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環境逐年向好 珍稀鳥類「扎堆」造訪北京
北京地處亞熱帶向亞寒帶的過渡區,是眾多候鳥春秋兩季遷徙的必經通道,也是世界鳥類遷徙通道中的重要中轉站,每年過境南遷或北徙的候鳥、旅鳥達300多種。天鵝是北京的「常客」,每年春季都駐京「歇腳」,數量一般在三五百隻不等。
-
高臺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候鳥變留鳥
高臺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候鳥變留鳥每日甘肅網1月6日訊 據張掖日報高臺報導(記者段海)雖然是數九寒天,但在高臺黑河溼地,成群結隊的天鵝、白鷺等珍稀鳥類棲息覓食、引頸高歌,展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
生態環境好鳥兒最知道 ——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引來眾多鳥類棲息
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需要水質好、空氣好、食物豐富的優質環境,被世界環保組織稱為「空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有它們在的地方,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強化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嚴格落實河長制,通過加強河湖水環境管護、實施河道環境整治等多項措施,全面整治區域水環境,水庫、河流水質連續提升,溼地水環境水生態質量不斷提升,逐步呈現出一幅「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生態」的美麗景觀藍圖,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吸引了眾多鳥類前來栖息安家。
-
鳥兒作證 湟水河生態環境變好了 棲息鳥類達40種
西寧市觀鳥協會會長王艦艇說,據他判斷,它們是前往張掖溼地一帶的水鳥,飛行途中看到湟水河邊的寧湖溼地環境舒適,便停留下來,補充能量。最近,寧湖溼地成了攝影愛好者常去的地方。一大早,不少攝影愛好者架著相機前往。攝影愛好者張先生說,相比去年冬天,最近到寧湖溼地的水鳥多,除了漁鷗,還有綠頭鴨、白骨頂雞、鳳頭鸊鷉等。候鳥遷徙時最重要的能量來源於脂肪。
-
山東威海:良好生態吸引三種瀕危、易危鳥類
新華社濟南11月17日電(記者王陽)有鳥類攝影愛好者近日在山東威海市南海新區金花河上遊蘆葦叢中,拍攝到震旦鴉雀、黃胸鵐、紅頸葦鵐等鳥類在其間跳躍、覓食。據了解,震旦鴉雀、黃胸鵐為瀕危鳥類,紅頸葦鵐為易危鳥類,在同一地方同時出現這3種鳥類,實屬罕見。
-
關注江東新區生態修復系列報導︱未來的海口邁雅河:十裡畫廊一道風景
◎引候鳥棲息繁衍打造「鳥類天堂」◎與東寨港形成江東新區生態兩翼◎當地百姓家門口就能吃上「旅遊飯」◎為自貿港建設引來人才帶來商機未來的邁雅河:十裡畫廊一道風景「這是我們生態修復後的一個目標,恢復生態、『築巢引鳳』,還候鳥一片溼地棲息地。」
-
生態宜居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本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日益成為適宜鳥類棲息家園。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
-
北京溼地生態改善 珍稀瀕危鳥類現身
北京溼地穩步恢復 成野生動植物「樂園」 生態功能改善,北京溼地生物多樣性正持續增加,多種珍稀瀕危鳥類相繼被發現 黑羽白腹、紅喙紅腿,大型涉禽黑鸛在水邊「優雅」捕食的畫面,往往讓觀鳥愛好者「眼前一亮」。近年來,從「中國黑鸛之鄉」房山,到魚蝦豐美、空氣清新的密雲水庫,黑鸛優美的身影出現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地方。
-
來河南過冬的天鵝超萬隻 越來越多野生鳥類在我省「安家」
隨著我省生態環境的改善,野生鳥類種群也變得更為多樣和豐富起來。鳥中「熊貓」黑鸛現身於我省黃河溼地的多個區域,以前只有幾百隻的天鵝,如今數量早已突破一萬,更有天鵝選擇在鄭州安家落戶,成為北龍湖、賈魯河上的「名片」。
-
臨夏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越冬候鳥逐年增加
近年來,臨夏州通過溼地保護修復、大規模國土綠化等多項措施,林草溼地面積保有率穩中有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黃河三峽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黃河流域,洮河、大夏河、廣通河等流域已成為國家「三屏四帶」生態屏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繁殖棲息地。
-
新疆阿瓦提民警巡護六萬餘只野生鳥類越冬棲息地
