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作證 湟水河生態環境變好了 棲息鳥類達40種

2021-01-13 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春回大地,在西寧湟水河畔,遠道而來的候鳥漁鷗又一次如約而至。

漁鷗已經是西寧市民的老朋友了。每年秋冬,它們從寒冷的北方飛往孟加拉灣等地越冬,來年開春再飛回北方。漫長的遷徙路上,有些漁鷗將擁有眾多人工湖泊溼地的西寧作為中轉驛站,為後半段旅程補充能量。

候鳥集結寧湖溼地

清晨,走進湟水河邊的寧湖溼地,清脆的鳥鳴聲不時傳入耳朵。順著鳥鳴聲望去,看見平靜的水面上數十隻漁鷗嬉戲。一路沿著棧道走下去,叫不出名的水鳥有好多種。它們或仰頭鳴叫、或低頭戲水,別有一番情趣。

「春天到了,天氣暖了,這些水鳥是遷徙途中到西寧歇腳的。」西寧市觀鳥協會會長王艦艇說,據他判斷,它們是前往張掖溼地一帶的水鳥,飛行途中看到湟水河邊的寧湖溼地環境舒適,便停留下來,補充能量。

最近,寧湖溼地成了攝影愛好者常去的地方。一大早,不少攝影愛好者架著相機前往。攝影愛好者張先生說,相比去年冬天,最近到寧湖溼地的水鳥多,除了漁鷗,還有綠頭鴨、白骨頂雞、鳳頭鸊鷉等。

候鳥遷徙時最重要的能量來源於脂肪。小型鳥類通常遷徙數百公裡後必須以1天至3天的時間補充能量。依湟水河畔而建的寧湖溼地、海湖溼地、北川溼地因食物資源豐富,成為這些遷徙鳥類補充能量的中途站。「候鳥選擇在寧湖溼地落腳,說明水中有豐富的食物資源可以補充能量。否則,它們會選擇到別處落腳。」王艦艇說。

寧湖溼地水質清,有一定面積的水環境,水中候鳥所吃的水生植物、動物、微生物,諸如藻類、魚、蝦、昆蟲、蠕蟲等。還有能安生的隱蔽場所,如蘆葦、蒲草、灌草叢和岸邊樹等,為遷徙停留的候鳥提供理想的生活環境。

對於我省而言比較少見的白秋沙鴨落戶湟水河。

頭鴨和漁鷗是湟水河上的大家族。

漁鷗踏浪飛翔。攝影:張海東

溼地適宜水鳥生存

「寧湖溼地緊挨湟水河,在溼地種植蘆葦、香蒲等根系發達的植物,除了有環保和觀賞價值,還為鳥類棲息提供了難得的環境。」西寧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說。

許多水鳥願意到寧湖溼地生活,這與寧湖溼地良好的水質有很大關係。寧湖溼地是我省湟水河治汙的亮點工程。這片人工溼地不僅是市民納涼、休閒的好去處,更重要的是發揮了涵養水源、淨化水質的生態功能。據了解,寧湖溼地的用水通過管道從汙水處理廠出水口引出後,先進入潛流溼地利用和淨化,後又通過表流溼地匯入湟水河。自然潛流的水,從地下滲出後,經過地面植物吸收,達到淨化水質的效果。

目前,西寧湟水溼地公園已建成海湖溼地、北川溼地、寧湖溼地3大核心區。溼地面積從241.41公頃增長為374.57公頃。大面積的溼地,為遷徙的鳥類提供了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多的鳥類喜歡在這裡生活。

湟水河棲息鳥類達40種

說起湟水河生態環境的改善,觀鳥十幾年的王艦艇深有感觸。他說,去年湟水河發現了幾隻大天鵝,住了一晚又飛走了。他想大天鵝是來「考察」環境的,相信今年冬天會選擇在這裡過冬。

「去年首次觀測到白琵鷺在西寧落腳。」王艦艇說,豐富的溼地資源為白琵鷺的遷徙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地和豐富的食物。同樣,溼地多了,鳥類數量也逐年增加,尤其這兩三年,像大白鷺、漁鷗等這些國家野生保護動物,市區也能見到。

湟水河生態環境改善,在寧湖溼地築巢繁殖漸成群體趨勢。西寧市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員說,湟水河河道治理已見成效,水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河裡的魚類多了,豐富了水鳥的食物資源。其中,不少水鳥在湟水河畔築巢繁殖。王艦艇說,據統計,目前在寧湖溼地、北川河溼地等西寧湟水河沿岸共觀察到40種鳥類,主要以遊禽和涉禽為主。

鳥類是大自然的一員,它們始終依賴茂密的森林、沼澤地和開闊地。鳥類專家表示,鳥類的棲息地首先要有足夠的食物保證覓食,其次還要有安靜、安全、隱蔽的築巢環境。漁鷗、大白鷺等選擇在湟水河畔生活,說明湟水河水質環境有了極大改善。

