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害怕死亡,能否消解這種恐懼?

2020-10-18 梧桐樹邊羽

接受下的不同態度

害怕是一種恐懼心理,而人類的恐懼來自於未知。

正因為沒有可驗證的死亡後情形了解,也沒有人真正帶有生前的記憶(不被科學認證的民間傳說不予取信),所以死亡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未知的存在。

對未知領域的恐懼其實是人類一種長久歷史積累下來的基因記憶,這同時帶有動物的自我保護本能。在人類成長過程中,在父母和大人的保護中不斷強化,最終讓一個懵懵懂懂的什麼都不怕的嬰兒對社會生活充滿戒備,對未來走向充滿疑惑,而對死亡的恐懼則在先天與後天的合力作用下越來越強大,甚至強大到無可奈何地接受。

我們常說,年輕人不怕死,其實不過是已經認識到了死亡的不可避免。因為死亡這種沒有任何人能改變的狀態,其實更是一種絕對公平,時間還很充足、社會地位還不高的年輕人樂而見之。大多數人類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建設下已經坦然接受,而年輕人自以為憑著自己的本事,定然能在離開前解決所有的問題,沒有遺憾地、坦然地接受這一結果。

人類死亡的年限雖然沒有定式,但是排除意外的因素,在現有科學技術保障下,人類的壽命基本上能夠達到某個時間,這是公開的、透明的,人所共知的。

而公開、透明、已知正是人類對抗未知死亡的自我安慰。

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至少讓我知道什麼時候離開。

年輕人的不怕死,首先是荷爾蒙的衝動,然後對年齡的自信,反正還早著呢。至少我知道我現在還可以好好活,所以我不怕死。這就是用已知來對抗未知。

而為什麼人越老越怕死?因為人經過一輩子的歷程,這種對未知的降臨越來越近的已知反而變成一種催命的負擔。同時,少年時期的夢想沒有達成,一輩子有太多地遺憾,到老終於有了天倫之樂的幸福,有了悠長的時間、假期來做自己以前營營苟且之時無法做的事情,自然是希望這種日子越長越好。

現在的人其實都接受了死亡的不可抗拒。

只不過是人走在不同的階段,對這種不可抗拒的心理會發生變化。年輕的時候,孤身一人,志氣、夢想超越了個人所在,所以為國獻身、勇於赴死的都是少年人。一條命,換來一時的義氣張揚,少年人來不及思考,或者思考了覺得值得——但是事後沒有不後悔的。

因為他們心智並不成熟,他們不在乎自己離開時親人的痛苦。

基努·裡維斯在訪談時談到死亡:我知道那些愛我們的人會想念我們。

一個人到了一定的階段,就不再是為自己而活。

為什麼中年人怕死?因為不能死。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壓力,父母、孩子的期盼是中年人無法逃避的責任。我們常說中年人是最能忍的,並非這個人的性格發生了改變,而是內心因為責任、義務而無法再放任自己為所欲為。同樣,中年人對死亡的恐懼也是最真實、最深刻的。因為死不起,一旦發生了,則意味著整個家庭的崩潰。我們不為自己而活,也要為孩子、為老人而活。

為什麼基努·裡維斯的話裡面透著傷感,因為他失去太多的摯愛,深刻體會了失去的痛苦,而他也能感受到還有人對自己的愛,所以為了照顧他人的情感而生存,活著。

這和我們為了家人而拼命活著是一樣的道理。要活著,就得怕死。

而進入老年,父母已經先走了,孩子各自成就,有了依靠。看透了生死的人(所有的人)相對來說,除了對美好生活的留戀,對未盡願望的遺憾,其實對死亡的害怕已經不算什麼了。

無欲無求者,都能坦然接受這一事實。

為什麼怕死?心中還有未盡之事。「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這種人的心理就是追求長生不老,五百年只是調侃,給他一萬年也不夠。

這就是真的怕死。因為他的家業太大,責任太大,不放心交給後人處理,所以要長生不老,監管萬萬年。追求長生不老,其實是一種信仰下的努力。所謂信仰,其本質意義更在於情感寄託,滿足的是情感需求,而非理性的決定。

宗教對於死亡恐懼的消解

佛祖喬達摩·悉達多在自知日子不多時,曾多次向弟子阿難詢問不死之術。阿難是誰?是第一次佛教經文的主要口述整理者。因為當時佛祖的學問並沒有記錄(印度人沒有文字記錄的習慣),而是在佛祖歸天之後由徒弟整理。阿難這個人聰明絕頂,博聞強記,老師的話他記得最多、最清楚。但是在整理經文的時候,他連「羅漢」都不是,是沒有資格進入佛語整理班子的。

