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好,鳥兒最知道!白鷺金雕都來汾河過冬了

2020-11-23 澎湃新聞

生態環境好,鳥兒最知道!白鷺金雕都來汾河過冬了

2020-11-22 2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1月18日,初冬的太原汾河公園,一群白鷺飛臨河岸邊。它們或翩翩起舞,或悠然覓食,或落在枝頭休息,又或飄然河面嬉戲。

近年來,太原市持續推進汾河綜合治理,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沿岸汾河溼地吸引了白鷺、蒼鷺、金雕、鳳頭鸊鷉等多種水鳥、猛禽。其中,到太原越冬的白鷺數量逐年增多。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唐代詩人杜甫的詩,描寫的是白鷺在南方生活的情景。如今,白鷺也「願意」在太原棲息了。

白鷺是大型水鳥,主要吃水中的小魚小蝦,常與其他鳥類搶食。如今,汾河豐富的野生魚類資源,正是白鷺等水鳥青睞的美食。

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世界環保組織稱為「空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有它們在的地方,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除了白鷺,汾河溼地還吸引了其他水鳥光顧,比如,像鳳頭鸊鷉這樣的水鳥小精靈。

值得一提的是,金雕等猛禽也光臨汾河溼地,尋找美食。

近年來,汾河水質清澈,水草茂盛,是天然的氧吧,也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在這充滿初冬韻味的汾水裡,魚潛鳥翔,追逐嬉戲,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美麗畫卷。

