發」;綠頭鴨不時把頭扎入水中覓食,發出歡快的叫聲;警覺的斑嘴鴨不時從水面助跑飛向天空,又落在遠處的水面上。當我們走到一處河灘平地時,王艦艇突然悄聲指著前方說:「大家小聲點,前面有一隻翠鳥。」循著他手指的方向,果然在濃密的枯枝中間隱約可以看到一點顯眼的翠綠色,非常美麗,一隻可愛的小翠鳥靜靜地站在枝頭。「翠鳥可是寧湖的明星啊,今天咱們看到它可是幸運啊!」王艦艇笑著說。
河道中聚集的水鳥,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和鳥類攝影師。他們帶著專業的「長槍短炮」,靜靜地等待著水鳥們精彩的表演。附近散步遊玩的市民,也會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拿出手機拍攝。在水鳥捕魚或是振翅高飛的瞬間,按動相機快門的「咔咔」聲不絕於耳。
沿著河道一路向東,河水相對舒緩、河床較淺的地方都有成群的水鳥,場面十分壯觀。在河道旁,高速公路和鐵路上不時有汽車和火車駛過,絲毫沒有影響鳥兒們的生活,鳥兒們與城市構成了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
近年來,隨著全社會環保意識的增強、河流保護、水質的改善、城市周邊溼地的恢復,西寧市鳥類的生存環境得到大大改善。每到冬季,就有許多鳥類聚集到湟水河等河道以及附近溼地棲息越冬,近幾年在此「定居」的水鳥種類持續增加,湟水河沿線已成為鳥兒的驛站。
斑嘴鴨
漁鷗
翠鳥
鳳頭鸊鷈
作者:海東 文/圖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