秋去冬來,又到鳥類越冬時。為加強冬季野生鳥類平安越冬,切實維護生態平衡,11月19日,新疆阿瓦提縣公安局組織森林派出所會同林草部門開展了「保護溼地野鳥、守護安全越冬」鳥類棲息地生態文明護航實踐活動。它們主要在艾西曼湖周圍,這片水域面積大概在500畝左右,給它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棲息環境,也是今後一個野生動物巡護保護的重要區域。這4500多隻灰鶴主要棲息在阿瓦提縣阿依巴格鄉達康村的一處溼地及周邊,該溼地屬於阿瓦提縣艾西曼湖水域,只見有的灰鶴在空曠農田中覓食嬉戲,有的在低空自由盤旋,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生態畫卷。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本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日益成為適宜鳥類棲息家園。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野保科的孫洪義說。
-
白洋澱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種類達214種
白洋澱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當地加大對白洋澱的生態保護力度,野生鳥類不斷增加,三年多來,新記錄到白眼潛鴨、烏雕、白腹鷂、黃腳三趾鶉、毛腿沙雞、紅嘴藍鵲等。
-
太原迎澤公園生態環境好 鳥的種類從十餘種增至三十餘種
近日,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迎澤公園內,清脆鳴叫不絕於耳,美景與嬉戲、覓食的小鳥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幅美麗的自然生態畫卷。6月22日,從太原市園林局獲悉,太原市各個公園的綠化覆蓋率逐年提升,以迎澤公園為例,環境越來越好,夏景一年比一年美麗,鳥的種類、數量逐年增加,該公園記錄鳥的種類數量從十餘種增至三十餘種,成為公園環境變靚的「見證人」。野生鳥類對於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所以鳥兒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和「監考官」。位於太原市中心的迎澤公園,水域面積約佔其總面積的30%,自然生態環境良好。
-
《生態系統的鴨綠江口濱海棲息地項目》通過評審
2010-2012年,由WWF與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的共同資助, UNDP/GEF大黃海生態系項目的技術支持下,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在丹東市鴨綠江口開展了「基於生態系統的鴨綠江口濱海棲息地管理示範項目」科學研究工作。在示範區域經過三年生物生態學調查、社會經濟調研及生態關聯分析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鴨綠江口濱海溼地生態系統管理方案報告。
-
生態如東成為鳥類棲息的幸福家園
蔡抗援是我縣一名資深的觀鳥愛好者,從事鳥類觀測近十年。近十年來,他多次在如東至東臺的灘涂沿線追蹤勺嘴鷸和其他珍惜鳥類的行蹤。蔡抗援說:「連年遠道而來的貴客勺嘴鷸、小青腳鷸,是如東生態環境保護的最好註腳。」 近年來,我縣積極踐行「兩山」理念,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沿海生態溼地正成為各類珍稀鳥類棲息的幸福家園。
-
百餘種鳥兒飛進「鳥叔」鏡頭見證揚州生態環境向好
據了解,目前在蔣永慶的帶領下,已有學校成立「鳥類與揚州生態」課題研究組,為更好地保護鳥類,建設生態揚州作貢獻。 始於拍攝白鷺 鳥類增多見證生態環境向好 「花錢可以請到人,但環境不好,花多少錢也請不到這些鳥兒。鳥類增多是揚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好見證。」
-
江南的生態有多好,看那些飛入無錫青山秀水的美麗的鳥
不久前,在聯合國「全球人居環境論壇理事會」發起的又一輪「全球綠色城市」評選中,無錫獲得了「全球綠色城市」的榮譽稱號,據說獲此「城市綠色奧斯卡」殊榮的中國大城市屈指可數,真是可喜可賀,可書可歌。因為生態環境的不斷向好,美麗的鳥兒也紛至沓來,與這座城市結緣漸深,給市民們不斷帶來新的驚喜。
-
...儋州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白肩雕、小青腳鷸、黃嘴白鷺等...
黃嘴白鷺 據《今日儋州》消息 日前,市公益林護林員在儋州灣拍攝到全球瀕危鳥類——白肩雕、小青腳鷸、黃嘴白鷺。今年3月,儋州灣因其優良的生態環境入選中國「最值得關注的十塊濱海溼地」 。 儋州灣海岸線長50多公裡,擁有紅樹林總面積1731畝,沿岸包括白馬井鎮、新州鎮、木棠鎮,以及洋浦經濟開發區等沿海地區。 儋州灣灘涂寬闊,春江、北門江等河流匯入,淺海生物豐富,能夠為越冬水鳥提供豐富的食物,吸引了百餘種鳥類在此棲息和越冬。
-
生態環境改善 疣鼻天鵝30年再來北京野鴨湖(圖)
生態環境改善 疣鼻天鵝30年再來北京野鴨湖(圖) 2015-11-10 10:26:38來源:北京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疣鼻天鵝羽毛潔白,遊泳時脖子比大天鵝更彎曲,是體態最優美的天鵝。因此最早的《醜小鴨》故事插圖上,畫的都是疣鼻天鵝。疣鼻天鵝配偶終生生活在一起,還是非常忠貞的鳥類。 據介紹,世界上一共有8條鳥類遷徙通道,經過中國的有三條,分別是西亞線、中亞線和東亞線。其中,東亞線的起點是俄羅斯遠東地區,途經中國,終點是澳大利亞。這是唯一經過北京的候鳥遷徙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