山西雲媒體出品

採制:何光暉

原標題:《生態環境好,鳥兒最知道!白鷺金雕都來汾河過冬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好 鳥兒「扎堆」來靖「安家」
    紅網時刻4月23日訊(靖州站記者 劉媛)4月22日,湖南省靖州縣渠陽鎮團結村的田野間,眾多鳥兒在此盤旋、嬉戲、覓食,田園美景與嬉戲覓食的小鳥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美麗畫卷。不遠處,一隻白鷺在田間悠閒地覓食,空中,一大群白鷺低空盤旋。藕田裡,還有一群不知名的黑色鳥兒在此悠閒自得地棲息、遊玩。
  • 大亞灣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大批候鳥遷徙過冬!
    大亞灣區擁有溼地、樹林、海岸線等豐富的生態環境資源,是許多鳥類生存的天堂。近幾年,隨著大亞灣生態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鳥類選擇在大亞灣過冬或是從大亞灣過境遷徙,在河岸或溼地棲息,成為大亞灣冬日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吸引了眾多觀鳥大人前來觀鳥、拍鳥。
  • 生態環境好鳥兒最知道 ——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引來眾多鳥類棲息
    韓起璞/攝 黃芳芳/文近日,在隨州溼地公園,有遊人發現一群越冬的白鷺翩躚起舞。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需要水質好、空氣好、食物豐富的優質環境,被世界環保組織稱為「空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有它們在的地方,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 百餘種鳥兒飛進「鳥叔」鏡頭見證揚州生態環境向好
    據了解,目前在蔣永慶的帶領下,已有學校成立「鳥類與揚州生態」課題研究組,為更好地保護鳥類,建設生態揚州作貢獻。  始於拍攝白鷺  鳥類增多見證生態環境向好  「花錢可以請到人,但環境不好,花多少錢也請不到這些鳥兒。鳥類增多是揚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好見證。」
  • 北鳥南飛 花城過冬
    鳥兒,是天空的舞者,是自然界的精靈,也是人類的好朋友。進入秋冬時節,溫暖如春的花城廣州,就成了各種候鳥南遷過冬的好地方。
  • ...儋州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白肩雕、小青腳鷸、黃嘴白鷺等...
    黃嘴白鷺        據《今日儋州》消息   日前,市公益林護林員在儋州灣拍攝到全球瀕危鳥類——白肩雕、小青腳鷸、黃嘴白鷺。而拍攝到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青腳鷸和黃嘴白鷺,則是儋州灣紅樹林保護區設立以來首次影像記錄。        儋州灣溼地位於我市中北部,毗鄰北部灣,是一個內海,洋浦港的內灣。儋州灣口窄裡闊,東南北三面由玄武巖臺地環抱,灣口南北有大小珊瑚島和洋浦鼻形成天然屏障,發育形成了淺海水域、河口水域、沙石海灘、紅樹林、海草床、淤泥質海灘、鹽田等多樣的濱海溼地類型。
  • 遊白鷺森林公園,邂逅那些可愛的鳥兒~
    「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古詩中描繪的是一幅多麼令人嚮往的田園風光,如此這般意境就在漳浦縣赤土鄉的白鷺森林公園內。時值五月,白鷺森林公園內上萬隻白鷺成了當地一道亮麗風景線,吸引了眾多的自駕遊客、攝影愛好者前來觀光、掠影。
  • 洛陽生態環境好 大批鳥兒來安家
    今日,在黃河孟津縣會盟鎮段,看到數百隻野鴨子在空中飛翔,15隻白天鵝也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隨著我市境內黃河、洛河、伊河的綜合治理,水質好了,生態環境好了,大批鳥兒到洛陽生息,漂亮的流域成為精靈們的家園。        今日,在黃河孟津縣會盟鎮段,看到數百隻野鴨子在空中飛翔,15隻白天鵝也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隨著我市境內黃河、洛河、伊河的綜合治理,水質好了
  • 博州森林公安救助多隻野生動物 警民攜手共同守護博州生態環境
    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2020年11月9日,博樂森林派出所接到烏鎮邊境派出所紅星片區民警報稱:博樂市烏鎮巴格布熱村一村民家中有一隻從來都沒有見過的鳥類,有可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海雕:別名潔白雕,屬於鷹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北半球上一種廣為人知的猛禽,同屬金雕鷹科。海雕以其突出的外觀和敏捷有力的飛行而著名,成鳥的翼展平均超過1.5米左右,體長則可達80釐米,其腿爪都有羽毛覆蓋著。
  • 關注三亞鳥類白鷺:三亞城市生態的守望精靈
    白鷺之於三亞,或如雪蓮之於冰山,雄獅之於荒原,鯨群之於大海,不忍離去,不可分開。白鷺依賴三亞優良的生態環境生生不息,回報三亞這座城池靈動之美,為三亞人民養眼養心。   三亞生態文明建設好不好,看看河邊的白鷺就知道   晴天的三亞兩河邊,風自海上來,吹皺了水面,紅樹林的枝冠上,白鷺被晨光喚醒,閒適自若,顧盼神飛。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丨河南濟源:好生態引得珍禽來
    黑鸛、白鸛、金雕、玉帶海雕、白鷺、大天鵝、小天鵝……越來越多的珍禽在濟源安家落戶,見證著濟源在黃河溼地保護和生態環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位於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的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8000公頃,全部為實驗區,80%為水域。
  • 重慶的這些鳥兒那麼乖,你確定不去看看嗎?
    四面山景區裡的白鷺、翠鳥、畫眉等鳥類已達200種以上,入春後,鳥兒們更是隨處可見。近2000米的海拔落差帶來的環境差異,使得具有南方特色的太陽鳥到喜馬拉雅東部的典型高山鳥種都能在這裡看到。,每年冬季和春天,有多達150多種的水鳥飛來溼地過冬,其中不乏紅腹錦雞、棉鳧等珍稀品種。
  • 山西汾河源頭生物物種與生態系統多樣性研究取得成效
    央廣網太原12月29日消息(記者李楠)記者從山西省科技部門了解到,針對汾河源頭的現狀,山西省生物研究所與山西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聯繫開展了「汾河源頭生物物種與生態系統多樣性研究」,首次對汾河源頭區域的物種與生態多樣性進行全面、系統的考察。
  • 這十種珍稀鳥類都生活在溫州
    中華秋沙鴨199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溫州有376種鳥類溫州市地處東南沿海,境內山巒起伏,原生態的綠闊葉林為鳥兒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環境;沿海灘涂與溼地更為鳥兒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優異的自然地理條件更為候鳥提供了良好的過冬條件。」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劉鳴比喻說,溫州就像候鳥遷徙中的「客棧」。
  • 兩萬鳥兒鬧熱山鄉 白雲鷺鷥觀光節揭幕
    6月11日,在位於成都最南端的蒲江白雲鄉鷺鷥觀光節拉開了帷幕。不少愛鳥者帶著專業攝影器材來到這裡,享受與鳥兒們親密接觸的樂趣。  農家樂裡的護鳥人  「現在正是鳥兒們撫養下一代的季節,所以也叫得特別厲害。每天早上六點鐘左右,小鳥就開始鬧食了,我們差不多也就跟著起床,和鳥兒們保持一致的生活作息習慣。」
  • 大樹與鳥兒
    因為這裡生態環境良好,加之遠離塵囂,景色清幽,所以引來眾鳥在此築巢棲息,讓這棵罕見的大榕樹變成了鳥的家。  「小鳥天堂」四面環水,我們坐上船,繞「島」而行。「再等一會兒,白鷺飛回來,灰鷺飛出去,最熱鬧了!」開船的師傅提醒大家,精彩的一刻即將來臨。下午六點半鐘,天空終於出現成群結隊的鳥兒,朝著「小鳥天堂」的方向飛來。白鷺回來了!
  • 這些珍稀鳥類都來扎堆兒過冬啦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雪紅/文 通訊員 張明雲/圖12月15日,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後地村的黃河溼地水域中,一群白天鵝從天空掠過,蘆葦掩映下的水面上,黑鸛、大鴇、大雁、白鷺等數十隻珍禽鳥類聚在一起嬉戲、覓食。
  • 鄭州讓鳥兒們慕名而來 這些鳥你估計沒見過
    是你,是我,也是它——鳥兒們。  作為火車拉來的城市,鄭州是移民城市的代表,而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座城市的鳥類很多也不是原住民,而是近些年被鄭州之名「吸引」而來。  生態的改善成為跨物種的語言信號,向鳥兒們傳遞著這座城市的友善。夜鷺、崖沙燕相繼安家鄭州,遷徙的候鳥也願意旅居鄭州幾日,優美的水生態環境讓涉禽、水鳥多了起來。
  • 瘦西湖來了貴客快來「鷗」遇吧 紅嘴鷗數量比白鷺多得多
    瘦西湖也能看到小白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黃鸝,在揚州夏季最為常見。通常,人們把它們作為夏候鳥。不過,今年冬季的瘦西湖,有成群的白鷺來「作客」。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說,在瘦西湖北門附近的淺水區域,每天都有100多隻白鷺來到這裡,「基本都是小白鷺。」
  • 石化企業「養」了一群白鷺寶寶
    為給鳥兒讓路 管道拐了3個彎  開頭的一幕就是直播間裡中國石化鎮海煉化生產廠區內的景象。這裡是全國唯一的石化企業白鷺棲息地,也是電視劇《大江大河2》的取景地。  主播介紹,每年春季,廠區就陸續有白鷺在此安家,初時有上百隻,隨著天氣轉熱,白鷺越來越多,大白鷺等珍稀品種也來了。半年時間內,就會集結上千隻白鷺,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年,這裡也成為了鎮海煉化的「白鷺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