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藍藻多樣性特徵影響生態系統功能方面取得新突破
生物多樣性如何決定生態系統功能水平是生態學領域長期以來的核心議題之一。
-
保護生物多樣性|雲南怒江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現(新華社)
近日,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開展科研調查,首次摸清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珍稀瀕危物種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調查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數量較之前的粗略調查有明顯增加。
-
《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發布:90%典型生態系統獲保護
中新社昆明5月22日電 (記者 胡遠航)22日,正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由雲南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編制的生物多樣性方面白皮書——《雲南的生物多樣性》(下稱「白皮書」)在昆明正式發布。白皮書指出,經過多年努力,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全省90%的典型生態系統和85%的重要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地處中國西南的雲南,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庫,及中國西南乃至東南亞的生態安全屏障。雲南省國土面積僅佔中國的4.1%,卻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態系統類型,高等植物及脊椎動物種數均超過全國的一半。
-
地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秘密:生態穩定推進了物種多樣性
研究表明,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如澳大利亞的戴恩特裡雨林和厄瓜多的雲林,由於長期以來生態穩定,使得進化能夠不受幹擾地向前推進,因此物種數量非常豐富。但是,這些發現也突出了氣候變化對地球上一些最不尋常的地方構成的威脅。
-
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雲南網訊(記者 胡曉蓉)記者近日從省林草局了解到,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我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多個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經過探索實踐,我省在極小種群野生動物物種保護措施和保護管理模式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亞洲象數量從150頭增長到300頭左右,滇金絲猴數量從1400隻增長至2600隻左右,西黑冠長臂猿、黑頸鶴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旗艦動物拯救保護成效顯著。
-
山西新增3處國家溼地公園總數已達15處
央廣網太原1月5日消息(記者李楠)記者從山西省林草部門了解到,山西稷山汾河國家溼地公園、山西右玉蒼頭河國家溼地公園、山西大同桑乾河國家溼地公園3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溼地公園全部通過驗收,正式加入「國家溼地公園」大家庭。至此,山西通過國家驗收的國家溼地公園達到15處,全省溼地保護網絡體系趨於完善。
-
國際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保護
5月22日是聯合國大會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這一天,很多國家都會舉辦各類宣傳活動,用宣傳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知識來喚起人們對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當全球化讓世界成為一個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時,任何一個區域環境的優劣往往會影響各國民眾的福祉,也因此生態資源的保護就已成為全人類應該關注的話題。2020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國將將圍繞《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確定的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進行宣傳。
-
山西新增3處國家溼地公園 總數升至15處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錢龍)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山西稷山汾河國家溼地公園、山西右玉蒼頭河國家溼地公園、山西大同桑乾河國家溼地公園3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溼地公園全部通過驗收,正式加入「國家溼地公園」大家庭。
-
一圖看懂 | 文山州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
一圖看懂 | 文山州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 2021-01-13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全國首部!《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在昆發布
5月22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海埂會堂召開2020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全國第一部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白皮書——《雲南的生物多樣性》正式在昆明發布。此次發布的《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分為前言、保護成效、保護舉措、未來行動方向和結束語五個部分,共約2萬多字。
-
生態系統惡化加劇生物多樣性和棲息地的喪失
生態系統惡化加劇生物多樣性和棲息地的喪失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13:56:30 德國綜合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IDEV)Jonathan M.
-
「生態滅殺」要不得 保護生物多樣性才安全
我們應當尊重生態系統複雜的多樣性和平衡調控機制,片面地以人類為中心來區分哪些物種應該保護、哪些物種要針對性地進行「生態滅殺」,不但無法給人類帶來安全,還可能引發不可估量的生態災難。病毒與野生動物乃至生態系統共生共存談起病毒,人類唯恐避之不及。
-
生物多樣性日:我國首個生態系統名錄《雲南省生態系統名錄(2018版...
雲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也是全球34 個物種最豐富且受到威脅最大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在中國乃至全球佔有十分重要的生態地位。特殊的地理位置,複雜的地形地貌,獨特多樣的氣候環境,孕育了雲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各類群生物物種數均接近或超過全國的一半,雲南國土面積僅佔全國的4.1%,卻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態系統類型。
-
科學網—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功能關係比想像更緊密
本報訊 最近,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高連明研究組、李德銖研究組與加拿大、美國的科學家合作,以玉龍雪山沿海拔梯度樣帶為平臺,研究了不同空間尺度下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系統功能的影響
-
溼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2020年被譽為「生物多樣性超級年」,今年10月將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為迎接COP15召開,加大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宣傳力度,讓廣大中小學生關注、保護生物多樣性,「雲課堂」應運而生。
-
...保護取得哪些進展與成效?水質提升、優良天數增加、生物多樣性...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河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取得了哪些進展與成效?9月16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通過統籌抓好省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汙染治理,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全國政協委員閔慶文: 推進白洋澱流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與生態系統...
白洋澱位於華北平原中部、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中遊,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淺湖型溼地生態系統。由143個澱泊、3700多條溝壕組成的白洋澱,包括水域、蘆葦沼澤、臺田以及湖濱帶等獨特自然景觀,具有調蓄區域水資源、淨化水質、調節局地氣候、攔蓄洪水、保護物種多樣性等多種生態服務功能。
-
三部門制訂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遏制物種衰退
加強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遷地保護建設,推動建立漁業資源保護與修復和水產種質資源庫。開展水生生物關鍵洄遊通道研究,建立洄遊通道評估與建設技術體系。實施增殖放流、生態調度、灌江納苗、江湖連通等修復措施,推進水生生物洄遊通道修復工程、產卵場修復工程和水生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強化外來物種入侵防治,定期評估入侵狀況,建立外來物種入侵防控預警體系。
-
「雙西」生態如何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要保護
聚焦話題「雙西」生態如何保護修復?西湖邊有10多對留守鴛鴦,西溪植物、昆蟲和鳥類的多樣性顯著增加西湖與西溪,水系人文相通,都是杭州綠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雙西」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努力。
-
雲南:保護生物多樣性 守護生態安全屏障
特殊的地理位置,複雜的地形地貌,獨特多樣的氣候環境,孕育了雲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全省現有生態系統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類型,享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物種基因庫」等美譽。 雲南生物多樣性具有三大特點: 一是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