為什麼?就是因為佛祖對他不回答不死之術不滿意。阿難知道,哪裡有什麼不死之術?所以從來都不回答。

後來還是讓阿難火線入黨,一夜之間修行成「羅漢」,才得以加入整理經文的團隊,從而讓佛祖的學問得以留存(不過還是口頭宣講,真正形成文字要到佛祖升天后一百多年)。

佛祖不願意飛升,許是看人間疾苦未盡,想儘量留些時間多點化世間苦難之人吧。

可營營眾生,又有幾個能趕得上佛祖的見識,有佛祖的覺悟?但是我們和佛祖一樣,不想死。

中國的道教追求飛升成仙,這是道教的教義和信仰。為什麼皇帝貴族們趨之若鶩,民間也到處都是煉丹、練氣之人?

因為死亡太強大,人們就像溺水的人,面對無法抗拒的結局,對漂浮在海面的稻草抱有最大的希望。但是人們隱隱中又知道其實並不靠譜,要不然為什麼那些修仙之人,個個都建好了皇陵,打好了棺材板?

實在是沒辦法,碰碰運氣也好。

萬一是真的呢?

宗教就是建立在人類對死亡恐懼之上的精神稻草。

雖然教義各有不同、紛繁複雜,都生發出各種真善美來,但是追根問底,無非是為了死後進天堂,或者圖來世,要不就是為了擺脫生死輪迴。宗教消解、緩解我們對死亡的恐懼,也不是免費的,宗教的各種條件無不約束人的私慾,引導向善的情緒。這是宗教積極、正面的價值所在,也是宗教被統治階層利用的價值所在。

其實中國道家的生死觀,是淳樸的,甚至可以說是唯物的。也就是所謂「一世論」,即「人死如煙滅,萬事化飛灰」。用道家的話來說,萬物不過是天地之道在人間幻化成的各種形態,最終還是要回歸大道。即人死了,道不滅,只是回歸了宇宙之中,這挺有能量守恆的味道。

黃庭堅有詩「此身天地一蘧廬」正是這個意思,我的身體不過是天地之氣暫時借宿的一個小小驛站而已,總有一天要走的。

不過這種抽象的、高端的說法對普通老百姓來說,理解起來都困難,安慰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道教隨著佛教轉世說的進入,也開始了陰間的假設,讓老百姓多行善事,通過閻王來決定下一輩子的命運。

在這樣世俗的佛道共同作用下,中國人的生死觀逐漸根深蒂固,那就是有來世。佛教有輪迴,還可以跳出輪迴進入極樂世界;道教有地府,閻王殿,有奈何橋,你的來世靠你今生行善,而作惡的人則無法投胎,只能困在陰曹地府接受各種恐怖的懲罰。

死後的獎賞或懲戒,都以今生作為、念頭為依據,因此都是對今生行為的約束和導向。普世宗教的價值,是在利用對死亡的恐懼,引導世人在今生的行為。

說死,謀生。

人們其實也不傻。中國人尤其如此,中國的文化是個大框,什麼思想流派都活色生香,也導致了中國人的態度就是實用主義,誰對我有利,我就信誰。要是身邊真有人成了佛,保證全都信佛教,要是身邊有人成了仙,百分之百全民道教。