水鳥見證湟水河水質改善

水鳥是衡量水質的一把標尺。如果溼地、灘涂、沼澤中出現大量綠頭鴨、斑嘴鴨、大天鵝,證明這裡的水質是優良的。因為它們都屬遊禽,在水中浮遊,水質好壞它們最先知道;大白鷺、蒼鷺、白琵鷺是涉禽,它最常出現在小溪邊、蘆葦裡,因為這裡有大量的水生植物,它們出現的地方,可以證明水生植物的健康與否。

湟水河水質好轉,鳥兒作證。近年來,我省把湟水河汙染治理作為重中之重,累計投入近80億元,通過實施汙水廠提標改造、截汙納管和排汙口整治、中水回用及人工溼地建設、重點支流生態保護修復4個階段治理,截至2018年年底,西寧城市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湟水河小峽橋斷面水質呈明顯改善趨勢。

「許多水鳥選擇在西寧湟水河沿線的溼地安家,主要得益於這裡良好的生態環境。」西寧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說,目前,湟水河治理在由單一治理向生態修復和景觀建設相結合的綜合治理轉變,湟水河沿岸已成為一幅亮麗的山水城市景觀圖。

相關焦點

  • 湟水河,鳥兒冬季的驛站
    12月6日,在位於省城東出口的湟水河河道中,數以百計的各種水鳥在這裡棲息覓食,成為冬日一道亮麗的景觀。綠頭鴨自西向東穿城而過的湟水河是西寧的母親河,它不僅滋養著千家萬戶,也是周邊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冬日的湟水河少了春潮與夏浪的激情,平靜舒緩,甚至有些沉寂。
  • 生態環境好鳥兒最知道 ——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引來眾多鳥類棲息
    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需要水質好、空氣好、食物豐富的優質環境,被世界環保組織稱為「空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有它們在的地方,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強化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嚴格落實河長制,通過加強河湖水環境管護、實施河道環境整治等多項措施,全面整治區域水環境,水庫、河流水質連續提升,溼地水環境水生態質量不斷提升,逐步呈現出一幅「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生態」的美麗景觀藍圖,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吸引了眾多鳥類前來栖息安家。
  • 百餘種鳥兒飛進「鳥叔」鏡頭見證揚州生態環境向好
    據了解,目前在蔣永慶的帶領下,已有學校成立「鳥類與揚州生態」課題研究組,為更好地保護鳥類,建設生態揚州作貢獻。  始於拍攝白鷺  鳥類增多見證生態環境向好  「花錢可以請到人,但環境不好,花多少錢也請不到這些鳥兒。鳥類增多是揚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好見證。」
  • 西寧湟水溼地發現上百種鳥類
    隨著生態優先、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奮力推進,西寧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市民愛鳥護鳥意識的提升,湟水河畔變成了遷徙候鳥的驛站,甚至不少「精靈」還難捨難離,「定居」在西寧,成為我們的鄰居。受西寧湟水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委託,西寧市觀鳥協會長期對湟水流域西寧段野生鳥種情況進行觀測,目前在湟水流域已觀察記錄的野生鳥類達到上百種,遊禽、涉禽、陸禽、猛禽、攀禽、鳴禽6大生態類群的鳥兒均可以在這裡尋到蹤跡。發現上百種野生鳥類身影「你看那是羅紋鴨!
  • 生態宜居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本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日益成為適宜鳥類棲息家園。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本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日益成為適宜鳥類棲息家園。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野保科的孫洪義說。
  • 生態環境好 鳥兒「扎堆」來靖「安家」
    紅網時刻4月23日訊(靖州站記者 劉媛)4月22日,湖南省靖州縣渠陽鎮團結村的田野間,眾多鳥兒在此盤旋、嬉戲、覓食,田園美景與嬉戲覓食的小鳥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美麗畫卷。不遠處,一隻白鷺在田間悠閒地覓食,空中,一大群白鷺低空盤旋。藕田裡,還有一群不知名的黑色鳥兒在此悠閒自得地棲息、遊玩。
  • 生態如東成為鳥類棲息的幸福家園
    生態如東成為鳥類棲息的幸福家園 來源:如東日報 發布時間:2020-06-05 字體:[ 大 中 小 ]
  • 生態環境好,鳥兒最知道!白鷺金雕都來汾河過冬了
    生態環境好,鳥兒最知道!如今,白鷺也「願意」在太原棲息了。有它們在的地方,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近年來,汾河水質清澈,水草茂盛,是天然的氧吧,也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在這充滿初冬韻味的汾水裡,魚潛鳥翔,追逐嬉戲,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美麗畫卷。