為什麼?對死亡的恐懼讓人不得不做出實惠的選擇。

只可惜從沒有任何宗教給出明確的答案,甚至到後來連質疑都不允許:「愛信信,不信滾」。

我們很好騙,眼見即可為實。但我們又不怎麼好騙,五千年的文化駁雜,讓中國人什麼都願意相信,但是什麼都不是虔誠的真信。

而在生死觀這個大的問題上,其實咱們真正信的,還是現在唯一能確定的——不管你是誰,都要面對死亡。

「王侯將相轉頭空,不過人生土一抔」,富貴榮華者可能心有不甘,但是我等無權無錢的老百姓唱這歌的時候,至少心裡是痛快的。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是基因決定的,還是後天習得的
    正是因為有了對死亡的恐懼,人類創造了哲學和宗教進行自我安慰,創造了醫學來對抗死亡。那麼,為什麼人類對死亡的恐懼仍然揮之不去呢?害怕死亡源於人類的自我保護我們知道,馴鹿見到老虎時一定會奔跑,老鼠總是會害怕貓咪的叫聲,人也一樣會害怕危險的東西,這一切都是刻在基因裡的自我保護的本能。
  • 為什麼人類對動物的屍體不恐懼,對人類的屍體卻感到害怕呢?
    那麼為什麼動物不會對同類的屍體產生恐懼感,而人類卻會對同類屍體感到害怕呢?其實人類會害怕自己同類的屍體是物種進化的選擇,也是人類文化衍生的結果,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對屍體的恐懼也是人類一種保護反應。其一,原始社會時候,人類還如同野生動物一樣生活,同類相殘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慢慢人類就感受到這樣做的壞處了,同類屍體上的疾病和寄生蟲通過這種途徑傳染,讓人更容易患上疾病
  • 為什麼會得密集恐懼感? 人們為什麼會害怕密集孔洞或斑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會得密集恐懼感? 人們為什麼會害怕密集孔洞或斑點? 面對密集的孔洞或斑點,我們會感到噁心,甚至是恐懼。那麼 普遍卻莫名的恐懼感 當我看到那些密集而又不規則的小孔洞或密密麻麻的斑點的時候,我簡直不能忍受,心都要跳出來了,全身緊張,甚至感到全   原標題:為什麼會得密集恐懼感? 人們為什麼會害怕密集孔洞或斑點?
  • 為何人面對死亡會恐懼?科學家給出了解釋,只因我們體內有它
    當人面臨死亡的時候,親人會難過流淚,除此之外人們也會恐懼死亡,恐懼屍體,儘管人類已經見證過了很多人的死亡,甚至有人也見過屍體,但是人類對於死亡依然還是很恐懼的,自古以來就流傳了關於死亡的傳說,這些故事對於人們影響很大,也足以看出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那麼人類對於死亡,為什麼會感到恐懼呢?
  • 人在死去的一瞬間知道自己死亡,死者是否害怕?
    死亡對於萬物生靈來說是最終的宿命,人類對於死亡一方面充滿了恐懼,另一方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想深究死亡後的真相。對此,各地科學家進行了大量的相關研究,基本確定人死亡的瞬間能對四周進行感知,但這些死者能主觀感受到恐懼嗎?
  • 死亡是什麼?怎樣克服死亡恐懼?︱讀佛典
    死亡冰冷暗黑,有去無回,爛漫於滾滾紅塵中的鮮活個體哪個不害怕?哪個不恐懼?死亡恐懼大約是可憐人類與生俱來的必然與無奈。為了對治死亡恐懼,人類創造出了許許多多關於死亡的學說。對中國人而言,克服死亡恐懼的辦法大約不出唯物論哲學、佛教理論以及孔子的教誨等學說。
  • 17年前,非典感染人數並沒有新冠肺炎多,為何人們反而更害怕?
    其實,只要是傳染病,人們都會害怕,更不要說致死率那麼高的非典了。如果不是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相信沒有人願意去回憶17年前的那場非典。有人問:為何非典只感染了8000人,卻讓人如此害怕?雖然這次新冠疫情感染人數更多,但是,人們似乎還沒有17年前非典的時候那樣緊張。為什麼人們會有這種感覺呢?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簡單的回顧一下,當年的非典是如何發生的。
  • 為什麼「屍體」會讓人產生恐懼感?來看看科學家們給出的答案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註定要經歷死亡,它是我們生命力必須經歷的一個環節。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不管手中有多大的權利,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都會被歲月帶走。雖然我們都會最終死去,可是我們始終都會恐懼屍體,害怕墳墓和已經逝去的人的遺體,這是為什麼呢?
  • 恐懼的「雙胞胎」霍布斯
    [摘要]為了躲避自然狀態中無所不在的全面恐懼,相互猜疑的原子化個體選擇進入利維坦,而為了確保利維坦的穩定,則必須繼續鞏固和強化這種孤立無援的原子化個體的生存狀態,最終製造出新的全面恐懼。在《論公民》中,霍布斯一言以蔽之地指出:「大規模的、持久的社會的起源不在於人們相互的仁慈而在於相互的恐懼。」這個基本論點在《利維坦》裡得到了最淋漓盡致的發揮,他的具體思路是這樣的,自然狀態是「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狀態,「人們不斷處於暴力死亡的恐懼和危險中,人的生活孤獨、貧困、卑汙、殘忍而短壽」。
  • 人在死去的瞬間是否知道自己死亡了,死者是否會感到害怕?
    人生在世,誰也不想自己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所以我們會恐懼死亡,因為死亡就意味著我們所有事業的結束,世界上再也不會用同樣的一個人了,所有的親人朋友都會逐漸忘記悲痛,回到正常的生活中,這是人在生理上和社會上經歷的兩次死亡過程。世界上怎麼會有人會不恐懼這個過程呢?
  • 人能意識到自己的死亡嗎?死亡瞬間會害怕嗎?瀕死體驗是真的嗎?
    同樣的道理,對於生者而言,無法進入死後的世界,而對於已經死亡的人而言,他也無法再與生者實現交流,所以死亡對於人類而言永遠是一個謎。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想盡一切方法來探尋死亡的奧秘,哪怕是能夠獲得一點點啟發也好。人類之所以如此執著,是因為死亡是人類內心最深的恐懼。那麼對於一個掙扎與垂死邊緣的人來說,他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死亡嗎?
  • 閉口不提的死亡教育,才最讓孩子恐懼
    國內一個被解救的少年小姚,在被問起「為什麼要用刀劃自己」時,他淡然地回:我好奇。僅僅因為好奇,他將性命作為遊戲籌碼,輕率地試探生死的邊界。這種對未知的恐懼,彌散在每個人的心底,大部分人也不想去觸碰。於是,當天真的孩子把恐懼直接丟到大人眼前,大人立馬就會啟動各種防禦機制:否定、隔離、美化...來迴避這個話題。
  • 人類為什麼要害怕昆蟲?有點不合乎常理
    人類本身就會對奇奇怪怪、尤其是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產生莫名的恐懼,而昆蟲正是這樣,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人們總是對它們不甚了解,而且這種生物並不會躲避人類。它們會主動爬到你的桌子上、床上、甚至是你的身體上,這就給人類留下了深深的心裡陰影。
  • 你為何害怕?--中國數字科技館
    有一種心理治療的方式,即暴露療法,或稱脫敏療法,是可以減輕這種恐懼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害怕什麼,就讓他/她慢慢地多接觸什麼,通過與這種東西接觸,慢慢熟悉這種東西,最終可能消除恐懼。他們一上了高處,如高樓、懸崖、高橋、高塔等,都會害怕,甚至頭暈目眩,臉色發白。這是為什麼呢?過去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害怕可能有遺傳因素,也有可能是沒有理由的。因為,誰也說不清其中的原因。不過,新的研究給出了一種答案。
  • 死亡的一瞬間依然存在意識,那死者會害怕嗎?
    但是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人在死亡的一瞬間依然存在意識,但是死者會不會害怕呢? 其實真實案例中也有過這種現象,當病人在搶救過程中依舊可以聽到醫護人員的聲音,甚至可以感知到他們在努力地搶救,不過這種感覺十分模糊,甚至像是幻覺。
  • 《雷神3》當火焰巨人現身時,為什麼死亡女神海拉害怕了?
    看完《雷神3:諸神黃昏》後,肯定有很多小夥伴都迷糊了,為什麼開始雷神託爾大戰火焰巨人,能打敗火焰巨人,卻打不過海拉?然而當火焰巨人出現時,死亡女神明顯感覺到害怕了?,說明雷神託爾和海拉的實力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根本就沒有戰勝死亡女神的可能,但在最後當火焰巨人出現的時候,海拉明顯感覺到了恐懼。
  • 人為什麼會感到恐懼? 你屬於哪種恐懼症?
    人為什麼會感到恐懼? 你屬於哪種恐懼症?時間:2017-03-20 10:58   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為什麼會感到恐懼? 你屬於哪種恐懼症?     如今,一部名為《鯊灘》的新電影再次震撼了人們尚未痊癒的心靈,讓更多的人患上了深海恐懼症。那麼,什麼是恐懼症?它是如何產生的?我們人類又為什麼會感到恐懼呢?     恐懼,從何而來?     恐懼,是人們在面臨某種大腦認為危險的情況時,想要擺脫卻又無能為力而產生害怕、擔憂的一種強烈的壓抑情緒體驗。
  • 你為什麼會害怕蟲子?
    我承認誰都會有害怕的東西,只是有的人的反應很輕微,有的人的反應則很驚人,無論經歷多少次,都不能習慣。也許在他們內心裡,那一剎間的恐懼仿佛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在面臨恐懼源的那一刻,他們用盡了全身力氣表示抗拒。
  • 好心情從哪來|健康篇4我們到底在恐懼什麼?疾病、痛苦還是死亡
    看到一個朋友的文章,她說她從初中第一次發現父母有了白頭髮,開始恐懼死亡,因為當時的她以為:只有老人才有白頭髮,有了白頭髮,就離死亡更近了。那段時間晚上睡覺時,她會特別害怕,覺得死亡太可怕,父母會死去這件事情更可怕。蔡志忠說他4歲就思考明白了他一生的熱愛,就是畫畫,梁文道說,他從4年級開始就思考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 我們為什麼害怕蜘蛛
    據美國精神病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統計,超過十分之一的美國人受恐懼症影響,而這些人中超過40%的恐懼來自於蜘蛛、老鼠、蛇和蝙蝠。相比較於蜘蛛們會殺死人類,人類更容易殺死它們。我們為什麼如此害怕蜘蛛呢?1.