  • 濱州鳥兒知多少 一場科普講座帶大家走進精彩紛呈的「鳥類世界」
    4月19日上午,市圖書館,一首耳熟能詳的《春曉》伴著「百鳥爭鳴」的音樂,拉開了「愛鳥新時代 共建好生態」主題講座的帷幕。濱州市第39屆「愛鳥周」即將到來之際,市森林保護中心主任曾現春受邀走進濱州文化大講堂,圍繞本屆「愛鳥周」主題,帶領大家走進精彩紛呈的「鳥類世界」。
  • 生態環境逐年向好 珍稀鳥類「扎堆」造訪北京
    正值候鳥過境北京的時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透露,截至1日,今年全市88個候鳥監測站共監測到遷徙候鳥累計達140餘萬隻。在數量龐大的遷飛鳥兒中,更有東方白鸛、青頭潛鴨、震旦鴉雀、黑鸛等不少「稀客」光臨。北京地處亞熱帶向亞寒帶的過渡區,是眾多候鳥春秋兩季遷徙的必經通道,也是世界鳥類遷徙通道中的重要中轉站,每年過境南遷或北徙的候鳥、旅鳥達300多種。
  • 生態環境持續變好 玄天秀水生態畫廊成天鵝鳥類棲息地
    隨著生態環境持續變好, 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畫面也越來越多。 在銅梁區玄天秀水生態畫廊景區, 3.5平方公裡的湖面, 就成為了天鵝、 野鴨等眾多野生鳥類的棲息地。
  • 重慶鳥類已達502種 佔全國鳥類總數40%
    重慶市林業局供圖人民網重慶11月10日電(劉政寧、周小平) 由重慶市林業局主辦的重慶市2020年「愛鳥護飛」專項行動今日在江津區拉開序幕,活動通過鳥類生態攝影展、科普普法展板、發放保護鳥類知識宣傳冊等方式,向現場群眾普及野生鳥類保護的法律法規,以及重慶本土野生鳥類知識。
  • 海南鳥兒種類豐富 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原標題:海南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綠林掩映、鳥兒蹁躚,是很多遊客來海南的第一印象。海南的鳥兒種類有多豐富?3月26日,2019年海南省「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海南日報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海南適宜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態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常住留鳥,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約佔全國現有記錄鳥類的1/3。 當天上午8時30分,在海口市演豐鎮博度村退塘還林示範區,參加紅樹林生態修復與水鳥生境管理現場體驗的代表們走進拋荒的魚塘,種下一株株紅樹林樹苗。
  • 又是一年觀鳥季 江蘇記錄在冊鳥類超450種
    每年4月20日—26日是江蘇省暨南京市愛鳥周,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是「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江蘇記錄在冊的鳥兒超450種,可以稱得上「鳥類天堂」。 江蘇記錄在冊的鳥類超450種 江蘇地跨南北兩個氣候帶,鳥類資源十分豐富。
  • 常州的鳥兒從70多種增加到169種 你認識幾種
    這樣的候鳥,在常州的鳥類中佔到40%,另外的60%都是留鳥。  留鳥是相對於候鳥的一種鳥類,它們終年生活在一個地區,不隨季節遷徙。如果說候鳥與承諾有關,那麼留鳥,則是在講述一個關于堅守的故事。  常州野生鳥類保護協會會長祁飛鴻說,常州目前的鳥類多達169種,而在2007年,他們統計的數據是70多種,5年裡增加到1倍多,其中有6成都是留鳥。
  • 白洋澱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種類達214種
    白洋澱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種類達214種 2020-11-12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鳥類知多少?蒼南城市公園竟然棲息37種鳥類!
    來源:蒼南縣城新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鳥兒與人的關係有多密切  近日,縣城建中心邀請溫州市綠眼睛生態保護中心對蒼南城市公園(中心湖公園、歷史河岸公園、塘河生態公園)開展鳥類監測活動,二十餘天的監測共拍到37種鳥類的出現!現在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到底是哪些鳥兒吧?大家認得多少呢?
  • 黃河溼地成為鳥類棲息的天堂
    蓑羽鶴是鶴類中個體最小者,對生態環境質量要求極高。它的到來,標誌著孟津黃河溼地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孟津黃河溼地保護區正在成為鳥類棲息的天堂。此前,由於歷史原因,孟津黃河溼地保護區內曾經存在大量畜禽養殖場、加工廠,以及大型採砂企業在黃河邊大肆採挖。「拉砂的車輛四處往來,塵土飛揚,破壞了溼地植被,汙染了溼地環境,威脅著鳥類生存,更別說這些珍稀鳥類了。」
  • 一年新增13種,泰山野生鳥類增至346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2020年泰山新增野生鳥類13種,其中2種為山東省新紀錄,泰山野生鳥類增至346種。泰山新增13種鳥類分別是白喉斑秧雞、酒紅朱雀、小濱鷸、大杓鷸、蒙古沙鴴、小嘴烏鴉、灰卷尾、北短翅蝗鶯、斑背大尾鶯、蘆鵐、灰斑鴴、紅腹紅尾鴝、禿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